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对“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和《王阳明四句教》的的理解。

 
阅读更多
我对“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和《王阳明四句教》的的理解。
无善无恶心之体,即是说我们原本对某一物或人本来是没有意识和感觉的。当我们对物或人有了意识和感觉,其实就是我们的对人或物有了善恶之感,这即是我们心对人或物的赋予,而我们不可能不对人或物赋予意识和感觉。
借用王阳明的话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就是“当你看到或听到花的时候,你的心就明白起来,就是你对花的颜色明白了,你对花的喜欢或厌恶,明白了。不管是什么感觉,它都在你的心中了。”而你没对产生感觉意识的时候是因为你连花的存在都不知道。“心即理”
就好像我没对你说我有个哥的时候,你和我哥就是“同寂”。而你看到这话后我哥就在你的心中了,因为你对他产生了意识,这时意识未动。所以你对他没有任何的情感,这就是无善无恶,人心最初始的状态。如果我再说他很喜欢帮助别人,你就会说这是个善人。或者我说他喜欢打人,你就会说他是个恶人。而你产生这两个念头的就是意识在动。那你怎么知道他是善还是恶?因为你知道帮助就是善,欺负就是恶,这就是你的良知。
而这时你要做的就是劝我哥不要打人,应该多帮助别人。这就是格物。因为你知道了他行为的善和恶。在心的驱动下你就会劝我哥。这就是知行合一。
就好像你看到了某某高官被灭全家,对高官有反面情绪的人就会觉得死得好,这是因为你被私欲蒙蔽。如果你对高官没什么感觉就会觉得,死得真可怜,这是因为你没有被私欲蒙蔽。而这时如果你发现凶手,而凶手没有赏金,你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或凶手给了你钱,你没有举报他。这时你还是被你的私欲蒙蔽。这种时候就应该“为善去恶”去掉自己的私欲,即去恶。而举报凶手就可为民除害,这就是“知善”。抱着此心你就会“知行合一”。你知道了没有赏金,而没有举报,是行。你知道了凶杀贿赂你,而没有举报,这也是行。你看到了凶手举报了,所以举报了,还是行。这里说的就是知行合一。而你为善去恶的过程就是格物。
如果你看到凶手而不知道他是凶手,行同路人,无善无恶,没有举报。这是因未知,所以未行。
所以知行合一的前提是致良知,而良知是在格物的过程中产生的,而要格物就要了解心之体和知善恶。

转自:http://tieba.baidu.com/f?kz=1116623528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王阳明的“良知说”(ppt 46).ppt

    在“良知说”中,王阳明提出了“心即理”、“致良知”等核心观念,将传统儒家思想与个人内心体验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哲学体系。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王阳明“良知说”的主要内涵,及其对个人道德修养、社会秩序和现代...

    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doc

    通过深入阅读《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我深刻感受到了王阳明心学思想的深邃以及其对现代人的启迪作用,它不仅仅是一套哲学理论,更是一种生活的指导原则和精神指引。 首先,王阳明心学中的“知行合一”理念在个人...

    王阳明“良知”的道德意蕴

    王阳明通过龙场悟道之后,提出了“心外无理”和“知行合一”的理论,进一步深化了他对“良知”的认识。在这个阶段,王阳明将“良知”与“天理”联系起来,认为“良知”就是“天理”,是宇宙的根本法则在人心中的体现...

    《王阳明心学》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pdf

    《王阳明心学》是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重要思想体系,其核心观点是“心即理”、“致良知”与“知行合一”,这些理念不仅在哲学领域具有深远影响,也在IT行业中有着独特的启示意义。以下是我阅读《王阳明心学》后的深刻...

    王阳明的教育思想与对教育的影响.doc

    他的教育理念主要基于他的心学理论,强调“心即理”和“致良知”,注重个体内心的道德自觉与实践。 首先,王阳明的“心即理”思想,主张宇宙的真理和道德规范都内在于人心之中,而非外在于事物本身。他认为,每个人...

    王阳明如何看待科技

    王阳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他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尤为重要,提出了“知行合一”、“心即理”、“致良知”等重要哲学命题。在其思想体系中,对于科技的态度呈现出一种复杂的双重性。他...

    心与理,知与行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更加关注行为的直觉性和自发性,他认为知识的获取和行为的实践是不可分割的,通过内心的体验与反省,人们可以直接把握“理”的本质,无需通过复杂的外在实践和研究。在他看来,道德修养和实践...

    王阳明研究学术发展分析报告1

    王阳明的“心学”和“知行合一”理念是其思想的核心,对于明代乃至后世的思想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心学强调内在良知的觉醒,主张道德实践与理论认知的统一,这一理论在现代社会仍具有现实意义。因此,王阳明研究...

    王阳明名言名句摘抄.doc

    他提出的“心学”理论,强调“知行合一”,认为知识与行动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们应该通过实践来体验和理解真理,进而达到内心的完善。 1.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核心理念,意味着认识事物与实践行为是统一的,...

    罗汝芳与王龙溪.docx

    在这一基础上,罗汝芳与王龙溪的学术争论,实际上体现了心学在实践方法上的不同取向和对“知行合一”的不同解读。 罗汝芳师承颜山农,继承了王艮的泰州学派,并在学术上强调“当下即是”,主张顺适自然,认为一旦...

    王阳明家训读后感.doc

    第四点,“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训中的关键一环。他认为,知识与行为应当相辅相成,任何知识若不能转化为实际行动都是无效的。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当鼓励孩子将所学应用于实践,培养...

    中国政法大学《中通》期末复习资料.pdf

    - 王阳明创立心学,强调心即理,主张知行合一,认为道德认知与实际行动应该统一。 - 心外无理:王阳明认为宇宙万物的道理都在心中,无需外求。 - 致良知:他提出通过内心的反省和实践,达到认识真理,实现道德...

    大数据视域下阳明心学主题挖掘及作者发现研究.zip

    在阳明心学的研究中,主题挖掘可能包括识别核心观念(如“致良知”、“心即理”等)及其相互关系,以此理解思想的全貌。 4. 作者发现:通过分析文献的作者信息,可以了解阳明心学的传播路径和影响范围。这包括确定...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知识点整合【易记】一览表 宋明理学 新人教版必修3

    而王阳明在陆九渊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心学,他提出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观念,强调人们内心具有天然的道德本能,通过内心反省和实践活动,可以直接认识天理,实现知与行的合一,无需过多依赖外在的格物过程。...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4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人民版

    王守仁的心学主张“心即理”,认为人的内心即是宇宙真理的体现,强调知行合一,主张通过内心的反省和实践来领悟道理。 3. 理学的影响:理学不仅在哲学上有所建树,还对科学技术产生了影响。沈括等科学家在解释自然...

    读钱穆《阳明学述要》心得.精选.doc

    阳明心学以其“知行合一”与“诚”的概念为核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阅读了这一著作之后,笔者深受启发,以下便是对钱穆先生解读的阳明学所进行的详细心得总结。 首先,钱穆先生强调了王阳明所提出的“知行...

    论大礼议与朱熹王阳明思想的冲突.docx

    王阳明提出“心即理”的观点,认为良知内在于人的心性之中,情感与理性本质上是一体的,并强调知行合一。在大礼议中,张璁等人采用了王阳明心学的立场,他们反对杨廷和等人的主张,认为皇位的继承不应完全受限于过去...

    四川省成都市_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试题.doc

    6. 王阳明与阳明心学:王阳明在贵州的经历对他的思想发展至关重要,他在贵州“龙场悟道”,提出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核心观点,奠定了阳明心学的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综上所述,这些知识...

    大数据视域下阳明心学主题挖掘及作者发现研究.pdf

    其主要精神内涵包括“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核心概念,强调“心即是理”,主张从内心寻找真理。阳明心学对后世影响深远,形成了多个学派。 在大数据视域下,通过对海量文献和学术成果的数据化分析,能够实现对阳明...

    浙江专版2018年高中历史专题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时跟踪检测三宋明理学新人教版必修32018060122

    他认为"知行合一",强调知识与行动的统一,使得心学在社会生活中产生了实际作用,人们在日常言行中都能体现"天理"。 9. **程朱理学的深远影响** 程朱理学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宋代以后,仗义死节的人...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