1、方孝孺。朱元璋在有生之年一直没有重用方孝孺,他说:“这个人有个缺点,就是过于傲气,所以现在还不能用他,要压制他一下,将来才能够成大气。”
所以说一般领导打压你一下,可能是领导想提拔你的一个征兆。千万不要为此和领导闹意见,否则就真有可能一辈子压制下去了。
2、北京保卫站。在这场决定历史的战争中,明朝政府在主力(三大营)被歼,皇上(朱祁镇)被俘,兵力不足,士气全无的情况下,于谦采用了正确的军事和心理策略,最终击败了来犯的也先。
所以说无论在多么绝望的情况下,也不要放弃希望,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创造奇迹。的确,信念这个东西的力量太大,往往能够使我们从逆境中走出来。
3、朱祁镇的人格魅力。朱祁镇用他的气度和风范征服了几乎身边所有的人,即使身处敌营,他也从未因为自己的人质身份向敌人卑躬屈膝,即使对于一些辱骂轻慢他的人,也能够以礼相待,不卑不亢,渐渐地,在他身边的那些原本对他怀有敌意的人都被他所感化。
所以注重修养自己的人格魅力,这样会有很多真朋友的。
4、朱祐堂的奇迹。当时万贵妃是朱见深最宠幸的一个妃子,她见不得别的妃子怀孕生子,想方设法不让孩子来到人世。不过朱祐堂是个奇迹,众多太监宫女放弃了私欲和阴谋,保守了这个秘密,证明了善良的力量。
所以说我们要始终相信人性的光辉与伟大是永远存在的。
5、明月的坚持。当年明月从2006年开始一直以很通俗的手法写明朝的史实,也野史的手法写正史,确实不容易。更不容易的是他一直在坚持写,而且一直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在写。
值得学习,学习那种坚持,那种心态,那种心智。
6、 王守仁(王阳明)的心学。王守仁是我国宋明时期主观唯心主义集大成者,是心学的创始人,包括后面的徐阶、赵贞吉等都是他的学生。他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用以对抗程(颐)朱(熹)学派。他强调人性,强调知行合一。他说:“无善无恶者心之体,有善有恶者心之用,知善知恶者良知,为善去恶者格物。”并以此作为讲学的宗旨。
天地圣贤之道并非存于万物,也无须存于万物,天人本是一体,何时可分?又何必分?
随心而动,随意而行,万法自然,便是圣贤之道!存天理,去人欲?天理即是人欲。
有点唯心。有空继续研究,很深很抽象。从明朝那些事第612章开始
7、你还很年轻,将来你会遇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得到很多,也会失去很多,但无论如何,有两样东西,你绝不能丢弃,一个叫良心,另一个叫理想。
张居正用他的人生告诉我们,良知和理想是不会消失的,不因富贵而逝去,不因权势而凋亡。不是好人,不是坏人,他是一个有理想,有良心的人。[1150]
嗯,记下!
待续...
分享到:
相关推荐
《马伶传》这部古代文言文作品,讲述了一段传奇故事——明朝的戏曲演员马伶,为了提升自己的表演技艺,不惧艰辛,甘愿投身于权奸门下,经历了三年的磨砺,终于使自己的演技得到了质的飞跃。在这个故事中,马伶的敬业...
【标题】:“名著阅读征文范文:读中华上下五千年有感” 【描述】:这份文档显然是一篇关于读者阅读《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名著后的个人感悟和心得的文章。《中华上下五千年》是讲述中国历史的一部著作,涵盖了自...
《李时珍的故事》是一部向我们展示明朝伟大医学家李时珍一生的文学作品。李时珍不仅是中国医学界的一座丰碑,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瑰宝。他以精湛的医术和不懈的探索精神,使得《本草纲目》成为一部影响深远、...
随后的汉唐明清各朝,都进一步加强了君主的权力,如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明朝的废丞相,清朝的军机处等,都是君主专制强化的具体表现。 张教授还纠正了一些对君主专制的误解。他引用了诸多历史学者的观点,指出有些人...
4. 文化历史背景:文中提到的人物如“高皇帝”(可能指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刘文成公”(刘基,明朝开国元勋)等,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了解这些背景可以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5. 语言表达:文言文的翻译...
2. 《荡寇志》是一部英雄传奇小说,不同于历史演义小说、公案小说或讽刺小说。 3. 江西诗派的诗学主张是“点铁成金”,强调通过提炼和改造前人的诗句来创新。 4. 《笠翁十种曲》是李渔的作品,他是明清时期著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