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老帖子 主题:为12306说几句好话
该帖已经被评为隐藏帖
|
|
---|---|
作者 | 正文 |
发表时间:2012-01-13
最后修改:2012-01-13
看了论坛里的各种讨论,忍不住说几句。本人在民航系统工作过几年,现在在国内TOP3的互联网公司工作,所以售票和互联网业务我都能说上几句。
----------------------------------------------------------------------------------------------------------------------------- 最近比较有空,看了回复,就多说两句 1、很多人说云风的方案,我看了一下,实际上就是限流,这个方案的好处在用户体验比现在好很多,在最短的时间里通知你这次不行,尽快失败是个非常好的设计,但这解决不了本质,核心资源不足,抽签也罢、排队也罢,该买不上还是买不上,而且是否能减少中国网民骂娘,我深表怀疑。 2、有人质疑我说业务复杂,这没办法,我是觉得复杂,售票过程不是那么简单的把票查了卖就ok,铁路具体怎么玩不知道,但是机票的话,很麻烦,牵扯到库存管理,运价规则,离港,代理人分销,航空公司直销,结算等等等,这些系统都得互联互通,和钱有关的某些流程要带事务,要锁资源,带锁和事务情况下的高并发,我表示压力很大。航信撑得住是因为有大型机,大型机强在哪,不是强在计算猛,强在IO牛,铁路量级约为民航100倍,开放平台下怎么玩,本人才疏学浅不会 3、机器、带宽、CDN、电、机房,5000w很贵吗,不觉得,当然铁道部有可能花了更多的钱,这我就不知道了 4、我只是认为系统上没有大问题,而不是认为铁道部没有问题,我说了,最大的问题是不应该在春运期间放开,而是应该在平时放开,然后逐步加压 5、还有人说找业内有经验的公司,业内有经验的公司只有淘宝,其他都是扯淡,个人认为铁道部不会给淘宝
我写这篇只是因为被网络上某些喷子和所谓“公知”给恶心到了,呵呵,个人观点,大家见仁见智吧 声明:ITeye文章版权属于作者,受法律保护。没有作者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链接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12-01-13
此言不无道理,但确实应该早点上线试运行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12-01-13
说得在理!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12-01-13
最后修改:2012-01-13
说的不错,不清楚铁道部的主机是什么,不过在一些没有足够的经验的公司面前,这样的系统的确是大问题,拿我们公司来说,我们有自己的框架,在热部署,并行负载等方面的功能(不是说他们的web server不行,而是不如我们实现的好),bea,ibm都羡慕,但是这是我们公司近10年的项目经验的结晶。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给电信运营商做系统,我们有足够的机会试验我们的技术,在生产系统上逐渐改进,而他们只能在测试环境模拟,怎么可能比得上呢?比如内存数据库,oracle 的都比不上我们公司的,但是这是从800w用户到5000w用户每日详单账单压力测试10年的结果,oracle 的投入再大,可能这样做吗?他们没有这样的机会,导致了他们的不如我们的,并不是我们的工程师就比人家的聪明。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12-01-13
诺亚之舟 写道 说的不错,不清楚铁道部的主机是什么,不过在一些没有足够的经验的公司面前,这样的系统的确是大问题,拿我们公司来说,我们有自己的框架,在热部署,并行负载等方面的功能(不是说他们的web server不行,而是不如我们实现的好),bea,ibm都羡慕,但是这是我们公司近10年的项目经验的结晶。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给电信运营商做系统,我们有足够的机会试验我们的技术,在生产系统上逐渐改进,而他们只能在测试环境模拟,怎么可能比得上呢?比如内存数据库,oracle 的都比不上我们公司的,但是这是从800w用户到5000w用户每日详单账单压力测试10年的结果,oracle 的投入再大,可能这样做吗?他们没有这样的机会,导致了他们的不如我们的,并不是我们的工程师就比人家的聪明。 lz难道我们是同事? 楼上的,baidu运维? 基本同意lz, 但是 1、5000w做这个东西太扯了。如果不算硬件和数据库、操作系统这些硬性的采购。 2、开不开源的技术不重要,成本到底多少其实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让用的人都能进得去网站,进得去的都能看到数据,看到数据的都能点预订,订预订的,都能提交订单。 就成了。 否则,就直接挂个抢票活动,直接告诉人家,你有1%的机会中奖拿到票。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12-01-13
外包给我们做吧。保证做好。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12-01-13
我觉得铁道部有打压黄牛的目标就可以了,方案可以一步一步完善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12-01-13
部分同意楼主的观念,其实从系统本身来说并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地方
主要是铁道部做事的态度 1、招标不透明,中饱私囊 2、把这事儿想得太简单,没有做足够的前置分析和系统测试 3、官僚化和FB带来了效率低下。我估计这系统应该还是准备了不少时间,但烂的程度还是出乎意料,其他网友的分析虽然都是边边角角的问题,但能说明这个系统的完成度太低。 以上的原因,1带来的问题最大,2次之,3跟1有关 不用ibm的东西我觉得应该可以理解,毕竟关系到亿万人买票的问题,已经能上升到政治高度了,拒绝国外公司算是符合国情吧。 但是应该考虑向国内有实力有经验的公司招标,甚至可以考虑多家公司和高校联合开发,而不是用全国人民的资源来成就铁道部自己一个不成熟的系统。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12-01-13
lz。你说了那么多都在说挖个人要多难多难。晕。我们的希望是铁道部做出东西来,不一定是挖人。请人ok!还有5000w,开发那玩意,你当it人员死光了,米开发过系统,不知道行情吗。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12-01-13
主要的问题在铁道部的垄断。
|
|
返回顶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