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老帖子 主题:随笔:Spring与云计算(一)
精华帖 (0) :: 良好帖 (8) :: 新手帖 (17) :: 隐藏帖 (0)
|
|
---|---|
作者 | 正文 |
发表时间:2009-12-11
这么大的范围的模式转变和新生需求,大家谁会放过呢?或者说,这将是会对原有的市场格局一个多么大的冲击。原有的厂商,我们都知道的WINTEL联盟,当然会所影响的,毕竟原来的桌面计算市场的需求已经不像二十年前那样发展迅猛,我们大家都知道,从0增长到1,是一个多么大的增长,而从1到2,或者说2到3,又是多么的不一样。而像原来在服务器领域,通信领域,存储领域的公司,这又是一个新的市场机会,通过云计算这个融合性的技术,也就是通过互联网,把原先各个分割的领域都融合起来了。集中的计算和存储放在云里,各种云终端并存,从原来的手机到PC,甚至今后的各种智能设备;今后的互联网,就会慢慢的成长成为一张综合性的服务网,那在这个服务网里,谁又是什么角色,那就要看大浪淘沙了。
对Spring来说,这倒是一个机会,因为在企业应用基础件市场,它是一个新来者。而如果云计算同样又是一个新的市场需求,那么,这不就是大家都又站在一个起跑线上。何况,从开源软件的角度,在服务为基础这点共性上,又和云计算本身蕴含的web service的模式,是不谋而合的,所以,对Spring来说,原来的一些不足,反而成为自己的优势了。而且,我估计因为Spring的开源特性,在广大的中小互联网公司,是使用的非常多的,而这部分客户资源,因为对Spring使用的熟悉,将应用在Spring的引导下,迁移到云中,那也是非常自然的事情,这样以后对Spring的使用,就会结合基础计算资源的使用,像云存储,云计算这些,成为一个平台性的服务。也就是说Spring的特性,使他成为PaaS(Platform As Software Service)产品的定位,是非常合适的,这样,我们基于Spring的应用,就自然而然的成为SaaS的产品了。 从这点上,我们可以看到,对Spring来说,它自己的定位了。这也是可以从Rod的博客中可以看到: Working together with VMware we plan on creating a single, integrated, build-run-manage solution for the data center, private clouds, and public clouds. A solution that exploits knowledge of the application structure, and collaboration with middleware and management components, to ensure optimal efficiency and resiliency of the supporting virtual environment at deployment time and during runtime. A solution that will deliver a Platform as a Service (Paas) built around technologies that you already know, which can slash cost and complexity. A solution built around open, portable middleware technologies that can run on traditional Java EE application servers in a conventional data center and on Amazon EC2 and other elastic compute environments as well as on the VMware platform. 这样,Spring就成为一个基于VMWare弹性计算环境的一个平台级的解决方案了,通过这个解决方案,使得传统的Java EE应用可以移植到数据中心,私有云和公有云中来,同时因为对Spring来说,它前面的一系列并购操作,自己已经成为及应用构建平台,运营管理和工具等产品为一身的综合软件产品组合,覆盖软件和服务的整个生命周期,而且还是基于开源软件的解决方案,从这个角度去为应用提供最佳性价比,以及弹性管理的解决方案,也就是基于VmWare虚拟环境(也就是云环境)的平台解决方案。下面这张图就也能很好的说明这个问题。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9-12-14
在前面的那张图中,可以看到SpringSource产品和云计算,和VmWare产品的关系,可以预见的技术走向是,Spring一会考虑与VmWare企业级虚拟计算环境的融合,另一方面,会在私有云和公有云两个层面提供平台服务,比如在公有云上,就是cloudfoundry- 这个SpringSource新启动的在线服务,而在私有云领域,就会和VMware一起,进入到企业数据中心的建设。也就是说,它会为企业应用软件和SaaS应用通过基于虚拟数据中心的云计算环境提供服务。
从Rod的另一段博客文字中,可以看到它对技术路线的设想: Combined with VMware’s vSphere and other cloud-enabling technologies, we can innovate in frameworks and infrastructure to deliver a joined up experience. SpringSource application frameworks, servers and management software can give the VMware platform eyes and ears throughout the stack, allowing it to apply its uniquely advanced ability to migrate workloads and manage VMs for maximum efficiency and minimal hardware resource cost. SpringSource rapid development frameworks and tooling can provide developers with the ability to move from code to cloud in minutes. All of this with the quality you can expect from both companies, and the ease of use you can depend on from Spring technologies. 这里可以看到,今后Spring与VmWare的整合将是一个重点,因为Spring要做的是为VMware平台,提供“耳朵”和“眼睛”。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最大的提供资源的使用效率 – 这也是云计算的出发点,这样,Spring现有的技术就和云计算融合在一起了。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9-12-14
文柯的这篇文章写得真不错,我转载一下哈。
BTW:《Spring技术内幕——深入解析Spring架构与设计原理》的封面看上去真不错。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9-12-15
确实值得一看
一会儿再说………………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9-12-15
现在感觉什么都在云啊!还真得去了解一下!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9-12-15
最后修改:2009-12-15
changyuxin 写道 现在感觉什么都在云啊!还真得去了解一下!
我也感觉是一个趋势,但至于云什么时候能够落地,也就是大规模的应用,让我们大家拭目以待。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9-12-15
前面我们提到,Spring被VMWare收购而进入云计算领域,那为什么会是VMWare?我想了解云计算的朋友都知道,虚拟化技术在云计算中的地位,为什么叫做云?其实是很形象的,因为资源被虚拟化了,可以飘来飘去!而VMware在虚拟化的地位,大家也都清楚明白。其实,我觉得更重要的是VMWare背后是EMC和INTEL,EMC在存储领域实力大家有目共睹,而INTEL就更不用说了,一个擅长于存储,一个擅长于计算,通过VMware虚拟化产品和Spring系列的的应用产品,在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建设中,实在也是一个黄金组合。这样,隐然间就已经在技术上是一个黄金组合了。Spring做前锋, VMWare 是中场,EMC + INTEL是强大的后盾。所以,Spring随着这个产品组合进入国内的数据中心建设,是非常有可能的。而这个联盟,是不是能够像WINTEL联盟那呼风换云,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我们接着看看这个领域其他的大佬吧,从前面我们看到的产品联盟上来看,能够有纵观存储,计算,虚拟化,中间件平台的厂商或者联盟还有哪些?我们不要忘记了蓝色巨人IBM。上面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联盟,而在IBM看来,这些云计算的基本产品,其实自己都已经具备了:IBM的存储和计算设备的实力是众所周知的,虚拟化技术有PowerVM,在中间件领域有我们熟知的五大软件产品线,在加上在企业IT服务市场的实力,只要把这些技术和客户资源稍加整合,就是一条强大的云计算产品线了。提到IBM,就不能不提Oracle,而Oracle在收购Sun之后,其实也具备了同样的实力,因为SUN在硬件领域和虚拟机技术上,也是有自己一席之地的,加上Oracle丰富的产品线和客户线,在企业服务市场实现云计算的整合,实力也是非常的强大。 个人感觉,IBM强在其一体化的整合实力,而Oracle强在拥有丰富的应用产品线,因为Oracle就在不停的收购中长大的,特别在对Sun的收购,把自己从一个软件公司转化为一个一体化的信息服务公司 - 从CPU,存储,到Java,以及中间件,拿手的数据库,各种应用等等,就少商业咨询部门了。在企业云计算市场,他们都是有力的竞争者。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9-12-16
那其他呢,我们看看还有谁,让我们看看在公共云的领域。我们一定不会忘记,云计算概念的提出者是原来GOOGLE的工程师Christophe Bisciglia。那当然不能忽视GOOGLE在里面的位置,从云计算的角度上看,可以认为搜索就是一个典型的云应用,当然还有像GOOGLE现在的产品中提供的不用删除的邮件,视频,文档等等,也是云存储技术的具体运营形式。从模式上看,GOOGLE看起来更像是一个云计算服务的运营商,它构建自己的云计算中心,通过各种互联网终端来面对最终的个人用户,为个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而它本身的云计算中心的建设,可能会有自己的选择路径,这个现在倒是还看不清楚,虽然我们都知道GOOGLE有自己的MapReduce,自己的GFS,自己的分布式数据库,但是这些大多是软件技术,而在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建设中,需要的基础设施技术,像存储和计算这些,看起来不像是GOOGLE所具备的长期积累。因而GOOGLE在数据中心建设中,使用的也许就是现有的计算和存储厂商已有的解决方案 - 当然这只是自己的一个猜测啊。从模式上看,感觉Google会越来越往一个互联网信息服务运营商的那边靠。从手机到操作系统,再到浏览器,GOOGLE都有涉及,而且还多半免费,我想对运营商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广大的客户资源,这些都是为了黏住客户而采用的行为,也就都好理解。因为GOOGLE是靠服务赚钱的,而这些服务的费用还不是来自最终用户,而是通过广告也就是企业那边来的,感觉和电视台的模式很像。
从定位上,觉得和GOOGLE地位相似的是AMAZON,也可以看成是云计算服务的运营商,AMAZON通过WebService通过互联网提供云计算的基础服务,是一个IaaS(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提供者,从我和一些朋友的讨论上看,都觉得AMAZON更看重的是整个电子商务综合的整合能力,包括计算(相当于神经系统),物流和仓储系统,对AMAZON而言,在这种综合整合能力的基础上,它本身就具备了对云计算服务的强大需求。这也是它最大的优势。由于自己已经有IT基础设施的需求,这样他做云计算实际上一开始就不需要投一大笔基础设施的成本了,它要做的,就是通过技术手段把原有的资源使用效率提高。这样,还真的就能发展出一个云计算产品线,然后在慢慢建立一个生态圈,再把web service这块剥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B2C模式,云计算就起来了。所以,Amazon的定位就在IaaS,我只做卖场,我只收卖场地租,大家一起进来卖基于云的增值服务 - 其实就是各种各样的软件嘛。慢慢就会把信息服务的需求都吸引到云这里来了 - 我想,也许,这些也是国内的电子商务厂商像淘宝,阿里云可以干的。因为从模式上看,我觉得他们和Amazon实在是太像了,绝对是一个很好的参考啊,而淘宝以及阿里云的中国背景,是Amazon所不具备的,在中国,这么基础性的服务,现在看来,外国公司还真没法做。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9-12-17
最后修改:2009-12-17
这样,就说到国内了,如果说像云计算这样的服务模式会是信息服务的主要方式,那么对与传统的电信运营商来说,的确是一个不错的转型机会,从技术角度帮助运营商,从传统的语音业务往综合信息服务方向上转。所以,看到中国移动对移动互联网的宣传力度,就可以理解运营商对这方面的需求。这样,在云计算这个领域,也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中国特色的电信运营商 + 电信设备提供商,也就是中兴和华为的身影。从电信设备供应商的角度上看,这一次的金融危机,将原有的格局已经进行了重新洗牌,像lucent和北电已经不复存在,Motorola已经被拆分,华为和中兴已经和爱立信,诺西,阿朗一起在同一阵营里竞争。对于电信运营商对基础设施以及新业务的运营需求,不会没有响应,因为,由着如果说互联网再发展下去,那么迟早一天,像GOOGLE这样的互联网企业和电信运营上可能就会成为竞争对手了。
在这样一个对计算,通信,存储,终端和应用都有技术要求的领域,华为和中兴相对完备的产品线,是和其他电信设备制造商相比,是有优势的。如果说,在3G领域,原来的定位是紧跟,那么在云计算领域,可能就有机会全面赶超了。 我们可以看看wiki百科对云计算的描述,具体的图见附件,也许,可能还可以为中国给画上两朵吧。 那云计算对谁的冲击最大,作为新的计算模式,当然是对旧的即得利益者了,在这里,大家想必都已经看到,对微软的影响。MS最为拿手的是OS和Office,对Office而言,随着各种开源操作系统和应用的在线化,对WINDOWS的冲击是不言而喻的。但MS还有Office,这是一个拥有广大用户习惯的应用,完全可以凭借对用户习惯的牵引,从Office应用构建自己的云端应用,进而重新构造新的产品组合和服务模式。 产业的发展是没法预料的,但应该也有一定的规律,把自己的理解记录下来,让时间来进行一个检验吧,让我们拭目以待!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9-12-30
lonelybug 写道 congdepeng 写道 也是一种节约啊
同样一件事情,别人已经做了,而且已经做的很好了 那么我们就买他的服务吧 别自己发明轮子了 现在的社会变化太快 没工夫瞎折腾 如果你连轮子都不会造,你什么时候才能有本事造车呢,中国很多程序员都被这个美丽的忽悠给欺骗了很多年。 你可以造更新的轮子,来改变老轮子的不足,但是绝对不能不造轮子。 恩,我喜欢这句忠告~ |
|
返回顶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