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海阔天空论坛

维特根斯坦VS图灵

浏览 3495 次
精华帖 (0) :: 良好帖 (0) :: 灌水帖 (0) :: 隐藏帖 (0)
作者 正文
   发表时间:2010-09-09  

土摩托 @ 2010-9-8 23:21 阅读(395) 推荐值(10) 引用通告 分类: 未归类
苗炜写过一篇博客,题目叫做《喷子》,里面提到了CP斯诺。斯诺是位物理学家,51年前发表了一次演讲,题目叫做《两种文化》,正式开启了文理之争的序幕。作为文科生的优秀代表,老苗自然更喜欢利维斯教授反击斯诺的话:“斯诺有物理学博士学位,也写小说,给丫造成的错觉就是他文理通吃,实际上,作为小说家,斯诺根本不存在。还没有存在,连一摊屎都不算。”

我不知道这个利维斯教授是谁,但我知道斯诺的这个“文理之争”绝不是科学和文学(准确地说,应该是“艺术”)之争,这哥俩有什么好争的?不是一个频道的嘛。理查德·费曼就曾经说过:“艺术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东西,不能把艺术和科学搞混。”

斯诺所说的文理之争,指的是看待科学的两种态度。一种是传统的科学态度,一种是社会学态度。前者认为绝对现实是存在的,客观世界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后者更强调研究者的个人因素,认为观察者的视角决定了客观世界的样子。

如果这个说法太拗口,那你可以把这场文理之争简单地看成是科学(家)和哲学(家)之间的战争。说到这儿,还得请出这个费曼。费曼曾经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也有人认为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Steven Weinberg说的):“关于科学的哲学对于科学工作者的作用就相当于鸟类学对于鸟的作用(Philosophy of science is just about as useful to scientists as ornithology is to birds)。”Ooch!!!

著名科普作家理查德·道金斯也曾经提过一个很有名的问题:“社会学家为什么还敢坐飞机呢?”

弄清了文理之争的本质,我们就可以来看看双方的战绩了。同样,我不知道斯诺和利维斯之间的笔战谁赢谁负,但我知道这场战争的一个最有名的战役是理科大获全胜。这是1996年春天发生的事情,一家名为《Social Text》的哲学和文化研究杂志出了一期《科学战争》专刊,刊登了纽约大学一位名叫Alan Sokal的物理学家投来的一篇稿件。这篇稿件用所谓“后现代主义”的语言和思维方式,讨论了一些数学和物理问题。文章发表后,Sokal立刻在另一本杂志上刊发了一则声明,声称那篇稿件是他开的一个玩笑,目的就是想说明那些“后现代”的哲学玩意儿都不靠谱。

可以想象,这篇论文在当年引起了怎样的轰动。你想啊,吃了哑巴亏的哲学家们想反击都没办法,因为没有任何一位哲学家有可能反过来模仿Sokal写一篇搞笑的科学论文,并说服任何一家科学期刊接受它。这种不对称非常直截了当地点出了文理之争双方的实力对比,真叫人情何以堪啊!

当然文科一方并没有就此认输,而是又找出了很多理由反击对方。最乐于看到双方大打出手的肯定是出版社,我在伦敦的书店里找到过不下5本讲文理之争的书,都被放在了书架的显著位置。我买了几本回来,有空的时候翻两页,非常好玩。维特根斯坦和图灵的故事就是在其中一本书里读到的。

1939年,49岁的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终于在剑桥大学拿到了Chair一职,并开始为剑桥的老师和学生们开了一门课,取名《数学基础》(Foundations of Mathematics)。就在同一年,一位名叫阿兰·图灵的27岁的年轻数学家也在剑桥开设了同样取名《数学基础》的课程。更为有趣的是,年轻的图灵居然报名去上维特根斯坦的课,为此他必须先去维老师的书房里接受面试。于是,两位同样不喜欢西装而喜欢穿夹克衫的智者相遇了。

维老师穿皮夹克,严肃古板。图学生穿运动夹克,才华横溢。面试过程中,维老师甚至提出他需要去旁边的小屋里独自待一会,好好想想两人刚才讨论到的问题!面试的结果:图灵被录取了。

顺便插一句,这俩都是Gay。

虽然这两人开设的课程名称相同,但内容完全不一样。图灵的课程是基于博弈论的逻辑课,维特根斯坦则是用哲学的方式来思考数学的本质。他得出的主要结论是:数学不是关于绝对真理的描述,而是数学家想出来的一种自洽的“说辞”。数学不是描述事实的科学,而更像是一种“语言游戏”。换句话说,数学发现不应该被叫做“发现”,而应被叫做“发明”。

维老师知道图灵很聪明,他非常希望自己能说服图灵,他相信如果他能说服图灵,就能说服任何人了。可惜图灵没有买维老师的帐,两人讨论了数次后发现谁都说服不了谁,于是图灵便退了这门课,专心教他的逻辑学去了。

这场战斗到底谁赢了呢?我说不好。我只知道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被普遍认为是20世纪以来最伟大的哲学家,而图灵则被认为是20世纪以来最伟大的数学家。如果这个世界没有维特根斯坦,我不知道会怎样。但如果没有图灵,我的生活将会发生重大的变化,因为计算机的原理就是基于图灵的研究成果。没有计算机,我这篇博客就写不出来。
   发表时间:2010-09-09  
哲学家和科学家都是极端聪明的人,高深的理论普通人搞不懂的。
作为普通人的感觉:
哲学就是哲学家的自言自语,是哲学家想出来的一种自圆其说的说辞,
和哲学家对数学的评价一样。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10-09-09  
有意思,数字补丁。。。。。。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10-09-09  
精神层面总是这么的看不见和摸不着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10-09-13  
牛人总是在生活上有这样那样的惊人之处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10-09-13  
Trustno1 写道

数学不是关于绝对真理的描述,而是数学家想出来的一种自洽的“说辞”。数学不是描述事实的科学,而更像是一种“语言游戏”。换句话说,数学发现不应该被叫做“发现”,而应被叫做“发明”。

深以为然。数学的关键就是自洽,然后就可以在自己构筑的世界里想干嘛干嘛。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10-09-13  
javavsnet 写道
Trustno1 写道

数学不是关于绝对真理的描述,而是数学家想出来的一种自洽的“说辞”。数学不是描述事实的科学,而更像是一种“语言游戏”。换句话说,数学发现不应该被叫做“发现”,而应被叫做“发明”。

深以为然。数学的关键就是自洽,然后就可以在自己构筑的世界里想干嘛干嘛。

完备到一定程度,就无法自洽了。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10-09-13  
所以悖论出现了
0 请登录后投票
   发表时间:2010-09-15   最后修改:2010-09-15

世界上最牛的论文

从 左岸读书_blog  作者:左岸

1、最牛逼论文就是在还没答辩之前已经发表在最好的期刊上,而且鉴于论文很长,该期刊必须像小说一 样连载。

实例:张五常博士论文《佃农理论》,当年在JLE上连载四期。

2、最牛逼论文答辩就是答辩人一直在挑战答辩委员会成员,直到问的这些教授们紧张到恍惚以为自己才是答辩人。

实例:萨缪尔森的博士论文答辩结束后,答辩委员会成员之一的熊彼特(上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转过头去问另一位成员里昂剔夫(诺奖得主): “瓦西里,我们通过了么?”

3、最牛逼投稿论文就是让编辑满世界都找不到一个能看懂这篇论文的匿名审稿人,最后只能发表,根本不需要修改的。

实例:SIMS1971年发表在《数理统计年鉴》上的论文《无穷维参数空间中的分布滞后估计》。SIMS写完这篇论文后没投经济学杂志,因为他显然知道没 人看的懂。于是投给了最牛逼的数理统计杂志,结果编辑死活找不到审稿人,最后好不容易凑合拉来一个,审稿报告是这么写的:“我真的不明白这篇论文在说什 么,但是我检验了其中的几个定理,好像是对的。所以我猜应该发表。”

其实以上三个例子,虽然非常值得人敬佩,但是,我以为最牛的博士论文与博士论文答辩及博士论文发表都应该是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甚至还没有取得任何学位前,已经是世界著名的剑桥大学学术界公认的学术思想界的领袖人物。维特根斯坦的学士论文是他的老师,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大人物剑桥教授摩尔先生与维特根 斯坦一起散步时,随手记录下来的维特根斯坦的喃喃自语。在向剑桥申请学士学位时,因为行文不够规范,而被学校的学位委员会拒绝,摩尔先生利用自己的学术权 威地位再三为学生的这个学士学位去跑腿,终于成功。

维特根斯坦的博士论文是在一次大战时,在战营里写成的,仅数万字。叫《逻辑哲学导论》,出版时找不到合适的出版社,因为当时没有人能够读懂他的这部 天书,因此出版商找到他的老师罗素,罗素自告奋勇,成为这部书出版的策划人,并且自以为是地为这部书写了洋洋洒洒的序言。书终于出版了,但是却遭到的是学生维特根斯坦的一顿痛骂。说罗素根本就没有读懂他的论文。在那里瞎写一气。罗素听了没有脾气,也不后悔自己的行为,天才人物就有这样的个性。

维特根斯坦的剑桥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是由三个国际学术大师组成的:罗素、摩尔、魏斯曼。三个人在答辩前一直漫无边际地讨论着维特根斯坦的博士论 文里的问题。时间很长了,还没有哪个敢开口问博士生维特根斯坦一个学术问题。这时罗素开口了,他转向摩尔说:“摩尔,你必须问他几个问题,你是教授。”摩尔表示还没有弄懂维特根斯坦的问题,这时维特根斯坦含笑走到摩尔与罗素面前,拍拍他们的肩膀,笑着说:不要担心,你们永远都弄不懂这些问题的。论文答辩就以这样的方式通过结束了。

原文链接地址:http://www.verymd.com/zui-niu-de-lun-wen.htm


左岸读书_blog by 左岸 Copyright © 2008-2010 致力于美好的读书体验。
手机访问:http://wap.zreading.cn

也许您还喜欢这些:



 

0 请登录后投票
论坛首页 海阔天空版

跳转论坛: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