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Java企业应用论坛

CoR 模式 (一种)

浏览 16418 次
该帖已经被评为良好帖
作者 正文
   发表时间:2009-06-18   最后修改:2009-06-24

 

 

CoR(Chain of Responsibility) 即职责链设计模式:使多个对象都有机会处理请求(Request),从而避免请求的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将这些对象连成一条链,并沿着这条链传递该请求,直到有一个对象处理他为止。

职责链设计模式 大概有三个角色:
(1)请求(
Request):封装请求信息
(2)处理器(
Handler):处理请求(Request),一个具体处理器一般只处理一种请 求,如果它不能处理传递过来的请求,那么它就把该请求传递给职责链中的下一个处理器(后继处理器 successor)。
(3)客户端(
Client):发送请求


定义不再多说,直接看实现。下面是一个传统的CoR实现:

1,代表抽象请求的接口(
Request)

 

public interface Request{
    //......
} 


2,实现
Request接口的实现类,HelpRequest
PrintRequestSaveRequest
    假设有一个文本编辑器,用户界面上有三个按钮 Help,Print 和 Save
   
HelpRequest 代表 当用户点击 Help 按钮时产生的 帮助请求,

    PrintRequest 代表 当用户点击 Print 按钮时产生的 打印请求,
   
SaveRequest 代表 当用户点击 Save 按钮时产生的 保存请求。


//帮助请求
public class HelpRequest implements Request{
    //......
}
//打印请求
public class PrintRequest implements Request{
    //......
}
//保存请求
public class SaveRequest implements Request{
    //......
}
 

3,代表抽象处理器的接口Handler


public interface Handler{
    void handleRequest(Request request);
}

 

4,实现处理器接口的实现类 HelpHandlerPrintHandlerSaveHandler
 
HelpHandler 处理 帮助请求(HelpRequest


public class HelpHandler implements Handler{
    //后继处理器
    private Handler successor;
    public HelpHandler(Handler successor){this.successor = successor;}
    public void handleRequest(Request request) {
        if(request instanceof HelpRequest){
             System.out.println("HelpHandler handle " +request.getClass().getSimpleName());
             // handle request
        }else{
            System.out.println("PrintHandler can't handle "+request.getClass().getSimpleName());
            if(successor != null)
                successor.handleRequest(request);
        }
    }
}

 

    PrintHandler 处理 打印请求(PrintRequest


public class PrintHandler implements Handler{
    //后继处理器
    private Handler successor;
    public PrintHandler(Handler successor){this.successor = successor;}
    public void handleRequest(Request request) {
        if(request instanceof PrintRequest){
            System.out.println("PrintHandler handle "+request.getClass().getSimpleName());
            // handle request
        }else{
            System.out.println("PrintHandler can't handle "+request.getClass().getSimpleName());
           if(successor != null)
                successor.handleRequest(request);
        }
    }
}

 

    SaveHandler处理 保存请求(SaveRequest

 

 

public class SaveHandler implements Handler{
    //后继处理器
    private Handler successor;
    public SaveHandler(Handler successor){this.successor = successor;}
    public void handleRequest(Request request) {
        if(request instanceof SaveRequest){
            System.out.println("SaveHandler handle "+request.getClass().getSimpleName());
            // handle request
        }else{
            System.out.println("SaveHandler can't handle "+request.getClass().getSimpleName());
            if(successor != null)
                successor.handleRequest(request);
        }
    }
}
 

5,客户端 Client


public class Clien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Handler handler1 = new HelpHandler(null);
        Handler handler2 = new PrintHandler(handler1);
        Handler handler3 = new SaveHandler(handler2);

        handler3.handleRequest(new HelpRequest());
        handler3.handleRequest(new PrintRequest());
        handler3.handleRequest(new SaveRequest());
    }
}

 

运行 Client 类 输出如下:

SaveHandler can't handle HelpRequest
PrintHandler can't handle HelpRequest
HelpHandler handle HelpRequest
SaveHandler can't handle PrintRequest
PrintHandler handle PrintRequest
SaveHandler handle SaveRequest


相关链接 :
http://www.iteye.com/topic/411222 CoR 模式 (另一种)

 

-----------------------------------------------------

 

用抽象类也可以,不过要把 handleRequest 中
(1)这个处理器是否能处理这个请求

(2)处理相应的请求
这两个功能分离出来,定义成抽象方法供子类(具体处理器)实现

 

  1. 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Handler implements Handler {    
  2.     protected Handler successor;    
  3.     public AbstractHandler(Handler successor) {    
  4.         this.successor = successor;    
  5.     }    
  6.     //定义为final,不能被子类继承  
  7.     public final void handleRequest(Request request) {    
  8.         if (canHandleRequest(request)) {    
  9.             handleRequestMyself(request);  
  10.         } else {    
  11.             if (successor != null)    
  12.                 successor.handleRequest(request);    
  13.         }    
  14.     }    
  15.     //这个处理器能否处理整个请求  
  16.     protected abstract boolean canHandleRequest(Request request);  
  17.     //处理相应的请求  
  18.     protected abstract void handleRequestMyself(Request request);  
  19. }   

 

-----------------------------------------------------

 

PipeLine + Value

lishuaibt 写道
其实纯的责任 链模式我的理解是,一种责任推卸的模式,知道有承担责任的模块接收这个请求,并处理这个请求。这样的情况确实不太多吧。(个人觉得哈)。所谓的 pipeline的概念,在以前的turbine框架(一个非常优秀的MVC框架)中就有使用。其大体模式和概念如下:
    其实PipeLine类似于Servlet里的FilterChain的概念,而valve类似于Filter。就是一个请求流经这个PipeLine中 的每个Valve节点,该节点都对这个请求做一定的处理,而不是纯的责任链模式那样,把责任往下推。是想做了相应的处理后,在把处理后的请求移交给下一个 Valve进行处理。举个例子:在一次请求Servlet的过程中,可能有些处理是所有的请求都需要做的,比如设置CharSet,权限验证,或者URL 的解析等等,这些处理构成了一个请求的Chain,所有的请求都要经过这些处理,才能进行下面的具体的业务处理。这个时候既可以这些共有的处理抽象出来, 做成一个pipeline,这个pipeline有过个valve节点组成。。。。

   差不多就这个意思吧。。。用文字形容确实不太好说。
   发表时间:2009-06-19  
责任链模式我个人觉得,这种纯的责任链似乎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反而感觉效率不高,虽然看起来很规整。tomcat的pipeline的概念和valve的概念,虽然不是纯的责任链模式,但是我觉得这个的应用范围更广一些吧。。。也更为合适一点吧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9-06-19  
lishuaibt 写道
责任链模式我个人觉得,这种纯的责任链似乎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反而感觉效率不高,虽然看起来很规整。tomcat的pipeline的概念和valve的概念,虽然不是纯的责任链模式,但是我觉得这个的应用范围更广一些吧。。。也更为合适一点吧

职责链模式 效率是差了一些
“tomcat的pipeline的概念和valve的概念”,能说明一下吗?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9-06-19   最后修改:2009-06-19
其实纯的责任链模式我的理解是,一种责任推卸的模式,直到有承担责任的模块接收这个请求,并处理这个请求。这样的情况确实不太多吧。(个人觉得哈)。
    所谓的pipeline的概念,在以前的turbine框架(一个非常优秀的MVC框架)中就有使用。其大体模式和概念如下:
    其实PipeLine类似于Servlet里的FilterChain的概念,而valve类似于Filter。就是一个请求流经这个PipeLine中的每个Valve节点,该节点都对这个请求做一定的处理,而不是纯的责任链模式那样,把责任往下推。是想做了相应的处理后,在把处理后的请求移交给下一个Valve进行处理。举个例子:在一次请求Servlet的过程中,可能有些处理是所有的请求都需要做的,比如设置CharSet,权限验证,或者URL的解析等等,这些处理构成了一个请求的Chain,所有的请求都要经过这些处理,才能进行下面的具体的业务处理。这个时候既可以这些共有的处理抽象出来,做成一个pipeline,这个pipeline有过个valve节点组成。。。。

   差不多就这个意思吧。。。用文字形容确实不太好说。
 
   pipeline:管道
   valve:阀门
   顾名思义就好理解了吧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9-06-19   最后修改:2009-06-19
lishuaibt 写道
其实纯的责任链模式我的理解是,一种责任推卸的模式,知道有承担责任的模块接收这个请求,并处理这个请求。这样的情况确实不太多吧。(个人觉得哈)。所谓的pipeline的概念,在以前的turbine框架(一个非常优秀的MVC框架)中就有使用。其大体模式和概念如下:
    其实PipeLine类似于Servlet里的FilterChain的概念,而valve类似于Filter。就是一个请求流经这个PipeLine中的每个Valve节点,该节点都对这个请求做一定的处理,而不是纯的责任链模式那样,把责任往下推。是想做了相应的处理后,在把处理后的请求移交给下一个Valve进行处理。举个例子:在一次请求Servlet的过程中,可能有些处理是所有的请求都需要做的,比如设置CharSet,权限验证,或者URL的解析等等,这些处理构成了一个请求的Chain,所有的请求都要经过这些处理,才能进行下面的具体的业务处理。这个时候既可以这些共有的处理抽象出来,做成一个pipeline,这个pipeline有过个valve节点组成。。。。

   差不多就这个意思吧。。。用文字形容确实不太好说。


PipeLine + Value 中的
Value类似于职责链中的Handler
只不过Value可以处理请求的一部分,并把未处理的部分
通过 PipeLine 传给下一个Value,直到请求全部被处理为止。。
是这个意思吧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9-06-19  
lishuaibt 写道
其实纯的责任链模式我的理解是,一种责任推卸的模式,直到有承担责任的模块接收这个请求,并处理这个请求。这样的情况确实不太多吧。(个人觉得哈)。
    所谓的pipeline的概念,在以前的turbine框架(一个非常优秀的MVC框架)中就有使用。其大体模式和概念如下:
    其实PipeLine类似于Servlet里的FilterChain的概念,而valve类似于Filter。就是一个请求流经这个PipeLine中的每个Valve节点,该节点都对这个请求做一定的处理,而不是纯的责任链模式那样,把责任往下推。是想做了相应的处理后,在把处理后的请求移交给下一个Valve进行处理。举个例子:在一次请求Servlet的过程中,可能有些处理是所有的请求都需要做的,比如设置CharSet,权限验证,或者URL的解析等等,这些处理构成了一个请求的Chain,所有的请求都要经过这些处理,才能进行下面的具体的业务处理。这个时候既可以这些共有的处理抽象出来,做成一个pipeline,这个pipeline有过个valve节点组成。。。。

   差不多就这个意思吧。。。用文字形容确实不太好说。
 
   pipeline:管道
   valve:阀门
   顾名思义就好理解了吧



谢谢解释 !
管道 + 阀门
很生动。。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9-06-21  
个人觉得没有必要去区分各种模式,无招胜有招。。。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9-06-21  
lishuaibt 写道
个人觉得没有必要去区分各种模式,无招胜有招。。。

但是模式已经作为一种公共词汇存在了(Builder,Factory,Singleton,...),
为了看懂别人的代码 和 便于交流,
你也必须了解这些词汇,
要达到“无招胜有招”的境界,
首先也得知己知彼啊。。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9-06-21  
也有道理。。。。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9-06-21  
这种模式好处在哪 不好的地方在哪能说下吗?
0 请登录后投票
论坛首页 Java企业应用版

跳转论坛: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