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综合技术论坛

软件规模度量的功能点分析法

浏览 11060 次
精华帖 (0) :: 良好帖 (0) :: 新手帖 (0) :: 隐藏帖 (0)
作者 正文
   发表时间:2009-06-13  
引用

度量的难度不在于实施,而在于定义标准。
所以量化管理才这么困难


定义标准不困难,量化管理也不困难,真正困难的是找到需要干这些是的原因。
其实就是价值的问题,没有合理的利益,为什么要做?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9-06-15  
蓝皮鼠 写道
引用

度量的难度不在于实施,而在于定义标准。
所以量化管理才这么困难


定义标准不困难,量化管理也不困难,真正困难的是找到需要干这些是的原因。
其实就是价值的问题,没有合理的利益,为什么要做?


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说法。大家有分歧的原因是在于对所谓利益的理解。什么是合理的利益?只是钱么?“有效”的项目管理能够合理的规划与控制成本,并能较准确预测出最后的收益。

遗憾的是在中国,基本看不到真正有效的项目管理。大部分公司所谓的项目管理只是为了忽悠领导跟客户而做做样子。不信我们可以回想一下项目组成员是怎么填写周报,日报的。基本上都是拍脑袋写法--随便整点东西出来对付一下,实在没法写了都写 bug fixing。本来为了提高效率的手段反而变成了大家伙的负担,项目的管理与控制完全由PM的人格魅力与管理艺术决定,项目管理的规定与实际完全脱节--我想这才是楼上这位仁兄觉得项目管理没有意义的原因吧。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9-06-15  
周报日报确实没有必要填写,采取最新的“天气图”、“笑脸图”吧,并且,关于项目进度汇报问题,也不应该落实到成员身上,由PM去check。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9-06-15  
如果是事先度量,那么找个有经验的人说个数,然后乘以 2 就可以了;

如果是事后度量,那更简单了,把各项成本加起来就行了。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9-06-15  
yiding_he 写道
如果是事先度量,那么找个有经验的人说个数,然后乘以 2 就可以了;

如果是事后度量,那更简单了,把各项成本加起来就行了。


“有经验的人”本身就无法度量。

这种度量本身不能被标准所量化,不存在操作性。直接结果就是量化管理无法起作用--这个就是度量难做的原因。

中国人喜欢用经验,外国人喜欢用数字。所以国外的项目管理方法到中国来就问题多多。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9-06-15  
三点估算法啊,乐观估计、悲观估计,然后,专家估计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9-06-15  
RCFans 写道
三点估算法啊,乐观估计、悲观估计,然后,专家估计


说的非常好,但是我有一个问题,乐观估计,悲观估计是怎么来的呢?用什么标准?专家估计--什么样的水平算是专家?是不是所有专家的水平都是一样的?每个专家的估计结果都会相同?

其实我提这些无非是想说,这些本身还是经验估计,说白了还是“感觉”。三点估计算法没有问题,而且是很好的方法,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估算的偏差。问题是每个点算出来的是不是可靠,而我的看法是:不能量化的就不可靠,“感觉”最多只是感觉一下趋势。

老外在项目完成后会把完成的项目归档,然后对整个过程进行分析,从而不断的修正出一些基本的度量方式(因企业而各不相同):多少代码算一个功能点,每个功能点完成之后大概会出现多少个bug...当项目的数量越来越多的时候,数据的准确性会越来越接近真实。这时候,用这些标准以及度量方式得出的结论才是比较贴合实际的。

只是在国内,这么做的公司很少。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9-06-15   最后修改:2009-06-15
乐观估计、悲观估计是程序员自己估算的,专家估计中的专家是指系统设计师和商业分析师的估计,这两个角色,没有就没办法。
每个项目会有一个偏差率,由QA来进行监控和归档,就算是“感觉”,经历过三、四次估算的程序员基本上误差会在5%以内,关键是要去做。
中国人那点经验就是迈向专业化生产必然付出的成本。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9-06-16   最后修改:2009-06-16
抛出异常的爱 写道
seemoon 写道
好比罗那尔多,上一场穿粉红球靴,进球了,下一场比赛的时候,罗拿多也会再穿上粉红球靴,这叫心理暗示,给自己下一场进球找一个理由。而软件规模度量的,也类似于寻找这样一个理由,或者暗示,让pm和老板们心里有一些慰藉──“起码我是有依据的”。

不能象建筑一样用长宽高来度量,成为软件从业人员心中永远的痛,于是通过LOC,通过Feature points来进行“毛咕咕”的度量,当然,这种度量永远带有不确定性,所以有了争吵。

但没有pm在投标的时候不去做这样的一个“毛估估”,无论是在脑子里间或一轮还是利用微软的计算器运算抑或是打开一个excel表格输入几个数据最后得出结果或者有一套super的系统专门来分析。

问题不在于毛估估,而在于毛估估的方法,如让一个没有完整做过项目的人毛估估一下肯定相差十万八千里,印度阿三的大型外包软件公司通常都有历史项目数据库,细分到功能点,当手头有一个近似的项目时,阿三们就可以把数据调出来做参考,那么当数据积累越来越多的时候,当然毛估估的质量也越来越高──但这些都需要积累专业和成本!!!

也有人用代码经济学的思路去搞,比如加一些权重因子进去,也有老外专门搞了程序出来,通常你把数据如是敲进去后得出的结果却令你异常失望,比如你发现老毛子们是用美刀算的,你却用rmb,而且工钱还践得要死,四个字──极不靠普,你想自己编一个吧,但是好像中国人又不太喜欢造汽车轮子。代码行数有个极其伪善的面孔,比如ruby们经常吹虚的代码行数能让java们嫉妒得发狂,你用以个java的代码经济软件来跑ruby项目你要吐血。

所以还是拿个现成的东西毛估估把,回到前面,找一个理由让自己或者老板踏实一下,但是别太当真。

估计工作量的根据是:一堆错误值中找一个老板能接受的值


感觉估计工作量的结果才是:一堆错误值中找一个老板能接受的值。
额。。。感觉工作量估计的根据应该是经验,不过说实话,任何和估计扯两边的东西都是和经验会联系在一起,所谓的量化的方法,只不过是吧一大堆的项目拿过来统计一下,然后发现下共同点,然后拿几个元素套一下公式之类。实际上大部分估计还是做个简单的划分,功能点也好,页面数也好,UI复杂度也好,然后根据经验去估计规模,工作量,工期,buffer等等。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9-06-18  
我觉得有好多同学都进入了一个误区,就是功能点是不能这样单纯比较的,因为功能点 有粒度的划分,同一个模块,A估算3000个功能点,而B可能估算300个功能点,因为大家对功能点划分的粒度是不同的;
可以比较的是工作量,而工作量最后应该是多少人天或者是多少人月,也就是A说的3000个功能点需要多少人天或者人月,这就涉及到一个功能点需要多少人天或者人月了,也许对于A一个功能点需要0.2人天,对于B一个功能点可能需要2人天;
但是对于一个公司或者一个组织来说,对应功能点的估算应该是有一个比较统一的标准的,也就是功能点的粒度应该是有一个标准的,不管粒度是粗是细,最终都要估算成工作量(多少人天或者人月),既然是估算肯定是有误差,这个跟很多因素有关系,比如:功能复杂度、功能点的粒度、人员风险等等。

总之不管是代码行估算还是功能点估算,都是估算的一种方法,目的都是要估算的工作量更加接近实际的工作量,最终可以比较的是工作量(人天或者人月),而不是代码行数或者功能点数。
0 请登录后投票
论坛首页 综合技术版

跳转论坛: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