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帖 (0) :: 良好帖 (0) :: 新手帖 (0) :: 隐藏帖 (0)
|
||||||||||
---|---|---|---|---|---|---|---|---|---|---|
作者 | 正文 | |||||||||
发表时间:2012-08-03
|
/** * 描述输出到文件头的内容的对象 */ public class ExportHeaderModel { /** * 分公司或门市点编号 */ private String depId; /** * 导出数据的日期 */ private String exportDate; public String getDepId() { return depId; } public void setDepId(String depId) { this.depId = depId; } public String getExportDate() { return exportDate; } public void setExportDate(String exportDate) { this.exportDate = exportDate; } } |
接下来看看描述输出数据的对象,示例代码如下:
/** * 描述输出数据的对象 */ public class ExportDataModel { /** * 产品编号 */ private String productId; /** * 销售价格 */ private double price; /** * 销售数量 */ private double amount;
public String getProductId() { return productId; } public void setProductId(String productId) { this.productId = productId; } public double getPrice() { return price; } public void setPrice(double price) { this.price = price; } public double getAmount() { return amount; } public void setAmount(double amount) { this.amount = amount; } } |
接下来看看描述输出到文件尾的内容的对象,示例代码如下:
/** * 描述输出到文件尾的内容的对象 */ public class ExportFooterModel { /** * 输出人 */ private String exportUser; public String getExportUser() { return exportUser; } public void setExportUser(String exportUser) { this.exportUser = exportUser; } } |
(2)接下来具体的看看导出的实现,先看导出数据到文本文件的对象,主要就是要实现拼接输出的内容,示例代码如下:
/** * 导出数据到文本文件的对象 */ public class ExportToTxt { /** * 导出数据到文本文件 * @param ehm 文件头的内容 * @param mapData 数据的内容 * @param efm 文件尾的内容 */ public void export(ExportHeaderModel ehm ,Map<String,Collection<ExportDataModel>> mapData ,ExportFooterModel efm){ //用来记录最终输出的文件内容 StringBuffer buffer = new StringBuffer(); //1:先来拼接文件头的内容 buffer.append(ehm.getDepId()+"," +ehm.getExportDate()+"\n"); //2:接着来拼接文件体的内容 for(String tblName : mapData.keySet()){ //先拼接表名称 buffer.append(tblName+"\n"); //然后循环拼接具体数据 for(ExportDataModel edm : mapData.get(tblName)){ buffer.append(edm.getProductId()+"," +edm.getPrice()+","+edm.getAmount()+"\n"); } } //3:接着来拼接文件尾的内容 buffer.append(efm.getExportUser());
//为了演示简洁性,这里就不去写输出文件的代码了 //把要输出的内容输出到控制台看看 System.out.println("输出到文本文件的内容:\n"+buffer); } } |
(3)接下来看看导出数据到XML文件的对象,比较麻烦,要按照XML的格式进行拼接,示例代码如下:
/** * 导出数据到XML文件的对象 */ public class ExportToXml { /** * 导出数据到XML文件 * @param ehm 文件头的内容 * @param mapData 数据的内容 * @param efm 文件尾的内容 */ public void export(ExportHeaderModel ehm ,Map<String,Collection<ExportDataModel>> mapData ,ExportFooterModel efm){ //用来记录最终输出的文件内容 StringBuffer buffer = new StringBuffer(); //1:先来拼接文件头的内容 buffer.append( "<?xml version='1.0' encoding='gb2312'?>\n"); buffer.append("<Report>\n"); buffer.append(" <Header>\n"); buffer.append(" <DepId>"+ehm.getDepId()+"</DepId>\n"); buffer.append(" <ExportDate>"+ehm.getExportDate() +"</ExportDate>\n"); buffer.append(" </Header>\n"); //2:接着来拼接文件体的内容 buffer.append(" <Body>\n"); for(String tblName : mapData.keySet()){ //先拼接表名称 buffer.append( " <Datas TableName=\""+tblName+"\">\n"); //然后循环拼接具体数据 for(ExportDataModel edm : mapData.get(tblName)){ buffer.append(" <Data>\n"); buffer.append(" <ProductId>" +edm.getProductId()+"</ProductId>\n"); buffer.append(" <Price>"+edm.getPrice() +"</Price>\n"); buffer.append(" <Amount>"+edm.getAmount() +"</Amount>\n"); buffer.append(" </Data>\n"); } buffer.append(" </Datas>\n"); } buffer.append(" </Body>\n"); //3:接着来拼接文件尾的内容 buffer.append(" <Footer>\n"); buffer.append(" <ExportUser>"+efm.getExportUser() +"</ExportUser>\n"); buffer.append(" </Footer>\n"); buffer.append("</Report>\n");
//为了演示简洁性,这里就不去写输出文件的代码了 //把要输出的内容输出到控制台看看 System.out.println("输出到XML文件的内容:\n"+buffer); } } |
(4)看看客户端,如何来使用这些对象,示例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准备测试数据 ExportHeaderModel ehm = new ExportHeaderModel(); ehm.setDepId("一分公司"); ehm.setExportDate("2010-05-18");
Map<String,Collection<ExportDataModel>> mapData = new HashMap<String,Collection<ExportDataModel>>(); Collection<ExportDataModel> col = new ArrayList<ExportDataModel>();
ExportDataModel edm1 = new ExportDataModel(); edm1.setProductId("产品001号"); edm1.setPrice(100); edm1.setAmount(80);
ExportDataModel edm2 = new ExportDataModel(); edm2.setProductId("产品002号"); edm2.setPrice(99); edm2.setAmount(55); //把数据组装起来 col.add(edm1); col.add(edm2); mapData.put("销售记录表", col);
ExportFooterModel efm = new ExportFooterModel(); efm.setExportUser("张三"); //测试输出到文本文件 ExportToTxt toTxt = new ExportToTxt(); toTxt.export(ehm, mapData, efm); //测试输出到xml文件 ExportToXml toXml = new ExportToXml(); toXml.export(ehm, mapData, efm); } } |
运行结果如下:
输出到文本文件的内容: 一分公司,2010-05-18 销售记录表 产品001号,100.0,80.0 产品002号,99.0,55.0 张三 输出到XML文件的内容: <?xml version='1.0' encoding='gb2312'?> <Report> <Header> <DepId>一分公司</DepId> <ExportDate>2010-05-18</ExportDate> </Header> <Body> <Datas TableName="销售记录表"> <Data> <ProductId>产品001号</ProductId> <Price>100.0</Price> <Amount>80.0</Amount> </Data> <Data> <ProductId>产品002号</ProductId> <Price>99.0</Price> <Amount>55.0</Amount> </Data> </Datas> </Body> <Footer> <ExportUser>张三</ExportUser> </Footer> </Report> |
8.1.3 有何问题
仔细观察上面的实现,会发现,不管是输出成文本文件,还是输出到XML文件,在实现的时候,步骤基本上都是一样的,都大致分成了如下四步:
- 先拼接文件头的内容
- 然后拼接文件体的内容
- 再拼接文件尾的内容
- 最后把拼接好的内容输出出去成为文件
也就是说,对于不同的输出格式,处理步骤是一样的,但是具体每步的实现是不一样的。按照现在的实现方式,就存在如下的问题:
(1)构建每种输出格式的文件内容的时候,都会重复这几个处理步骤,应该提炼出来,形成公共的处理过程
(2)今后可能会有很多不同输出格式的要求,这就需要在处理过程不变的情况下,能方便的切换不同的输出格式的处理
换句话来说,也就是构建每种格式的数据文件的处理过程,应该和具体的步骤实现分开,这样就能够复用处理过程,而且能很容易的切换不同的输出格式。
可是该如何实现呢?
8.2 解决方案
8.2.1 生成器模式来解决
用来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就是生成器模式。那么什么是生成器模式呢?
(1)生成器模式定义
(2)应用生成器模式来解决的思路
仔细分析上面的实现,构建每种格式的数据文件的处理过程,这不就是构建过程吗?而每种格式具体的步骤实现,不就相当于是不同的表示吗?因为不同的步骤实现,决定了最终的表现也就不同。也就是说,上面的问题恰好就是生成器模式要解决的问题。
要实现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现,那么一个自然的思路就是先把构建过程独立出来,在生成器模式中把它称为指导者,由它来指导装配过程,但是不负责每步具体的实现。当然,光有指导者是不够的,必须要有能具体实现每步的对象,在生成器模式中称这些实现对象为生成器。
这样一来,指导者就是可以重用的构建过程,而生成器是可以被切换的具体实现。前面的实现中,每种具体的导出文件格式的实现就相当于生成器。
8.2.2 模式结构和说明
生成器模式的结构如图8.1所示。
图8.1 生成器模式结构示意图
Builder:
生成器接口,定义创建一个Product对象所需的各个部件的操作。
ConcreteBuilder:
具体的生成器实现,实现各个部件的创建,并负责组装Product对象的各个部件,同时还提供一个让用户获取组装完成后的产品对象的方法。
Director:
指导者,也被称为导向者,主要用来使用Builder接口,以一个统一的过程来构建所需要的Product对象。
Product:
产品,表示被生成器构建的复杂对象,包含多个部件。
8.2.3 生成器模式示例代码
(1)先看看生成器的接口定义,示例代码如下:
/** * 生成器接口,定义创建一个产品对象所需的各个部件的操作 */ public interface Builder { /** * 示意方法,构建某个部件 */ public void buildPart(); } |
(2)再看看具体的生成器实现,示例代码如下:
/** * 具体的生成器实现对象 */ public class ConcreteBuilder implements Builder { /** * 生成器最终构建的产品对象 */ private Product resultProduct; /** * 获取生成器最终构建的产品对象 * @return 生成器最终构建的产品对象 */ public Product getResult() { return resultProduct; }
public void buildPart() { //构建某个部件的功能处理 } } |
(3)看看相应的产品对象的接口示意,示例代码如下:
/** * 被构建的产品对象的接口 */ public interface Product { //定义产品的操作 } |
(4)再来看看指导者的实现示意,示例代码如下:
/** * 指导者,指导使用生成器的接口来构建产品的对象 */ public class Director { /** * 持有当前需要使用的生成器对象 */ private Builder builder;
/** * 构造方法,传入生成器对象 * @param builder 生成器对象 */ public Director(Builder builder) { this.builder = builder; }
/** * 示意方法,指导生成器构建最终的产品对象 */ public void construct() { //通过使用生成器接口来构建最终的产品对象 builder.buildPart(); } } |
8.2.4 使用生成器模式重写示例
要使用生成器模式来重写示例,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把指导者和生成器接口定义出来。指导者就是用来执行那四个步骤的对象,而生成器是用来实现每种格式下,对于每个步骤的具体实现的对象。
按照生成器模式重写示例的结构如图8.2所示:
图8.2 生成器模式重写示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还是一起来看看代码,会比较清楚。
(1)前面示例中的三个数据模型对象还继续沿用,这里就不去赘述了。
(2)先来看看定义的Builder接口,主要是把导出各种格式文件的处理过程的步骤定义出来,每个步骤负责构建最终导出文件的一部分。示例代码如下:
/** * 生成器接口,定义创建一个输出文件对象所需的各个部件的操作 */ public interface Builder { /** * 构建输出文件的Header部分 * @param ehm 文件头的内容 */ public void buildHeader(ExportHeaderModel ehm); /** * 构建输出文件的Body部分 * @param mapData 要输出的数据的内容 */ public void buildBody( Map<String,Collection<ExportDataModel>> mapData); /** * 构建输出文件的Footer部分 * @param efm 文件尾的内容 */ public void buildFooter(ExportFooterModel efm); } |
(3)接下来看看具体的生成器实现,其实就是把原来示例中,写在一起的实现,分拆成多个步骤实现了,先看看导出数据到文本文件的生成器实现,示例代码如下:
/** * 实现导出数据到文本文件的的生成器对象 */ public class TxtBuilder implements Builder { /** * 用来记录构建的文件的内容,相当于产品 */ private StringBuffer buffer = new StringBuffer();
public void buildBody( Map<String, Collection<ExportDataModel>> mapData) { for(String tblName : mapData.keySet()){ //先拼接表名称 buffer.append(tblName+"\n"); //然后循环拼接具体数据 for(ExportDataModel edm : mapData.get(tblName)){ buffer.append(edm.getProductId()+"," +edm.getPrice()+","+edm.getAmount()+"\n"); } } } public void buildFooter(ExportFooterModel efm) { buffer.append(efm.getExportUser()); } public void buildHeader(ExportHeaderModel ehm) { buffer.append(ehm.getDepId()+"," +ehm.getExportDate()+"\n"); } public StringBuffer getResult(){ return buffer; } } |
再看看导出数据到XML文件的生成器实现,示例代码如下:
/** * 实现导出数据到XML文件的的生成器对象 */ public class XmlBuilder implements Builder { /** * 用来记录构建的文件的内容,相当于产品 */ private StringBuffer buffer = new StringBuffer();
public void buildBody( Map<String, Collection<ExportDataModel>> mapData){ buffer.append(" <Body>\n"); for(String tblName : mapData.keySet()){ //先拼接表名称 buffer.append( " <Datas TableName=\""+tblName+"\">\n"); //然后循环拼接具体数据 for(ExportDataModel edm : mapData.get(tblName)){ buffer.append(" <Data>\n"); buffer.append(" <ProductId>" +edm.getProductId()+"</ProductId>\n"); buffer.append(" <Price>"+edm.getPrice() +"</Price>\n"); buffer.append(" <Amount>"+edm.getAmount() +"</Amount>\n"); buffer.append(" </Data>\n"); } buffer.append(" </Datas>\n"); } buffer.append(" </Body>\n"); } public void buildFooter(ExportFooterModel efm) { buffer.append(" <Footer>\n"); buffer.append(" <ExportUser>"+efm.getExportUser() +"</ExportUser>\n"); buffer.append(" </Footer>\n"); buffer.append("</Report>\n"); } public void buildHeader(ExportHeaderModel ehm) { buffer.append( "<?xml version='1.0' encoding='gb2312'?>\n"); buffer.append("<Report>\n"); buffer.append(" <Header>\n"); buffer.append(" <DepId>"+ehm.getDepId()+"</DepId>\n"); buffer.append(" <ExportDate>"+ehm.getExportDate() +"</ExportDate>\n"); buffer.append(" </Header>\n"); } public StringBuffer getResult(){ return buffer; } } |
(4)指导者
有了具体的生成器实现后,需要有指导者来指导它进行具体的产品构建,由于构建的产品是文本内容,所以就不用单独定义产品对象了。示例代码如下:
/** * 指导者,指导使用生成器的接口来构建输出的文件的对象 */ public class Director { /** * 持有当前需要使用的生成器对象 */ private Builder builder; /** * 构造方法,传入生成器对象 * @param builder 生成器对象 */ public Director(Builder builder) { this.builder = builder; }
/** * 指导生成器构建最终的输出的文件的对象 * @param ehm 文件头的内容 * @param mapData 数据的内容 * @param efm 文件尾的内容 */ public void construct(ExportHeaderModel ehm, Map<String,Collection<ExportDataModel>> mapData, ExportFooterModel efm) { //1:先构建Header builder.buildHeader(ehm); //2:然后构建Body builder.buildBody(mapData); //3:然后构建Footer builder.buildFooter(efm); } } |
(5)都实现得差不多了,该来写个客户端好好测试一下了。示例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准备测试数据 ExportHeaderModel ehm = new ExportHeaderModel(); ehm.setDepId("一分公司"); ehm.setExportDate("2010-05-18");
Map<String,Collection<ExportDataModel>> mapData = new HashMap<String,Collection<ExportDataModel>>(); Collection<ExportDataModel> col = new ArrayList<ExportDataModel>();
ExportDataModel edm1 = new ExportDataModel(); edm1.setProductId("产品001号"); edm1.setPrice(100); edm1.setAmount(80);
ExportDataModel edm2 = new ExportDataModel(); edm2.setProductId("产品002号"); edm2.setPrice(99); edm2.setAmount(55); //把数据组装起来 col.add(edm1); col.add(edm2); mapData.put("销售记录表", col);
ExportFooterModel efm = new ExportFooterModel(); efm.setExportUser("张三");
//测试输出到文本文件 TxtBuilder txtBuilder = new TxtBuilder(); //创建指导者对象 Director director = new Director(txtBuilder); director.construct(ehm, mapData, efm); //把要输出的内容输出到控制台看看 System.out.println("输出到文本文件的内容:\n" +txtBuilder.getResult()); //测试输出到xml文件 XmlBuilder xmlBuilder = new XmlBuilder(); Director director2 = new Director(xmlBuilder); director2.construct(ehm, mapData, efm); //把要输出的内容输出到控制台看看 System.out.println("输出到XML文件的内容:\n" +xmlBuilder.getResult()); } } |
看了上面的示例会发现,其实生成器模式也挺简单的,好好理解一下。通过上面的讲述,应该能很清晰的看出生成器模式的实现方式和它的优势所在了,那就是对同一个构建过程,只要配置不同的生成器实现,就会生成出不同表现的对象。
8.3 模式讲解
8.3.1 认识生成器模式
8.3 模式讲解
(1)生成器模式的功能
生成器模式的主要功能是构建复杂的产品,而且是细化的,分步骤的构建产品,也就是生成器模式重在解决一步一步构造复杂对象的问题。如果光是这么认识生成器模式的功能是不够的。
更为重要的是,这个构建的过程是统一的,固定不变的,变化的部分放到生成器部分了,只要配置不同的生成器,那么同样的构建过程,就能构建出不同的产品表示来。
再直白点说,生成器模式的重心在于分离构建算法和具体的构造实现,从而使得构建算法可以重用,具体的构造实现可以很方便的扩展和切换,从而可以灵活的组合来构造出不同的产品对象。
(2)生成器模式的构成
要特别注意,生成器模式分成两个很重要的部分:
- 一个部分是Builder接口这边,这边是定义了如何构建各个部件,也就是知道每个部件功能如何实现,以及如何装配这些部件到产品中去;
- 另外一个部分是Director这边,Director是知道如何组合来构建产品,也就是说Director负责整体的构建算法,而且通常是分步骤的来执行。
不管如何变化,Builder模式都存在这么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部件构造和产品装配,另一个部分是整体构建的算法。认识这点是很重要的,因为在生成器模式中,强调的是固定整体构建的算法,而灵活扩展和切换部件的具体构造和产品装配的方式,所以要严格区分这两个部分。
在Director实现整体构建算法的时候,遇到需要创建和组合具体部件的时候,就会把这些功能通过委托,交给Builder去完成。
(3)生成器模式的使用
应用生成器模式的时候,可以让客户端创造Director,在Director里面封装整体构建算法,然后让Director去调用Builder,让Builder来封装具体部件的构建功能,这就跟前面的例子一样。
还有一种退化的情况,就是让客户端和Director融合起来,让客户端直接去操作Builder,就好像是指导者自己想要给自己构建产品一样。
(4)生成器模式的调用顺序示意图
生成器模式的调用顺序如图8.3所示:
图8.3 生成器模式的调用顺序示意图
8.3.2 生成器模式的实现
(1)生成器的实现
实际上在Builder接口的实现中,每个部件构建的方法里面,除了部件装配外,也可以实现如何具体的创建各个部件对象,也就是说每个方法都可以有两部分功能,一个是创建部件对象,一个是组装部件。
在构建部件的方法里面可以实现选择并创建具体的部件对象,然后再把这个部件对象组装到产品对象中去,这样一来,Builder就可以和工厂方法配合使用了。
再进一步,如果在实现Builder的时候,只有创建对象的功能,而没有组装的功能,那么这个时候的Builder实现跟抽象工厂的实现是类似的。
这种情况下,Builder接口就类似于抽象工厂的接口,Builder的具体实现就类似于具体的工厂,而且Builder接口里面定义的创建各个部件的方法也是有关联的,这些方法是构建一个复杂对象所需要的部件对象,仔细想想,是不是非常类似呢。
(2)指导者的实现
在生成器模式里面,指导者承担的是整体构建算法部分,是相对不变的部分。因此在实现指导者的时候,把变化的部分分离出去是很重要的。
其实指导者分离出去的变化部分,就到了生成器那边,指导者知道整体的构建算法,就是不知道如何具体的创建和装配部件对象。
因此真正的指导者实现,并不仅仅是如同前面示例那样,简单的按照一定顺序调用生成器的方法来生成对象,并没有这么简单。应该是有较为复杂的算法和运算过程,在运算过程中根据需要,才会调用生成器的方法来生成部件对象。
(3)指导者和生成器的交互
在生成器模式里面,指导者和生成器的交互,是通过生成器的那些buildPart方法来完成的。在前面的示例中,指导者和生成器是没有太多相互交互的,指导者仅仅只是简单的调用了一下生成器的方法,在实际开发中,这是远远不够的。
指导者通常会实现比较复杂的算法或者是运算过程,在实际中很可能会有这样的情况:
- 在运行指导者的时候,会按照整体构建算法的步骤进行运算,可能先运行前几步运算,到了某一步骤,需要具体创建某个部件对象了,然后就调用Builder中创建相应部件的方法来创建具体的部件。同时,把前面运算得到的数据传递给Builder,因为在Builder内部实现创建和组装部件的时候,可能会需要这些数据
- Builder创建完具体的部件对象后,会把创建好的部件对象返回给指导者,指导者继续后续的算法运算,可能会用到已经创建好的对象
- 如此反复下去,直到整个构建算法运行完成,那么最终的产品对象也就创建好了
通过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指导者和生成器是需要交互的,方式就是通过生成器方法的参数和返回值,来回的传递数据。事实上,指导者是通过委托的方式来把功能交给生成器去完成。
(4)返回装配好的产品的方法
在标准的生成器模式里面,在Builder实现里面会提供一个返回装配好的产品的方法,在Builder接口上是没有的。它考虑的是最终的对象一定要通过部件构建和装配,才算真正创建了,而具体干活的就是这个Builder实现,虽然指导者也参与了,但是指导者是不负责具体的部件创建和组装的,因此客户端是从Builder实现里面获取最终装配好的产品。
当然在Java里面,我们也可以把这个方法添加到Builder接口里面。
(5)关于被构建的产品的接口
在使用生成器模式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是不知道最终构建出来的产品是什么样的,所以在标准的生成器模式里面,一般是不需要对产品定义抽象接口的,因为最终构造的产品千差万别,给这些产品定义公共接口几乎是没有意义的。
8.3.3 使用生成器模式构建复杂对象
考虑这样一个实际应用,要创建一个保险合同的对象,里面很多属性的值都有约束,要求创建出来的对象是满足这些约束规则的。约束规则比如:保险合同通常情况下可以和个人签订,也可以和某个公司签订,但是一份保险合同不能同时与个人和公司签订。这个对象里面有很多类似这样的约束,那么该如何来创建这个对象呢?
要想简洁直观、安全性好、又具有很好的扩展性的来创建这个对象的话,一个很好的选择就是使用Builder模式,把复杂的创建过程通过buidler来实现。
采用Builder模式来构建复杂的对象,通常会对Builder模式进行一定的简化,因为目标明确,就是创建某个复杂对象,因此做适当简化会使程序更简洁,大致简化如下:
- 由于是用Builder模式来创建某个对象,因此就没有必要再定义一个Builder接口,直接提供一个具体的构建器类就可以了
- 对于创建一个复杂的对象,可能会有很多种不同的选择和步骤,干脆去掉“指导者”,把指导者的功能和Client的功能合并起来,也就是说,Client这个时候就相当于指导者,它来指导构建器类去构建需要的复杂对象
还是来看看示例会比较清楚,为了实例简单,先不去考虑约束的实现,只是考虑如何通过Builder模式来构建复杂对象。
1:使用Builder模式来构建复杂对象,先不考虑带约束
(1)先看一下保险合同的对象,示例代码如下:
/** * 保险合同的对象 */ public class InsuranceContract { /** * 保险合同编号 */ private String contractId; /** * 被保险人员的名称,同一份保险合同,要么跟人员签订,要么跟公司签订, * 也就是说,"被保险人员"和"被保险公司"这两个属性,不可能同时有值 */ private String personName; /** * 被保险公司的名称 */ private String companyName; /** * 保险开始生效的日期 */ private long beginDate; /** * 保险失效的日期,一定会大于保险开始生效的日期 */ private long endDate; /** * 示例:其它数据 */ private String otherData;
/** * 构造方法,访问级别是同包能访问 */ InsuranceContract(ConcreteBuilder builder){ this.contractId = builder.getContractId(); this.personName = builder.getPersonName(); this.companyName = builder.getCompanyName(); this.beginDate = builder.getBeginDate(); this.endDate = builder.getEndDate(); this.otherData = builder.getOtherData(); }
/** * 示意:保险合同的某些操作 */ public void someOperation(){ System.out.println( "Now in Insurance Contract someOperation==" +this.contractId); } } |
注意上例中的构造方法是default的访问权限,也就是不希望外部的对象直接通过new来构建保险合同对象;另外构造方法传入的是构建器对象,里面包含有所有保险合同需要的数据。
(2)看一下具体的构建器的实现,示例代码如下:
/** * 构造保险合同对象的构建器 */ public class ConcreteBuilder { private String contractId; private String personName; private String companyName; private long beginDate; private long endDate; private String otherData; /** * 构造方法,传入必须要有的参数 * @param contractId 保险合同编号 * @param beginDate 保险开始生效的日期 * @param endDate 保险失效的日期 */ public ConcreteBuilder(String contractId,long beginDate,long endDate){ this.contractId = contractId; this.beginDate = beginDate; this.endDate = endDate; } /** * 选填数据,被保险人员的名称 * @param personName 被保险人员的名称 * @return 构建器对象 */ public ConcreteBuilder setPersonName(String personName){ this.personName = personName; return this; } /** * 选填数据,被保险公司的名称 * @param companyName 被保险公司的名称 * @return 构建器对象 */ public ConcreteBuilder setCompanyName(String companyName){ this.companyName = companyName; return this; } /** * 选填数据,其它数据 * @param otherData 其它数据 * @return 构建器对象 */ public ConcreteBuilder setOtherData(String otherData){ this.otherData = otherData; return this; } /** * 构建真正的对象并返回 * @return 构建的保险合同的对象 */ public InsuranceContract build(){ return new InsuranceContract(this); }
public String getContractId() { return contractId; } public String getPersonName() { return personName; } public String getCompanyName() { return companyName; } public long getBeginDate() { return beginDate; } public long getEndDate() { return endDate; } public String getOtherData() { return otherData; } } |
注意上例中,构建器提供了类似于setter的方法,来供外部设置需要的参数,为何说是类似于setter方法呢?请注意观察,每个这种方法都有返回值,返回的是构建器对象,这样客户端就可以通过连缀的方式来使用Builder,以创建他们需要的对象。
(3)接下来看看此时的Client,如何使用上面的构建器来创建保险合同对象,示例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构建器 ConcreteBuilder builder = new ConcreteBuilder("001",12345L,67890L); //设置需要的数据,然后构建保险合同对象 InsuranceContract contract = builder .setPersonName("张三").setOtherData("test").build(); //操作保险合同对象的方法 contract.someOperation(); } } |
运行结果如下:
Now in Insurance Contract someOperation==001 |
看起来通过Builder模式构建对象也很简单,接下来,把约束加上去,看看如何实现。
2:使用Builder模式来构建复杂对象,考虑带约束规则
要带着约束规则构建复杂对象,大致的实现步骤与刚才的实现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需要在刚才的实现上把约束规则添加上去。
通常有两个地方可以添加约束规则:
- 一个是构建器的每一个类似于setter的方法,可以在这里进行单个数据的约束规则校验,如果不正确,就抛出IllegalStateException
- 另一个是构建器的build方法,在创建保险合同对象之前,对所有的数据都可以进行数据的约束规则校验,尤其是那些涉及到几个数据之间的约束关系,在这里校验会比较合适。如果不正确,同样抛出IllegalStateException
这里选择在构建器的build方法里面,进行数据的整体校验,由于其它的代码都没有变化,因此就不去赘述了,新的build方法的示例代码如下:
/** * 构建真正的对象并返回 * @return 构建的保险合同的对象 */ public InsuranceContract build(){ if(contractId==null || contractId.trim().length()==0){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合同编号不能为空"); } boolean signPerson = personName!=null && personName.trim().length()>0; boolean signCompany = companyName!=null && companyName.trim().length()>0;
if(signPerson && signCompany){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一份保险合同不能同时与人和公司签订"); } if(signPerson==false && signCompany==false){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一份保险合同不能没有签订对象"); } if(beginDate<=0){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合同必须有保险开始生效的日期"); } if(endDate<=0){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合同必须有保险失效的日期"); } if(endDate<=beginDate){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保险失效的日期必须大于保险生效日期"); }
return new InsuranceContract(this); } |
你可以修改客户端的构建代码,传入不同的数据,看看这些约束规则是否能够正常工作,当然类似的规则还有很多,这里就不去深究了。
3:进一步,把构建器对象和被构建对象合并
其实,在实际开发中,如果构建器对象和被构建的对象是这样分开的话,可能会导致同包内的对象不使用构建器来构建对象,而是直接去使用new来构建对象,这会导致错误;另外,这个构建器的功能就是为了创建被构建的对象,完全可以不用单独一个类。
对于这种情况,重构的手法通常是将类内联化(Inline Class),放到这里来,简单点说就是把构建器对象合并到被构建对象里面去。
还是看看示例会比较清楚,示例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InsuranceContract { private String contractId; private String personName; private String companyName; private long beginDate; private long endDate; private String otherData;
/** * 构造方法,访问级别是私有的 */ private InsuranceContract(ConcreteBuilder builder){ this.contractId = builder.contractId; this.personName = builder.personName; this.companyName = builder.companyName; this.beginDate = builder.beginDate; this.endDate = builder.endDate; this.otherData = builder.otherData; }
/** * 构造保险合同对象的构建器,作为保险合同的类级内部类 */ public static class ConcreteBuilder { private String contractId; private String personName; private String companyName; private long beginDate; private long endDate; private String otherData; /** * 构造方法,传入必须要有的参数 * @param contractId 保险合同编号 * @param beginDate 保险开始生效的日期 * @param endDate 保险失效的日期 */ public ConcreteBuilder(String contractId, long beginDate,long endDate){ this.contractId = contractId; this.beginDate = beginDate; this.endDate = endDate; } /** * 选填数据,被保险人员的名称 * @param personName 被保险人员的名称 * @return 构建器对象 */ public ConcreteBuilder setPersonName(String personName){ this.personName = personName; return this; } /** * 选填数据,被保险公司的名称 * @param companyName 被保险公司的名称 * @return 构建器对象 */ public ConcreteBuilder setCompanyName(String companyName){ this.companyName = companyName; return this; } /** * 选填数据,其它数据 * @param otherData 其它数据 * @return 构建器对象 */ public ConcreteBuilder setOtherData(String otherData){ this.otherData = otherData; return this; } /** * 构建真正的对象并返回 * @return 构建的保险合同的对象 */ public InsuranceContract build(){ if(contractId==null || contractId.trim().length()==0){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合同编号不能为空"); } boolean signPerson = personName!=null && personName.trim().length()>0; boolean signCompany = companyName!=null && companyName.trim().length()>0; if(signPerson && signCompany){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一份保险合同不能同时与人和公司签订"); } if(signPerson==false && signCompany==false){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一份保险合同不能没有签订对象"); } if(beginDate<=0){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合同必须有保险开始生效的日期"); } if(endDate<=0){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合同必须有保险失效的日期"); } if(endDate<=beginDate){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保险失效的日期必须大于保险生效日期"); }
return new InsuranceContract(this); } }
/** * 示意:保险合同的某些操作 */ public void someOperation(){ System.out.println( "Now in Insurance Contract someOperation==" +this.contractId); } } |
通过上面的示例可以看出,这种实现方式会更简单和直观。
此时客户端的写法也发生了一点变化,主要就是创建构造器的地方需要变化,示例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构建器 InsuranceContract.ConcreteBuilder builder = new InsuranceContract.ConcreteBuilder("001",12345L,67890L); //设置需要的数据,然后构建保险合同对象 InsuranceContract contract = builder .setPersonName("张三").setOtherData("test").build(); //操作保险合同对象的方法 contract.someOperation(); } } |
去测试一下看看,体会一下使用Builder模式来构建复杂对象,尤其是在构造方法需要大量参数,或者是构建带约束规则的复杂对象时的使用方式。
8.3.4 生成器模式的优缺点
l 松散耦合
生成器模式可以用同一个构建算法,构建出表现上完全不同的产品,实现产品构建和产品表现上的分离。生成器模式正是把产品构建的过程独立出来,使它和具体产品的表现松散耦合,从而使得构建算法可以复用,而具体产品表现也可以灵活的、方便的扩展和切换。
l 可以很容易的改变产品的内部表示
在生成器模式中,由于Builder对象只是提供接口给Director使用,那么具体的部件创建和装配方式是被Builder接口隐藏了的,Director并不知道这些具体的实现细节。这样一来,要想改变产品的内部表示,只需要切换Builder的具体实现即可,不用管Director,因此变得很容易。
l 更好的复用性
生成器模式很好的实现了构建算法和具体产品实现的分离,这样一来,使得构建产品的算法可以复用。同样的道理,具体产品的实现也可以复用,同一个产品的实现,可以配合不同的构建算法使用。
8.3.5 思考生成器模式
1:生成器模式的本质
生成器模式的本质:分离整体构建算法和部件构造。
构建一个复杂的对象,本来就有构建的过程,以及构建过程中具体的实现,生成器模式就是用来分离这两个部分,从而使得程序结构更松散、扩展更容易、复用性更好,同时也会使得代码更清晰,意图更明确。
虽然在生成器模式的整体构建算法中,会一步一步引导Builder来构建对象,但这并不是说生成器就主要是用来实现分步骤构建对象的。生成器模式的重心还是在于分离整体构建算法和部件构造,而分步骤构建对象不过是整体构建算法的一个简单表现,或者说是一个附带产物。
2:何时选用生成器模式
建议在如下情况中,选用生成器模式:
- 如果创建对象的算法,应该独立于该对象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的装配方式时
- 如果同一个构建过程有着不同的表示时
8.3.6 相关模式
l 生成器模式和工厂方法模式
这两个模式可以组合使用。
生成器模式的Builder实现中,通常需要选择具体的部件实现,一个可行的方案就是实现成为工厂方法,通过工厂方法来获取具体的部件对象,然后再进行部件的装配。
l 生成器模式和抽象工厂模式
这两个模式既相似又有区别,也可以组合使用
先说相似性,这个在8.3.2小节的第一个小题目里面已经详细讲述了,这里就不去重复了。
再说说区别:抽象工厂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创建产品簇,这个产品簇里面的单个产品,就相当于是构成一个复杂对象的部件对象,抽象工厂对象创建完成过后就立即返回整个产品簇;而生成器模式的主要目的是按照构造算法,一步一步来构建一个复杂的产品对象,通常要等到整个构建过程结束过后,才会得到最终的产品对象。
事实上,这两个模式是可以组合使用的,在生成器模式的Builder实现中,需要创建各个部件对象,而这些部件对象是有关联的,通常是构成一个复杂对象的部件对象,也就是说,Builder实现中,需要获取构成一个复杂对象的产品簇,那自然就可以使用抽象工厂模式来实现。这样一来,由抽象工厂模式负责了部件对象的创建,Builder实现里面就主要负责产品对象整体的构建了。
l 生成器模式和模板方法模式
这也是两个非常类似的模式。初看之下,不会觉得这两个模式有什么关联,但是仔细一思考,发现两个模式在功能上很类似。
模板方法模式主要是用来定义算法的骨架,把算法中某些步骤延迟到子类中实现。再想想生成器模式,Director用来定义整体的构建算法,把算法中某些涉及到具体部件对象的创建和装配的功能,委托给具体的Builder来实现。
虽然生成器不是延迟到子类,是委托给Builder,但那只是具体实现方式上的差别,从实质上看两个模式很类似,都是定义一个固定的算法骨架,然后把算法中的某些具体步骤交给其它类来完成,都能实现整体算法步骤和某些具体步骤实现的分离。
当然两个模式也有很大的区别,首先是模式的目的,生成器模式是用来构建复杂对象的,而模板方法是用来定义算法骨架,尤其是一些复杂的业务功能的处理算法的骨架;其次是模式的实现,生成器模式是采用委托的方法,而模板方法是采用的继承的方式;另外从使用的复杂度上,生成器模式需要组合Director和Builder对象,然后才能开始构建,要等构建完后才能获得最终的对象,而模板方法就没有这么麻烦,直接使用子类对象即可。
l 生成器模式和组合模式
这两个模式可以组合使用。
对于复杂的组合结构,可以使用生成器模式来一步一步构建。
---------------------------------------------------------------------------
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shuok.com/forum/blogPost/list/0/508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