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老帖子 主题: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
精华帖 (0) :: 良好帖 (1) :: 灌水帖 (1) :: 隐藏帖 (7)
|
|
---|---|
作者 | 正文 |
发表时间:2009-03-09
subwayline13 写道 yanly_9 写道 说中医没有用的,先去了解一下中医吧。
我身边很多人一听见中医两个字就嗤之以鼻, 再问他从哪了解的中医没用, 他说,听惯了电视剧里的偶然风寒。。。。 我不是学医的,但觉得中医在药理学,经络学方面还是有很高的价值的。 臭鸡蛋不一定非要吃下去,闻闻就知道中医是个臭鸡蛋。 中医价值体现在大量的中药,它们的确是有效的,但是应该科学的研究,我一同学小时候身体不好,就是吃中药,结果吸收能力超强,喝水都长肉,现在想这种中药可能有激素。但绝不是扯淡的中医理论,现在解剖学都到分子级了,怎么还没有发现经络存在的证据呀。其实在人死掉的时候,动脉血会自动排空,所以在解剖人体时候,古人发现了有血的管子(静脉),和没血的管子(动脉),动脉是空的,所以运行的是“气”,就是经络,所以中医理论就有了气血这两个概念,可悲的是两千多年来还没有修正这个错误,现在也是死不改。 纱布,拿西方科学的标准来衡量中医,你咋不说西医不符合阴阳五行呢。孤立的看问题,解剖学就算发展到量子级也发现不了经络的存在。解剖学还发现不了内功的存在呢,别你没有内功就说内功是骗子。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9-03-09
中医的未来在于同西医也就是以现代科学为基础的医学系统的结合,融合到主流医学里面去。在这个融合的过程中,不可能一步到位。我们并不能说现代科学还不能解释的现象就是不存在的现在,也不能说中医就没有效果。有效果就有价值,特别是是否有独特的效果那就更加有价值。至于中医的价值,我就不多说了,因为那些往往在最强烈反对中医的人,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都会使用到其实是最早中医独创的方法。说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气球大家都知道吧,现代医学微创手术中经常会出现。这个东西就是中国最早发明,在肛门中把痔疮顶出来用药的。您别说到时候,你要去医院搭桥,就是要跟总理学也要开膛破肚。你有这个瘾,医生还没这个闲工夫配你玩呢。这个就是现代反对中医的人,无知而无聊的一面。
但是现在支持中医的人,也有很多是无知而无聊的,当然有些恐怕更无知一些。比如中医无形,其实就是古代人对世界的朴素认识,在现在开是没啥意义,但是在古代就是科学。不过到了今天,人们认识的水平提高了,还抱着这个东西不放就很傻是不是。但是说今天我们有了现代科学了,以前那些早期科学的东西就没价值了,就不需要去学习研究了,这个更是在扯淡。但是研究就是要建立在将古代的论述符号跟现代的科学标记挂钩,用现代科学解释古代的学说。好的就保持和发扬,坏的就抛弃跟进博物馆。而有些东西比如指导方针上的,高层概念上的,我认为中医比西医强很多,这块却没人学,大概是涉及到伦理和社会风俗等方面的约束吧。比如中医对救治病人的态度,对于社会的态度,对于生存状态的态度,对于生死的态度,都是值得我们去研究,而且在我看来也是值得推广使用的。当然这个事情需要看社会的接受程度,也需要主流医学方面去认真研究研究。 不过落实到具体的问题,由于中医的好古风,造成了很多社会上的庸俗误解。比如迷信古方,宫廷方,其实这些纯粹就是迷信。随着社会的发展,药才的品质在发生变化,气候也在变化,人还在变化,疾病也在变化。别说你中医,就是西医也要不断调整啊。原来的方子没效果绝对是正常的,而且越是久远的方子,疗效越低,搞不好啥效果都没有实在是最正常的事情。而原来的经典,随着人们医疗实践的增长,越来越仅仅具有高层的指导性,而不具备普遍的实施性也是正常的。要不咋就体现进步呢。就好象咱们,你要是就只坚持用烙铁编程,那我们也不会在这里用网络交流是不是。也就是说所谓的经典,其实就是经然后加上比较典型。但是因为是经,那么就只去念一念好了,你真觉得这个是操作手册,是实施计划,那你就太傻了。 而另外一个方面,我们现在既然有了现代科学,那么就应该尽量使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干嘛非要还满口阴阳,金木水火土呢?如果要用,也是因为现代科学还没研究到这块。而一旦研究到了,就没必要了,该放弃了。这就跟我没看见谁用大篆小篆的,那样是充大脑壳。 再有就是很多东西,中医说的很神秘,其实完全没那么高深。比如啥望闻问切,中医搞的很神圣,至少是叫外人以为很神圣。其实西医也有,而且只要是医就都应该没,没有的那个是巫术,是迷信。所谓的望闻问切,其实就是观察你的外在表现状况和气质,以及探触你的皮肤和身体以及脉搏的情况。别跟我说,西医就不来这些,纯粹就是搞科学检验。啥叫科学检验你们这些人知道不,你家那个麦子来科学检验还是要先看外观形状呢,还要用手来触摸一下感觉感觉,才进入显微化验之类的检查呢?只不过你用手感觉冷热,人家有温度计,其实在熟练的操作者来说,手比温度计都准。当然温度计有温度计的好处,不能说有这么一个简单的东西,我们偏偏就要大家都去练有手判断。不过这种事情在中国也有过,比如啥卖糖的一抓准之类的,数钞票验钞人比机器还牛的。不过这个是个案,不具备普遍实施的价值。但是因为你说因为有温度计,所以你手感觉别人体温高就是胡说。那样你自己就是病人,该进精神病院。 现在的情况可到了,一群方方为代表的科学教信徒,跟一群稀里糊涂的所谓中医信徒打架。我们大家就别掺和了,双方都是信徒,都是宗教信仰。你非要加入一方去,是不是也说明点问题。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9-03-09
最后修改:2009-03-09
引用 现在的情况可到了,一群方方为代表的科学教信徒,跟一群稀里糊涂的所谓中医信徒打架。我们大家就别掺和了,双方都是信徒,都是宗教信仰。你非要加入一方去,是不是也说明点问题。
迷信,也包括对科学的迷信. 现在这种独特的迷信群体正在慢慢扩大. 与迷信的对立是科学. 科学的思想应该是怀疑一切.证明它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9-03-09
最后修改:2009-03-09
“滋阴补阳,大补元气,生津,适用于扶正祛邪,归脾、肺经”
什么是气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人体脏腑机能的活动,都要依靠气。我们说的“气”同大自然界的气不同,与中医说的“真气”是一致的。真气是什么?《黄帝内经·素问》中说“真气者,经气也。”《黄帝内经·灵枢》中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这种“气”在体内运行周身,成为人体生命的原动力,也可以发于体外作用于他人,成为治病的一种手段。根据它分布在脏器的部位和不同功能,因而有不同名称。气在阳叫阳气,气在阴叫阴气,在脾叫脾气,在经络内叫营气,在经络外叫卫气,在中焦叫中气,在上焦叫宗气,在下焦叫元气。在一些中医医学文献中,还有心气、肝气、脾气、肺气、肾气以及大肠气、小肠气等。其实,这些名称只是活动功能和生理现象的局部反映。如果就生成与作用来说,只有“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4种。.........
看了这段还是不知道气到底是什么玩意。
这几天搬家劳动,每天吃了点人参,感觉体力上还是起了些作用.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9-03-09
中医注重整体,辨证分析。。。阴阳五行并非迷信。。。我每次到医院都检查不到任何疾病。。。让我非常郁闷。。。但是我自己可以感觉到身体的不正常。。。就是比较虚弱。。。这些是再先进的设备也检查不出来的。。。用中医的理论就可以判断出,身体是哪部分阴虚,阳虚。。。然后辨证治疗。。。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9-03-09
前些日子喉咙老觉得不舒服,原来是肺阴虚弱造成的。。。早上即刻改吃补阴食物。。。似乎效果还不错。。。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9-03-09
疾病这个东西,有自身感觉和具体的症状表现两个部分。自身感觉不好,但是未必就有啥症状。但是话说回来主观感受,其实也可以算一种客观症状的。事情本没必要,在这些地方纠缠。你说这个东西没效果,但是改善了别人的症状,那就是有效果。当然如果你要去研究,说这个东西其实是心理安慰,是没有实际生理的效用的也无所谓。因为本身心理作用,也是一种治疗的方式。我们看病是为了治病,不是为了给你做研究标本,更不是为了你写论文。而且我绝对是会去找医生治病,不会去找教授和研究员治病。如何治疗,如何有效,我只听医生的,不会去听啥生物学博士,啥哲学教授的。这些人连基本的资格都不具备,就告诉别人应该如何如何治病,纯粹是250.当然请尼姑和尚做医生也算了,您好歹也要会看看化验报告,看看心电图啥的吧。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9-03-09
不过,中医似乎只能医假病,真病还是没法医。。。当然西医似乎也医不了真病。。。无奈。。。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9-03-09
subwayline13 写道 yanly_9 写道 说中医没有用的,先去了解一下中医吧。
我身边很多人一听见中医两个字就嗤之以鼻, 再问他从哪了解的中医没用, 他说,听惯了电视剧里的偶然风寒。。。。 我不是学医的,但觉得中医在药理学,经络学方面还是有很高的价值的。 臭鸡蛋不一定非要吃下去,闻闻就知道中医是个臭鸡蛋。 中医价值体现在大量的中药,它们的确是有效的,但是应该科学的研究,我一同学小时候身体不好,就是吃中药,结果吸收能力超强,喝水都长肉,现在想这种中药可能有激素。但绝不是扯淡的中医理论,现在解剖学都到分子级了,怎么还没有发现经络存在的证据呀。其实在人死掉的时候,动脉血会自动排空,所以在解剖人体时候,古人发现了有血的管子(静脉),和没血的管子(动脉),动脉是空的,所以运行的是“气”,就是经络,所以中医理论就有了气血这两个概念,可悲的是两千多年来还没有修正这个错误,现在也是死不改。 唉。。。。怎么说你呢。。。 人的认知世界是有过程的,也是有局限的。。 不说中医说牛顿吧,多牛的人啊,可是,他的理论放现在谁都晓得某些地方能用某些地方不能用。。。 中国古时候有阴阳八卦去认知,现在的科学用数字去描述,你可又知道现在科学的数字是描述不了很多东西的。。。 如果带着这个观点去看中医,包括古时候中国很多的哲学观点,你会明白的。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9-03-09
ozzzzzz 写道 中医的未来在于同西医也就是以现代科学为基础的医学系统的结合,融合到主流医学里面去。在这个融合的过程中,不可能一步到位。我们并不能说现代科学还不能解释的现象就是不存在的现在,也不能说中医就没有效果。有效果就有价值,特别是是否有独特的效果那就更加有价值。至于中医的价值,我就不多说了,因为那些往往在最强烈反对中医的人,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都会使用到其实是最早中医独创的方法。说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气球大家都知道吧,现代医学微创手术中经常会出现。这个东西就是中国最早发明,在肛门中把痔疮顶出来用药的。您别说到时候,你要去医院搭桥,就是要跟总理学也要开膛破肚。你有这个瘾,医生还没这个闲工夫配你玩呢。这个就是现代反对中医的人,无知而无聊的一面。
但是现在支持中医的人,也有很多是无知而无聊的,当然有些恐怕更无知一些。比如中医无形,其实就是古代人对世界的朴素认识,在现在开是没啥意义,但是在古代就是科学。不过到了今天,人们认识的水平提高了,还抱着这个东西不放就很傻是不是。但是说今天我们有了现代科学了,以前那些早期科学的东西就没价值了,就不需要去学习研究了,这个更是在扯淡。但是研究就是要建立在将古代的论述符号跟现代的科学标记挂钩,用现代科学解释古代的学说。好的就保持和发扬,坏的就抛弃跟进博物馆。而有些东西比如指导方针上的,高层概念上的,我认为中医比西医强很多,这块却没人学,大概是涉及到伦理和社会风俗等方面的约束吧。比如中医对救治病人的态度,对于社会的态度,对于生存状态的态度,对于生死的态度,都是值得我们去研究,而且在我看来也是值得推广使用的。当然这个事情需要看社会的接受程度,也需要主流医学方面去认真研究研究。 不过落实到具体的问题,由于中医的好古风,造成了很多社会上的庸俗误解。比如迷信古方,宫廷方,其实这些纯粹就是迷信。随着社会的发展,药才的品质在发生变化,气候也在变化,人还在变化,疾病也在变化。别说你中医,就是西医也要不断调整啊。原来的方子没效果绝对是正常的,而且越是久远的方子,疗效越低,搞不好啥效果都没有实在是最正常的事情。而原来的经典,随着人们医疗实践的增长,越来越仅仅具有高层的指导性,而不具备普遍的实施性也是正常的。要不咋就体现进步呢。就好象咱们,你要是就只坚持用烙铁编程,那我们也不会在这里用网络交流是不是。也就是说所谓的经典,其实就是经然后加上比较典型。但是因为是经,那么就只去念一念好了,你真觉得这个是操作手册,是实施计划,那你就太傻了。 而另外一个方面,我们现在既然有了现代科学,那么就应该尽量使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干嘛非要还满口阴阳,金木水火土呢?如果要用,也是因为现代科学还没研究到这块。而一旦研究到了,就没必要了,该放弃了。这就跟我没看见谁用大篆小篆的,那样是充大脑壳。 再有就是很多东西,中医说的很神秘,其实完全没那么高深。比如啥望闻问切,中医搞的很神圣,至少是叫外人以为很神圣。其实西医也有,而且只要是医就都应该没,没有的那个是巫术,是迷信。所谓的望闻问切,其实就是观察你的外在表现状况和气质,以及探触你的皮肤和身体以及脉搏的情况。别跟我说,西医就不来这些,纯粹就是搞科学检验。啥叫科学检验你们这些人知道不,你家那个麦子来科学检验还是要先看外观形状呢,还要用手来触摸一下感觉感觉,才进入显微化验之类的检查呢?只不过你用手感觉冷热,人家有温度计,其实在熟练的操作者来说,手比温度计都准。当然温度计有温度计的好处,不能说有这么一个简单的东西,我们偏偏就要大家都去练有手判断。不过这种事情在中国也有过,比如啥卖糖的一抓准之类的,数钞票验钞人比机器还牛的。不过这个是个案,不具备普遍实施的价值。但是因为你说因为有温度计,所以你手感觉别人体温高就是胡说。那样你自己就是病人,该进精神病院。 现在的情况可到了,一群方方为代表的科学教信徒,跟一群稀里糊涂的所谓中医信徒打架。我们大家就别掺和了,双方都是信徒,都是宗教信仰。你非要加入一方去,是不是也说明点问题。 o6z,你总是那么让人崇拜。。。。。。。。。。。 认知度啊认知度。。就像之前有人在辩论中医西医的时候说当年皇帝儿子挂了的病中医都看不了,现在拿西医随便医都是小case,你这不白痴么?现在的艾滋,美国总统得了照样挂,但是说不定,10年20年后,诞生新的理论,一个小诊所就把它搞定了。。 |
|
返回顶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