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WITH 语句,除了那些第一次听说WITH语句的人,大部分人都觉得它是用来做递归查询的。其实那只是它的一个用途而已,它的本名正如我们标题写的那样,叫做:公共表表达式(Common Table Expression),从字面理解,大家觉得它是用来干嘛的呢?其实,它是用来定义临时集合的。啊?VALUES语句不是用来定义临时集合的吗?怎么WITH语句也用来定义临时集合呢?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VALUES语句是用明确的值来定义临时集合的,如下:
VALUES (1,2), (1,3),(2,1)
WITH语句是用查询(也就是select语句)来定义临时集合的,从这个角度讲,有点像视图,不过不是视图,大家千万别误解。如下:
CREATE TABLE USER (
NAME VARCHAR(20) NOT NULL,---姓名
SEX INTEGER,---性别(1、男 2、女)
BIRTHDAY DATE---生日
);
WITH TEST(NAME_TEST, BDAY_TEST) AS
(
SELECT NAME,BIRTHDAY FROM USER--语句1
)
SELECT NAME_TEST FROM TEST WHERE BDAY_TEST='1949-10-1';--语句2
下面我们来解释一下,首先语句1执行,它会产生一个有两列(NAME,BIRTHDAY)的结果集;接着,我们将这个结果集命名为test,并且将列名重命名为NAME_TEST, BDAY_TEST;最后我们执行语句2,从这个临时集合中找到生日是1949-10-1,也就是共和国的同龄人。
怎么样?如果你感觉不好理解,请仔细的分析一下上面的语句。下面我们举个VALUES语句和WITH语句结合使用的例子,如下:
WITH TEST(NAME_TEST, BDAY_TEST) AS
(
VALUES ('张三','1997-7-1'),('李四','1949-10-1')
)
SELECT NAME_TEST FROM TEST WHERE BDAY_TEST='1949-10-1'
从上面的介绍和WITH语句不为大多数人所熟悉可以猜测,WITH语句是为复杂的查询为设计的,的确是这样的,下面我们举个复杂的例子,想提高技术的朋友可千万不能错过。考虑下面的情况:
CREATE TABLE USER
(
NAME VARCHAR(20) NOT NULL,--姓名
DEGREE INTEGER NOT NULL,--学历(1、专科 2、本科 3、硕士 4、博士)
STARTWORKDATE date NOT NULL,--入职时间
SALARY1 FLOAT NOT NULL,--基本工资
SALARY2 FLOAT NOT NULL--奖金
);
假设现在让你查询一下那些 1、学历是硕士或博士 2、学历相同,入职年份也相同,但是工资(基本工资+奖金)却比相同条件员工的平均工资低的员工。(哈哈,可能是要涨工资),不知道你听明白问题没有?该怎么查询呢?我们是这样想的:
1、查询学历是硕士或博士的那些员工得到结果集1,如下:
SELECT NAME,DEGREE,YEAR(STARTWORKDATE) AS WORDDATE, SALARY1+SALARY2 AS SALARY FROM USER WHERE DEGREE IN (3,4);
2、根据学历和入职年份分组,求平均工资 得到结果集2,如下:
SELECT DEGREE,YEAR(STARTWORKDATE) AS WORDDATE, AVG(SALARY1+SALARY2) AS AVG_SALARY
FROM USER WHERE DEGREE IN (3,4)
GROUP BY DEGREE,YEAR(STARTWORKDATE)
3、以学历和入职年份为条件 联合两个结果集,查找工资<平均工资 的员工,以下是完整的SQL:
WITH TEMP1(NAME,DEGREE,WORDDATE,SALARY) AS
(
SELECT NAME,DEGREE,YEAR(STARTWORKDATE) AS WORDDATE, SALARY1+SALARY2 AS SALARY FROM USER WHERE DEGREE IN (3,4)
),
TEMP2 (DEGREE,WORDDATE,AVG_SALARY) AS
(
SELECT DEGREE,YEAR(STARTWORKDATE) AS WORDDATE, AVG(SALARY1+SALARY2) AS AVG_SALARY
FROM USER WHERE DEGREE IN (3,4)
GROUP BY DEGREE,YEAR(STARTWORKDATE)
)
SELECT NAME FROM TEMP1, TEMP2 WHERE
TEMP1.DEGREE=TEMP2.DEGREE
AND TEMP1.WORDDATE=TEMP2.WORDDATE
AND SALARY<AVG_SALARY;
查询结果完全正确,但我们还有改善的空间,在查询结果集2的时候,我们是从user表中取得数据的。其实此时结果集1已经查询出来了,我们完全可以从结果集1中通过分组得到结果集2,而不用从uer表中得到结果集2,比较上面和下面的语句你就可以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意思了!
WITH TEMP1(NAME,DEGREE,WORDDATE,SALARY) AS
(
SELECT NAME,DEGREE,YEAR(STARTWORKDATE) AS WORDDATE, SALARY1+SALARY2 AS SALARY FROM USER WHERE DEGREE IN (3,4)
),
TEMP2 (DEGREE,WORDDATE,AVG_SALARY) AS
(
SELECT DEGREE,WORDDATE, AVG(SALARY) AS AVG_SALARY
FROM TEMP1
GROUP BY DEGREE,WORDDATE
)
SELECT NAME FROM TEMP1, TEMP2 WHERE
TEMP1.DEGREE=TEMP2.DEGREE
AND TEMP1.WORDDATE=TEMP2.WORDDATE
AND SALARY<AVG_SALARY;
可能有些朋友会说,我不用WITH语句也可以查出来,的确是这样,如下:
SELECT U.NAME FROM USER AS U,
(
SELECT DEGREE,YEAR(STARTWORKDATE) AS WORDDATE, AVG(SALARY1+SALARY2) AS AVG_SALARY
FROM USER WHERE DEGREE IN (3,4)
GROUP BY DEGREE,YEAR(STARTWORKDATE)
) AS G
WHERE U.DEGREE=G.DEGREE
AND YEAR(U.STARTWORKDATE)=G.WORDDATE
AND (SALARY1+SALARY2)<G.AVG_SALARY;
那使用WITH 和不使用 WITH,这两种写法有什么区别呢?一般情况下这两种写法在性能上不会有太大差异,但是,
1、当USER表的记录很多
2、硕士或博士(DEGREE IN (3,4))在USER表中的比例很少
当满足以上条件时,这两种写法在性能的差异将会显现出来,为什么呢?因为不使用WITH写法的语句访问了2次USER表,如果DEGREE 字段又没有索引,性能差异将会非常明显。
当你看到这时,如果很好的理解了上面的内容,我相信你会对WITH语句有了一定的体会。然而WITH语句能做的还不止这些,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用WITH语句做递归查询。递归查询的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对树状结构的表进行查询,考虑如下的情况:
以上是一个论坛的典型例子,下面我们新建一个表来存储以上信息。
CREATE TABLE BBS
(
PARENTID INTEGER NOT NULL,
ID INTEGER NOT NULL,
NAME VARCHAR(200) NOT NULL---板块、文章、评论等。
);
insert into bbs (PARENTID,ID,NAME) values
(112,1121,'DB2 文章2的评论1'),
(112,1122,'DB2 文章2的评论2'),
(0,0,'论坛首页'),
(0,1,'数据库开发'),
(1,11,'DB2'),
(11,111,'DB2 文章1'),
(111,1111,'DB2 文章1 的评论1'),
(111,1112,'DB2 文章1 的评论2'),
(11,112,'DB2 文章2'),
(1,12,'Oracle'),
(0,2,'Java技术');
现在万事兼备了,我们开始查询吧。假设现在让你查询一下‘DB2 文章1’的所有评论,有人说,这还不简单,如下这样就可以了。
SELECT * FROM BBS WHERE PARENTID=(SELECT ID FROM BBS WHERE NAME='DB2 文章1');
答案完全正确。那么,现在让你查询一下DB2的所有文章及评论,怎么办?传统的方法就很难查询了,这时候递归查询就派上用场了,如下:
WITH TEMP(PARENTID,ID,NAME) AS
(
SELECT PARENTID,ID,NAME FROM BBS WHERE NAME='DB2'---语句1
UNION ALL---语句2
SELECT B.PARENTID,B.ID,B.NAME FROM BBS AS B, TEMP AS T WHERE B.PARENTID=T.ID---语句3
)
SELECT NAME FROM TEMP;---语句4
运行后,我们发现,结果完全正确,那它到底是怎么运行的呢?下面我们详细讲解一下。
1、首先,语句1将会执行,它只执行一次,作为循环的起点。得到结果集:DB2
2、接着,将循环执行语句3,这里我们有必要详细介绍一下。
首先语句3的意图是什么呢?说白了,它就是查找语句1产生结果集(DB2)的下一级,那么在目录树中DB2的下一级是什么呢?是‘DB2 文章1’和‘DB2 文章2’,并且把查询到的结果集作为下一次循环的起点,然后查询它们的下一级,直到没有下一级为止。
怎么样?还没明白?哈哈,不要紧,我们一步一步来:
首先,语句1产生结果集:DB2,作为循环的起点,把它和BBS表关联来查找它的下一级,查询后的结果为:‘DB2 文章1’和‘DB2 文章2’
接着,把上次的查询结果(也就是‘DB2 文章1’和‘DB2 文章2’)和BBS表关联来查找它们的下一级,查询后的结果为:‘DB2 文章1 的评论1’ 和 ‘DB2 文章1 的评论2’。
然后,在把上次的查询结果(也就是‘DB2 文章1 的评论1’ 和 ‘DB2 文章1 的评论2’)和BBS表关联来查找它们的下一级,此时,没有结果返回,循环结束。
3、第三,将执行语句2,将所有的结果集放在一起,最终得到temp结果集。
4、最后,我们通过语句4 从temp临时集合中得到我们期望的查询结果。
怎么样,这回理解了吧,如果还没有理解,那么我也无能为力了。需要特别提醒的是
1、一定要注意语句3的关联条件,否则很容易就写成死循环了。
2、语句2必须是UNION ALL
最后请大家猜想一下,把语句1的where子句去掉,将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
分享到:
相关推荐
【DB2公共表表达式(WITH语句使用)】 公共表表达式(Common Table Expression,简称CTE)在DB2数据库系统中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工具,主要用于定义临时的、只在查询过程中存在的表。WITH语句使得复杂的查询变得更加...
4. 公共表表达式(WITH语句)的使用,提供了复杂查询的简化方法。 5. 嵌套表表达式和嵌套表的使用,增强了数据查询的灵活性。 6. 临时表的使用和管理。 7. 在线分析处理(OLAP)函数的使用,包括用于数据分析的高级...
DB2常用SQL写法 ...DB2中可以使用DECLARE语句定义游标,例如declare cur1 cursor with return to client for select * from dm_hy;该语句定义了一个名为cur1的游标,用于从dm_hy表中检索所有数据。
### DB2错误码一览表详解 #### 概述 在使用DB2数据库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错误。为了帮助用户快速定位并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档将详细介绍一系列常见的DB2错误码及其含义。这些错误码主要分为正数和负数两大类,...
- **类似于ORACLE的TRUNCATE清表但不记日志的做法**:可以使用`TRUNCATE TABLE`语句来快速清空表中的数据而不记录日志。 - **用CLI编程批量的INSERT**:使用DB2 CLI编程时,可以通过批处理的方式一次性插入多条记录...
IBM Query and Manage XML Data with DB2 9是一门由IBM官方提供的专业培训课程,旨在帮助学员掌握如何在DB2 9数据库系统中查询和管理XML数据。这门课程的代码为CG13,提供的是Instructor Guide版本。 #### 二、目标...
- 支持使用`WITH`语句来创建临时视图,然后再进行查询。 通过上述对比可以看出,尽管Oracle和DB2在某些基本操作上存在相似之处,但它们在具体实现细节上仍有较大不同。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数据库管理员和技术人员...
根据给定的文件信息,以下是对“编程(db2)使用技巧”的详细知识点解析: ### 1. DB2编程基础 #### 1.1 创建表(Create Table) 在DB2中创建表是一个基本操作,用于定义数据存储结构。创建表时,需要指定列名、数据...
##### 2.4.1 使用WITH子句顶部的短语定义公共表表达式 WITH子句用于定义查询中多次使用的子查询,作为临时表的一种形式。DB2与GreenPlum/PostgreSQL都支持WITH子句,但在语法和功能上可能存在细微差异。 ##### ...
- **类似DECODE的转码操作**:DB2中可以使用`CASE`表达式来实现类似Oracle DECODE的功能。 - **类似CHARINDEX查找字符在字符串中的位置**:使用`POSITION`函数来实现类似功能。 - **类似DATEDIF计算两个日期的相差...
在DB2中,没有直接对应的`DECODE`函数,但可以使用`CASE`表达式实现相似功能。例如: ```sql SELECT CASE WHEN column_name = 'value' THEN 'replacement_value' ELSE column_name END AS result_column FROM table_...
- **得到一个表或库的相关脚本**:使用`DB2`工具生成表或库的DDL脚本。 - **在对表操作的性能下降后对表做整理**:定期进行表重组,如使用`REORG`命令,以提高查询性能。 - **查看语句的执行计划**:使用`EXPLAIN ...
WITH AS语句,又称为子查询片段或者公共表表达式(Common Table Expression, CTE),是一种非常灵活且强大的SQL特性。它允许开发者定义临时的结果集,并在后续的查询中重复使用这些结果集,从而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
- 使用命令`db2 –tf temp.sql > runstats.sql`生成批处理文件`runstats.sql`,该文件包含了针对所有表的`runstats`命令。 - **自动生成建表语句**: - 在服务器上的`C:\sqllib\misc`目录中执行: ```sql db2 ...
- DB2没有Oracle中的 `DECODE` 函数,但可以通过 `CASE` 表达式或者使用 `COALESCE` 实现类似的功能。例如: ```sql SELECT CASE a1 WHEN '1' THEN 'n1' WHEN '2' THEN 'n2' ELSE 'n3' END AS aa1 FROM db2; ```...
**注意:** Oracle提供了`CONNECT BY`语法来实现层次查询,而DB2则通过递归公共表表达式(CTE)来实现。 #### 九、打印输出信息 **Oracle:** ```sql DBMS_OUTPUT.PUT_LINE('Hello World'); ``` **DB2:** ```sql ...
- **3.3.5 WITH表达式**:公共表表达式,用于定义子查询。 - **3.3.6 CASE表达式**:用于根据条件返回不同的值。 - **3.3.7 CAST表达式**:用于转换数据类型。 - **3.3.8 查看一个SQL语句执行需要的时间的命令**:...
9. **删除表数据并释放表空间**:在存储过程中,可以使用`ALTER TABLE 表名 ACTIVATE NOT LOGGED INITIALLY WITH EMPTY TABLE;`清空表数据。 10. **执行过程语句**:调用存储过程的语法是`CALL 过程名(参数1,参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