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ocky_rup
  • 浏览: 146824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杭州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过程质量影响产品质量

阅读更多
回顾QA的产生至今,QA起源于测试,但随着后置测试而导致高昂返工代价,人们学会了将测试前置(如评审、演示以及迭代开发)。但不管如何,测试被天生局限在了一个阶段的末端活动来验证活动的输出制品,也就是说它依赖于了有形产品。
据研究,75%劣质产品质量是因为生产的过程混乱而导致的,基于此人们将过程质量与产品质量关联起来,意识到坏的过程导致了坏产品,那么将坏的过程变好,则产品也会好起来。自然地,保证过程的质量越来越多被关注起来,并冠以了SQA(软件质量保证)名号(CMM的SQA就强调过程质量的保证),好的过程意味着好的产品也渗入人心了。
然而,当CMM发展到CMMI,SQA演化为PPQA,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对产品质量的保证。这似乎告诉我们,孤立保证过程质量,就认为产品质量会理所当然的得到保证,这样观点其实是一种思维上的错觉。
过程质量如何保证?
最关键的前提条件是存在一套“适合”的过程活动标准,接下来QA熟悉过程活动标准,并洞察项目实际操作与标准间偏差,进而敦促偏差的纠正。一切都这么自然、简单...是吗?若是简单概括QA的行为活动,确实就这么简单;可真正做到过程质量的保证,这些显然只是表面的功夫,深入一些问题,如:
1.过程合适吗?
2.偏差真实吗?
3.纠正到位吗?
每一个问题的深入,都意味着复杂性的成倍增长...
产品质量如何保证?
以往的我们都是用评审和测试来评估产品的质量,并对缺陷加以纠正。我们会疑惑为什么QA还要保证产品质量呢?假设评审和测试这样的评估形式属于QA的范畴,此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也有另外一种看法,CMMI中有,
“过程与产品品质保证过程域的实践可确保执行所计划的过程,而验证过
程域的实践则确保满足特定的需求。这两个过程域可从不同的观点察看
同样的工作产品,项目应注意将投入的重复性降到最低。 ”
这段话说明,QA的产品质量保证行为与验证行为的动机和目标不一样,但质量保证的行为方式又与验证相同,对象也一样,这难保没有一些重复,要避免这样的重复,似乎很难!
那么QA到底要对产品质量做如何的保证呢?
“SQA可以用过审计、独立测试等手段评价产品,也可以通过监督评审、测试等过程来保证产品质量,也可以从格式和规范(比如代码规范、设计规范、UML图、DFD图、ER图等)上实施检查,并尽可能地检查中间产品之间的一致性。”
这段话看似让上述问题明朗了些,细想之后还是将验证作为了质量保证的范畴。
如果非要将QA和验证划清界限,避免产品质量保证与验证的交叉混淆,我认为QA还是应以过程质量保证为主,密切关注从过程到产品的因果转变,发现过程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将好的保持,将坏的纠正。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