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

 
阅读更多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做为智者,我们一定要安排好生活和工作。不要导致过度的劳累以至于生病。生病了会让父母为自己担心,让父母担心也是不孝的一种。
还记得当时不注意用眼卫生,以至于把宝贵的眼睛搞成近视,父亲着实为我担心了足足几年。见到我摘下眼镜便找不到了的囧相,父亲总是自责没有早点提醒我保护眼睛。

现在我坚信每天为了每天省出几个小时来而减少睡眠和娱乐的时间是不值得的。我也坚信让自己的身体有任何不是天生的印记,让自己身体有任何不必要的负担是不明智的。

- ------------------------------------------------------------------------------------------------------------------------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开宗明义章》
开宗明义章
仲尼居,曾子侍。
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 怨。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春帆试注】题解:孝经的宗旨和意义。
孔子坐着,曾子在一旁等待教诲。
孔子说:“先前的圣王有最美好的品德和最令人佩服的做人的原则,他们把这些用来治理天下,让民众学习和效法,社会上就会出现和睦相处的好风气,官吏和民众之间就没有相互怨恨的现象。你知道这是什么样的品德和原则吗?”
曾子马上站起来说:“曾参我不够聪敏,没有能力知晓这么深刻的道理,请老师指教。”
孔子说:“孝这个事情,是道德的根本,人需要教育的原因也在这里。请你坐下,我说给你听。我们的身体毛发皮肤是父母给我们的,我们必须珍惜它,爱护它,因为健康的身心是做人做事的最基本条件,所以珍惜它,爱护它就是行孝尽孝的开始。让自己健康成长按正确的原则做人、做事,让自己的名字为后人所景仰,
就会让后世知道自己的父母教导有方,培养出了一个优秀儿女,这是人行孝尽孝的结束。
总的讲,行孝尽孝的开始就是要孝顺父母,长大成人就要忠于国家和君主,最终就是要对他人和社会有所贡献,能实现自己应有的人生价值。因此,《诗》的《大雅》中讲:‘不要忘记你的祖宗和父母,这是人生最需要修养的道德。‘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中华孝经读后感1000字5篇.docx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句话强调了孝的起点是对自身身体的爱护,因为这是父母赋予我们的生命。孝不仅仅是不伤害自己,更是在日常生活中尊重父母,让父母安心。同时,孝的实践还包括家族的延续...

    新人教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孝经》《孙子兵法》(1).doc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句话教导我们要珍视自己的身体,因为这是父母给予的,保护好它就是对父母最基本的孝顺。而"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则表明孝道的最高境界是通过个人...

    中华孝经读后感1000字_1.docx

    在《中华孝经》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感毁伤,孝之始也。”这句话强调了孝的起点是对自身身体的珍视,因为我们的生命和身体都是父母给予的,不能轻易伤害。孝的实践不仅是对父母的物质供养,更是精神上的关爱...

    中华孝经读后感1000字_2.docx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感毁伤,孝之始也。”这是孝道的起点,意味着我们首先要尊重自己的身体,因为它源自父母的赐予,不应随意损伤。孝的实施不仅体现在对父母的物质照顾,更在于内心深处的尊敬与感恩。 孝道与...

    国旗下讲话稿小学孝的主题.docx

    1. **保护身体**:《孝经》提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强调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让父母担忧。 2. **立身处世**:通过良好的行为和成就使父母荣耀,这是“孝”的终极目标。 3. **尽孝之道**:从日常生活...

    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一课 爱在屋檐下(第3课时)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在《孝经》中提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句话强调了孝道的基础在于对父母的尊重和身体发肤的珍视。法律层面上,孝敬父母也是中国法律规定的儿女应尽的基本义务。因此,从法律与道德两个...

    河南省永城市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爱护身体知识点达标无答案新人教版(通用).doc

    孔子曾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句古语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价值观念,即我们应当珍惜和保护父母赋予我们的身体,避免任何可能伤害到它的行为。 具体到实践层面,教育内容包括了合理的饮食...

    弟子规教案(下).doc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弟子规》中也特别指出,身体不仅是个人的,更是父母的,因此应当珍惜和爱护。任何可能导致身体受损的行为都应该避免。这不仅是对个人健康的负责,也是对父母的孝顺。...

    八年级“关爱生命、健康成长”主题班会汇编共6篇.doc

    6. 坚韧与自强:引用古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观点,教导学生珍爱生命是对父母和自我责任的体现。鼓励学生培养坚强的意志,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如海迪、史铁生、桑兰的榜样所示。 7. 生命...

    云南专版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七上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习题.docx

    11. 生命观:"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句话强调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因为这是孝道的体现,故选项A正确。 12. 珍爱生命:珍爱生命不仅包括自己的生命,也包括他人生命,同时要不断提升生命的价值,故...

    激励学生的名言警句.pdf

    10. **感恩与责任**:"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强调了对父母的尊重和孝道,提醒我们承担起个人责任。 这些名言警句不仅是教育学生的话语,也是引导人们在生活中保持积极态度、追求卓越的智慧结晶。...

    山东诗平县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开学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20180809248

    引用的孝亲名言如孔子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强调了珍惜身体、保护自身健康的重要性,而《诗经·小雅·蓼莪》中的诗句表达了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深深感激,提醒青少年要珍视亲情,孝顺父母。...

    _高二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试题.doc

    从《孝经》中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到孟子所言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无不体现了孝道在中华文化中的深远影响。孝道所提倡的敬亲、尊老、爱幼等思想,构成了中华民族伦理道德的核心。 ...

    广东省2018届中考政治总复习第二单元珍爱生命自立自强第三课珍爱生命实现价值练习新人教版.doc

    2. 生命的珍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这句话强调了珍爱自己生命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孝道文化,即对生命的尊重始于对自己身体的爱护。 3. 礼让文化与生命关怀:"礼让斑马线" 提倡的是尊重...

    感恩母亲国旗下讲话稿小学.docx

    《孝经》中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句话深刻地体现了中国人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尊重与感激。在当代社会,尽管生活节奏加快,人们面临着更多的压力与挑战,但感恩之心仍然被视为个人修养和...

    广东省2019版中考道德与法治七上第4单元生命的思考练习.doc

    4. 珍爱生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这句话教导我们要珍爱自己的生命,这是孝顺的起点。 5. 对待挫折的态度:不同的人对待挫折有不同的看法,小童和小华的例子展示了积极面对和消极逃避两种...

    “中华经典文化对少年儿童文化素养的影响”测评调查问卷(一).doc

    在经典文化中,那些关于忠、孝、仁、爱的传统美德,诸如《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孝经》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都是教育少年儿童从小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素材。...

    激励学生的名言警句89943.docx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强调了孝顺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础的品德。学生应当学会感恩,并承担起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最后,积累与进步是通往成功的基石。正如“不积此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

    2018届高考语文作文备考素材博士生帮父母扫马路:这本是生活的常态

    《孝经》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然而,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潮流中,人们常常容易忽略这一古老而朴素的美德。2018年高考语文作文素材中的博士生田俊涛却用实际行动,让我们看到了孝道与...

    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守护生命)PPT教学课件.ppt

    在古代孝经中,早已提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这是对身体的最初尊重;而现代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则从人的社会属性出发,强调维护个人健康的同时,也在履行对社会的责任。正如实例所示,学生在体育运动之后...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