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跳槽的人通常有一个理直气壮的理由——“这个工作不适合我”。原因包括,“太枯燥了,不感兴趣”、“没有存在感和成就感”、“能力不擅长”等等。然而我们往往忽略了,在“不适合”的背后有一大部分是“不适应”的问题,而从“不适应”到“适应”是我们在职场中必须经历的进化过程。
没有什么是天生适合的
“适合”这个词很有意思,第一个字叫做“适”,代表主动的适应,第二个字才是“合”,代表匹配度。很多人只看到了“合”,却没有看到所有的“合”都需要“适”的过程。
举例,一个刚出生的婴儿适合什么工作?答案是,不知道。因为这个婴儿需要在后天发展出他的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等等,需要寻找职业机会,尝试和冒险,总结和反思。
这种发展到什么时候停止呢?因人而异。我唯一知道的是,它一般不会在职业的前三年定型,甚至会持续10年以上。
人的生命不是机器零件,必须契合职业的齿轮;也不是一把锁,只能配一把职业的钥匙。生命更像是流动的水,可以因环境而变化成不同的形状,并在这个过程中去改变环境。
对于职业而言,大多数的情况是,我们要去“适”,才能达到“合”的状态。
什么让我们失去了发展的态度,而希望一劳永逸呢?是压力、对不确定性的恐惧、完美主义、对失败的担忧等等。
不适是成长的机会
如果你是一名职场新人,工作3年以内,在职业中产生了“不适感”,那么我要恭喜你,你正在成长。
哈佛幸福课的老师泰勒·本·沙哈尔将人的成长分为三个区,他以运动举例,舒适区的运动量太少,达不到训练目标;拉伸区能让自己的肌肉拉伸,提升成绩;损伤区是过度训练,会导致身体受损无法恢复。他认为最好的成长既不是在舒适区,也不是在损伤区,而是在拉伸区,而在这个区域,一定是有轻微不适感的。
为了说明这个观点,我们进一步来区分几个名词——
所谓“不适”是指“不舒服”的感觉,这种感觉往往是由环境变化引起的,比如从学校到职场,就是一个角色、规则的巨大转变;
所谓“不适应”指的是,你对于“不适感”缺乏“应对”能力;
所谓“适应能力”指的是,你对于变化的环境引发的“不适感”的“应对”能力。
这种“适应能力”,不是一味地委曲求全,而是象水一样的灵活,充满弹性。
从这个角度上说,“适应能力”越强的人,能找到的“适合”的职业选项越多。但很多人搞反了,他们希望通过找到一个“适合”的工作让自己“适应”,以至于“舒适区”越来越小,降低了自己的适应能力。而更好的策略是,提升自己的“适应能力”来扩大自己的舒适区,让自己拥有更多“适合”的选项,然后再选择其中“最适合的”。
如果总躲在自己的“舒适区”,是无法获得成长的。正如一些小病可以增加我们的免疫力,而一直生活在无菌实验室中的人,才是最危险的。
从更大的范围看,生物也正是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中不断进化。你觉得达尔文进化论中的“适者”是“适合”的物种,还是“适应能力强”的物种?我认为后者比前者更重要。
适合主义的风险
只讲“适合”不讲“适应”的人,往往只要求职业适合他,却没有想过自己如何适应职业。他们往往是责任的逃避者。
只讲“适合”不讲“适应”的人,往往没有看到适合也是有匹配程度的,而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你只能找到相对的适合,却永远无法达到绝对的适合。
只讲“适合”不讲“适应”的人,往往是“静止的”、“固定化思维”的人,而看不到自己的特质和职业都是在不断发展的。他们认为:只要找到一个完美的对象,就可以“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们追求“门当户对”,却往往让自己陷入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中。
在他们的内心中,往往有这样一些假设:
这个世界上一定有一个跟我的特质绝对匹配的职业;
我的特质(兴趣、能力、价值观)永远不会发生变化,职业也不会发生变化;
找到这个职业就意味着成功、幸福,而且没有不适感;
这个更能带给我成功和幸福的职业,我现在就有能力进入它;
寻找这个职业的代价,小于适应现有职业的代价。
仔细思考这五点假设,你会发现,它们都不是真的。尤其是在你的能力和资源都还不足的阶段,如果坚持寻找“最适合”,你会发现可能有以下的风险:
你发现你找到的每个职业都不能100%匹配,于是你又陷入纠结中;
你的能力太弱,再加上竞争激烈,你想要进入的公司和职业暂时还不想要你;
即使进入了,你发现还是有很多你不适应的地方,你会再次感觉“不适合”;
为了找到这个职业,你兜兜转转好几家公司,职业生涯没有积累;
HR看到你经常换工作,感觉你不稳定,不敢聘用你。
如果你能接受以上的风险和代价,并有你的解决之道,那就去寻找“最适合”的职业吧。毕竟,每个人都有权利和责任选择自己的路。
适合还是适应?
如果你现在能力和资源充足,是职场中的明星——那么,请忘了这篇文章吧!
要“适合”还是要“适应”,根本上取决于你跟社会环境、职业环境的权力对比,到底是你的力量强,还是环境的力量强。
如果你在职业初期,缺少能力和资源,非名校非名企,不是富二代和官二代,主动“适应”“感觉”“不适合”的环境,比寻找“最适合”的工作要更重要。退一步讲,即使未来有一份“更适合”的工作,企业也愿意交给那些更有“适应力”的人,而不是遇到挑战就退缩和逃避的人。
最后,有几个建议:
第一,为追求幸福而离开,而不是逃避痛苦而离开。
不要因为现有工作“不适合”而离开,而要因为找到了“更适合”的工作而离开,前提是对那个“更适合”的工作做更充分的了解。
第二,制定拉伸区的目标,而非焦虑区的目标。
适应往往是循序渐进的,而不是突变的。很多人因为“不适合”而跳槽往往是因为给自己制定的目标过高,而环境又无法达到。比如一年内升职,两年赚够百万等等。通过了解
第三,寻求导师、伙伴的支持。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压力太大,而是支持太少;很多时候不是支持太少,而是我们从不主动寻求支持。
第四,用你的方式去适应环境。
焦虑感跟我们的能力不足有关,而能力不足者很多没有意识到自己性格中的潜在优势。举例来说,如果一个内向者遇到一个外向的领导,会被评价为不主动、缺乏沟通等等。事实上,内向者心思缜密,有很强的文字沟通能力,他们在沟通前需要提前做准备。所以他完全可以通过邮件的方式主动与领导进行沟通,来改变他人的看法。
分享到:
相关推荐
大牛带你跳槽不跳坑 最新互联网顶尖一线大厂JAVA架构师面试实战课程,需要先让同学们清楚的是,这不仅仅是面试的指南课程,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技术课程,每集课程都对可以作为技术点来进行教学,所以即便是不进行面试...
《程序员跳槽全攻略》是针对那些在IT行业中寻求职业发展和改变的程序员们的一份详尽指南。在这个快速变化的领域中,适时地跳槽可能是提升技能、拓宽视野、获得更好职业机会的重要途径。本攻略将从多个角度提供实用的...
- **跳槽的复杂性**:跳槽不应被视为一次轻率的决定,而是一项需要深入思考和精心准备的系统工程。推荐求职者花费1至3个月的时间来进行充分准备,以确保做出最佳的选择。 - **跳槽策略**:建议求职者将跳槽过程分为...
【跳槽自我评价精选】 跳槽是职业生涯中常见的现象,但对于个人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在决定跳槽时,应充分考虑自身的长期...因此,在决定跳槽之前,要确保你清楚自己的方向,有计划地进行,以实现职业生涯的稳步提升。
正确的跳槽应该基于个人成长和发展的考量,寻找一个能够提供更多学习机会、发展空间或更适合你个人价值观的工作环境。而对于那些普遍存在的企业问题,比如工作强度大、节假日安排不合理等,我们应当以一种更为理性的...
程序员跳槽全攻略是一本专注于程序员职业发展和职业规划的电子书,它提供了程序员在考虑换工作时需要考虑的诸多因素和策略。内容涉及如何评估现有工作,如何准备跳槽,如何在面试中表现出色,以及如何在新公司中快速...
跳槽,作为职场生涯中的一个重要...总之,跳槽是一项需要综合考量个人职业目标、市场环境与个人情况的复杂决策。遵循上述建议,可以帮助职场人士在跳槽过程中做出更为明智、理性的选择,促进职业生涯的健康持续发展。
在职业生涯的道路上,“跳槽”这个词汇经常出现在许多职场人士的口中,它代表着一次重大的职业选择,可能意味着从一个熟悉的工作环境转移到一个全新的工作环境。跳槽时,我们应如何进行权衡,确保这一决定能为自己的...
尽管跳槽有很多好处,但是没有目的性的跳槽也会带来很多弊端。 对于想跳槽的程序员,我有以下建议: 不要盲目跳槽 什么是盲目跳槽?盲目跳槽一般基于以下2点: 1 缺乏大局观,纯因眼前利益跳槽 为了更高的薪水跳槽...
对于有意向跳槽或者寻求职业发展的人来说,这是一个不可错过的时机。提到955公司,这通常是指那些实行9点上班,5点下班,一周工作5天的工作制度的公司,这类公司往往注重员工的工作生活平衡,福利待遇相对较好。 ...
索尼的“内部跳槽”制度是公司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一大创新,它不仅体现了公司对员工个人发展的重视,也是激发组织活力、提升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内部跳槽制度的深入了解,可以发现其背后深刻的管理智慧和对...
利用价值传递模型和职业路线图来分析程序员求职跳槽的目标以及需求,为此提供理论支撑和实际指导
新公司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挑战,如适应新公司的运营节奏、应对新领导的领导风格等,都需要你在决策前仔细考量。 在这种情况下,向邀请你的领导请求一段时间来考虑,并利用这段时间去观察和了解新领导的工作方式和风格...
Java程序员跳槽方法 ... 一个项目,刚刚开始,你愿意一直从事这个项目,还是想跳槽到其他项目? 这些问题,你可以自问自答,或者你可以和你的朋友、家人、kollegah讨论一下。职业规划非常重要,需要你认真思考一下。
不成熟的跳槽理由,如与同事关系不佳、对当前工作失去兴趣等,可能会让潜在雇主认为你缺乏稳定性,从而影响你的求职成功率。 2. 适当的跳槽频率:HR通常会更倾向于那些能在一家公司工作至少三年的员工,因为这表明...
但是真正深入研究的东西却不多面试,是跳槽后第一个需要面对的问题;而且不同公司面试的着重点不同;但是却有一个共同点:Java 基础是必考的。 工作第一年,可能问你 String 对象创建的理解,常用的框架是什么等等...
通过使用媒体查询(Media Queries)、流式布局(Flexbox)和网格系统(Grid),开发者可以创建适应不同设备屏幕尺寸的网站。响应式设计确保用户无论在桌面电脑、平板还是手机上都能获得良好的浏览体验。《响应式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