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幸收到珠海X公司性能题目,呵呵,接合之前的公司产品性能测试做以下总结。
个人认为有关性能测试场景问题,其实更佳着重于对性能测试目的考究。
以下也是我回复该公司邮件的一些择选:
验证测试是用于验证在特定的场景、时间、压力、环境和操作方式下系统能够正常的运行,服务器、应用系统和网络环境等软硬件设施还能否良好的支撑这些情况下用户的使用。验证性测试主要针对有明确的压力目标和预期结果,验证系统在这种压力下的各方面反映能够达到预期结果。
主要分以下几种:
压力测试:已知系统高峰期使用人数,验证各事务在最大并发数(通过高峰期人数换算)下事务响应时间能够达到客户要求。系统各性能指标在这种压力下是否还在正常数值之内。系统是否会因这样的压力导致不良反应(如:宕机、应用异常中止等)。
Ramp Up 增量设计 如并发用户为75人 系统注册用户为1500人 已5%-7%作为并发用户参考值。
一般以每15s加载5人的方式进行增压设计,该数值主要参考测试加压机性能,建议Run几次。
已事务通过率与错误率衡量实际加载方式。
Ramp Up增量设计目标 寻找已增量方式加压系统性能瓶颈位置 抓住出现的性能拐点时机 一般常用参考
Hits点击率与吞吐量、CPU、内存使用情况综合判断。
模拟高峰期使用人数,如早晨的登录,下班后的退出,工资发送时的消息系统等。
另一种极限模拟方式,可视为在峰值压力情况下同时点击事务操作的系统极限操作指标。
加压方式不变,在各脚本事务点中设置同集合点名称(如:lr_rendzvous("same");)
在场景设计中,使用事务点集合策略。以同时达到集合点百分率为标准,同时释放所有正在Run的Vuser.
稳定性测试:已知系统高峰期使用人数、各事务操作频率等。设计综合测试场景,测试时将每个场景按照一定人数比率一起运行,模拟用户使用数年的情况。并监控在测试中,系统各性能指标在这种压力下是否能保持正常数值。事务响应时间是否会出现波动或随测试时间增涨而增加。系统是否会在测试期间内发生如宕机、应用中止等异常情况。
根据上述测试中,各事务条件下出现性能拐点的位置,已确定稳定性测试并发用户人数。
仍然根据实际测试服务器(加压机、应用服务器、数据服务器三方性能),估算最终并发用户人数。
场景设计思想:从稳定性测试场景的设计意义,应分多种情况考虑:
针对同一个场景为例,以下已公文附件上传为例简要分析场景设计思想:
1)场景一:已压力测试环境下性能拐点的并发用户为设计测试场景,目的验证极限压力情况下测试服务器各性能指标。
2)场景二:根据压力测试环境中CPU、内存等指标选取服务器所能承受最大压力的50%来确定并发用户数。
测试方法:采用1)Ramp Up-Load all Vusers simultaneously
2)Duration-Run Indefinitely
3)在Sechedule-勾选Initalize all Vusers before Run
容错性测试:通过模拟一些非正常情况(如:服务器突然断电、网络时断时续、服务器硬盘空间不足等),验证系统在发生这些情况时是否能够有自动处理机制以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或恢复运行措施。如有HA(自动容灾系统),还可以专门针对这些自动保护系统进行另外的测试。验证其能否有效触发保护措施。
问题排除性测试:通过原有案例或经验判断,针对系统中曾经发生问题或怀疑存在隐患的模块进行验证测试。验证这些模块是否还会发生同样的性能问题。如:上传附件模块的内存泄露问题、地址本模块优化、开启Tivoli性能监控对OA系统性能的影响等等。
测评测试是用于获取系统的关键性能指标点,而进行的相关测试。主要是针对预先没有明确的预期测试结果,而是要通过测试获取在特定压力场景下的性能指标(如:事务响应时间、最大并发用户数等)
评测事务交易时间:为获取某事务在特定压力下的响应时间而进行的测试活动。通过模拟已知客户高峰期的各压力值或预期所能承受的压力值,获取事务在这种压力下的响应时间。
评测事务最大并发用户数:为获取某事务在特定系统环境下所能承受的最大并发用户数而进行的测试活动。通过模拟真实环境或直接采用真实环境,评测在这种环境下事务所能承受的最大并发用户数。判定标准阈值需预先定义(如响应时间,CPU占用率,内存占用率,已出现点击率峰值,已出现吞吐量峰值等)
评测系统最大并发用户数:为获取整个系统所能够承受的最大并发用户数而进行的的测试活动。通过预先分析项目各主要模块的使用比率和频率,定义各事务在综合场景中所占的比率,以比率方式分配各事务并发用户数。模拟真实环境或直接采用真实环境,评测在这种环境下系统所能承受的最大并发用户数。判定标准阀值预先定义(如响应时间,CPU占用率,内存占用率,已出现点击率峰值,已出现吞吐量峰值等)。取值标准以木桶法则为准(并发数最小的事务为整个系统的并发数)。
评测不同数据库数据量对性能的影响:针对不同数据库数据量的测试,将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数据库中各表的数据量对事务性能的影响。得以预先判断系统长时间运行后,或某些模块客户要求数据量较大时可能存在的隐患。
问题定位测试在通过以上测试或用户实际操作已经发现系统中的性能问题或怀疑已存在性能问题。需通过响应的测试场景重现问题或定义问题。如有可能,可以直接找出引起性能问题所在的代码或模块。
该类测试主要还是通过测试出问题的脚本场景,并可以增加发现和检测的工具,如开启Tivoli性能监控、开启HeapDump输出、Linux资源监控命令等。并在场景运行过程中辅以手工测试。
分享到:
相关推荐
例如,性能测试实战(一 ~ 五)可能涵盖了如何设计测试场景、设置负载模型、监控系统资源、分析结果和调优策略等内容。 - 文件“性能测试实战(三).docx”和“性能测试实战(四).docx”及“性能测试实战(五)....
软件性能测试之场景设计思想 软件测试 前段时间有幸收到珠海X公司性能题目,呵呵,接合之前的公司产品性能测试做以下总结。 个人认为有关性能测试场景问题,其实更佳着重于对性能测试目的考究。 以下也是我回复...
在《Web性能测试实战》一书中,提供了一个实用的性能测试用例模板,它不仅帮助测试人员和开发人员高效率地制定测试计划,还能确保测试覆盖到性能测试的各个方面。 性能测试需求分析是测试前不可或缺的一步,它要求...
1. **性能测试模板**:这是一个基础框架,用于指导测试人员进行性能测试的各个步骤,包括测试目标、测试环境设置、测试场景设计、测试执行和结果分析等。模板可能包含关键性能指标(如响应时间、事务率、吞吐量等)...
性能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评估软件产品性能质量的一种手段,其目的是确保软件产品在预定条件下能够达到既定的性能指标。性能测试基础培训涉及多个方面,涵盖性能测试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包括性能测试的概念、计划...
### Jmeter性能测试报告模板知识点解析 #### 一、性能测试概述 性能测试是一种软件测试类型,用于评估软件系统的性能,特别是在高负载下系统的行为。它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和测试工程师了解系统在各种条件下的表现,...
报告将涵盖测试的目的、关键术语、参考资料、测试需求、前置操作、测试环境设置、测试脚本设计、基础数据准备、人力资源分配以及负载场景配置和测试监控等方面。 【测试需求】 2.1 被测系统分析 在进行性能测试...
WEB性能测试用例设计是确保Web应用程序在高并发、大数据量和长时间运行情况下稳定性和效率的关键环节。测试用例的设计需要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进行裁剪,遵循低成本、策略导向、模型完善和具体化的原则。 首先,我们...
性能测试报告是整个测试过程的总结,也是后续系统调优的重要依据之一。 #### 六、性能调优与回归 最后一步是对系统进行性能调优,并进行回归测试以验证调优效果。这一阶段通常涉及对系统架构、代码逻辑等方面的...
报告中详细记录了其他测试场景的详细数据,包括多生产者与多消费者组合的测试,这些数据将有助于全面评估RabbitMQ的性能和可扩展性。 3 **测试结论** 通过单机和集群模式的测试,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
- **测试设计**:涵盖测试场景的设计、负载模型、性能目标和预期结果。 - **测试执行**:记录测试的执行过程,包括测试脚本的执行情况、负载的增加过程等。 - **测试结果分析**:展示性能指标的详细数据,包括...
性能测试工程师面试题是指性能测试工程师在面试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涵盖了性能测试的基础知识、LoadRunner 的使用、场景设置、脚本录制、参数设置、关联机制、调试技巧等多个方面。 1. 负载测试和性能测试的区别...
- **性能测试报告与总结**:撰写详细的性能测试报告,总结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 **性能准入标准与建议**:制定了性能测试的准入标准,并提出了提高性能的最佳实践建议。 #### 三、性能分析与调优 - ...
对每种应用场景的性能测试方案设计都需要考虑到具体的业务场景和系统架构,从而设计出合适的性能测试方案。 在性能测试中,需要考虑到系统的可扩展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只有通过科学的性能测试和评估,才能...
性能测试报告是对某个系统进行性能测试的总结报告,旨在总结性能测试工作,并分析测试结果,描述系统是否符合性能需求。本报告将涵盖测试的目的、项目背景、测试目标、名词解释、测试环境说明、测试策略、测试场景...
- **混合场景性能测试**:模拟真实世界中的用户访问模式,通过组合多个单场景来形成混合场景,更好地评估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的表现。 - **大促场景测试**:针对特殊的促销活动,如双十一、双十二等,设计专门的测试...
《测试实践丛书:性能测试进阶指南·LoadRunner 11实战》结合了很多工作中的实际案例,图文并茂,既适合渴望了解性能测试的新人,也适合对性能测试有一定认识和经验的中、高级测试工程师。同时,《测试实践丛书:...
性能测试计划的制定需要经过多个步骤,每个步骤都至关重要,目的是为了在产品发布之前识别和解决可能出现的性能瓶颈。在计划编写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明确测试目标、测试范围、资源分配以及时间安排等关键要素。 ...
- **测试结果**:总结测试过程中收集的数据,分析系统的性能表现,并指出任何性能瓶颈。 #### 四、测试报告 - **结论**:根据测试结果得出的关于系统性能的综合评价。 - **建议**: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