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 6759 次
锁定老帖子 主题:TDD和OO Design矛盾吗?
精华帖 (0) :: 良好帖 (0) :: 新手帖 (0) :: 隐藏帖 (0)
|
|
---|---|
作者 | 正文 |
发表时间:2004-06-22
声明:ITeye文章版权属于作者,受法律保护。没有作者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链接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4-06-24
何止是不矛盾。OO是TDD的前提条件,TDD为OO提供保障。试想,如果没有好的模块划分,如果没有清晰的接口设计,如果不“对接口编程”,如果没有组件化的体系结构,你测个什么劲?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4-06-24
TDD 是鼓励你写可测试的代码。为了写可测试的代码你就必须多考虑改善代码的设计。从这个角度看,TDD 是增强了 OOAD 而不是和 OOAD 矛盾。
有些人总是认为世界是非黑即白的,每天不搞上三五个 xxx vs. xxx 连饭都吃不香了。实际上在高手的眼里,这些所谓的矛盾体其实都有其用处的。必要的时候随手拿来用就是了。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4-06-25
TDD 确实没有教会我们如何去做设计,《测试驱动开发》这本书也完全不是讨论应该如何做软件设计的。如何做好软件设计我们有一大堆经典图书,《设计模式》、《Anti Patterns》、《软件复用》、《Java Modeling in Color with UML》、《分析模式》等等。
因为我知道没有银弹,所以我并不指望某种单一的手段能够大幅度提高开发效率,我常常组合多种手段来达到我认为理想的开发效率。TDD 对于我来说只是工具箱中的一件工具,但是我认为 TDD 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放大器(amplifier),可以将我在其它各方面的技能放大到最大限度,因此我很欢迎 TDD。但是并不是意味着学会了 TDD 我就不需要再学习其它知识了,我仍然需要继续学习才有可能在这个行业中继续生存。你肯定不会认为 Kent Beck 只会 TDD 吧?呵呵。 如果你在追求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那么扔掉 TDD 吧,它并不是你所期待的银弹。如果你并非在追求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那么 TDD 对于你就是一件极为有用的工具。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4-06-26
怪我问题表述错误。我的意思是,在传统的OOAD流程里,Coding之前我们会得到Class的specification,也就是有哪些fields和methods。尽管在以后的迭代过程中还会不断变动,但至少我们有一个较完整的起点。而在TDD中,在写TestCase Code之前Class根本不存在,Class specification是在一次次red bar、green bar、refactoring的循环中逐渐成型的。我感到困惑的地方就是这里,即在Class实现这个层面上,TDD怎么Fit into到传统的方法中间去,是替代,还是结合?尚无TDD的具体应用经验,所以才想请教各位在实践中是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的。
对于“TDD是鼓励写可测试的代码”这句话,我持不同意见。从JUnit这样的测试框架出现开始,大家就已经意识到“写可测试的代码”的重要性。TDD的重心不在Test,而在Driven,也就是通过test和refactor的循环来形成Class的这种思路。 BTW,在这口水仗流行的年代,大家对“矛盾”、VS之类的词都很敏感啊。 我当然没有怀疑OOAD价值的意思,也不会把TDD当成Silver Bullet。在我看来和诸多行业相比IT业还太过年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4-06-27
moksha 写道 而在TDD中,在写TestCase Code之前Class根本不存在,Class specification是在一次次red bar、green bar、refactoring的循环中逐渐成型的。
这个仍然是你对 TDD 的误解。Class 是不存在,但是并不意味着 Class 的设计也不存在。如果连 Class 的设计都不存在,你知道要测试什么,如何测试吗?在你写测试代码的时候至少接口的设计(系统与外界通信的协议,那些公共的方法)都应该定下来。 《测试驱动开发》这本书没有一句话否定你应该先设计好类然后才开始做开发(就算 Kent 这家伙这样说了,你只要觉得以前的开发方式好就继续用好了,难道他还能拿着戒尺跑来打你吗?),所以你仍然可以采用原先的开发方式的。但是 XP 不同意 planned design(计划式设计)而提倡用另外一种 evolutionary design(演进式设计),有空了看看 Martin Fowler 的《设计已死》。你所假设的设计在编码开始后就应该完全固定下来,不允许发生变化是错误的,也是很难做到的。 其实 Kent Beck、Martin Fowler 这些人都是 OOAD 的大师,他们不会完全否定自己的经验。所以在我看来用 XP 这个新瓶装些旧酒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以前 o6z 兄说 Kent Beck 就是此道的高手。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4-06-27
这个争论很有趣,我也来说两句,首先从什么是设计说起。
1、什么是设计 设计就是选择,我们做一个软件,不只是要完成必须完成的功能,我们还有其他的目的。正是这些其他的目的,影响了我们的选择。在同样能够完成功能的各种方案中,我们如何选择,我们依什么标准而进行取舍,这样的思考的过程,就是设计。 2、OOD是什么样的设计 OOD的目标其实很散乱,最早期的OO非常明确,就是要让这个设计更加接近真实世界的对象。但是到了后来,面向对象并不是简单的模拟真实那么简单,很多OO的原则被提出来了。OOD的目标就成了遵照OO原则。再后来,设计模式出来了,OOD的目标更加明确,向设计模式靠拢。 3、TDD是什么样的设计 TDD的设计目标很单一,就是使程序不但能完成功能,而且能够便于“独立的、自动的”测试。能测试的,或者便于测试的程序,并不必然是好的程序,也不必然是OO的程序,这样的目的,并不必然的导向“优雅”、“合理”、“健壮”。“便于测试的”,是一个好的目标,但是他们不应该成为程序设计的主要目标。但是因为推广TDD的都是些大师,所以事情就变得复杂起来。 4、TDD与OOD究竟是什么关系 他们事实上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因为发明TDD的人,大多数都有深厚的OO功底、以及娴熟的重构的能力。因此,当他们觉得程序的“味道”不对的时候,他们会将程序重构得更加“OO”。这样的动力,其实以为着遵循TDD的人,同时遵循了一个明确的目标(便于测试),和一个隐含的目标(符合OO原则)。 5、这样有什么问题 这样对于kent那样的大师,当然没有什么问题,对于OO的直觉已经深入他的骨髓,那个隐含的目标已经无需用来提醒自己了。但是对于很多没有深入理解OO原则的初学者来说,TDD所谓的通过代码的演化、使得优秀的设计自动浮现出来,只会助长他们的“盲目自信”,对于没有足够基础知识和足够经验的新手来说,遵循TDD,对程序进行1000次重构,也不见得就能得到一个优秀的设计。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什么设计是优秀的。 6、TDD+OO?这样就够了? 我们知道,设计是一种选择,但是TDD+OO,这样的选择还不够多,而且两种手段的目标“互不相干”,有可能导致设计时的无所适从。主线、次线的划分,也并不完全公平合理。我们需要一个更好的目标。一个完整的、统一的目标。 我会在《定论》里,逐步推出我的结论。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4-06-27
什么是TDD的目标,这个问题非常简单。我们只要亲自去看一看KENT的书,就可以看到他的标准答案。这个答案他说的非常好,我的一切阐述都是罗索的废话,所以请大家伙去看书,前言第一句就开始讲的是这个问题—— clean code and works。
我们应该注意的是TDD虽然是以T打头,但是并不是说的TEST,也不能认为说的是DESIGN,他主要还是一种软件开发的原则指导下的开发方式,同时包括了测试和设计以及其他的一些方面的(例如管理,计划,发布,维护)内容。 |
|
返回顶楼 | |
发表时间:2004-06-28
感觉中国的很多软件人读书非常成问题。不仅仅是不实践,而且连读书根本都成问题,不求甚解、断章取义。读相同的书,我得不出任何与他相同的结论(比如同样读《人月神话》,我得不出任何与张x 相同的结论)。而其他绝大多数人根本就没有能力读书,于是把这些读过书的人写的文章认为就是大师原本的思想,类似于朱大师《论语集注》一类的书(这类书我从来不读的,《论语》真的很难读懂吗?汉语的伟大就在于我在两千余年之后居然可以比较容易地读懂《论语》)。这些竖儒以讹传讹的危害实在是够大的(到不是会对我产生危害,主要是对初学者产生危害,而初学者上了他们的道时间长了就会变成一个废人),而他们往往顶着“专家”、“顾问”的头衔。我最害怕的就是这一类的“专家”,到不是学校里面专门研究软件工程的老师,学校里的老师们都是些很可敬的人,有机会的话我非常想向他们求教的。o6z 兄发明了“杂技派”这个词来形象地概括这类人我认为非常恰当。
读书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的知识不可能全部来自我自己的实践。昨天买了一堆书,包括张x 的老师 Rational 三友写的两本: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Grady Booch 著。OOAD,这个是正宗了吧? 《软件复用》,Ivar Jacobson、Martin Griss、Patrik Jonsson 著。 今年花时间读完,然后和张x 飚文玩玩。玩理论是吗?陪你玩。 |
|
返回顶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