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engsyao
  • 浏览: 3023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北京
最近访客 更多访客>>
文章分类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测试服务器最大内存带宽的实验

阅读更多

介绍

Intel Nehalem架构处理器内建了内存控制器,处理器之间通过QPI互联,是典型的NUMA系统。NUMA系统的特点是每一个节点都有自己的内存控制器,尽管每个节点都能访问所有节点上的内存,但是代价不一样,访问本地内存的速度比访问远程节点的速度要快。使用Intel Nehalem架构的处理器时,如果一个节点需要访问另一个节点的内存,那么数据需要通过CPU的QPI通道访问,因此会有一些延时。下面通过实验来测试内存带宽、QPI带宽以及访问远程节点和本地节点内存的性能差异。

 

实验平台

硬件:双Intel® Xeon® Processor E5606(8M Cache, 2.13 GHz, 4.80 GT/s Intel® QPI)处理器,每一个处理器有4个物理内核,并且带有3个内存通道。分别在两个处理器的一个通道上插一根4GB DDR3 1066内存,内存总计8GB。

软件:最简64bit gentoo系统,kernel 3.0.6,开启numa支持,系统中除了系统守护进程之外只运行了nfsd和sshd。

 

实验方案

要测带宽就要跑满内存,但是真正要把内存带宽跑满还是需要一点技巧的。为了单纯地将读方向的带宽跑满,可以写一个循环读数组。这样有几个问题:

 

  • 如果不开启编译器优化,那么编译器会生成很多垃圾代码,不能充分利用内存带宽。
  • 不能将一个数组写入另一个数组,因为如果读写发生在同一个内存通道上,那么这个通道上会发生争用,无法占满带宽。因此为了纯粹地测试“读出数据”产生的带宽,应该将数组读入一个变量。
  • 如果开启-O优化,编译器会生成优化的代码,而这个优化的代码会把读内存优化掉,因为光读不写。
  • 如果将读入的变量声明为volatile,由于mov不能从内存位置复制到另一个内存位置,所以生成的代码会先将内存中的数据读入一个寄存器,然后再从寄存器写入变量的位置。
  • 这一款处理器的cache line为64字节。也就是说读入数组中的第一个字节的时候实际上后面的63个字节也加载到cache中了,所以后面数据的读取实际上走的是cache,没有跑内存。

为了解决上面的问题以及问题引发的问题,这个实验采取的方法是开辟一个很大的缓冲区(256MB),然后通过循环将缓冲区的内容读入一个寄存器。循环步进为64字节,但是每一次只执行一次mov指令。实际上只复制了256M/64=4M次数据。这样可以保证每一次循环都从内存加载了数据,但是不能遍历整个缓冲区,不过也没有必要遍历缓冲区的所有字节,因为实验目的是把内存带宽跑满,而不是为了最快复制数据或正确复制数据。

 

另外,为了测试跨节点内存访问,测试程序启两个线程,一个线程(1)生成缓冲区,然后创建另一个线程(2),将缓冲区地址传给线程2。线程2读数据。线程1和线程2分别绑定在两个CPU内核上。绑定之后,Linux的NUMA特性可以确保线程1分配的缓冲区在线程1绑定的节点所属的内存上,而线程2的读取数据的寄存器一定在线程2运行的CPU内核上。如果线程1和线程2在同一个节点(也就是同一个CPU)上,那么可以直接访问内存,而不用通过QPI。如果线程1和线程2不在同一个节点上,那么读取内存就需要通过QPI,必然会有性能损失。

 

实验中通过intel提供的性能调优工具PTU查看当前QPI使用量和内存流量。

实验过程

实验代码如下所示:

 

#define _GNU_SOURCE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ched.h>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sys/time.h>
#include <sys/times.h>

#define SIZE_IN_MB 256
#define NUM_BYTE (SIZE_IN_MB*1024*1024)
#define NUM_LONG (NUM_BYTE/sizeof(long))
#define CACHELINE_SIZE 64

/* wall time */
struct timeval start_time, stop_time, elapse_time;
/* process time */
struct tms start_process, stop_process, elapse_process;

typedef struct
{
    cpu_set_t binding;
    size_t    times;
    long*      datap;
} reader_args_t;

typedef struct
{
    cpu_set_t binding;
    cpu_set_t reader_binding;
    size_t    reader_times;
} gen_args_t;

void* read_data(void *arg)
{
    reader_args_t *my_args = (reader_args_t *)arg;

    /* do binding */
    sched_setaffinity(0, sizeof(cpu_set_t), &(my_args->binding));

    /* int *buf = (int *)malloc( (my_args->datasz) * sizeof(int));*/
    gettimeofday(&start_time, NULL);
    times(&start_process);
    long *datap;
    for (size_t times = 0; times < my_args->times; ++times)
    {
        datap = my_args->datap;
        __asm__ ("movq %0, %%rax\n\t"
                 :
                 :"m"(datap)
                 );
        for (size_t i = 0; i < NUM_BYTE / CACHELINE_SIZE; ++i)
        {
            __asm__ ("movq (%%rax), %%rcx\n\t"
                     "addq $64, %%rax\n\t"
                     : 
                     : "a"(datap)
                     : "%rcx");
        }
    }
    return ((void *)0);
}

void* gen_data(void *arg)
{
    pthread_t reader_tid;
    void *tret;
    gen_args_t *my_args = (gen_args_t *)arg;

    /* do binding */
    sched_setaffinity(0, sizeof(cpu_set_t), &(my_args->binding));

    unsigned long* data = (long*)malloc(NUM_LONG * sizeof(long));
    printf("The address of source data is %p\n", data);
    for (size_t i = 0; i < NUM_LONG; ++i)
        data[i] = 0x5a5a5a5a5a5a5a5a;

    reader_args_t *reader_args = (reader_args_t *)malloc(sizeof(reader_args_t));
    reader_args->binding = my_args->reader_binding;
    reader_args->times = my_args->reader_times;
    reader_args->datap = data;
    pthread_create(&reader_tid, NULL, read_data, (void*)reader_args);
    pthread_join(reader_tid, &tret);

    free(data);

    return ((void *)0);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f (argc < 4)
    {
        fprintf(stderr, "Usage: %s <times> <from> <to>\n", argv[0]);
        exit(EXIT_FAILURE);
    }
    pthread_t gen_tid;
    void *tret;
    gen_args_t *gen_args = (gen_args_t *)malloc(sizeof(gen_args_t));
    gen_args->reader_times = (size_t)atoi(argv[1]);
    cpu_set_t from_binding, to_binding;
    CPU_ZERO(&from_binding);
    CPU_ZERO(&to_binding);
    CPU_SET(atoi(argv[2]), &from_binding);
    CPU_SET(atoi(argv[3]), &to_binding);
    gen_args->binding = from_binding;
    gen_args->reader_binding = to_binding;
    pthread_create(&gen_tid, NULL, gen_data, (void *)gen_args);
    pthread_join(gen_tid, &tret);
    gettimeofday(&stop_time, NULL);
    times(&stop_process);
    timersub(&stop_time, &start_time, &elapse_time);
    printf("time cost %ld.%06ld secs.\n",
            elapse_time.tv_sec,
            elapse_time.tv_usec);

    return 0;
}

 

read_data()是读取数据的线程调用的线程函数。这个函数里面通过内嵌汇编确保真的将数据读入了rcx寄存器。将数据读入寄存器可以尽可能地避免写数据的干扰。

 

这个程序可以在参数中选择要复制的次数,以及两个线程分别绑在哪个CPU内核上。在这个实验平台中,第一个CPU的4个内核对应的id是0,1,2,3;第二个CPU的4个内核对应的id是4,5,6,7。

 

因此,运行

 

zsy-gentoo thread_read # ./thread_read 500 0 0
The address of source data is 0x7f1aeda5a010
time cost 16.759935 secs.

表示程序运行500次,两个线程都在CPU内核0上,因此这是节点内读取。这一次的读取时间是16.8秒。

运行这条命令的时候,PTU显示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出,内存通道2上读数据的流量为8140MB/s。这是1066的通道,所以理论带宽为1066*8 = 8528,因此实测带宽为理论带宽的95%以上。

 

下面运行

 

zsy-gentoo thread_read # ./thread_read 500 3 4
The address of source data is 0x7f29a8bd7010
time cost 19.825897 secs.

 

这一次,缓冲区在第一个节点上,而数据读取在第二个节点上,所以会产生跨节点通信。PTU显示如下图所示:

 

这一次,虽然读取数据发生在第二个节点,但是实际的数据在第一个节点上,所以内存流量全部都发生在第一个节点上,QPI负责从第一个节点上访问数据。由于跨节点访问,所以读取数据的时间从16.8秒降为19.8秒。这一次很明显节点1的内存带宽受制于QPI所以没有跑满。

 

那么这是不是说明QPI的带宽就是6.8GB/s呢?根据Intel的qpi白皮书文档,4.80 GT/s的QPI相当于19.2GB/s的理论带宽,单向带宽就是19.2/2 = 9.6GB/s。

 

下面做另一个实验。把第二块CPU的内存取出,放在第一块CPU的一个空闲通道上,这样第一块CPU就有2个通道,理论内存带宽倍增,第二块CPU没有内存,因此第二块CPU上的任何数据访问都要通过QPI。

 

首先运行以下命令:

 

zsy-gentoo thread_read # ./thread_read 500 4 4
The address of source data is 0x7f5228a02010
time cost 20.358352 secs.

在第二块CPU上通过QPI访问数据,这是PTU显示如下:


可以看出QPI使用率达到了前一个实验中的使用率。在第一块CPU上的两个内存通道都有流量,而且因为操作系统的调度,这两个内存通道流量均衡,共同承担了数据访问,但是这两个内存通道的使用率明显偏低。

 

下面在第二块CPU上再启一个访问数据的程序,看一看QPI使用率是否会增加。

 

zsy-gentoo thread_read # ./thread_read 500 4 4 &
zsy-gentoo thread_read # ./thread_read 500 6 6 &

这时PTU显示如下:


 

这时可以看到QPI使用率提升到了8.3GB/s,说明并发访问能够提升QPI的使用率。可是此时内存通道的使用率仍然不高,两个内存通道都达到一半左右。因此,再增加第二块CPU上的内存访问负载,运行第三个访问内存程序。

 

zsy-gentoo thread_read # ./thread_read 500 4 4 &
zsy-gentoo thread_read # ./thread_read 500 6 6 &
zsy-gentoo thread_read # ./thread_read 500 5 5 &

这时PTU显示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出,QPI使用率并没有明显增加。因此可以看出在这个实验平台上QPI的单向带宽大约为8.3GB/s,是理论带宽的86%。

 

  • 大小: 115 KB
  • 大小: 116.3 KB
  • 大小: 115.4 KB
  • 大小: 116.4 KB
  • 大小: 115 KB
1
1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行业分类-设备装置-一种服务器虚拟化平台的虚拟机内存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zip

    测试系统通常会模拟各种工作负载,如内存密集型应用、并发用户访问等,以评估虚拟机的内存分配、页面交换、内存带宽使用和内存延迟等方面的表现。 该“一种服务器虚拟化平台的虚拟机内存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很可能...

    RTSP+流媒体服务器性能测试工具1

    测试工具的验证实验显示,该工具能够有效地评估上述性能指标,从而提供对流媒体服务器性能的准确反馈。这对于开发者和运维人员来说,有助于优化服务器配置,提升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同时也能在选择或比较不同的流...

    web压力测试实验报告 (2).docx

    Web压力测试的主要目标是模拟大量用户同时访问Web服务器,以此来检测服务器在高负载下的性能、响应时间和稳定性。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发现系统可能存在的瓶颈,比如数据库连接、内存管理、网络带宽等问题,并优化系统...

    中科大软院软件系统测试实验报告4--熟悉 Web 性能测试工具

    1.1 测试必要性:在现代互联网应用中,服务器需要处理日益复杂的任务以及快速增长的访问量,因此服务器性能的优化变得尤为重要。进行性能测试可以帮助开发者发现服务器的性能瓶颈,为后续的性能改进提供依据。负载...

    流媒体实验4

    实验所需的硬件是一台配备Intel Pentium 4或兼容处理器且内存大于512MB的计算机。软件方面,主要使用的是Visual C++ 6.0和Helix Server,而Helix Producer Plus用于生成流媒体内容。 三、实验内容 1. 视频点播...

    VMware服务器虚拟架构测试方案.doc

    - 评估虚拟机(VM)性能,包括CPU、内存、磁盘I/O和网络带宽利用率。 - 检验VMotion和Distributed Resource Scheduler (DRS)等动态资源管理功能的有效性。 - 确保高可用性,测试HA(High Availability)和FT...

    Squid普通代理实验测试

    在IT领域,Squid是一个广泛应用的开源缓存代理服务器,它主要用于提高网络访问速度和减少带宽消耗。"Squid普通代理实验测试"是一个关于如何配置和使用Squid作为基本网络代理的实践教程。这个实验可能涉及到以下几个...

    qtp和LoadRunner进行性能测试实验

    5. **监控与分析**:收集系统资源使用情况,如CPU、内存、网络带宽,以及应用服务器的相关性能数据。 6. **性能瓶颈定位**:通过分析测试结果,找出可能导致系统性能下降的关键因素。 7. **故障注入**:模拟网络延迟...

    行业分类-设备装置-服务器演示平台.zip

    平台应能够模拟各种攻击场景,检测服务器的安全防护机制,同时评估在高负载或长时间运行下的稳定性。此外,备份和恢复策略的验证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 总的来说,“行业分类-设备装置-服务器演示平台.zip”中的资料...

    服务器虚拟化压力测试报告

    本报告旨在通过详细的实验数据和分析,探讨在不同场景下服务器虚拟化技术的实际表现。具体来说,该研究聚焦于评估虚拟机(VMs)与物理机(Physical Machines, PMs)在运行各类服务器软件时的表现差异。特别关注的是...

    一种多核友好的持久性内存键值系统.docx

    然而,在多核服务器架构下,设计高效的持久性内存键值系统面临诸多挑战,如CPU缓存抖动、写带宽消耗、高延迟导致的线程冲突等。 本文提出了一种名为MPKV(Multicore-friendly Persistent Memory Key-Value Store)...

    软件测试的实验报告与课后作业

    3. **测试执行**:运行压力测试,逐步增加并发用户数量,监控系统资源使用情况(如CPU、内存、网络带宽)以及系统响应时间。 4. **结果分析**:收集并分析测试数据,找出性能瓶颈,比如数据库查询慢、服务器响应...

    基于Darwin的集群流媒体服务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流媒体传输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传输数据量巨大、服务质量(QoS)难以保证、网络带宽限制、I/O带宽限制以及服务器处理能力有限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挑战,提高流媒体服务器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本...

    基于CloudSim的云计算实验平台验证.pdf

    在搭建实验仿真环境时,需要设定云数据中心的配置,例如数据中心的计算节点、物理服务器的内存、CPU速度和带宽等。这些设置要与实际计算环境相比较,以保证模拟实验的可靠性。CloudSim允许用户设定不同种类的虚拟机...

    www.cn-ki.net_基于Nginx的Web服务器负载均衡策略改进与实现1

    4. 实验验证:为了证明改进算法的有效性,作者设计了相关实验,搭建了一个包含Nginx和Tomcat的服务器集群系统,利用HttpPerf和Autobench等性能测试工具,对比了Nginx的静态加权轮询、第三方负载算法fair以及改进后的...

    基于人工智能的服务器优化研究.pdf

    软件应用方面,服务器性能受到网络呈现速度、带宽大小、I/O吞吐量和用户并发数等因素影响。然而,这些软件应用层面的因素较难直接量化,因此研究中未将它们纳入实验范围。但作者明确指出,在进行服务器性能评估时,...

    09、性能测试基础篇1

    压力测试则是在极限状态下测试系统,寻找系统的性能瓶颈或无法承受的点,以确定系统能够提供的最大服务级别。并发性能测试则综合了负载和压力测试,通过增加并发用户数,观察系统在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性能和稳定性,...

    性能测试工具Lmbech资源包

    不同的测试可以通过指定参数来执行,例如`./lmbench -b`进行内存带宽测试,`./lmbench -c`进行CPU运算测试。 4. **结果解析**:LmBench会将测试结果输出到控制台,也可以选择输出到文件。分析这些结果,可以帮助...

    VoD系统性能的综合研究

    2. 系统性能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磁盘I/O带宽、网络带宽、服务器内存及CPU能力等。 3. 实验结果显示,通过优化系统配置和调度方案,可以有效提高VoD系统的整体性能。 综上所述,通过对VoD系统性能的综合研究,...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