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老帖子 主题:关于OOA、OOD的思考
精华帖 (0) :: 良好帖 (0) :: 新手帖 (0) :: 隐藏帖 (0)
|
|
---|---|
作者 | 正文 |
发表时间:2005-01-12
我比较同意“凤凰”对于建模的认识:
建模可以思考的方式可以是面向对象建模与面向过程建模。 面向对象建模可能会涉及:业务建模(use case),系统对象建模,数据建模的PDM。(O/R mapping) 面向过程建模可能会涉及:业务建模(use case),数据建模CDM,LDM+流程建模;数据建模的PDM。 在面向过程建模中,同样可以使用OOD和OOP;但是不是OOA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5-01-12
术语好多呀!
是有明确的定义吗?还是个人有个人的理解?如果我们自己都弄不清楚这些术语的话,我想当和客户交流的时候应该也有很多问题吧。 记得某本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回头我找到的时候把具体章节补上来),某个传统行业用户找了一家软件公司帮助他们建立系统,结果看到2个设计人员就一个概念问题就争论了一天还是不能达成一致。那么她会如何去做呢。 还有一个例子是在《软件架构师职业导读》中的:大家可以很容易的理解建筑师,建筑工人的区别,但是否可以理解软件工程师是干什么的吗。(原话记不住,回头补吧) 还有一个小问题,大家是怎么理解“软件工程”的呢,好像可以去参考软件工艺。 我觉得这些可能都是发展中的问题 ![]() 说的很乱,好像没有什么意义,哈 ![]()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5-01-12
不管是对象建模(准确的说是对象建模+对象持久化)还是数据建模(准确的说是数据建模+流程结构)
对于类MIS系统来说,得到的数据表结构应该是类似的 (谁让你非要用二维表为存储结构了?用二维表就要遵循二维表的规则) 我认为对象建模和数据建模是一个问题的两个部分 不知道是谁放大了两个名词的语义范围 变成上面括号里的语义 对象建模(OOA、OOD)的主要问题在于对业务行为从需求到实现的一对一映射 这样做的目的,一是符合人类的正常思考方式,二是为了对大系统内部行为的可控性 在面向过程的分析方式中,也有很多这样的努力,如IPO图、使用内聚和耦合的分析方法等等 但是结构化分析方法统一的问题是对数据的滥用,因为是基于数据字典,所以数据字典变成一个大坑,设计的时候不去考虑,维护的时候都陷到里面 想想看,我们在使用数据字典,可是谁在控制数据字典?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6-10-18
个人的理解不同罢了...原理应该都一样....
|
|
返回顶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