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
【软考】信息系统开发基础 - 信息系统生命周期模型(软件开发模型)
不属于信息系统项目的生命周期模型。在考试论文中如何应用这个内容(一般都是说瀑布模型,或者是原型化模型的开发方法)
-
软件工程期末复习总结2023下半年
A. 对B. 错我的答案:对正确答案:对。
-
论软件开发过程RUP及其应用
RUP (Rational Unified Process)是IBM公司一款软件开发过程产品,它提出了一整套以UML为基础的开发准则,用以指导软件开发人员以UML为基础进行软件开发。RUP汲取了各种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方法的精华,提供了一个普遍的软件过程框架, 可以适应不同的软件系统、应用领域、组织类型和项目规模。 请围绕“论软件开发过程RUP及其应用”论题,依次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概...
-
软件工程----------第一章小测验
一、单选题 1软件是一种( )。 A、 程序 B、 数据 C、 逻辑产品 D、 物理产品 我的答案:C 2瀑布模型突出的缺点是不适应( )的变动。 A、 算法 B、 程序语言 C、 平台 D、 用户需求 我的答案:D 3快速原型的主要优点不包括( )。 A、 能让用户参与开发、给出反馈 B、 尽早把需求分析清楚,以降低风险 C、 尽早地发现问题、纠正错误 D、 对软件分析设计人员的素质要求不高 我...
-
瀑布开发,RUP,敏捷开发简述
相对瀑布开发模式更加先进,采用增量迭代更能适应变化,以文档为中心。很多开发团队,特别是很多国企性质的开发团队在用。传统的软件开发过程。它将一个软件开发的整个过程分为若干阶段去执行,重文档,严格按照各个阶段的先后顺序去执行。以用例为驱动,以架构为核心的迭代增量开发模式。包含四个大阶段,九个小迭代的细致划分,包含UML等设计工具。迭代速度更快,增量更小,以人为中心。提出了一系列接地气的新的编程活动,很有意思。对阶段的划分和执行过于简单,难以应对变化,以文档为中心。轻文档,重团队交流,能及时应对变化。
-
【软件工程】RUP与软件开发5大模型
软件开发的5大模型 1.瀑布模型:按照人的思维一步一步的开发下去,如果需求分析得当,每个阶段顺利,结果还不错! 2.快速原型模型:后来人们发现,自己不可能一下子就把所有的需求搞清楚,总是在开发的过程中,用户不断完善自己的需求,导致当使用瀑布模型的时候,很容易做的好好的,又要重新开始,这就很气人,所以,人们干脆就不用瀑布模型,另辟蹊径,采用先快速的给用户看到一个样子,然后接着开发,开发一段时...
-
软件工程 瀑布模型、原型模型、喷泉模型和V模型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
一、瀑布模型 瀑布模型(Waterfall Model)是一个项目开发架构,开发过程是通过设计一系列阶段顺序展开的,从系统需求分析开始直到产品发布和维护,每个阶段都会产生循环反馈,因此,如果有信息未被覆盖或者发现了问题,那么最好“返回”上一个阶段并进行适当的修改,项目开发进程从一个阶段“流动”到下一个阶段,这也是瀑布模型名称的由来。包括软件工程开发、企业项目开发、产品生产以及市场销售等构造瀑布模型。 瀑布模型也称软件生存周期模型。它在软件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提供了软件开发的基本框架,这比依靠“个
-
常用软件过程——RUP
RUP是用例驱动,以架构为中心,迭代式开发过程。 一、用例驱动 用例(Use Case)是一种通过用户的使用场景获得需求的技术。区别于传统的功能分解获取需求的办法,用例方法强调用户是如何使用系统的,即描述用户与系统之间的交互,而不涉及系统内部的行为。用例的一般表示法是UML用例图。 用例方法的主要特点有: 需求表述的抽象性。用例方法以UML用例图的形式表示,对于用例、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一目了...
-
UML 学习二
UML软件工程组织 一:UML定义了5类,10种模型图 UML提供的基本模型图包括: (1)、用例图:展示系统外部的各类执行者与系统提供的各种用例之间的关系 (2)、类图:展示系统中类的静态结构(类是指具有相同属性和行为的对象,类图用来描述系统中各种类之间的静态结构) (3)、对象图:是类图的一种实例化图(对象图是对类图的一种实例化) (4)、包图:是一种分组机制。在UML1.1版...
-
瀑布模型与“V”模式开发模型有何异同?
在做软件开发时,程序员们肯定接触过各式各样的软件开发模型,例如:写了再改模型、瀑布模型、增量模型等。其实,很多开发模型是在瀑布模型基础上衍生出来的。 然而,了解“V”模式开发模型的程序员应该不多。“V”模式开发模型是汽车电子行业在瀑布模型的基础上做了改进,以符合汽车ECU开发需要的模型。 今天来讲讲瀑布模型与“V”模式开发模型的异同。 瀑布模型 瀑布模型产生的历史背景是20世界70年代出现的软件危...
-
详细描述三个适于瀑布模型的项目_软件开发模型有哪些?
软件开发模型大体上可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以软件需求完全确定为前提的瀑布模型。 第二种是在软件开发初始阶段只能提供基本需求时采用的渐进式开发模型,如原型模型、螺 旋模型等。实践中经常将几种模型组合使用以便充分利用各种模型的优点。1.瀑布模型瀑布模型也称软件生存周期模型,由 W.Royce 于 1970 年首先提出。根据软件生存周 期各个阶段的任务,瀑布模型从系统需求分析开始,逐步进行阶段性变换,直...
-
软件工程-应用“瀑布模型”进行开发
如果您喜欢这些文章,欢迎点击此处订阅本Bloggoogle_ad_client = "pub-7343546549496470";google_ad_width = 468;google_ad_height = 60;google_ad_format = "468x60_as";google_ad_type = "image";//2
-
各种软件过程模型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和各模型显著特点
过程模型总分为五大类: 1.惯例过程模型 2.瀑布模型(又叫作生命周期模型) 3.增量过程模型: 包括增量模型、RAD模型 4.演化过程模型: 包括 原型开发模型、螺旋模型、协同开发模型 5.专用过程模型: 包括 基于构件的开发模型、形式化方法模型、面向方面的软件开发模型 (参考文献: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 (美)Poger S.Pressman ) 下面,详细的阐述
-
UML简单介绍(二十一)——RUP软件工程模型介绍(下)
1、核心工作流 1)商业建模 软件工程人员与商业工程人员之间的正确交流,使用商业用力来文档化整个商业过程。即领域模型的建立。 2)需求 从领域模型中提取需求,形成专业的需求文档,连接用户和开发人员的桥梁。Use Case起到贯穿整个系统的开发周期线索的作用,相同的用力模型在需求捕获阶段,分析设计阶段和测试阶段中使用。 3)分析与设计 分析
8 楼 lody 2017-04-24 10:29
7 楼 lody 2017-04-24 10:28
6 楼 coosummer 2015-10-27 14:48
5 楼 一头狼 2014-02-13 13:44
4 楼 卟羡繁华 2014-01-06 16:54
3 楼 smallXiaoTi 2014-01-04 01:24
2 楼 smallXiaoTi 2014-01-04 01:20
1 楼 smallXiaoTi 2014-01-04 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