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 3296 次
锁定老帖子 主题:企业信息化和企业发展
精华帖 (0) :: 良好帖 (0) :: 新手帖 (0) :: 隐藏帖 (0)
|
|
---|---|
作者 | 正文 |
发表时间:2007-12-28
首先要明确两个基本点,第一,适者生存。在高度文明的现代社会,适者生存的法则依然适用,只有适应社会发展的企业,才能生存下去。第二、变化是永远的主题。有一句话说的好,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我们应该看到,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基于以上两个基本点,考虑企业的情况。一个企业要生存要发展,首先是要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没有一条路线能够永远适用,一个企业的领导者来说,根据社会的变化积极正确的调整企业的路线,才能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既然要调整,首先你的了解社会的状况,这个来自于各种渠道,其中也可能来自企业信息化提供的数据,例如销售数据,原材料进货数据等等。假设你已经了解了社会的变化,那么你就得对企业做出相应的调整,要调整,当然需要个基准和额度。简单的举个例子,例如你了解到现在社会上面人力资源短缺,对于这个变化,你得调整你的企业战,来更多的争取到人力资源。首当其冲的就是增加人力资源方面的资源,你了解到社会上面其他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始是每人10000元,这个时候如果你的人力资源开支大于10000元,则你在这方面的竞争力则大过其他公司,从而争取到更多的人力资源。 那么好的,这时候就是你需要企业信息化的时候了,如果你有企业信息化,你能很快的分析出人力资源花费,并且做出相应的调整,并且同样的办法,你可能还能分析出开销过大的部分,把那部分资金转移过来,这样你就很简单的完成了资源重组,在不增加总开销的情况下,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但是想想如果你没有好的信息系统,当然你同样可能意识到人力资源是瓶颈,但是你不能准确的了解你的公司在这块的开销到底是个什么水平,那么你可能会盲目的增加开销,这样的过可能是你的公司过多的开销人力 资源费用,而忽略了企业方面导致企业竞争力下降。 越是大的公司,信息化的效果就越明显,企业越大,企业管理中央对企业末梢的感知就会越模糊,如果不增加信息化这个神经,企业就会一片混乱。 声明:ITeye文章版权属于作者,受法律保护。没有作者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链接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7-12-28
引用 企业越大,企业管理中央对企业末梢的感知就会越模糊,如果不增加信息化这个神经,企业就会一片混乱。
如果你的中央对末梢的感知模糊了,增加信息化也解决不了问题,这是一个管理问题,不是用信息化这个工具可以解决的。 另外信息化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方式是降低成本 像上面的例子,如果为了得到一个可以省10000块的信息,却用了数倍的金钱投入信息化建设和维护,这个信息化是否合格?当然,很多信息化可以产生的隐性效益是难以评估的,但是更多的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根本没有把效益作为评估的依据。 中国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的最重大缺失就是信息化投入和产出的评估。在中国能做信息化的企业都不缺钱,所以他们才很少考虑这个。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8-01-02
ball_cao 写道 引用 企业越大,企业管理中央对企业末梢的感知就会越模糊,如果不增加信息化这个神经,企业就会一片混乱。
如果你的中央对末梢的感知模糊了,增加信息化也解决不了问题,这是一个管理问题,不是用信息化这个工具可以解决的。 另外信息化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方式是降低成本 像上面的例子,如果为了得到一个可以省10000块的信息,却用了数倍的金钱投入信息化建设和维护,这个信息化是否合格?当然,很多信息化可以产生的隐性效益是难以评估的,但是更多的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根本没有把效益作为评估的依据。 中国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的最重大缺失就是信息化投入和产出的评估。在中国能做信息化的企业都不缺钱,所以他们才很少考虑这个。 楼上说的甚是有理,确实在中国信息化都是在锦上添花。但我觉得信息化确实能够带来效益,信息化的成本也越来越低,只是看管理层的观念是否能够树立起来。也许做这种效益评估,也会成为将来的一条路子哦!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8-01-03
maple0117 写道 ball_cao 写道 引用 企业越大,企业管理中央对企业末梢的感知就会越模糊,如果不增加信息化这个神经,企业就会一片混乱。
如果你的中央对末梢的感知模糊了,增加信息化也解决不了问题,这是一个管理问题,不是用信息化这个工具可以解决的。 另外信息化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方式是降低成本 像上面的例子,如果为了得到一个可以省10000块的信息,却用了数倍的金钱投入信息化建设和维护,这个信息化是否合格?当然,很多信息化可以产生的隐性效益是难以评估的,但是更多的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根本没有把效益作为评估的依据。 中国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的最重大缺失就是信息化投入和产出的评估。在中国能做信息化的企业都不缺钱,所以他们才很少考虑这个。 楼上说的甚是有理,确实在中国信息化都是在锦上添花。但我觉得信息化确实能够带来效益,信息化的成本也越来越低,只是看管理层的观念是否能够树立起来。也许做这种效益评估,也会成为将来的一条路子哦! 锦上添花?雪中送炭还没送好呢~基本上还没见过那个企业先进到这个程度了 不做ROI分析就做IT投入,估计这家公司的CIO脑子进水了,还不是一般的进水~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8-01-03
celine 写道 锦上添花?雪中送炭还没送好呢~基本上还没见过那个企业先进到这个程度了 不做ROI分析就做IT投入,估计这家公司的CIO脑子进水了,还不是一般的进水~ 可能接触的对象不一样,我接触的大多数客户做信息化的运营目标是不明确的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8-02-01
同意企业信息化的目的是节约成本,最成功和典型的有松下的0库存明确就是为了降低成本,如果没有信息化和大量的管理和培训投入是不可能做到的,不能割裂的来看。因此可以看出企业的高层对管理和信息化的理解起决定性作用,直接决定了信息化建设的成败和投入产出比,不是某个软件和那些技术能解决的。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8-02-19
我觉得不管信息化还是管理都是为了让企业盈利,企业要盈利才是硬道理。
因此如何用更少的钱做更多的事情,但不可排除国内的某些企业也确实靠信息化来点锦上添花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8-03-21
说到底是为了提高竞争力,信息化提高竞争力有两个方面:
1。响应市场的速度,这需要提高企业处理信息的速度; 2。降低成本,特别是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周转成本; |
|
返回顶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