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帖 (1) :: 良好帖 (13) :: 灌水帖 (1) :: 隐藏帖 (0)
|
|
---|---|
作者 | 正文 |
发表时间:2011-07-27
最后修改:2011-07-27
引用 切割车体,是为了破坏通讯设备完好的证据,掩盖调度失误。
7月26日 13:52 来自新浪微博转发(2192) | 收藏 | 评论(412) 按照前车司机叙述,他是在按调度室命令低速行驶,调度室还告诉他后车准时发车,并让他转为手动目视模式开车,而这一般是在超车情况下。两个车始终都没有和调度室失去联系。 7月26日 13:31 来自新浪微博转发(1783) | 收藏 | 评论(321) 我初步明白了,原来司机没责任,是上海铁路局调度室让前车低速行驶,准备让后车超车,所以后车是以高速运行。但前车并没有驶入备用轨道,导致后车高速驶近来不及刹车。信号系统都是好的,问题全在调度室身上。 7月26日 13:27 来自新浪微博转发(26027) | 收藏 | 评论(5457) http://weibo.com/n/%E5%87%A4%E5%87%B0%E8%A2%81%E5%87%8C 1. 大家不用担心了,这不是程序员的问题。 2. 强烈声讨 某部以及 daquan198163 草菅人命及brain残的言行 引用 追尾事故发生后约一个小时,曹卫东和王海茹,经乘务员提示,看到了D3115次列车司机。彼时,他正打电话向领导汇报情况。
王海茹回忆,司机当时瘫坐在D3115次车尾附近的铁路路基边,她质问:"我们后面这么严重撞车,你不知道吗?"答:"我不知道出事了。" 这段对话得到D3115次列车另一名乘客、温州瑞安市文联秘书鲍永远的证实。当时,鲍永远曾给司机递了一根烟,7月25日在接受央视电话采访时,鲍永远称司机曾对他说:"现在我可以告诉你,真的是人家(D301次列车)追尾,不是我的事情。" 王海茹则表示,当时确实有乘客给了司机一根烟。看到司机软瘫在一边,王海茹心生同情,没有继续追问,但随后她听到司机反复在喃喃自语这么一句话:"我这一生都不会再开车了,我没有责任的。当时我说能过去的,应该走的,但他非要让我停。"面对记者追问,王海茹坚称记忆不会有误,"司机就在我旁边,我能听错吗?" 司机口中"能过去"是什么意思?下令停车的"他"又是谁?这句话或许可以成为破解此次动车追尾事故原因的线索之一。 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轨道与铁道工程系教授孙章对此分析称,"如果事发前雷电确实没有对列车动力供电造成影响,那么D3115次列车就有动力能继续行驶,司机所称的'能过去'可以作此解释。" 司机指称的那个"他",孙章则分析认为,"他"很可能就是调度,"别人没有权力让司机停车,只有调度命令可以。" 引用 追尾事故发生前,两辆列车停靠的最后一个车站是温州境内的永嘉站。该站一位不愿具名的站务人员对南都周刊记者表示,D3115次列车在双岙村段内停车,"肯定是因为有调度命令。
引用 双岙村鼎立峰鞋厂,正位于事发高架路段直线距离不到200米的地方,厂区办公兼生产楼共有四层,在附近是第一高度。该厂员工阮长宵在事发前正在四楼天台检查楼顶是否漏水,就在此时他目睹了两列动车追尾的全过程。
阮长宵称,在追尾发生前几秒钟,D301次列车车头灯光曾闪烁了几次,而他也向记者证实,事发时前车D3115次并未停车,而是在缓慢行驶。 一个异常的细节是,按照D301次和D3115次列车的正常时刻表,D301次在永嘉站并不停靠,而是会直接通过。据D301次多位旅客回忆,列车非正常停靠在永嘉站内,车厢曾一度广播通知,因为雷电大雨原因,列车需在永嘉站内停靠。 此时,D301次和D3115次列车同时停靠在永嘉站内。D3115次乘客吕德民回忆,D301次在站内时停靠在D3115次列车右侧的轨道上,8点15分左右,D3115次列车先行启动,D301次仍在站内停留。 但根据列车正常的时刻表显示,D301次正点抵达温州南站的时间为19点42分,D3115次列车正点到达时间则是19点57分。在永嘉站内,为何D3115次列车率先开出,从而将D301次甩在车后,目前这仍是一个未解的谜团。 引用 在追尾事故发生后,被紧急调任至上海铁路局长位置的安路生,出席了7月25日召开的全局电视电话会议,并发表讲话。7月26日晚,疑似讲话全文出现在国内某专业铁路论坛上,据记者多方了解得知,论坛里出现的内容,极有可能就是安路生的讲话原文。
这段讲话称,"由调度集中区段转为非常站控时,必须经调度所值班主任准许、确认车站盯控人员到岗后,方可转换",业内人士对此的解读是,该讲话强调了转换非常站控的流程,暗示7·23追尾事故发生前,永嘉等车站转入非常站控,出现了严重违反流程的情况。此外文章还强调,"行车部门不要盲目指挥行车",这也暗示追尾事故前,存在调度盲目指挥行车的可能。 更详细信息请看南都 年度29期封面报道【死亡快车】之:是谁叫他停下? http://www.nbweekly.com/news/special/201107/26936.aspx 声明:ITeye文章版权属于作者,受法律保护。没有作者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链接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11-07-27
引用 铁道部的人再白痴低能,也不会想到在众目睽睽之下挖个坑毁尸灭迹吧?这不是这帮官老爷的风格。本身这个事就是谣言,后来网特们疯狂转载,之后便是热血群众疯狂转载,假的变成真的了。
谁都觉得自己挺爱国挺聪明,其实都被人利用当了枪了。 我是搞工程出身,看了照片,大型起重机械进场,对地面有严格要求,一是平整,二是地面具有一定承载力。南方池塘地质条件肯定不适合,车头拆卸后垫进池塘平整后作为临时场地,不失为一个临时性的好措施。就是这样也不能保证起重机不偏斜倾覆,应该还要在行进路途搭设大块钢板保证安全。 这么做从技术上没问题,只是人民不信任政府,真的也当成假的,实在是悲哀啊。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11-07-27
最后修改:2011-07-27
铁道部真是的,就知道不择手段的去抢险救援、抢通线路,也不考虑一下广大没进过工地的白领网民的感受,你说这能不让人往歪了想吗。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11-07-27
http://news.sina.com.cn/c/sd/2010-06-01/144920388502.shtml
引用 完整的火车由新机头拉走,破损较大的几节车厢在清理后就地处理——用几辆巨大的挖掘机将之砸毁,就地掩埋。砸火车的巨大声响,包括满天飞舞的粉尘,使这个巨大的工地显示出独特的景象——砸瘪的火车被埋在下面,主要是为了尽快进行通路工程。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11-07-27
最后修改:2011-07-27
任何交通工具都有天灾人祸的几率, 我们质疑的是这种天天满嘴河蟹,满嘴以人为本的腔调下,竟然有这么粗暴的处理方式? 在宣传动车有多么智能的前提下遇到异常情况一切失灵的事实 还泥马跟我们说是雷击?; 还有sb们出事不正面面对公众质疑的工作态度 。。。。我们还有什么安全感?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11-07-27
检察日报:五小时就宣布结束的救援太匆忙
最高检察院都出动了,说明有问题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11-07-27
引用 http://weibo.com/n/%E5%87%A4%E5%87%B0%E8%A2%81%E5%87%8C
这个离真相还差的远,引用的动车死机就是网上流传的调度记录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11-07-27
打倒美帝国主义及其一切走狗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11-07-27
daquan198163 写道 铁道部真是的,就知道不择手段的去抢险救援、抢通线路,也不考虑一下广大没进过工地的白领网民的感受,你说这能不让人往歪了想吗。
抢险救援? 你在说梦话吧? 抢通线路,算你对了一次好不好?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11-07-28
顶~,期待真相。
|
|
返回顶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