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老帖子 主题:团队插件化与实现可行性分析
精华帖 (0) :: 良好帖 (0) :: 新手帖 (0) :: 隐藏帖 (4)
|
|
---|---|
作者 | 正文 |
发表时间:2009-09-29
xyz20003 写道 为了避免项目中出现“无法替代”的成员,考虑将将团队实行插件化管理,淡化成员间的主观影响因素,加强功能化管理的效力。
插件化的好处,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当某位成员因为个人或外界原因无法履行个人工作时,可以尽快为其岗位补充辅助人员,避免因岗位空缺导致进度停滞。 首先管理层需要根除“与员工对立”的意识,要以公司上下一体,维持正常发展为目标的思想为导向,避免员工出现“旁边总有抢自己工作的人”,对公司产生不信任的猜测,从而降低工作效率。 * 文化方面 * 统一思想,加强思想灌输,宣扬知识共享,最重要的是从大方面绘画出统一意识的蓝图。 * 批评单兵作战和英雄主义,在宣扬知识共享的基础上,以群体意识的力量来抵制,孤立其他意识。 * 侧面烘托危机意识,这一点主要以公司规章制度来规范,实现赏罚分明。 * 规章方面 * 加强规章的完备性,加强实际中规章的实行力,以制度实行管理,有功必赏,有过必罚。 * 弱化工作中的个人因素,消除“某个业务只有某某了解”,“某段代码是某某一个人写的”。 * 代码共享,在不适合全员享有所有代码的情况下,实行结对或者交叉代码复审。如果非保密代码,实现代码全员共享。 * 文档共享,业务文档一律归档管理,设置个人wiki,将每人的技术文章数设置为考评指标。 * 思维共享,定期举办座谈会,轮流进行技术报告和业务学习报告,派专人总结会议纪要,进行资料归档。 * 工作中实际操作 * 明确各个岗位的功能与职责,定义岗位功能接口与依赖,为每个岗位至少分配1.5个人员为常驻负责人员。 * 各个岗位需要执行详细的工作目标与完成计划,计划时间线尽量细化,做到小步迭代,每次迭代后进行总结。 * 上岗前使用统一培训资料进行培训,并进行考核。 * 出现人员变动,立即使用多余的0.5个常驻负责人顶替原岗位,并补充新的人力资源,根据以上几步重新培训,上岗,负责,考虑。 * 预期问题与解决分析 * 如果预期团队中可能出现以后会以某些核心功能要求整个公司的情况发生,应尽快从核心开发中进行剔除,如暂时无可替换,则应加入其它成员,弱化其自身的影响力,减弱其破坏性。 * 对于技术要求过高,难以实现多人互相牵制的情况不适合。 * 对于人员与时间要求严格的情况,以至于难以满足最基本开发流程的情况不适合。 综上所述,团队插件化只有在同等职位同时至少有两人可以胜任的情况下才能满足,而且代码与知识共享的过程会消耗一定的时间,小公司小项目的情况下,人员无法满足1.5倍冗余,时间也无法保证的情况无法适用。 其实你只要给他们开1.5倍的工资就行了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9-09-29
人为什么走,为什么流动,无非是待遇和钱和发展的问题
公司想要发展,必然要各种方法稳定出一批骨干成员 任何企业都一样,指望把企业搞成完完全全除了大老板都是随便可以替换的,那是NC了 如果一家公司宁可花1.5倍的钱保持人员冗余以防备有人走人,却不愿意给正在做事的人提高待遇,这种公司,无非就是大家都会随随便便的走人而已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9-09-29
最后修改:2009-09-29
aws 写道 其实你只要给他们开1.5倍的工资就行了
哦,原来只要哪个公司给楼上1.5倍工资,楼上就可以保证工作期间一直不生病,即使生病也会照常来公司上班,而且绝对不会影响项目的进度。 佩服。佩服。 说实话,就算真有人许诺这个,我也不敢相信,还是在环境允许的时候老老实实配上1.5个人力吧。 aws 写道 人为什么走,为什么流动,无非是待遇和钱和发展的问题
如果只把人的流动归结为“钱”的问题,那未免太狭隘了,一个人是否希望继续留在目前的岗位上,很多时候会受发展期望的影响,在自身发展期望与公司后期计划不符的情况,待遇就没那么重要了。 所以对于这种完全以“钱”抹杀项目成员自身意识的说法,确实无法苟同。 gigix 写道 只要每个人都会写好的程序,每个人都了解整个系统,每个人都成为外科医生,那么每个人都是可以替代的
感觉gigix这句话比较强,实际操作估计会有些难度,不过确实可以作为“洗脑目标”,大力的宣传。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9-09-30
最后修改:2009-09-30
嗯,原来你宁可花1.5倍的钱保持人员冗余是因为你的手下全都是些病秧子,老病号,而不是为了提防他们走人?
在自身发展期望与公司后期计划不符的情况,待遇就没那么重要了。 何谓自身发展期望? 对打工族而已,归根到底也就是待遇问题而已,为什么大家喜欢进外资进大企业进500强?为什么那么多人要去考公务员?待遇福利问题罢了。大家出来工作,不过是被剥削,打工赚工资而已。无视抹杀员工作为一个打工者的根本需求,这种公司无非也就是那些血汗作坊而已 从老板公司的角度而言,利润是谁创造的,员工创造的,一个岗位有一个岗位的事情和责任,能够创造一个岗位的利润,一个罗卜一个坑,没有任何一个老板一个企业可能会为了你那些GP理由,制度化的去花1.5倍的钱与成本养50%的员工当做不产生利润的备件,只是为了你那些莫名其妙的老病号式理论 其实归根到底,说白了你那套就是在想当然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9-09-30
aws 写道 嗯,原来你宁可花1.5倍的钱保持人员冗余是因为你的手下全都是些病秧子,老病号,而不是为了提防他们走人?
生病住院不会影响项目进度,这个例子是我举得不好,抱歉抱歉。 aws 写道 何谓自身发展期望?
对打工族而已,归根到底也就是待遇问题而已,为什么大家喜欢进外资进大企业进500强?为什么那么多人要去考公务员?待遇福利问题罢了。大家出来工作,不过是被剥削,打工赚工资而已。无视抹杀员工作为一个打工者的根本需求,这种公司无非也就是那些血汗作坊而已 见过不少人拿着比开发还高的工资做测试,可是后来感觉不喜欢又转行了,不知道算不算自身发展与公司期望相违背的一个实际例子。 aws 写道 从老板公司的角度而言,利润是谁创造的,员工创造的,一个岗位有一个岗位的事情和责任,能够创造一个岗位的利润,一个罗卜一个坑,没有任何一个老板一个企业可能会为了你那些GP理由,制度化的去花1.5倍的钱与成本养50%的员工当做不产生利润的备件,只是为了你那些莫名其妙的老病号式理论
假设排除生病住院的可能,人员流动依然是存在的,不知道阁下这种涨工资的方式能否有效的防止人员流动对项目造成的影响,或是能根本改变这种状态,完全消灭项目组的人员流失呢? 再次假设生病住院时绝对不可能发生在项目开发中的,那么是不是也可以假设项目开发中项目组的每个人家里都不会出事呢?所以也不会有任何意外事故发生。 最终我们得到就是一个无意外的团队,实际这也符合相对多数的项目组的情况,那么引出的问题就在于,为何这种基本上没有意外事件的项目组还是会出现人员流失呢?是因为待遇问题么?可以肯定的是,大部分员工都不会拿到他们心中期望的待遇,平均算来,大部分员工拿到的应该他们所能创造价值相对应的待遇,所谓物有所值,谁也不会为了不存在的价值付出更多的代价。 以这种方式来考虑,如果提高待遇就可以大幅度降低人员流失率,比如每个人涨500块钱,就不会有人想走了,那也是一个好办法,问题是如何保证提高待遇的开销与实现的效果能够达到良好的比例呢?这个问题没有统计数字就无法分析下去了。暂且打住。 再说冗余人员的问题,大多数项目实际上都是人员不足,尤其在项目紧张的时候,看到每个人加班加点熬夜开发,这时如果某人离岗,造成的损失如何补偿?靠提高待遇让其他人晚上加班弥补吗?如果能在项目组里做到交叉负责,每个模块都能有1.5个人负责,在紧张交接的时候就可以避免阵痛,何乐不为呢?相信接过别人烂摊子的同志都会深有体会的。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9-09-30
aws 写道 如果一家公司宁可花1.5倍的钱保持人员冗余以防备有人走人,却不愿意给正在做事的人提高待遇,这种公司,无非就是大家都会随随便便的走人而已
俺就碰过类似的事 某项目某期,为了防止人员离开而影响后续开发,公司安排了好几个闲散人员加入项目(安排了若干次) 最终结果是,过程有点乱糟糟,进度不快反慢,质量不升反降, 闲散人员打完酱油就撤退了,后续开发基本是指望不上了 俺的感受是,这种冗余是纯粹的冗余,是浪费 闲散人员:知道自己只是个备份,是冗余人员,很难有什么责任感和积极性 原来的项目组人员:因为冗余人员的加入,责任信和成就感都会减弱,积极性也会减弱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9-10-13
软件过程中最大的成本和资源就是人,人效率的来源是舒适的生活工作条件和精神动力,是充分的理解和尊重。
提升团队的自组织能力,提高知识的传递效率,避免单人负责的同时也培养个人的责任感。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9-10-22
最后修改:2009-10-22
最近我就碰到项目组中开发人员离职的事情,并且是全部离职,均是个人原因。还好我及时和上层交涉,调入了新的开发人员接手。加上我对系统也很了解,总算没出事。
不过,也引发我开始思考人员替代的问题。 我认为,人员可替代的唯一解决办法是人员备用,在关键技术和难点技术上必须要有1.5倍的人员备用。也就是说,这些技术必须要有另外的至少1个人掌握,或熟练理解(稍加深入即可掌握)。这样才能“缓解”这个人员替代的矛盾,注意是“缓解”而不是“解决”,个人认为,找个问题是无法彻底解决的。 |
|
返回顶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