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综合技术论坛

如何低成本打败印客网 - 日常的商业模式思考

浏览 4616 次
精华帖 (1) :: 良好帖 (0) :: 新手帖 (0) :: 隐藏帖 (0)
作者 正文
   发表时间:2008-05-03  
如何低成本打败印客网?

上次shanghai on rails聚会,跟Javaeye的王益善先生聊到建立最大的rails团队问题,他说inker网已经有不少rails程序员了,目前看来是最大的团队。好奇心驱使我研究了一下印客网。

印客网做了一个细分市场,其实这个市场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所有数码照片冲印商都在做的个性化冲印。随便搜索一下,就知道几乎所有个性化印刷提供者能做相册,就算是排版也不是什么技术高深的活,何况很多人并不懂排版的很多技巧,还宁可花钱让别人来做更好看的。

为了提高竞争力,印客网化了不少成本做了一个可以排版的客户端,但是这个软件从互联网的模式看,模式还是太重,成本还是高了。

从web2.0最看重的分享来看,印客网的平台没有什么优势。做出的印刷品,所谓的分享,其实浏览者也极为有限。比如相册,除了陈冠希艳照,谁也不会四处传播我最近看过些什么相册。
大体上是某个妈妈炫耀一下自己宝宝的一个地方,一阵风过去了就结束了。
也可能是某个结婚新人或者其他同学的一些。

从印刷的成本来看,印客网跟其他的照片冲印商或网上印刷商比,未必有多大的竞争力。

那么这个市场就非常难做了,既没有市场宣传优势,也没有很强的产品优势和价格优势。

个性化印刷的题目太大,如果要做好这个生意就应该从某一个细分的需求入手,极大地提高核心竞争力。

如果要低成本打败印客网,非常简单。

1)发展市场开拓能力,做好几个细分市场的批量,快速,便捷,低成本印刷。
- 学生市场
  在各个学校直接发展会员,如果会员发展了业务和其他会员,可以积分直接换取礼品。
  为毕业生快速生成“写真集”或者“集体相册”。比如,开放一个相册,让一个班的每个人只负责上传自己的照片,编辑自己的一页。
  为每个班级的各类竞赛提供全套“相册”,“纪念T恤”,“纪念茶杯”。
  提供助学机会,让学生兼职,他们自己构想创意模板,快速发展学生的其他类型市场。

- 社会活动市场
  为各类会议提供完整个性化解决方案。
  比如shanghai on rails活动,为活动方提供全套方案。包括“赞助商横幅”,“活动标语”,“引路牌”,“相册”,“纪念T恤”,“纪念茶杯”,“赞助商宣传品”,“赞助商手提袋”等。
  甚至可以帮助某几类活动寻找固定赞助商,一次性批量印刷大量物品,并协助发放。

- 培训市场
  为各类小型企业培训提供“培训证书”,“培训课本”,“培训纪念杯”,“企业LogoT恤”,“培训核心思想横幅”,“游戏道具”,“培训相册”等,提高培训商的增值服务能力。

- 企业DM市场
  为大量印刷DM的公司提供更加便捷的排版和快递服务,比如各类市场部。

- 个性化名片和优惠券市场
  配合市场人员,为特殊的市场活动提供个性化名片和优惠券。
 
- 卡类印刷
  印刷个性化交通卡,会员卡,公司IC卡,甚至可以和银行合作印刷个性化银行卡。

- 小礼品印刷
  如各类个性化礼品的印刷。

2)保持轻资产运营,通过发展印刷联盟,确实地降低印刷和配送价格
  只有真正有好的印刷品质和价格竞争力才能持续获得市场的客户。不要自己购买印刷机和雇佣印刷人员,必须通过各类专业分工的印刷联盟,有效降低成本,把自己不擅长,成本高的事情转给其他合作者做。一开始,宁可不赚钱,也不能先去买设备,雇人员。

3)抓住用户这个核心,考虑通过发展用户来服务用户。
为每类用户的需求提供特别的服务建议,在尽可能照顾非专业用户的同时,发展大量专业用户。一个专业的排版和设计方面的用户,可以在很多方面帮助非专业用户,从而获得积分甚至可以直接开拓业务赚钱。

4)鼓励用户创作有传播价值的信息,如“游戏通关电子杂志”,“某明星写真集”等。便于分享和传播。

5)打擦边球,鼓励网友自己上传一些有版权的卡通或明星等形象,印刷个性化的商品。
比如奥运“福娃”手提包,奥运“福娃”名片夹,“扬基队”棒球帽,“NBA”纪念品等。

应该够了吧,相信能做到以上50%,就足够打败印客网了。
   发表时间:2008-05-04  
很好 很强大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8-05-04  
让老庄看看吧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8-05-04  
市场, 特别是互联网市场, 什么最难积累?

人气!

一切所谓的技术, 市场方案, 营销策路, 都可以轻易的拷贝.
但互联网络上的人气, 确是难于复制的.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8-05-04  
人气也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运营过程。
其实做出人气,成功的路很多,人气的汇集无外乎是满足了上网人群的持续需求。
一般总是给予重要客户持久的免费功能或特殊服务等,逐渐带动起来的。

1)网友之间的人际关系不可复制,有网络效应。比如fackbook
2)网站功能较难复制,且没有更好的竞争者。比如百度的搜索
3)网站品牌难以复制,比如新浪博客的品牌效应。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8-05-05  
下面的回复和您的文章无关,只是针对您的回复.

stingchen 写道

人气也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运营过程。
其实做出人气,成功的路很多,人气的汇集无外乎是满足了上网人群的持续需求。
一般总是给予重要客户持久的免费功能或特殊服务等,逐渐带动起来的。


你所说的"持续需求", "持久的免费功能或特殊服务".

这也是我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 现代生活, 就和我们的程序一般, 讲求解藕.
原来需要一个整体去完成的功能, 已经被逐步被拆分, 被不同的利益集体追逐, 使得众多厂商得以生存.
如:
公司日常运营:
   固定资产 -> 物业
   卫生 -> 清洁公司
   人事 -> 人事外包. (如: 中智等)
   财务 -> 会计事务所
   ...

行业划分越来越细化, 乃至于, 细微的需要, 都有人可以完美提供. 这个时候, 要想崛起的企业, 又该以怎样的新鲜功能和特殊服务来博得夹缝中生存的契机呢.

我也想到了"免费", 这种诱惑性的字眼. 当然还有你的"擦边球"方案.

搞的这些小动作, 都是为了做到原始人气的积攒. 明星效益, 自抬身价 这都是为了保存原有人气, 不至于轻易散去.

[回复内容中, 都是很浅显的一些道理, 似乎和主题无关. 随性而至. 莫怪.]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8-05-05  
人气的营造有时候是个非逻辑的过程,中间有很多的事件和特殊人物都在起作用,预先是很难预料的。但是大体上的逻辑是跟着客户的需求走,特别是所谓的大腕级的,骨灰级的人,这些人的号召力和长期影响聚集的能量会在某个特定的时候引爆流行。

建议关心这个的朋友看看《引爆流行》这本书,英文名叫《tipping point》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8-05-05  
stingchen 写道
人气的营造有时候是个非逻辑的过程,中间有很多的事件和特殊人物都在起作用,预先是很难预料的。但是大体上的逻辑是跟着客户的需求走,特别是所谓的大腕级的,骨灰级的人,这些人的号召力和长期影响聚集的能量会在某个特定的时候引爆流行。

建议关心这个的朋友看看《引爆流行》这本书,英文名叫《tipping point》


我觉得你过于看重“事件营销”和“名人效应”的作用。而且给人做网站要撞大运的感觉,非要有特殊的事件和特殊的人物,网站才能有人气不可。联系到你曾经经历过的那些例如eachnet等网站,我总觉得有这些经历的人不应该有这样的想法。

我个人并不是那么看重人气,我反到觉得做一个成功的网站,获得人气的因素有很多,机会也有很多,这里面没有什么特定的规则,但是做网站的人一定要勤勉,要用心,不断的钻研、创新、总结和尝试,并且要保证强有力的执行,就能够找到成功的路。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08-05-05  
社区人气的问题其实很复杂的,有钱做和没钱做区别很大.
量的积累无论如何都是有用的,关键是要人气的积累要多快才能赢.
但是要短期聚集大量的人气往往不是那么简单的.

一个空白但是本来就热闹的社区,可能产品好,机会好些就行了.
一个不怎么热闹的新东西,很多时候要靠引爆流行的.
一个超级流行的题材,很多时候就是立马投大量的钱.

我所知道的有以下方法:
1 砸钱炒作
易趣刚经营的时候,邵亦波,谭海因都去开帐号卖东西,印象很深的是常常搞网友见面会和线下推广,基本上人气的营造是花钱推动的.70万美金几个月就烧光,后面的650美金也没有支持多久.
比如zillow,上来就是3200万美金投入.Monster,jobster都是大手笔.

2 挖核心会员
淘宝为了聚人气其实也花了不少钱,但是跟一拍不同的是,在挖易趣商家的方面做了不少工作.

3 大的环境变化或者事件
我做安家网论坛的时候,也是量先积累,直到有些房地产活跃分子和财经界leonfu666这样的人物和房地产大跌,股市大牛市这样的背景下,论坛才猛然上一个台阶.
比如博客中国,一个木子美导致了博客中国和中国博客两个网站的爆发式增长.
anti-cnn.com靠这次CNN事件流量大涨

4 填补空白
博客堂的流行可能是一个纯粹些的.net社区的需求
而Javaeye填补了java社区的空白.
豆瓣则是满足了读书者想看好书评,交朋友的需求.

投钱未必成功,扎实做事也未必成功.
成功是天时,地利,人和,战略,战术,资源,资金,人才的合适搭配的结果.
4 请登录后投票
论坛首页 综合技术版

跳转论坛: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