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海阔天空论坛

[拼搏到底之龟兔赛跑--Day 18]儒家的那些道理

浏览 7052 次
精华帖 (0) :: 良好帖 (0) :: 灌水帖 (0) :: 隐藏帖 (0)
作者 正文
   发表时间:2007-11-29   最后修改:2009-12-14

关于儒家的话题,我有很多想说的话,但是却一直没想好怎么破题,有点茶壶里的汤圆,倒不出来的感觉。

最近在看王小波的《我看国学》,总算是看出点破绽来,就从他这里下手吧:)

王小波是这么说的:

现在可以说,孔孟程朱我都读过了。虽然没有很钻进去,但我也怕钻进去就爬不出来。如果说,这就是中华文化遗产的主要部分,那我就要说,这点东西太少了,拢共就是人际关系里那么一点事,再加上后来的阴阳五行。这么多读书人研究了两千年,实在太过分。我们知道,旧时的读书人都能把四书五经背得烂熟,随便点出两个字就能知道它在书中什么地方。这种钻研精神虽然可佩,这种做法却十足是神经病。显然,会背诵爱因斯坦原著,成不了物理学家;因为真正的学问不在字句上,而在于思想。就算文科有点特殊性,需要背诵,也到不了这个程度。因为“文革”里我也背过xxx语录,所以以为,这个调调我也懂——说是诵经念咒,并不过分。

王小波的破绽在哪里呢?他是个搞计算机软件开发的,说来也是同行,他的习惯思维是把一切学问,都看成了自然科学理论体系中的知识点。拿儒家的东西去跟自然科学的理论体系比较,而且说出了“文科有点特殊性,需要背诵”这种外行的话来。

事实上,儒家的那些东西,并非知识点,而是道理!知识点,一旦掌握,就算是“真理在手”了。而那些明明你已经同意了的道理,却未必能算是你的精神财富。

举一个佛家的禅宗故事来说明吧。当年达摩西来,经过神光法师讲经处,发现这个神光法师辩才无碍,讲起佛经来,天花乱坠,地涌金莲。结果呢,一旦知道死期将近,照样惶惶不安,恐惧不已。到头来还是跑去求达摩祖师帮他安心。为什么呢?因为佛家的道理固然人人讲得,佛家的境界,未必人人都能达成。道理讲得再好,也不过口头禅而已。等到神光改名慧可,在达摩面前九年长跪不起,以至于自断一臂,只求安心,达摩祖师说:“将心来与汝安。”慧可沉默良久,然后才说:“觅心了不可得。”达摩祖师说:“我与汝安心竟。”于是慧可当下大悟,成为禅宗二祖。但是,这一句“觅心了不可得”的道理,你我都读在眼里,怎么你我都还是没有开悟呢?

无论是佛家的道理,还是儒家的道理,一字一句的背下来,是没有用的。非得要能够将那些道理,真正化入自己的生命,那才是自己真正得到了!这些永不会失落的财富,才是真正宝贵的财富。

再回过头来看王小波的浅薄,也就可想而知了。

那么,儒家有些什么道理呢?我当年写了一篇《我的信仰地图》,区分儒家与其他的宗教的区别。认为,其他宗教总是为己,而只有儒家才是真正无我。进而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来说明。后来,因为一个偶然的机缘,我又遇到了我当年的哲学老师,自然把自己的得意之作拿给老师看看。顾老师却不太同意我的看法,他举了两个例子:孔子最喜欢的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的最高理想是如曾点所说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然后告诉我,儒家也是讲人生乐趣的。

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也没有想明白,忧国忧民与悠哉游哉之间,是存在矛盾的吧,该如何理解呢。直到后来,看到了钱穆的《人生十论》,尤其是一篇“如何解脱人生之苦痛”,才若有所悟。原文就不抄了,聊聊心得吧:

1、人之成为人,我之成为我,不能仅仅依靠自我意识与自我认同,西方哲学中的“我思故我在”,实在是一条既狭窄又艰险的道路。在儒家而言,我之成立,在于人我之间的种种关系,我对于父亲而言是儿子;对于儿子而言是父亲;对于长兄而言是弟弟;对于妻子而言是丈夫;对于君上而言是臣下;对于朋友而言是朋友。这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的种种人际关系,才是我的人格根底所在。

2、一切道德,实际上是从将心比心而来的。有一句俗话,叫养儿方知父母恩。我带儿子的辛苦,我对儿子的爱心,一旦自己心有所感,自然该想想当年父母如何养育自己。我能够体会到自己对于儿女的无私至爱。自然会感念父母对我的无私至爱,孝道就是由此而来的。同样的道理,我当年做儿子时,自然希望父母多多的疼我爱我,如今有了儿女,自然也能猜想儿女的心意,慈爱之理所应当,就是由此而来的。儒家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朋友之间讲信义,都是这么引申出来的。丝毫没有勉强,也无非就是这点道理。自觉的做到这些,才是自我之完成,人格之完成。所以论语中,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3、儒家讲“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什么是一个串行的顺序,按理,前三句讲的是做人,后三句讲的是做事。但是,在儒家的道理来说,做人和做事是一回事,先做人,再做事。做事失败,往往难免,做人失败,则一无可取。所以,凡事直道而行,不要给自己借口,不要把根本的道理给忘记了。

4、有的快乐,通过放纵自己能够得到,有的快乐,通过做正确的事能够得到。大家往往对“存天理、灭人欲”相当的反感。似乎存天理,就一定会闷闷不乐,灭人欲,就是压抑本性,不人道。在儒家的道理来说,那种放纵自己获得的快乐,并非真正的快乐,就像狂欢之后的落寞,宿醉之后的空虚,都不值得追求。真正的快乐,在正确的道路上,比如亲善和睦的天伦之乐、惺惺相惜的朋友之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学习之乐,那些都是长久的快乐。

5、人皆有一死,怕也无用。追求长生固然虚妄,期待天国、莲池,又何尝不是虚妄。儒家的道理很简单,人若能时时做到无愧于心,自然时时都不用怕死,时时都能尽到自己的职责,自然时时都算得上人格已经完成。这个道理,我还说不太好。抄一段这篇文章的附注,作为结尾吧:

此文草于台北,正寄香港民主评论发表,而惊声堂讲演塌屋,我头部特受重伤,电讯传港,友好相知,恐我不起,疑诧此文,或者为遭难之预谶。贱生幸而复延,而此理照著,常若悬在目前。惊声堂奇祸后三年又八日,因此文重拟付排,特再校读一过,回忆前尘,不胜感慨。一九五五年四月二十四日穆附注。

   发表时间:2007-11-30  
你又搬出钱穆来,叫我如何是好呢?
不过我觉得读书还是要仔细些,要看作者的原意。比如你养个儿子,知道了做父母的辛劳,就感恩起来。这无疑是一种人最朴素的世界观。但是孔子的“孝”如果你去看论语,上面是如何讲的。其实这个事情就好像,我谈敏捷说的是软件开发上的敏捷方法,而你来跟我讨论,却搬出一个普通意义上的敏捷概念来。这个方法叫狡辩,当然这个招数,孔丘也很爱用。
而做人与做事这个事情,其实在中国是个大问题。我们往往说做人失败,就一无是处。可是我们看古代那么多人,都是很做了一些事情,而其为人如果我们凭心说话,就知道很有问题。但是因为有了做人和做事的这个道理,就要么去文过饰非,要么把其说的一无是处。
所谓追求人生快乐,是人之常情,否定才是无父去君的大逆不道德说法。而所谓村天理,灭人欲,兼职就是最弱智的人也想不到的说法。大道理我不说,就说说人欲。人欲不仅仅是渴望快乐,还有畏惧死亡,寻求刺激,害怕危险,渴望危险,等等很多的心理要素构成。你把人欲灭了,如何去认识天理,如何使畏惧天理,如何去存你的天理呢?由此看来,存天理的先决条件就是存人欲。灭了人欲就等于灭了天理在人心中存在的可能。
怕死是人的本性,如果你联死都不怕了,你就该赶快离开这个世界。怕死不可怕,可怕的是被这种恐惧冲昏了头。昏了头要么就去求贤问佛,追求长生不老。要么干脆就去否认死的存在。当然儒家玩的够档次,告诉你只要问心无愧就不怕死了。玩笑开的太过分了一些,那是不是说只要问心无愧就可以不是人了呢?更何况有些人天生就不知道啥时愧疚,这些人是不是就合乎了儒家的教训了呢?
反过头来看,一个人是先有我,还是先有关系呢?稍微研究一下心理学和人成长的过程,就知道我的观念先形成,你的观念后形成。而人类历史和现实都有一些人,本就是无父也无母,无君也无臣,以至于朋友之类的都没有。难道这样的人,就没有我的概念了吗?而如果他们也有我,你也有我,那是不是说你搞了个比他那个我更高的底线呢?那是不是说你从源头上就想高他一头,这又是啥问题?

回过头说王小波的话,显然他是知识结构有缺陷,不知道心理学的学习研究成果。心理学上有一个实验,找一群人分为两组,学习一种语言的单词。一种是告诉他们单词的含义,然后进行记忆。另外一组是不给任何提示,就是死记硬背。最终给出一组有问题的句子,结果我想同大家认为的正好相反。死记硬背的成绩大幅高于基于理解的。这个实验说明,在处理复杂和线索繁多的事务的时候。大量接触第一手数据,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手段。这一点是王的这些议论一下子就完全没有了依据,除非你来证明王说的领域简单而条理清楚。

而如果我们不管王如何说,来看看老庄如何说,就会发现另外有一番景色。我们必须承认,懂和遵守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有些人天生就可以在遵守,而根本不懂,而也可能是遵守并且懂而就是没有去学过。那么问题就来了,你学儒学究竟是为了什么,推广儒学究竟又为了什么?如果对方的不遵守,是因为不懂,那么让他懂就可以了。如果是因为不知,才不懂,让他知就行了。但是这里有个前提,就是他自己愿意遵守。而您都让他存天理,灭了他的人欲了,他哪里还有啥愿意不愿意的呢?

所以说儒家根本就没有啥道理可讲,有的只是一些个人生活的体验和体会,以及由这些内容形成的不完整系统。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7-11-30  
引用
无论是佛家的道理,还是儒家的道理,一字一句的背下来,是没有用的。非得要能够将那些道理,真正化入自己的生命,那才是自己真正得到了!这些永不会失落的财富,才是真正宝贵的财富

就我的观点看来,禅宗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中国异化产物.与佛教愿意相去甚远.原始佛教在中国与本土文化极端对立,从老子化胡经,论佛骨表,就可见一斑.三藏西天求来真经,十几年呕心翻译的法相唯识经典在中国也只传了四世而亡.最后还是要在清末由杨仁山从日本<因明大疏>等唐疏,才得以再次复兴.而到了章太炎哪里,佛教的因明,希腊的逻辑,墨家的名辩,则并列为完善辩式.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7-11-30  
to:o6z,T1 精力不足,学力不足,脑力不足。打算高挂免战牌了。。。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7-11-30  
论坛怎么回事?引用不能用了?

庄同学连人家的句子都没有看完全,就洋洋洒洒的以王小波做靶子说了这么多,有点好笑。我只想说,拜托你再看仔细一点。有些句子多两个字和少两个字意思完全不同,而且正是这两个字,让你后面的东东显得很无稽。

就这么一段话就得出王小波的浅薄,未免太武断了,要得出他浅薄来,你至少要从多于一个的方面来进行很有逻辑的论证,当然前提是你不要把人家的句子看拧了,否则就是信口开河。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7-11-30  
Trustno1 写道
引用
无论是佛家的道理,还是儒家的道理,一字一句的背下来,是没有用的。非得要能够将那些道理,真正化入自己的生命,那才是自己真正得到了!这些永不会失落的财富,才是真正宝贵的财富

就我的观点看来,禅宗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中国异化产物.与佛教愿意相去甚远.原始佛教在中国是与本土文化极端对立,从老子化胡经,论佛骨表,就可见一斑.三藏西天求来真经,在中国创立的法相唯识,也只传了四世而亡.

你绕那么多弯子干啥,直接说禅宗是个打着佛教旗号玩玄学不就完了。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7-11-30  
mochow 写道
论坛怎么回事?引用不能用了? 庄同学连人家的句子都没有看完全,就洋洋洒洒的以王小波做靶子说了这么多,有点好笑。我只想说,拜托你再看仔细一点。有些句子多两个字和少两个字意思完全不同,而且正是这两个字,让你后面的东东显得很无稽。 就这么一段话就得出王小波的浅薄,未免太武断了,要得出他浅薄来,你至少要从多于一个的方面来进行很有逻辑的论证,当然前提是你不要把人家的句子看拧了,否则就是信口开河。


哪一句呀?拜托提示一下。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7-11-30  
拜托你先看上下文,再来理解“就算文科有点特殊性,需要背诵,也到不了这个程度。”这句话,很遗憾,我觉得你拿这句开靶,好象不太好使。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7-11-30  
mochow 写道
拜托你先看上下文,再来理解“就算文科有点特殊性,需要背诵,也到不了这个程度。”这句话,很遗憾,我觉得你拿这句开靶,好象不太好使。


在我的理解,王小波对于文科的特殊性的认识,严重不足。所谓“就算”云云,我的理解是,他认为文科的那点特殊性,根本算不了什么。

文科相对于理科的特殊性,不是有点,不是仅仅需要背诵。更不是他所想像的:“到不了这个程度”。

到不了什么程度呢?就是逐字逐句的背诵钻研的方式,去读儒家的四书五经,在王小波看来,根本不需要。因为,在他的理科思维里,根本无法理解文科的特殊性。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7-11-30  
ozzzzzz 写道
Trustno1 写道
引用
无论是佛家的道理,还是儒家的道理,一字一句的背下来,是没有用的。非得要能够将那些道理,真正化入自己的生命,那才是自己真正得到了!这些永不会失落的财富,才是真正宝贵的财富

就我的观点看来,禅宗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中国异化产物.与佛教愿意相去甚远.原始佛教在中国是与本土文化极端对立,从老子化胡经,论佛骨表,就可见一斑.三藏西天求来真经,在中国创立的法相唯识,也只传了四世而亡.

你绕那么多弯子干啥,直接说禅宗是个打着佛教旗号玩玄学不就完了。

你绕的也不少.呵呵,再补充一下所谓的灭人欲.灭人欲不仅仅是儒家的专利,各大宗教的戒律都需要灭人欲.我倾向于认为这其实是一种淘汰筛选出信仰坚定者的机制.
0 请登录后投票
论坛首页 海阔天空版

跳转论坛: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