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engdl126
  • 浏览: 2538581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深圳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华为上市被拒:中国有没有高科技公司

阅读更多

最后一句话太发人深省了:

过去的二十年里,我们看到了很多依靠市场营销、依靠渠道成功的中国企业;未来十年,我们能够看到更多依靠技术成功的中国企业吗?

 

 

 

经过了将近十年的风风雨雨,中国的创业板终于开盘了,上市的第一天由于没有涨跌停板,很多创业公司的股价都暴涨了100%以上,最少的也涨了70%以上,不禁真让人感慨中国的投资者“人多力量大”。随后几天,有的股票跌跌不止,有的还保持坚挺,算是有所分化了。



2000年的时候俺所在的公司也在紧锣密鼓地弄创业板来着,当时负责上市的投行也曾经给了我们一个准备上创业板的企业名单。9年以后,对照着真正第一批上 市的幸运儿,不禁感慨万分,因为当年奔着创业板去的大部分企业都已经不知去向。就是现在上市的这些企业中,到底能有多少真正具备高科技或者高成长性呢,俺 也表示怀疑,不是已经有公司刚刚上市业绩就大幅度下滑了吗?



不谈这些,上周的《对话》节目中透露,当年华为也曾经申请上创业板,结果因为“没有科技含量”而被拒,呵呵,确实是天大的讽刺。不过在当年的专家眼里,刚 刚搞出万门程控交换机和GSM基站的我华为确实也没有太多的“科技含量”。可是,真正有科技含量的又如何呢?十年前《中国计算机报》曾经报道过中软总公司 推出了自主产权的操作系统,现在我们还能看到这个操作系统吗?



上个月在无锡与美新半导体CEO赵阳交流的时候,赵总提出一个观点,中国并不适合太先进技术的创业公司。他认为,如果创业公司做得是比较高科技的技术,就 必须在海外有一个研发团队。美新做的是传感器技术(iphone的指南针也是用的这种技术),也是第一家以传感器作为主业的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在这个领域 的技术算是全球TOP的公司,可是他们在国内从来没有拿到过任何一家政府机构的扶持资金,估计是政府部门认为他们做的东西太不“高科技”了吧。



美新一直把一支顶尖的研发团队放在美国,新产品的定义和架构设计也都在美国,然后把产品的实现、制造、测试等后端流程放在中国。为什么不是都放在中国呢? 赵阳认为在中国根本就找不到技术带头人,十年前作为北京人的他回国创业之所以选择无锡,也是因为当时无锡的芯片产业已经是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人才可能相对 好找一些。但是,即使是这样,他仍然找不到高端的研发人才,“国内研发团队需要你带着走,即使是这样,他们遇到困难就会停下来”。这也使得他搁置了在国内 培养技术带头人的想法,转而高薪聘请了几位美国人到中国来。“其实如果仔细计算,在中国做高科技的成本一点都不便宜”。


前面絮絮叨叨地说了这么多,我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呢?一个就是中国企业在顶级技术上的薄弱是由于我们的基础研发薄弱造成的,这个就不需我再多说,看看顶级 的诺贝尔物理、化学还是顶级的图灵奖,哪里有中国内地科学家的份?当然也不能全部怪科学家们不努力,看看中国教育的现状大家也就明白为什么出不了诺贝尔 了,当博导一年都见不到自己带的博士,还被学生们称为“老板”的时候,他每年还有多少时间能够放在科研上面。从这点上来看,教育部长周济的下课也算是大家 对中国基础教育不满的一种表现吧?



第二点就是在中国创业确实不要选高科技,因为我们也做不了多么高科技的东西,你要选择高科技,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就会拖死你。想找政府借钱吧,政府说专家 认为你这个不是高科技;找银行借钱吧,银行说你没有固定资产没法抵押也就没法贷款,想股权融资上市吧,国内的股市审批一等就是三年五载。结果,稍微有点高 科技的公司都去美国或者香港了,剩下的也只能坐吃等死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已经拉开的创业板不管有多少缺点,也不管上去的有多少都是“伪高科技”,至少 还是值得鼓励的。



过去的二十年里,我们看到了很多依靠市场营销、依靠渠道成功的中国企业;未来十年,我们能够看到更多依靠技术成功的中国企业吗?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