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pp02
  • 浏览: 1053955 次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修炼一名程序员的职业水准

 
阅读更多
程序就是一系列按步骤进行的操作序列,它有好多种级别,比如最低级的微程序、次低级的汇编程序、高级的各种编程语言程序、最高级的脚本语言程序,也许我列的不对,但没关系,我要说的是不管是那个级别的程序,其本质都是操作的逻辑序列。大多数系统和应用程序都是建立在高级编程语言上的,比如C、C++、C#、FORTRAN、BISIC、JAVA等等,就让我们只关注这一级的编程能力吧。因此如果一个程序员的逻辑能力不高,他永远都不能成为一名具有合格职业水准的程序员,我们在下面的讨论有关编程能力的方方面面,最终都是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和实现一名程序员的逻辑能力。
作者:林庆忠,1990年毕业于昆明工学院计算机软件专业,后又于1999年毕业在南京大学 完成软件工程专业硕士的学习,现供职于CNPC旗下的一个行业软件研发中心,因为在网上看了许多有经验的各路软件开发人员写的好帖,一时手痒兴起,也凑一篇壮壮声势。

假设你是一名软件专业毕业的本科学子,如何在工作中修炼成为一名有较高职业水准的程序员呢,本文试图总结作者从事15年软件开发工作的感想,希望对有志成为职业程序员的人有所帮助,并借此机会感谢原昆明工学院计算机系的和智玲老师和张怀宁老师,特别感谢我的硕士导师,南京大学计算机系的博导郑国梁教授。

注:本帖言辞尖刻,乃作者脾气秉性使然,如果你看着有气,就请多多见谅,放下别看了。

程序就是一系列按步骤进行的操作序列,它有好多种级别,比如最低级的微程序、次低级的汇编程序、高级的各种编程语言程序、最高级的脚本语言程序,也许我列的不对,但没关系,我要说的是不管是那个级别的程序,其本质都是操作的逻辑序列。大多数系统和应用程序都是建立在高级编程语言上的,比如C、C++、C#、FORTRAN、BISIC、JAVA等等,就让我们只关注这一级的编程能力吧。因此如果一个程序员的逻辑能力不高,他永远都不能成为一名具有合格职业水准的程序员,我们在下面的讨论有关编程能力的方方面面,最终都是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和实现一名程序员的逻辑能力。

一、掌握基础知识:十六年寒窗的持续积累

从7岁读小学起,经过16年的学习,你从软件专业本科毕业后,必须完成以下几门专业课程的学习: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原理、汇编语言、数据结构、编译原理、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结构性设计语言(PASCAL、C)、面向对象设计语言(C++、C#)、计算机网络等,你最好还懂一些算法分析、分布式系统、计算机图形学、形式逻辑、人工智能原理、软件设计模式、软件构架/框架等研究生的课程,16年来,你积累的除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形成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工作方法。这些是你具备程序员职业水准的基础能力,不要受什么计算机软件怪杰之类传奇的影响,那不过是小概率事件,而且这些怪杰们就算没有读过软件本科和研究生,也往往自学了大多数专业课程,很可能比在校学习的学生对这些课程的精髓部分理解的更好,还有他们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式是特别而高效的,但普遍性差,可以借鉴,不宜模仿。好,所以现在你只需要问问自己,那些课程和知识都学会并掌握了吗?如果是,那就准备好进行实践了。

二、在实践中提高:成为一名高水平的Coder

好了,你毕业了,在校功课都不错,也找了一个专业对口的工作,你想大展鸿图了,可是别急,你的翅膀还不够硬,不信我们说来看看。

通常,你在工作中都会用到某一种单位/公司固定的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开发环境,比如Windows、UNIX、LINUX等操作系统,又比如用VC、VB、PB、Delph、JAVA、Motif/XWindow、QT、OpenGL、OpenInventor等编程语言和开发环境,我们在后面把它们合称为开发环境。就在校学习的有关开发环境的知识而言,大概你距工作需要的差距是不小的,当某个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环境成为你的饭碗时,就不应也不能用通过课程/认证考试之类的眼光和要求来评价你的能力,即使你能考100分。你需要深入地学习该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环境的各类开发手册的所有内容,你会说大多数你都用不上,其实你既对又不对,对的是单从使用的角度而言,你确实用不上开发手册的大多数内容,比如庞大的VC开发类库和复杂的开发环境,你在实际工作中能用到的不到总数的1/10或1/5,不对的地方在于,你用到的部分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是整个体系中的一部分,只有对整个体系有了一个较完整的了解,才能得心应手、随心所欲地用好你用到的部分,你才算初步具备在这种开发环境下进行Coding的职业水准(还远不够程序员的职业水准呢),而这只是刚开始。如何才能真正掌握一种开发环境的全面的知识呢,最原始的办法就是读开发指南/教程、参考手册,一般来讲,学习开发指南/教程时,你如果是一个认真的人,都会完成5/10~7/10左右内容的学习和练习,如果你想成为职业选手,就应该完成9/10以上内容的学习和练习。参考手册不同,大多数所谓的"程序员"们只是用到了才翻翻,这差的太远了,你应该象读开发指南/教程一样,每个环节都要读,比如VC,参考手册中的每个类,类的每个函数,都要读上几遍,它们往往是一小伙一小伙地纠缠在一起使用的,开始时读得你毫无头绪、心烦意乱,不要紧,还有一手呢,如果你开发环境安装的全面,它们往往都有开发商做的demo例子可看,你就进入另一个境界了,开始时你关注demo中的具体技术,后来你发现这些demo的程序写的都还算不错,结构简单但合理,如果你真的用心,就一定能发现一些个别的demo是极品,它所展现的程序逻辑结构是你设计不出来的,你现在有点更关心它的程序设计构架,甚于对你原始目的(某种相关的技术/技巧)的关注,这时的你,开始了从一名Coder向一名Programmer的转变,你会忍不住要看看开发商提供的源程序,比如.h和.cpp,通常你会找到include路径下所有的.h程序,你才知道,哇!好多好多东东在参考手册中都没提到,你要学的太多了,没时间顾及其它的业余爱好了,现在知道为什么程序员是年轻人的职业了吧,你要有足够多的时间才行,即使你的智商有160。如果你走到这一步,在你工作的团队中,已经是经常有人向你请教技术问题,经常有人请求你帮忙debug,你已是公认的"高手"了,别得意,因为你仍然是个Coder,为什么这么说呢,你想想,你已深入了解了这个开发环境中的各种技能,知道一名Coder如何用好这些东西,可是你能设计的出提供给Coder们用的东西吗?唔......,你想了想,可能还不太行。对了,就是这样,你还是一名小我境界的程序员呢,本质是个Coder,当然已是一名高水平的Coder了,然而你需要进一步登堂入室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程序员。

让我们继续吧,通常你都是从精通一种编程环境开始的,假设你已经较为精通在Windows下用VC开发软件了,这时在技术和技巧方面你将面临一小一大两个挑战,第一个小挑战是如果公司/单位改换了开发环境,比如用LINUX下的QT交互语言工具进行开发,你不过是把前面掌握VC的过程再来一遍,由于在主观上经历了VC工具的学习过程,在客观上各种开发环境都有太多相似的方面,这回你掌握的应该较快。要小心,在这时第一次诱惑之门打开了,因为你感觉良好,看!这回这么快,我就这么好地掌握了新的开发环境,你开始关注其它暂时还用不到的同类环境,比如VB、Delph、JAVA,如饥似渴地掌握各种开发工具,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和价值,但你忘了一点,你仍然是个Coder,只不过是一个在好多开发环境下都能编程的Coder,就像你生活在中国,因而精通了汉语,工作需要你又掌握了英语,然后你就来了劲,把俄语、日语、阿拉伯语、拉丁语,等等等等,都学习个遍,我只能说,有点BT。你忘了自己是个职业人,同一类的东西工作中用得到才需学习,太多太多的Coder们喜欢在一起比较和炫耀自己会掌握了几种开发工具,不信你看看招聘时的求职书就知道了,sigh!他们中绝大多数人永远都只能停留在这个层次上,心浮气躁,一生都再也当不成真正的程序员了。总结一下,其实你在这时需要的是对自己掌握新开发环境的能力的自信,而不是一遍遍地重复来证明自己。第二个大挑战就是你明白了只掌握VC是不够的,你发现自己有点浅薄,有很多东东你会用但你不太懂,很多方面支持VC编程的知识你都没掌握,比如操作系统的源码、网络协议知识、Windows 的注册表、进程和线程的基础知识、硬件驱动方面的知识、ActiveX、Windows 庞大的 API,又是一个等等等等,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可是要花费大量时间的,你再一次深切地感到时间太不够用了,因为这时的你大概有许多俗务缠身了,所以有点沮丧,还不用提IT业每天不知有多少新东西在发布,KAO,永远都跟不上,越拉越远了。哎!别气馁,振作一点,你还是忘记了自己是个职业人,既然好多东东在工作中你永远都没机会用,那么干嘛要学呢?用什么才学什么,最多预测到马上要用什么,先一步学什么好了,要知道没有人是真正的、无所不精的全科大夫,除非你是神,但如果你还在耐着性子看这篇文章,你肯定是个人嘛。

OK,一般工作后三五年,你经历了上述过程,经受了诱惑和考验,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你要的是强劲的学习知识的能力,是对某种软件知识/技能的有深度的精通,一种摸到它的根的深度,而不是已掌握的技能的种类和数量。这时无论谁用他掌握了多少种你不会的技能来吓唬你都没用,你对他的层次只有蔑视。通过几年的学习和工作,要记住最重要的一点,永远最重要:对自己学习IT知识能力的自信,一个程序员一生都要不停地进行高强度的学习,用心问问自己,有没有这个自信?别用虚荣心来骗自己哦,如果没有的话,那就不必花费你宝贵的时间向下看了,作者在此感谢你有耐心看到这里,现在建议你关闭这篇文章,趁着年轻,当机立断转行吧!

三、注重逻辑:成为一名职业程序员

好,再前进一点点,你就要成为一名职业程序员了,让我们继续来完成这个任务吧!我们在前一节提到过,"你发现一些个别的demo是极品,它所展现的程序逻辑结构是你设计不出来的,你现在有点更关心它的程序设计构架,甚于对你原始目的(某种相关的技术/技巧)的关注",其实你是在关注这个demo程序作者的思维逻辑,所有程序的本质就是逻辑。技术你已经较好地掌握了,但只有完成逻辑能力的提高,你才能成为一名职业程序员。打一个比方吧,你会十八般武艺,刀枪棍棒都很精通,但就是力气不够,所以永远都上不了战场,这个力气对程序员而言就是逻辑能力(其本质是一个人的数学修养,注意,不是数学知识)。逻辑能力也是逐步提高的,开始时你一定是用直观的逻辑能力来编程的,怎么想就怎么编,不对就再改,在改进中提高自己的逻辑能力,从直观逻辑能力提高到抽象逻辑能力,这是很正常的。提前说一句吧,到达逻辑能力的至高境界,其表现是用数学语言来描述问题和问题的解决办法,高度抽象!好,说回来吧,你要提高逻辑能力,最快的办法就是读别人写的结构优秀的程序。优秀的代码是百读不厌的(这句话是我抄来的),暂时放放对其中某种技术和技巧的关注吧,你要推导和学习的是这些好程序的逻辑结构,它们是被精心设计出来的。你可以先捂住这个demo程序,自己设计一个功能相同的程序结构,然后比较一下demo的程序结构,如果差距较大,那你就不应简单地改进一下,而是要把demo作者设计的过程在心里复原一遍,做到这一点也许有点困难,但这种事干的多了,你就会越干越快,越来越得心应手,你的逻辑能力飞速提升,你能看得上的逻辑结构优秀的程序开始不多了,下一步就是练习。从工作中开始吧,如果你有空闲,你需要做至少两类练习,一类是算法练习,所有的经典算法都是经典的逻辑,题目有的是,像个好学生一样吧,每年的国内国际编程竞赛都有逻辑要求非常高的题,你可以只选一两道难题来做做。当你可以把复杂的单递归程序(只有A调A)变成非递归程序时,已经不错了,如果你能看得懂双递归程序(A调A、A调B、B调A、B调B都有),我为你鼓掌!你不必往下看了,我有点不好意思啦――班门弄斧,你快滚蛋吧!另一类是把以前和当前你工作中你不满意的程序推倒重新设计一遍,这非常重要,省时省力,因为你熟悉需求,技术上也没问题,目的就是改进程序的逻辑结构,很划算哦,唯一要克服的就是:你对推翻以前工作中那点小小成就的心理障碍,如果你真想优秀,说句粗话:这点心理障碍算个屁,一遍遍反复地推倒已有的成果只能使自己快速进步,放手干吧,没什么好可惜的,马恩早就在《共.产.党宣言》里说过了:在这个过程中,你失去的只有锁链(禁锢你思想的锁链)。

让我们来总结一下,经过自我否定后,再生的你尽管对过去的"业绩"还有一些眷恋,但已是一个初步具备职业水准的程序员了,掌握了相应的技术和技巧,具备了较高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最主要的特征是:能自觉地自我否定,不断地追求更高水平的逻辑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你能注意以下一些小的方面,你前进的步伐也许会快一些。

l 从编译原理的角度来理解你工作中使用的高级语言,如果你做到这一点,至少有两个好处,第一个好处是避免一大堆低水平重复出现的编译错误。一名优秀的Coder平均在一个工作日中应该完成200行以上的源码,其编译错误应该控制在5个以下,要知道这200行源码不是一次完成的,所以大多数情况下你都要追求一次编译通过,而一名职业水准的程序员,应该进一步做到即使用purify这类的工具来检查源码,也不会存在严重的内存泄露。第二个好处是可以提高源码的可读性和效率。规范地编写你的代码使你自己的逻辑清晰,因为你明白多加几个括号和空行、多换行对齐、多注释,编译器是会自动识别的,不影响程序执行的效率,反过来,控制好递归调用和循环内的if语句才是提高程序效率的关键,要全力避免递归,但要深刻理解递归,能通过自己建立堆栈来把递归程序转换成非递归程序,要求还是较高的哦!

l 避免思维陷阱,只要你是人就一定有自己的思维惯性,这一定又会表现在你的程序逻辑中,有时你就是从这个惯性中跳不出来(谁都有这个时候),但要心里有数才行,所以你需要帮助,如果你有几个水平相若或更高的职业伙伴,太好了,当遇到花30分钟还打不下的bug时,就别浪费时间了,找他们吧,最要紧的是能思路清晰明确地表述你的问题,通常你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或者伙伴中就有人把问题解决了,又快又好。另外,有几个可以良性竞争的职业伙伴是人生的一件幸事,1+1>2,大家各有所长,你最好做到及时公开你的成果,技不压身嘛,IT发展的这么快,你再优秀,那点东东也没有什么值得隐藏的,所以你可以技术或水平不够高,但千万不可以让真正具有职业水准的选手鄙视你的职业品质和行为。

l 有自己debug的特点,下面的说法作者不敢太肯定,只是经验之谈。即使在VC这种高度完善的开放环境下,你仍然应该要求自己仅凭打印语句就能debug。这也有两点好处,第一个好处是,遇到bug你会认真想问题所在,而不是用debug工具一步步简单地追踪卡在哪儿了,你定位bug范围的方式是从大到小、从粗到精,这是一种自顶向下的思维方式,而用工具追踪,容易形成自底向上的思维方式,这不算好,你应该先看到森林,再看到树木。我反复提及:程序就是逻辑过程,大多数程序从main函数开始,是由数据结构和功能子程序组成的一个树形结构的逻辑过程(要认清即使是面向对象的程序语言也是一样的),它的执行过程是深度优先的,但你定位bug应该是广度优先的,好好想想这一点,嗯?第二个好处是强迫你思考并记住而不是用工具看到调用过程,你大脑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胳膊上肌肉的力量一样,都是练出来的,如果你的bug是程序结构上的逻辑错误引起的,这一点就非常重要了,顺便说一句,最难打的bug就是程序逻辑结构错误导致的bug。你要是真正明明白白地认识到这儿了,那我就没什么东西可以告诉你了。总之,程序员的职业水准:生产效率和程序质量,主要是取决于源码中bug的数量和debug的速度,而不是取决于编写源码的速度。给你一个我自己定义的考查一个职业程序员的指标:一个合格水准的职业程序员,编程的时间如果算一份的话,其累计debug的时间不能超过一份,真正职业高手累计debug的时间应该控制在0.5份以下,如何?你关上门悄悄问问自己,你花费在编程和debug上的时间比例是多少?如果你把程序员作为自己一生的职业,那么就永远都要牢记一点:追求做一个0 bug的优秀程序员!这是任何一个想成为职业程序员的人的理想,请相信:坚忍不拔地追求实现这个理想将让你出类拔萃!

l 做好程序的单元测试,这是另一项考查你是否是一名具有合格职业水准的程序员的一个必要指标。其实在你拿到需求的时候就要准备单元测试用例了,并且这些用例将直接影响你的详细设计(有关软件设计本来是该放在第四节讲的)。我们还是打比方吧,当你拿到一个需求时,除了分析它静态的功能外,还应明确它动态的操作/执行过程,把这个动态过程明确地用流程图画出来,比如分为A~Z的26步,其中A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A1~A5的5步,直到不能再分解为止。又比如说A3步不可分解了,那么你应该把A3步的正常操作和所有五花八门的异常操作都列出来,确保正常的操作肯定正确,异常的操作起码程序不退出才行。这样你就要写好多好多的测试用例,说句老实话,我也从来不写!但我一般会列一个提纲,比如A3步有正常的操作a、b、c、d、e共5项,异常的操作有f、g、h、i、j、k、l、m、n共9项,你在进行单元测试时都应该跑一遍,这样的程序都还不敢说质量如何好,但起码可以说较稳定吧!如果要想在进行单元测试时干得快、效率高,那么在进行详细设计时,你就应该把A3步中对所有正常操作和异常操作的判断都设计好,在编程实现A3步时,使得程序的结构合理高效,对不对?所以,如果你在工作中是割裂地看待软件工程中从需求、分析、设计、编程、测试等各个环节,恐怕水平很有限喔!但如果你在分析需求时就能看到测试的问题,并改进设计和实现,为此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嘿嘿,整个软件开发过程你的效率会高很多,通常你在一个开发团队中就会高度自信的,你已越过当一名偏颇、露骨的高手的境界,成为一个平静的高手,这可是The best in the best!,用周星星的话说:是高手之高高手,因为别人看不出你高在哪儿,没见你有什么高招或特拚命干,但反正你就是干得又快又好、又省力。关于进行单元测试还有很多复杂的方法,在此本文只提到了最基本的一点,目的是让你在工作上考虑周全、安排有序,其它的自己琢磨吧,没有人能替你吃饱饭!

l 如果你是用C++编程,我再简单谈谈有关内层释放的一个小技巧,就是对所有你编写的类,在构造和析构函数中加打印语句,统计每个类在运行程序时构造和析构的地方,如果是配对的,那么起码没有对象类一级的内层在程序运行结束时没有释放,然后你就可以把打印语句删掉了,招数虽土,但管用!

l 还有其它一些好习惯,在这里我随笔写一些,你要是有不同看法也请一笑过之吧。编程时应该对齐缩进,一个缩进用一个tab键,一般是4个空格,严格遵守开发团队的编程规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子程序不应超过30行(不算空行),其内多重循环不应超过3层,否则都应该分裂成两个子程序,个别算法程序可以长一些,但也不宜超过200行。通常一个类的所有成员函数总和不宜超过1500行,多了就应该考虑分解成两个类(这个工作最好在设计时就完成)。每完成一小段程序,比如15~30行,就立即编译运行,不要假装高手,先敲它一大堆程序,再编译运行,妄想一次成功,体验一种假爽的、虚荣的快感,或炫耀给别人看,这么做只能证明自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傻瓜,装酷而已。因为只要有一次不成功,你就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调程序,别人的进度在这时就远远地超过你了,平常心是道,还是修炼真功夫吧!孙子兵法里关于这一点有明确的阐述,我就不引用了,但建议你真的不要这么干,除非你确实就是这样总是一次就成功的天才,那你还看这篇文章干什么呢?我又不是写给你们这些天才们看的。再就是有学会买好书、读好书,关于计算机和软件方面的书太多了,时间有限,比如有一个叫侯捷的家伙,几乎写的每本书都不错,张国峰的C++编程也不错,这只是我的个人意见啊,好书多着呢,列出来比这篇文章长好多倍,我就不多说了。还有一招,要是你运气好,能搞到一些著名软件系统的源码,好好读读吧,在此我只能告诉你,Linux操作系统的一些源码不错,是开放的,你可以合法地搞到,其它的不要说是我建议你侵犯知识版权啊!

四、天生神力:成为系统分析员

本来就论述如何成为一名职业程序员而言,本文已基本完成任务了,但《菜根谭》有言:竭世机枢,似一滴投于巨壑,穷诸玄辩,若一毫置于太虚。既已乘兴到此,何妨多置一毫于太虚呢,作者不才,干脆尽兴写算了。

你要是运气好,直接进入了一个严格规范生产的软件企业就业,刚开始就应该是按别人做好的软件设计来实现编程,你可以有机会直接学习软件设计,当你积累的足够多了,能够对其中的一些设计提出好的改进建议,而且干得又快又好,就会渐渐地展露头角,我相信你终有一天成为一名软件设计人员(注意,不是软件产品设计人员),步入系统分析员的行列,但这还需其它的一些条件和自我修炼。如果你在一个不规范的软件企业工作,那也不错,你很可能直接就有机会进行软件设计,然后开发、测试,甚至还不得不自己定义需求,把软件开发过程的各个环节走一个遍,当然这样对你的要求更高,而且你也不容易得到及时有益的指点,在正态分布的情况下,你应该是成长的很慢。但不管就业的单位如何,如果你决心要成为顶尖软件职业选手,通常什么客观困难都阻挡不了你,然而你个人的因素可能会阻止你的前进。下面提出的观点纯属一己之见,伤人自尊之处作者在此提前道歉,并建议你除非对本文有强烈的兴趣,否则就请直接看第五节或放下别看了。丑话已说在前头了,在各种软件开发组织的发展过程中的事实也证明,只有少数程序员能成为系统分析员,我想这一点不是我杜撰的吧,因此你要是在看接下来的部分时感到气愤难当,那也实在没着,纯属活该,因为作者只是在说明自己的观点而已,你最多可以呲之以鼻,表示一下你的轻蔑好了,但没有任何理由可以骂人!

作者自己没有到微软面试过,但身处软件行业,关于微软的许多东东当然还是有耳闻的,据说微软招聘一名程序员要过五个已经成为微软程序员的面试关,而且是一票否决制,又据说大多数面试题并非编程,而是一些有关逻辑和智力的题,作者私下也做过许多流传的微软面试题,并对此做法深以为然。程序的本质就是逻辑,所以几十年前就有人提出编程是一门艺术,而艺术是要靠天份的,这一点少有人反对。一个人的逻辑能力可以不断提高,但其能到达的终极逻辑能力的层次必定为其天生智力所限制,这一点就让人不易接受了。好笑啊!人们可以公开承认自己没有某种或全部的艺术天份,但要说自己逻辑天份不够,换句话说承认自己笨、IQ不够高,往往是要怒发冲冠的,其实这又有什么区别呢?话都说到这儿了,再次建议你如果不够自信,就跳过这一节吧,直接看第五节,好吗?

好了,把话题说回来,你已经成为一门合格的职业程序员了,如果要想成为从事软件系统设计的职业系统分析员,第一件事就是悄悄找一个标准智商测试的网站或其它渠道,严格认真的测一测自己的智商,如果IQ低于130 (正常智商是110),就请别费劲了,打消掉成为系统分析员的念头吧!好!好!先请你冷静一下,好好想想,其实微软面试时就是在测你的智商和逻辑数学素质呢,这就是本节的标题为"天生神力"的原因,因为设计就是从无到有地进行创造,无论是软件还是其它行业都一样,可以有借鉴的,没有现成的,设计就是创造!如果你IQ在130以上,又决心要当一名职业软件系统分析员,其实你不过是要准备好吃更大的苦而已,有什么好虚荣的呢?

修炼还是从基本功开始的,过程和成为一名职业程序员差不多。必须使用设计工具这一点是不用多说的。在工作中,你基本上遇到的是两类方式的设计,一个是结构化设计,另一个是面向对象设计,就个人经验而言,面向对象的设计更好。如果你工作中不得不采用结构化的设计,你必须熟练地掌握数据流图和控制流图的分析和设计,一般来讲,如果你把一个软件中用到的数据模型设计好了,针对功能化的流程,不难设计出数据流图,但下一步设计控制流图才是挑战,如果你按照需求走不通设计好的控制流图,那么你或别人在按照这个设计编程实现时,必定也走不通,没有奇迹会发生,还是在设计阶段严格要求吧,又有一点需要牢记:返工是最慢的。当你在进行控制流图的设计时,也不要妄想得到需求人员提供给你明确的指点,通常他们要是能够把需求的功能和操作次序写完整的话,你应该就感恩戴德了,从需求中整理出功能、操作的拓扑次序和条件是你作为系统分析员的职责。看看,要是没有一点图论的基础和拓扑学的入门知识,你是当不好一个职业系统分析员的,即使你天赋不错,必要的数学和逻辑素质仍然不可或缺。也不用气馁,永远没有最好的设计,只有更好的设计,反复地进行设计迭代,勇于推翻旧的设计,你将快速进步。如果你在工作中是采用面向对象进行设计的,那就更有利了,有关面向对象设计的书太多了,不用作者在此多费口舌,建议精读一本经典的书,比如北大邵维忠等编译的《面向对象的分析》,有些方法和技巧可能过时,但其逻辑的基本原理是非常正确的,其本质是,你在逻辑上是如何认识这个世界的,你就是如何设计软件体系结构的,然后读读其它书,触类旁通,自己创造机会多实践,成功自然会到来的,总之,不管是结构化设计还是面向对象设计,评价一下自己的软件系统设计方案吧,有好多指标呢,比如是否均匀和平衡?局部独立性强不强?有没有歧异的结构?有没有层次太多或太少?有没有某个层次太大、太广?是不是逻辑结构先复杂了再化简的?还是只会设计简单的,复杂不起来(这一点是笨哦,如果出现多次,请你不要意气用事,转行吧)?最重要的一点,是否容易理解、实现和改进?你自己会得出评价的。如果有机会看到别人的设计,一定不要错过学习的机会,自己推导一遍,认真比较比较,获益会较多。

走到这一步,你就应该关注设计模式了,首先还是学习,这方面的好书有的是,但一般在工作中用到的设计模式较为单一,应该多尝试一下其它的设计模式。其次必须要明白设计模式不是设计思路,也不能代替设计思路,比方你要从A到B修一条路,设计模式只是让你选择,是修水泥的还是柏油的?是高架路还是普通的,但线路必须你自己定,而线路就是设计思路,模式对思路是有影响,但不能代替,所以如果你的智商高达250,我相信你直接用汇编语言也能写出面向对象的程序来。第三在此有一个陷阱,很多系统分析员生搬硬套设计模式,全然不懂如何融会贯通,在你的一项具体工作中,往往是以一种设计模式为主,其它模式为辅的,思维不拘泥于形式才是关键,而且也为你到达更高的软件设计的境界做好准备。

唉!都不知该怎么向下写好了,因为已达到作者水平的极限了,我胡乱说一点,你凑合看吧。软件设计最终的层次是: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这句话是李小龙说的,不是我说的。再拾人牙慧一把,类比一个故事吧,金大侠在《倚天屠龙记》里讲到张无忌初学太极,学会的标志是把刚学的招数全忘了,记住的是太极的道理和精神,和李小龙有些相似喔,软件设计也一样,忘记所有的设计模式,随心所欲进行设计才是至高境界,所以你能到达多高的软件设计的境界最终将取决于你的哲学素质,这一点实在是不好写啊,你自己领悟吧!作者只有祝福了!

五、职业人的终极目标:全面修炼,成为Leader

这一节更不好写,涉及到太多其它非技术方面的因素,特别是个人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修炼,如果本帖的点击率超过作者私下期望的一个数值,那我就争取尽力厚着脸皮再补上吧。我只说一句,虽然大家都知道软件开发是一个团队性的工作,但追求参与一个大型软件系统的成功开发,是一名软件人员的本能,就像拿破仑说的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所以不追求实现大系统的软件人员,也不是一个好的职业软件人员,但你只有成为Leader,领导一个优秀的软件开发团队,才有机会实现这个终极职业目标,对不对?

好吧,不管你现在的感受如何,我都谢谢你能读到这里!我不习惯假歉虚,就不说什么作者水平有限,本文抛砖引玉,欢迎大家批评斧正之类的客套话了,虽然作者水平确实有限。所以我认为你尽管有权砸砖,但实在没必要搞回帖、或回骂、或顶之类的玩意儿,我只是尽兴写一点多年从事软件开发工作的体验,因此接下来我就高挂免战牌,不回复任何回帖了。再次谢谢你能有耐心读到这里!希望本文对你有所裨益,祝你成功!再见!

二、在实践中提高:成为一名高水平的Coder

好了,你毕业了,在校功课都不错,也找了一个专业对口的工作,你想大展鸿图了,可是别急,你的翅膀还不够硬,不信我们说来看看。

通常,你在工作中都会用到某一种单位/公司固定的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开发环境,比如Windows、UNIX、LINUX等操作系统,又比如用VC、VB、PB、Delph、JAVA、Motif/XWindow、QT、OpenGL、OpenInventor等编程语言和开发环境,我们在后面把它们合称为开发环境。就在校学习的有关开发环境的知识而言,大概你距工作需要的差距是不小的,当某个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环境成为你的饭碗时,就不应也不能用通过课程/认证考试之类的眼光和要求来评价你的能力,即使你能考100分。你需要深入地学习该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环境的各类开发手册的所有内容,你会说大多数你都用不上,其实你既对又不对,对的是单从使用的角度而言,你确实用不上开发手册的大多数内容,比如庞大的VC开发类库和复杂的开发环境,你在实际工作中能用到的不到总数的1/10或1/5,不对的地方在于,你用到的部分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是整个体系中的一部分,只有对整个体系有了一个较完整的了解,才能得心应手、随心所欲地用好你用到的部分,你才算初步具备在这种开发环境下进行Coding的职业水准(还远不够程序员的职业水准呢),而这只是刚开始。如何才能真正掌握一种开发环境的全面的知识呢,最原始的办法就是读开发指南/教程、参考手册,一般来讲,学习开发指南/教程时,你如果是一个认真的人,都会完成5/10~7/10左右内容的学习和练习,如果你想成为职业选手,就应该完成9/10以上内容的学习和练习。参考手册不同,大多数所谓的"程序员"们只是用到了才翻翻,这差的太远了,你应该象读开发指南/教程一样,每个环节都要读,比如VC,参考手册中的每个类,类的每个函数,都要读上几遍,它们往往是一小伙一小伙地纠缠在一起使用的,开始时读得你毫无头绪、心烦意乱,不要紧,还有一手呢,如果你开发环境安装的全面,它们往往都有开发商做的demo例子可看,你就进入另一个境界了,开始时你关注demo中的具体技术,后来你发现这些demo的程序写的都还算不错,结构简单但合理,如果你真的用心,就一定能发现一些个别的demo是极品,它所展现的程序逻辑结构是你设计不出来的,你现在有点更关心它的程序设计构架,甚于对你原始目的(某种相关的技术/技巧)的关注,这时的你,开始了从一名Coder向一名Programmer的转变,你会忍不住要看看开发商提供的源程序,比如.h和.cpp,通常你会找到include路径下所有的.h程序,你才知道,哇!好多好多东东在参考手册中都没提到,你要学的太多了,没时间顾及其它的业余爱好了,现在知道为什么程序员是年轻人的职业了吧,你要有足够多的时间才行,即使你的智商有160。如果你走到这一步,在你工作的团队中,已经是经常有人向你请教技术问题,经常有人请求你帮忙debug,你已是公认的"高手"了,别得意,因为你仍然是个Coder,为什么这么说呢,你想想,你已深入了解了这个开发环境中的各种技能,知道一名Coder如何用好这些东西,可是你能设计的出提供给Coder们用的东西吗?唔......,你想了想,可能还不太行。对了,就是这样,你还是一名小我境界的程序员呢,本质是个Coder,当然已是一名高水平的Coder了,然而你需要进一步登堂入室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程序员。

让我们继续吧,通常你都是从精通一种编程环境开始的,假设你已经较为精通在Windows下用VC开发软件了,这时在技术和技巧方面你将面临一小一大两个挑战,第一个小挑战是如果公司/单位改换了开发环境,比如用LINUX下的QT交互语言工具进行开发,你不过是把前面掌握VC的过程再来一遍,由于在主观上经历了VC工具的学习过程,在客观上各种开发环境都有太多相似的方面,这回你掌握的应该较快。要小心,在这时第一次诱惑之门打开了,因为你感觉良好,看!这回这么快,我就这么好地掌握了新的开发环境,你开始关注其它暂时还用不到的同类环境,比如VB、Delph、JAVA,如饥似渴地掌握各种开发工具,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和价值,但你忘了一点,你仍然是个Coder,只不过是一个在好多开发环境下都能编程的Coder,就像你生活在中国,因而精通了汉语,工作需要你又掌握了英语,然后你就来了劲,把俄语、日语、阿拉伯语、拉丁语,等等等等,都学习个遍,我只能说,有点BT。你忘了自己是个职业人,同一类的东西工作中用得到才需学习,太多太多的Coder们喜欢在一起比较和炫耀自己会掌握了几种开发工具,不信你看看招聘时的求职书就知道了,sigh!他们中绝大多数人永远都只能停留在这个层次上,心浮气躁,一生都再也当不成真正的程序员了。总结一下,其实你在这时需要的是对自己掌握新开发环境的能力的自信,而不是一遍遍地重复来证明自己。第二个大挑战就是你明白了只掌握VC是不够的,你发现自己有点浅薄,有很多东东你会用但你不太懂,很多方面支持VC编程的知识你都没掌握,比如操作系统的源码、网络协议知识、Windows 的注册表、进程和线程的基础知识、硬件驱动方面的知识、ActiveX、Windows 庞大的 API,又是一个等等等等,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可是要花费大量时间的,你再一次深切地感到时间太不够用了,因为这时的你大概有许多俗务缠身了,所以有点沮丧,还不用提IT业每天不知有多少新东西在发布,KAO,永远都跟不上,越拉越远了。哎!别气馁,振作一点,你还是忘记了自己是个职业人,既然好多东东在工作中你永远都没机会用,那么干嘛要学呢?用什么才学什么,最多预测到马上要用什么,先一步学什么好了,要知道没有人是真正的、无所不精的全科大夫,除非你是神,但如果你还在耐着性子看这篇文章,你肯定是个人嘛。

OK,一般工作后三五年,你经历了上述过程,经受了诱惑和考验,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你要的是强劲的学习知识的能力,是对某种软件知识/技能的有深度的精通,一种摸到它的根的深度,而不是已掌握的技能的种类和数量。这时无论谁用他掌握了多少种你不会的技能来吓唬你都没用,你对他的层次只有蔑视。通过几年的学习和工作,要记住最重要的一点,永远最重要:对自己学习IT知识能力的自信,一个程序员一生都要不停地进行高强度的学习,用心问问自己,有没有这个自信?别用虚荣心来骗自己哦,如果没有的话,那就不必花费你宝贵的时间向下看了,作者在此感谢你有耐心看到这里,现在建议你关闭这篇文章,趁着年轻,当机立断转行吧!

三、注重逻辑:成为一名职业程序员

好,再前进一点点,你就要成为一名职业程序员了,让我们继续来完成这个任务吧!我们在前一节提到过,"你发现一些个别的demo是极品,它所展现的程序逻辑结构是你设计不出来的,你现在有点更关心它的程序设计构架,甚于对你原始目的(某种相关的技术/技巧)的关注",其实你是在关注这个demo程序作者的思维逻辑,所有程序的本质就是逻辑。技术你已经较好地掌握了,但只有完成逻辑能力的提高,你才能成为一名职业程序员。打一个比方吧,你会十八般武艺,刀枪棍棒都很精通,但就是力气不够,所以永远都上不了战场,这个力气对程序员而言就是逻辑能力(其本质是一个人的数学修养,注意,不是数学知识)。逻辑能力也是逐步提高的,开始时你一定是用直观的逻辑能力来编程的,怎么想就怎么编,不对就再改,在改进中提高自己的逻辑能力,从直观逻辑能力提高到抽象逻辑能力,这是很正常的。提前说一句吧,到达逻辑能力的至高境界,其表现是用数学语言来描述问题和问题的解决办法,高度抽象!好,说回来吧,你要提高逻辑能力,最快的办法就是读别人写的结构优秀的程序。优秀的代码是百读不厌的(这句话是我抄来的),暂时放放对其中某种技术和技巧的关注吧,你要推导和学习的是这些好程序的逻辑结构,它们是被精心设计出来的。你可以先捂住这个demo程序,自己设计一个功能相同的程序结构,然后比较一下demo的程序结构,如果差距较大,那你就不应简单地改进一下,而是要把demo作者设计的过程在心里复原一遍,做到这一点也许有点困难,但这种事干的多了,你就会越干越快,越来越得心应手,你的逻辑能力飞速提升,你能看得上的逻辑结构优秀的程序开始不多了,下一步就是练习。从工作中开始吧,如果你有空闲,你需要做至少两类练习,一类是算法练习,所有的经典算法都是经典的逻辑,题目有的是,像个好学生一样吧,每年的国内国际编程竞赛都有逻辑要求非常高的题,你可以只选一两道难题来做做。当你可以把复杂的单递归程序(只有A调A)变成非递归程序时,已经不错了,如果你能看得懂双递归程序(A调A、A调B、B调A、B调B都有),我为你鼓掌!你不必往下看了,我有点不好意思啦――班门弄斧,你快滚蛋吧!另一类是把以前和当前你工作中你不满意的程序推倒重新设计一遍,这非常重要,省时省力,因为你熟悉需求,技术上也没问题,目的就是改进程序的逻辑结构,很划算哦,唯一要克服的就是:你对推翻以前工作中那点小小成就的心理障碍,如果你真想优秀,说句粗话:这点心理障碍算个屁,一遍遍反复地推倒已有的成果只能使自己快速进步,放手干吧,没什么好可惜的,马恩早就在《共.产.党宣言》里说过了:在这个过程中,你失去的只有锁链(禁锢你思想的锁链)。

让我们来总结一下,经过自我否定后,再生的你尽管对过去的"业绩"还有一些眷恋,但已是一个初步具备职业水准的程序员了,掌握了相应的技术和技巧,具备了较高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最主要的特征是:能自觉地自我否定,不断地追求更高水平的逻辑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你能注意以下一些小的方面,你前进的步伐也许会快一些。

l 从编译原理的角度来理解你工作中使用的高级语言,如果你做到这一点,至少有两个好处,第一个好处是避免一大堆低水平重复出现的编译错误。一名优秀的Coder平均在一个工作日中应该完成200行以上的源码,其编译错误应该控制在5个以下,要知道这200行源码不是一次完成的,所以大多数情况下你都要追求一次编译通过,而一名职业水准的程序员,应该进一步做到即使用purify这类的工具来检查源码,也不会存在严重的内存泄露。第二个好处是可以提高源码的可读性和效率。规范地编写你的代码使你自己的逻辑清晰,因为你明白多加几个括号和空行、多换行对齐、多注释,编译器是会自动识别的,不影响程序执行的效率,反过来,控制好递归调用和循环内的if语句才是提高程序效率的关键,要全力避免递归,但要深刻理解递归,能通过自己建立堆栈来把递归程序转换成非递归程序,要求还是较高的哦!

l 避免思维陷阱,只要你是人就一定有自己的思维惯性,这一定又会表现在你的程序逻辑中,有时你就是从这个惯性中跳不出来(谁都有这个时候),但要心里有数才行,所以你需要帮助,如果你有几个水平相若或更高的职业伙伴,太好了,当遇到花30分钟还打不下的bug时,就别浪费时间了,找他们吧,最要紧的是能思路清晰明确地表述你的问题,通常你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或者伙伴中就有人把问题解决了,又快又好。另外,有几个可以良性竞争的职业伙伴是人生的一件幸事,1+1>2,大家各有所长,你最好做到及时公开你的成果,技不压身嘛,IT发展的这么快,你再优秀,那点东东也没有什么值得隐藏的,所以你可以技术或水平不够高,但千万不可以让真正具有职业水准的选手鄙视你的职业品质和行为。

l 有自己debug的特点,下面的说法作者不敢太肯定,只是经验之谈。即使在VC这种高度完善的开放环境下,你仍然应该要求自己仅凭打印语句就能debug。这也有两点好处,第一个好处是,遇到bug你会认真想问题所在,而不是用debug工具一步步简单地追踪卡在哪儿了,你定位bug范围的方式是从大到小、从粗到精,这是一种自顶向下的思维方式,而用工具追踪,容易形成自底向上的思维方式,这不算好,你应该先看到森林,再看到树木。我反复提及:程序就是逻辑过程,大多数程序从main函数开始,是由数据结构和功能子程序组成的一个树形结构的逻辑过程(要认清即使是面向对象的程序语言也是一样的),它的执行过程是深度优先的,但你定位bug应该是广度优先的,好好想想这一点,嗯?第二个好处是强迫你思考并记住而不是用工具看到调用过程,你大脑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胳膊上肌肉的力量一样,都是练出来的,如果你的bug是程序结构上的逻辑错误引起的,这一点就非常重要了,顺便说一句,最难打的bug就是程序逻辑结构错误导致的bug。你要是真正明明白白地认识到这儿了,那我就没什么东西可以告诉你了。总之,程序员的职业水准:生产效率和程序质量,主要是取决于源码中bug的数量和debug的速度,而不是取决于编写源码的速度。给你一个我自己定义的考查一个职业程序员的指标:一个合格水准的职业程序员,编程的时间如果算一份的话,其累计debug的时间不能超过一份,真正职业高手累计debug的时间应该控制在0.5份以下,如何?你关上门悄悄问问自己,你花费在编程和debug上的时间比例是多少?如果你把程序员作为自己一生的职业,那么就永远都要牢记一点:追求做一个0 bug的优秀程序员!这是任何一个想成为职业程序员的人的理想,请相信:坚忍不拔地追求实现这个理想将让你出类拔萃!

l 做好程序的单元测试,这是另一项考查你是否是一名具有合格职业水准的程序员的一个必要指标。其实在你拿到需求的时候就要准备单元测试用例了,并且这些用例将直接影响你的详细设计(有关软件设计本来是该放在第四节讲的)。我们还是打比方吧,当你拿到一个需求时,除了分析它静态的功能外,还应明确它动态的操作/执行过程,把这个动态过程明确地用流程图画出来,比如分为A~Z的26步,其中A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A1~A5的5步,直到不能再分解为止。又比如说A3步不可分解了,那么你应该把A3步的正常操作和所有五花八门的异常操作都列出来,确保正常的操作肯定正确,异常的操作起码程序不退出才行。这样你就要写好多好多的测试用例,说句老实话,我也从来不写!但我一般会列一个提纲,比如A3步有正常的操作a、b、c、d、e共5项,异常的操作有f、g、h、i、j、k、l、m、n共9项,你在进行单元测试时都应该跑一遍,这样的程序都还不敢说质量如何好,但起码可以说较稳定吧!如果要想在进行单元测试时干得快、效率高,那么在进行详细设计时,你就应该把A3步中对所有正常操作和异常操作的判断都设计好,在编程实现A3步时,使得程序的结构合理高效,对不对?所以,如果你在工作中是割裂地看待软件工程中从需求、分析、设计、编程、测试等各个环节,恐怕水平很有限喔!但如果你在分析需求时就能看到测试的问题,并改进设计和实现,为此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嘿嘿,整个软件开发过程你的效率会高很多,通常你在一个开发团队中就会高度自信的,你已越过当一名偏颇、露骨的高手的境界,成为一个平静的高手,这可是The best in the best!,用周星星的话说:是高手之高高手,因为别人看不出你高在哪儿,没见你有什么高招或特拚命干,但反正你就是干得又快又好、又省力。关于进行单元测试还有很多复杂的方法,在此本文只提到了最基本的一点,目的是让你在工作上考虑周全、安排有序,其它的自己琢磨吧,没有人能替你吃饱饭!

l 如果你是用C++编程,我再简单谈谈有关内层释放的一个小技巧,就是对所有你编写的类,在构造和析构函数中加打印语句,统计每个类在运行程序时构造和析构的地方,如果是配对的,那么起码没有对象类一级的内层在程序运行结束时没有释放,然后你就可以把打印语句删掉了,招数虽土,但管用!

l 还有其它一些好习惯,在这里我随笔写一些,你要是有不同看法也请一笑过之吧。编程时应该对齐缩进,一个缩进用一个tab键,一般是4个空格,严格遵守开发团队的编程规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子程序不应超过30行(不算空行),其内多重循环不应超过3层,否则都应该分裂成两个子程序,个别算法程序可以长一些,但也不宜超过200行。通常一个类的所有成员函数总和不宜超过1500行,多了就应该考虑分解成两个类(这个工作最好在设计时就完成)。每完成一小段程序,比如15~30行,就立即编译运行,不要假装高手,先敲它一大堆程序,再编译运行,妄想一次成功,体验一种假爽的、虚荣的快感,或炫耀给别人看,这么做只能证明自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傻瓜,装酷而已。因为只要有一次不成功,你就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调程序,别人的进度在这时就远远地超过你了,平常心是道,还是修炼真功夫吧!孙子兵法里关于这一点有明确的阐述,我就不引用了,但建议你真的不要这么干,除非你确实就是这样总是一次就成功的天才,那你还看这篇文章干什么呢?我又不是写给你们这些天才们看的。再就是有学会买好书、读好书,关于计算机和软件方面的书太多了,时间有限,比如有一个叫侯捷的家伙,几乎写的每本书都不错,张国峰的C++编程也不错,这只是我的个人意见啊,好书多着呢,列出来比这篇文章长好多倍,我就不多说了。还有一招,要是你运气好,能搞到一些著名软件系统的源码,好好读读吧,在此我只能告诉你,Linux操作系统的一些源码不错,是开放的,你可以合法地搞到,其它的不要说是我建议你侵犯知识版权啊!

四、天生神力:成为系统分析员

本来就论述如何成为一名职业程序员而言,本文已基本完成任务了,但《菜根谭》有言:竭世机枢,似一滴投于巨壑,穷诸玄辩,若一毫置于太虚。既已乘兴到此,何妨多置一毫于太虚呢,作者不才,干脆尽兴写算了。

你要是运气好,直接进入了一个严格规范生产的软件企业就业,刚开始就应该是按别人做好的软件设计来实现编程,你可以有机会直接学习软件设计,当你积累的足够多了,能够对其中的一些设计提出好的改进建议,而且干得又快又好,就会渐渐地展露头角,我相信你终有一天成为一名软件设计人员(注意,不是软件产品设计人员),步入系统分析员的行列,但这还需其它的一些条件和自我修炼。如果你在一个不规范的软件企业工作,那也不错,你很可能直接就有机会进行软件设计,然后开发、测试,甚至还不得不自己定义需求,把软件开发过程的各个环节走一个遍,当然这样对你的要求更高,而且你也不容易得到及时有益的指点,在正态分布的情况下,你应该是成长的很慢。但不管就业的单位如何,如果你决心要成为顶尖软件职业选手,通常什么客观困难都阻挡不了你,然而你个人的因素可能会阻止你的前进。下面提出的观点纯属一己之见,伤人自尊之处作者在此提前道歉,并建议你除非对本文有强烈的兴趣,否则就请直接看第五节或放下别看了。丑话已说在前头了,在各种软件开发组织的发展过程中的事实也证明,只有少数程序员能成为系统分析员,我想这一点不是我杜撰的吧,因此你要是在看接下来的部分时感到气愤难当,那也实在没着,纯属活该,因为作者只是在说明自己的观点而已,你最多可以呲之以鼻,表示一下你的轻蔑好了,但没有任何理由可以骂人!

作者自己没有到微软面试过,但身处软件行业,关于微软的许多东东当然还是有耳闻的,据说微软招聘一名程序员要过五个已经成为微软程序员的面试关,而且是一票否决制,又据说大多数面试题并非编程,而是一些有关逻辑和智力的题,作者私下也做过许多流传的微软面试题,并对此做法深以为然。程序的本质就是逻辑,所以几十年前就有人提出编程是一门艺术,而艺术是要靠天份的,这一点少有人反对。一个人的逻辑能力可以不断提高,但其能到达的终极逻辑能力的层次必定为其天生智力所限制,这一点就让人不易接受了。好笑啊!人们可以公开承认自己没有某种或全部的艺术天份,但要说自己逻辑天份不够,换句话说承认自己笨、IQ不够高,往往是要怒发冲冠的,其实这又有什么区别呢?话都说到这儿了,再次建议你如果不够自信,就跳过这一节吧,直接看第五节,好吗?

好了,把话题说回来,你已经成为一门合格的职业程序员了,如果要想成为从事软件系统设计的职业系统分析员,第一件事就是悄悄找一个标准智商测试的网站或其它渠道,严格认真的测一测自己的智商,如果IQ低于130 (正常智商是110),就请别费劲了,打消掉成为系统分析员的念头吧!好!好!先请你冷静一下,好好想想,其实微软面试时就是在测你的智商和逻辑数学素质呢,这就是本节的标题为"天生神力"的原因,因为设计就是从无到有地进行创造,无论是软件还是其它行业都一样,可以有借鉴的,没有现成的,设计就是创造!如果你IQ在130以上,又决心要当一名职业软件系统分析员,其实你不过是要准备好吃更大的苦而已,有什么好虚荣的呢?

修炼还是从基本功开始的,过程和成为一名职业程序员差不多。必须使用设计工具这一点是不用多说的。在工作中,你基本上遇到的是两类方式的设计,一个是结构化设计,另一个是面向对象设计,就个人经验而言,面向对象的设计更好。如果你工作中不得不采用结构化的设计,你必须熟练地掌握数据流图和控制流图的分析和设计,一般来讲,如果你把一个软件中用到的数据模型设计好了,针对功能化的流程,不难设计出数据流图,但下一步设计控制流图才是挑战,如果你按照需求走不通设计好的控制流图,那么你或别人在按照这个设计编程实现时,必定也走不通,没有奇迹会发生,还是在设计阶段严格要求吧,又有一点需要牢记:返工是最慢的。当你在进行控制流图的设计时,也不要妄想得到需求人员提供给你明确的指点,通常他们要是能够把需求的功能和操作次序写完整的话,你应该就感恩戴德了,从需求中整理出功能、操作的拓扑次序和条件是你作为系统分析员的职责。看看,要是没有一点图论的基础和拓扑学的入门知识,你是当不好一个职业系统分析员的,即使你天赋不错,必要的数学和逻辑素质仍然不可或缺。也不用气馁,永远没有最好的设计,只有更好的设计,反复地进行设计迭代,勇于推翻旧的设计,你将快速进步。如果你在工作中是采用面向对象进行设计的,那就更有利了,有关面向对象设计的书太多了,不用作者在此多费口舌,建议精读一本经典的书,比如北大邵维忠等编译的《面向对象的分析》,有些方法和技巧可能过时,但其逻辑的基本原理是非常正确的,其本质是,你在逻辑上是如何认识这个世界的,你就是如何设计软件体系结构的,然后读读其它书,触类旁通,自己创造机会多实践,成功自然会到来的,总之,不管是结构化设计还是面向对象设计,评价一下自己的软件系统设计方案吧,有好多指标呢,比如是否均匀和平衡?局部独立性强不强?有没有歧异的结构?有没有层次太多或太少?有没有某个层次太大、太广?是不是逻辑结构先复杂了再化简的?还是只会设计简单的,复杂不起来(这一点是笨哦,如果出现多次,请你不要意气用事,转行吧)?最重要的一点,是否容易理解、实现和改进?你自己会得出评价的。如果有机会看到别人的设计,一定不要错过学习的机会,自己推导一遍,认真比较比较,获益会较多。

走到这一步,你就应该关注设计模式了,首先还是学习,这方面的好书有的是,但一般在工作中用到的设计模式较为单一,应该多尝试一下其它的设计模式。其次必须要明白设计模式不是设计思路,也不能代替设计思路,比方你要从A到B修一条路,设计模式只是让你选择,是修水泥的还是柏油的?是高架路还是普通的,但线路必须你自己定,而线路就是设计思路,模式对思路是有影响,但不能代替,所以如果你的智商高达250,我相信你直接用汇编语言也能写出面向对象的程序来。第三在此有一个陷阱,很多系统分析员生搬硬套设计模式,全然不懂如何融会贯通,在你的一项具体工作中,往往是以一种设计模式为主,其它模式为辅的,思维不拘泥于形式才是关键,而且也为你到达更高的软件设计的境界做好准备。

唉!都不知该怎么向下写好了,因为已达到作者水平的极限了,我胡乱说一点,你凑合看吧。软件设计最终的层次是: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这句话是李小龙说的,不是我说的。再拾人牙慧一把,类比一个故事吧,金大侠在《倚天屠龙记》里讲到张无忌初学太极,学会的标志是把刚学的招数全忘了,记住的是太极的道理和精神,和李小龙有些相似喔,软件设计也一样,忘记所有的设计模式,随心所欲进行设计才是至高境界,所以你能到达多高的软件设计的境界最终将取决于你的哲学素质,这一点实在是不好写啊,你自己领悟吧!作者只有祝福了!

五、职业人的终极目标:全面修炼,成为Leader

这一节更不好写,涉及到太多其它非技术方面的因素,特别是个人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修炼,如果本帖的点击率超过作者私下期望的一个数值,那我就争取尽力厚着脸皮再补上吧。我只说一句,虽然大家都知道软件开发是一个团队性的工作,但追求参与一个大型软件系统的成功开发,是一名软件人员的本能,就像拿破仑说的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所以不追求实现大系统的软件人员,也不是一个好的职业软件人员,但你只有成为Leader,领导一个优秀的软件开发团队,才有机会实现这个终极职业目标,对不对?

好吧,不管你现在的感受如何,我都谢谢你能读到这里!我不习惯假歉虚,就不说什么作者水平有限,本文抛砖引玉,欢迎大家批评斧正之类的客套话了,虽然作者水平确实有限。所以我认为你尽管有权砸砖,但实在没必要搞回帖、或回骂、或顶之类的玩意儿,我只是尽兴写一点多年从事软件开发工作的体验,因此接下来我就高挂免战牌,不回复任何回帖了。再次谢谢你能有耐心读到这里!希望本文对你有所裨益,祝你成功!再见!

一、掌握基础知识:十六年寒窗的持续积累

从7岁读小学起,经过16年的学习,你从软件专业本科毕业后,必须完成以下几门专业课程的学习: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原理、汇编语言、数据结构、编译原理、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结构性设计语言(PASCAL、C)、面向对象设计语言(C++、C#)、计算机网络等,你最好还懂一些算法分析、分布式系统、计算机图形学、形式逻辑、人工智能原理、软件设计模式、软件构架/框架等研究生的课程,16年来,你积累的除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形成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工作方法。这些是你具备程序员职业水准的基础能力,不要受什么计算机软件怪杰之类传奇的影响,那不过是小概率事件,而且这些怪杰们就算没有读过软件本科和研究生,也往往自学了大多数专业课程,很可能比在校学习的学生对这些课程的精髓部分理解的更好,还有他们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式是特别而高效的,但普遍性差,可以借鉴,不宜模仿。好,所以现在你只需要问问自己,那些课程和知识都学会并掌握了吗?如果是,那就准备好进行实践了。



程序员的成长

技术&管理&做人&行业

每天晚上,请你问自己这些问题:
1, 今天我是否克服了技术上新的困难?
2, 今天我是否多读了一些新书?
3, 今天我是否就某方面的问题与人进行了交流?
4, 今天我是否多认识了一个新同事或新朋友并准备与他们保持联络?
5, 今天我是否更多的接触到身处的行业需求,现状,和发展?


精通技术

精通技术是技术人员的根本要求,也是技术人员人生发展的必经之路,只有首先精确掌握一门技术,才能触类旁通的掌握其他技术。精通技术不仅仅是为了精通技术,而是为了触类旁通,为了掌握精通技术的学习方法,研究方法,体会身处技术顶点的感受和境界,这样,下一次准备或需要进入另一个领域时,才会有明确的目标。

为了精通技术,就要有以工作为乐的精神。不主张过于频繁的换工作(常常被认为是不热爱工作,不适应环境,或者不忠诚的表现)。以工作为乐,才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才能够飞快成长,成为该方面的能手。以工作为乐,是朝着技术高峰阔步迈进的享受过程。

如果仅仅的是以工作为乐,仅仅号称自己喜欢工作,而没有“朝着技术高峰阔步迈进”,则是一种浪费。要做工作和生活的有心人,才不会迷信技术,才会避免骄傲,才不会在达到某个水平以后停步不前。不仅要做有心人,还要学会研究。研究该门技术的发展方向,该门技术最好的学习方法,在该门技术上取得突出成就的道路,和激励自己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的诀窍。做好了这些问题的研究,就会在以工作为乐的境界中做出超凡的成绩。

总之,
1, 反对不认真对待技术。
2, 反对不热爱工作,一心旁鹜。
3, 做生活和工作的有心人。


懂得管理

懂得管理,既要学会管理,也要学会配合管理。那些对所有人和所有事情都吹毛求疵的人是不适应社会的,也是不容易成功的。懂得管理,既要学会管理工程(进度,过程,资源,需求分析,客户交流),又要学会管理人。要重视团队建设,重视团队的合作,重视团队的文化建设,重视团队的凝聚力,重视管理者的个人感染力。

在用户不能提出明确的需求的情况下,要综合经验,替用户提出明确的需求。

符合标准的过程控制,方法论的实际应用可以引导工程有一个可期望的好结果。否则就是运气的功劳。
资源的合理配置,建设一个每个人舒适工作的环境,不要让你的组员不得不总是把精力放在环境建设等问题上,是让人做出更大成绩的捷径。

与人畅快交流的能力,成为软件人员必备的素质之一。懂得行业的知识就从这里开始。

那些单纯学过管理的人,无论进入那一个行业,都需要不断的迅速的学习一些关于该行业的专门知识,至少是名词术语,基本原理,关键技术,主要应用。这样的了解初步管理知识的人,一定不要对技术人员指手画脚,否则一定得不到应有的认同,反之,如果他们从过程本身的流程或者方法论等方面提出建议,就可以更好的体现自己的价值。


进入行业

软件工作,离不开行业,尤其是应用软件。一个仅仅懂得实现技术的人,是不够的。所以一定要拓展你的知识,对你所处在的行业有一个更全面,更准确,更实质性的了解。

软件人员看到需求分析,常常想到如何去实现它,而不会认真的去研究这份需求,站在用户的角度上来做更多的工作,这是值得软件人才所注意的。

研究你所在的行业,也需要有一种系统的方法。了解其中的关键点是进入这个行业的捷径。了解触及该行业更多方面的关键点,是掌握这个行业的必经之路。对该行业做系统的总结分析,是深入该行业的目的。初步的研究成果经过更多的提炼和交流,就会成为金子般的智慧。


以下是几点建议:

从点滴做起。先做好那些你力所能及的工作。标准化你的行业。你所处的行业虽然确定,但是每一家公司的需求各不相同。掌握他们做事情的流程,可以帮助你做好标准化。同时学习那些该行业的标准,以用户的标准为标准,更加深刻的理解标准,是代替用户做好标准化的方法。
掌握核心技术。任何行业都有核心技术。掌握某一项核心技术,就可以让你进入这个行业并在其中生存,反之仅仅浅尝辄止,就会让你遭遇失败,抱怨不公。

影响你职业发展的几项能力
1, 研究问题的能力
2, 影响他人的能力
3, 个人履历

请相信以下观念
1,教育不是万能的。希望学校或者任何一个教育机构为你准备所有的知识,能力,水平,是不可能的。最好的大学是自己和无字书。
2, 成长在工作中。工作中的表现和积累才是人生腾飞的实际动力。

从今天起,请做好
1, 培养你自己更广泛的兴趣,并坚持你的人生目标
2, 锻炼你的演讲能力
3, 多认识朋友,以他们为荣
4, 培养你的远见卓识

昨天,我参加了一个技术人员的论坛.接触到一些新观点,很多和开复提倡的是一样的.我在总结的时候也把开复的很多观点加了进去.开复的信和网站给了我很多帮助.我也想尽量多的为这里贡献.但是总结能力有限,写了好几编,好象也就这水平了.与大家分享吧!



程序开发的心理研究——“以人为本”

今天看到CSDN网友sunlen在BLOG中写的“程序开发的心理研究”,让我想起了Weinberg先生的著作——《程序开发心理学》 。在计算机界,还没有任何一本计算机方面的书,在初次出版之后,能够在长达25年的岁月中一直保持活力,而且这种活力到今天仍在继续。 《程序开发心理学》 是开创“以人为本”研究方法的先驱,它以其对程序员们在智力、技巧、团队和问题求解能力等方面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观察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以下是 sunlen在程序开发心理学的一些个人见解:

本文只是根据本人的一些经验,还有外界的一些文章,总结出来的程序开发过程中程序员的心理的一些总结,并没有通过严格的验证。

一、开发项目的原则

一般研究发现,一个人刚进行一个新的公司,或者接受一个新的任务,他总得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这段时间叫做适应期,这个过程根据不同的人所需要适用的时间长度不同,对于一个程序员来说,如果接受一个难度适中的项目,他一般需要3个月的时间来适应,当然,这个时间只是一个一般比较普遍的情况,可能有些人1个月就可以适应了,有些人搞了半年,还是对系统很不熟悉。这个适应期大概包括下面几个部分:1。对环境的适应。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当然程序员进行一家新的公司、或者一个新的环境,总免不了要跟人打交道,可能有人会说,“每次开发系统都是我独自一人完成”,恕我坦白一点的说,这样开发出来的系统根本不能算是一个系统,现代项目开发一般需要包括前期需求分析、需求文档开发、设计文档开发、代码编写、系统测试等。要使得这一总个流程顺利的进行下去,那就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所以一个程序员到了一个新的环境、面对一些陌生的人、总得有一点的时间相互之间进行交流,建立起一种友谊。2。对项目的适应。我们接受一个项目,不管是全新的还没开发的项目,还是已经处于维护状态的项目,我们总得对它的业务逻辑、开发风格、编程规范、系统构架等有一个了解。业务逻辑是指一个项目相关的操作是怎么进行的、各个操作具体如何操作等等。开发风格是系统原有是如何进行开发的,现在国内有很多系统都是一招了一个新人就叫他进行代码的开发,结果他等到开发完了才发现原来他花了很久才开发出来的类(java和c++中的一种概念,相当于一个功能模块,可以被其它功能使用),其实系统早就已经有了,使用的时候这样调用就可以了,等等。编程规范大家应该都知道了,现在基本不同的语言都有自己的编程规范,比如说java有java编程规范,同时,不同的公司可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定义了一些规范,比如说,判断一个变量是否为空,有些公司要求将null放在前面等。系统构架是指一个项目的总的框架是如何搭建的,采用哪种语言等,比如说、现在很多开发网上应用系统都采用Struts+Spring+Hibernate构架(采用java语言)。这些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如果对这些都还没了解清楚就匆忙的开发编写代码,那写出来的将会是一些格格不入的代码、不管这个代码单独拿出来看的时候是多么的完美。

适应期过后,接下来是一段比较长的稳定期。这段时间一般有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面,程序员对系统业务比较熟悉,开发系统得心应手,他们一般在定位一个系统问题的时候,能够比较快的查找出问题并处理,而不像一些新手一样,对系统调试N久之后,才将问题处理,之后才发现,问题只不过处理了一半,在其它地方存在的相同的问题没有处理,或者处理完一个问题之后,却导致其它地方出了问题。

稳定期过后,程序员开始陷入了厌烦期。这个厌烦期是没有期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程序员可能越来越讨厌自己的工作,他经常抱怨系统编码是如何的差劲,而完全忘记了这个差劲的系统也有他的一份功劳在内。他们工作的时候不像以前那样有积极性,经常在上班前2分钟到达公司,还可能在下班前半个小时就开始收拾东西、给家人打电话、等待的下班时间的到来。他们开始对反馈的一些问题应付了事,他们开始对新近来的员工指手画脚,在开会的时候发短信,等等。

根据上面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程序员新接触一个新的项目的时候,我们要给他一段时候熟悉系统,而不管他是多么强的一个高手。很遗憾的是,现在国内很多公司一招了一个新人,就开始压一大堆任务给他,而完全不给他们适应的机会。这样产生出来的经常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系统,甚至完全就是一个失败、无法使用的系统。当一个人开发对现在的系统厌烦的时候,就要开始分配新的任务给他,让他去熟悉、开发新的系统,而不要总抱着这样的想法,就是现在系统他最熟悉了,让他开发最合适,让他去开发新系统还要让他花时间去熟悉新系统等等。这样下去的结果可能有两种,一是开发人员被迫辞职了,剩下来的就是一个没有人熟悉的系统,招来的新员工在这个系统上花费了大量的时候,才搞个一知半解,甚至系统可能就这样寿终正寝了。还有一种结果就是开发人员因为高工资继续留下来,但是系统的开发进度越来越慢,bug越来越多,开发人员也变得有恃无恐的,而领导层却越来越担心由于开发人员辞职导致系统无法进行下去。

二、今天周末、早点回家吧!

我想国内企业最擅长的就是剥削劳动者的劳动力的,甚至有人叫嚷着:“没有程序员是不需要加班的”。他们将一个又一个的任务压在程序开发人员的身上,将完成时间压缩后再压缩,直压得开发人员两眼冒星,口吐三口鲜血后在当天的工作日志上写道:“今天是我连续第三天通宵了,今天总共处理了283个系统问题,最后系统终于跑起来了,用户终于同意通过了检查,我光荣的完成了使命!”。

在这里我并不想批驳公司对程序开发人员的剥削,这种高强度开发对系统的影响,它最终也会损坏到公司的利益。项目开发跟一般工厂上组装一件电器是不一样的,我们的项目要实现一个功能,是有很多中实现方式的,还要考虑系统构架、可重用性、可读性等。比如说,一个好的系统构架,你会发现实现起功能来又快又好,而且能够应付系统开发过程中业务逻辑的变化,而一个差的构架,实现起功能来很困难,而当业务逻辑变化时,你会发现几乎所有的代码都需要重新修改,这会令你陷入绝望的境地,而不像一个好的架构那样修改一下配置文件或者两段代码都搞定了,这其中的快慢有时可以用N次方来形容的。而恰恰是这种好的构架在前期需要大量的时候进行设计,如果一味求快的话,那么开发人员根本就没有时间进行一个好的构架的设计,这样前头快的做法,将会对后续的开发带来影响,使得开发起来更加困难。可重用性也是一样,如果考虑可重用性的话,那么可以将一些逻辑抽象出现,写出一个类,这样,还后续开发的时候,如果有相同的逻辑,就可以使用这个类了,如果对这个逻辑进行修改的话,那只要修改了这个类,所有的逻辑都同时改变了。如果完全不考虑这些的话,那么后续开发都要开发类型的代码,如果对逻辑修改的话,那么将是很麻烦的事情,当然,这个进行抽象成一个类的动作,比自己开发更花时间,但是更好。对于可读性,对于一个紧急的开发,你可能发现里面连一个注释都没有,很可能开发人员后来翻出这些代码来看的时候,他已经不记得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了,甚至连是不少他开发的都不记得了。

所以,我想说的就是,不要给程序开发人员太大的压力,只要适中就可以了。还有,不要一味的要求开发人员干活,要适当的表现出对他们的关心,比如说,周末的时候,跟他们说:“今天周末,早点回家吧!”,这样对开发人员的作用是很大的。

三、监狱里的囚犯

我想大概国内的软件公司是全世界男女比例最失调的吧,随便走进那家公司,你经常会看到的是大批的男性开发人员的,而作为女性的一般都是些文员,市场人员,资料开发人员等,领导层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他们这样想着,如果招了一个女性开发人员进公司的话,那么她晚上就不能加班太晚,不然还得负责她的安全。还有,在中国程序员眼里,女性程序员大多不懂编程,整天问东问西。还有,领导们可能担心招了女性程序员之后,会影响到大家的情绪,可能是造成公司内部分裂的根源,等等。同样的,也是女性自身方面的问题,国内的女性一般偏向于学习文科方面的东西,在大学里面,学习理科的女性要比男性少得多。等等这些都造成了现在程序开发行业阳盛阴衰的现象。

这种现象所引起的后果就是国内很多的男性开发人员都很内向,不善于跟女性交流,见了女性有些还会脸红。很多在公司里面勤勤恳恳,工资也不低,人长得也不衰,但是就是没有女朋友。他们的生活是压抑的(至少是性压抑吧)。程序员就好像被关在监狱里的囚犯,白天干活,经常加班,晚上回去就睡觉,第二天又开始新的工作。他们在公司里的经常是在处在一个被压迫的状态,很少有时间进行其它的活动等。

我想这是有害的,中国如果继续这样发展的话,将会阻碍软件行业的发展。领导应该多考虑招一些女性的程序员,多组织一些活动等。让程序员感觉到公司里面的一些人性化管理,这就是一个公司的软环境,让程序员安居乐业的软环境。


一个老程序员的工作经历 误导中国IT该当何罪

一些人总是发出一些错误的声音,形成了劣胜优汰可怕的现象。他们在误导着中国,把我们的后继军训练成软件蓝领――――胸无大志,目光短浅,稍有点成绩就自满就自高自大的人,浑不知天外有天,外国正在虎视眈眈盯着中国的庞大市场。

    由于软件蓝领的呼声人们不再致力于培养大批的高精尖人才,掌握国际尖端技术的人。而是花费心思培训一群猪出来给外国人利用。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了外国人手里。结果,在最容易的管理软件领域也输给外国人,外国人派几个人过来,利用中国的劳动力,开发出软件,再卖给中国。大量的利润到了外国人手里。而我们的中的一些人还在沾沾自喜:外国人给的工资高;外国的软件好。

    奴才!

    低品质产品是没人要的。软件蓝领也不例外。

    他们不知道中国制造一个优秀程序员的难度,还在患红眼病。程序员制造,你可算过成为一个程序的高昂代价?没日没夜地工作,没有女朋友,感情是一片沙漠,没有钱打工者的命运是悲惨的。

    真想知道究竟是哪个公司的程序员为了五十块钱跳槽,是哪个公司说需要软件蓝领。

    在马年,过春节,万家欢乐的时候,程序员们还在工作,用他们瘦弱的身躯,支撑起中国的软件工业。

    他们把不思进取比喻为工作稳定。

    国外可以在一个单位效力几十年。在国内不行。为什么?没有培训,没有上升机会。你被压榨完后就被扔掉。哪个有志向的人甘于这样的命运?

    中国的程序员是世界上最好的程序员。他们不计报酬,没日没夜地工作。没有女朋友,没有节假日,可能几年后他们一无所有。他们仍在加班。

    一、 程序员为什么要跳槽?有两个报道:

    1、“程序员为了五十块钱就跳槽”“万月月薪请不动程序员”“20%的程序员跳槽后都去了外企”

    2、印度的程序员比中国稳定。

    另有两个报道:

    1、 本科生去美国工作两年后即可年薪10万美元。当然,他们是加薪很快。

    2、 国外的企业都有培训。很吸引人。许多人是冲着培训去的。

    国外可以在一个单位效力几十年。在国内不行。为什么?没有培训,没有上升机会。你被压榨完后就被扔掉。哪个有志向的人甘于这样的命运?

    中国的程序员是世界上最好的程序员。他们不计报酬,没日没夜地工作。没有女朋友,没有节假日,可能几年后他们一无所有。他们仍在加班。

    有培训,就意味着你不会永远拿着现在的薪水。意味着你在不断进取,不断进步,能力越来越强,你就可以担当越来越重的工作,就可涨工资。给人看到未来。即使你对现在的薪水待遇不满意,你通过自身的辛勤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就可达到你要的待遇。你不用嫉妒别人。只要你努力就可达到他甚至超过他。

    没培训,意味着不思进取,思想僵化,要被淘汰。没有希望,看不到未来。你注定被淘汰。别人通过拼捕获得的成功你就要嫉妒。因为你永远达不到那个高度。只有暗算他,把他拉下来,你才能达到心理的平衡。

    去外企,你可以看到一个光明的前途,你可以不断进步。路越走越宽。你在那个企业工作一段时间后,学到了很多东西。出来后你就是另外一个人。我曾经想去一个企业,不是因为他的工资高,而是他那里有培训,甚至送到国外培训,从他那里出来后可以当总经理。

    在国内,你的路会越走越窄,最终无路可走。因为你没有学习,落后于时代,再找到新工作都很难。

    国内公司只会大呼疾呼人才难留。他们没想过,他们是如何对待人才的,他们只会残酷剥削,搞政治斗争,整人。

    国内公司不去学习别人的先进的管理方法,反倒怨来怨去,浑不去找自己自身的原因。

    1、 为什么要跳来跳去?

    因为在本公司内没有上升机会。

    中国程序员是艰苦的,也是聪明的。他们利用一切时间进行学习。就拿我来说,军训完毕后,离计算机机房下班只有十五分钟时间了。一口飞跑到机房,只有十分钟可以学习电脑。就这十分钟,也要利用上。

    当他们发现本公司没有培训机会,没有学习机会,可这一切又怎能挡得住前进的脚步?国内公司管理一般是很差的,员工没有成长机会和发展空间。唯一的办法就是跳槽。某人戏称,每跳一次,工资就要加一倍。就拿我来说,每跳一次工资也确实是加一倍。拼命学习获得了知识的高增长,个人的高速进步,这没错。而雇主能看上我,也确实是自己能力已经达到这个水平。但越来最后每跳一次的时间越长。也许是因为进步速度慢了吧。后来又有些后悔,跳来跳去没有根,人到了一定程度就要扎下根来,把一项技术搞透,就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反而又踏实下来了。

    所以说,那些不断跳来跳去的程序员,其实是仍在初级阶段,到了中级阶段基本就稳定下来了,在某一个细分方向上获得突破。但我建议是,如果不能达到工资翻一倍的水平,或者目标公司没有特别之处,最好不要跳。否则每跳一次,原来积累的人际关系就会丢掉,而技术又没有长足的进步,如此跳来跳去,只会毁了自己,更可能越跳工资越低。到了一定层次后就不能再满足于一些小钱,而是要做事业了。衡量的目标,不是当前多少钱,而是以后会有多少钱。

    一般来说,国内公司也没培训,初级阶段获得迅速成长的惟一途径是自我学习跳槽。中级阶段要稳定下来。因为你这时已经到了“高原阶段”,工资也到了高原,精力也没以前充沛,不能再没日没夜加班加点了,也很难再获得突破,要想技术飞速进步只能去国外了。或者自己苦心钻研。现在许许多多的程序员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到了此阶段。

    2、 为什么要跳到外企?

    外企有信用。让人放心。有培训,有高薪,老板把你当人看,剥削较轻,不像国内企业那样敲骨吸髓。可以找到女朋友。一般可以找到大施身手的空间。但有随时被裁危险。但一般是做得非常开心、顺心。

    老板说给你多少钱一般不用担心他会找理由克扣。这样你就可以尽可以放心地大施手脚。

    下面列举几个事实,说明为什么要跳到外企:

    1、广州惠创软件公司http://www.hcweb.com.cn/ ;在广州体育西路。

    其老板以前是搞外贸的,发了财。我拿自己的全部代码(我拥有版权的软件),他卖.他老板说,你只能给我打工.你自己去运作,赚了钱,你这个软件开发者和版权拥有者只能拿到40%以下.而且你来到公司三个月后,代码的版权要归公司 。

    我起身走了。如果我能出国的话,我一辈子都不愿意再回来。

    2、广州市小聪软件公司http://www.jxcchina.com

    我去之前谈好,我不要工资,我自己独立运作市场和软件开发,他公司只提供一个营业执照,赚钱分给他一半。辛苦了一个月,击败了众多对手后,一个十万元的项目总算有要签合同了。那个老板说,公司调整。你划到市场部。项目的10%拿到市场部,你再从市场部分得点数。(到我手里只有不到5%)。从下个月起,每个月1000块钱工资。你说话不算数,出尔反尔,没信用。我抗议。抗议无效。算工资的话,也行,那你把上个月的1000块钱工资算给我才行。不,上个月没工资。只能从下个月开始算工资。那我走,你把项目的15%提成算给我,这是你定的规定。没有15%,你只能拿5%。如果你现在走,那5%也拿不到。

    跟这样的公司混,你有未来吗?我能拼命给他干吗?

    我拿起背包头也不回地走了。一分钱也没拿到。找到的新工作是,一个月一万。打工。

    我想把项目带走。但客户怕得不到保障。因为我没有公司。最后仍是把项目给了那个进销存公司。

    3、晶苑集团。港资企业http://www.crystalgroup.com

    我对晶苑集团怀着深深的尊敬,并祝 晶苑集团 南中国电脑部 叶富华先生 马到成功,新春愉快。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外企的信用。

    面试时,接待小姐端来一杯茶水。我很感激他们对我这样一个普通程序员的重视。(我去国内公司面试没有一家给我端水的。他们让你先做一份考题。做完了你回去等通知。后来我有经验了,去之前先问问怎样面试,只要是做题,见不着考官的,一概不去。再后来发展到只要是国内企业的,一概不去。)我的工资是上一份工作的将近二倍。

    欣喜若狂。公司有买被子津贴(公司给你买被子)、吃饭补助、住宿补助、加班费(1.5元/小时)。有加班费好啊。拼命加班吧。

    每天工作十八个小时到二十个小时。在四个月零十天的工作中,我只休息了一天。其他时间时间每天都像玩命似地。。。没有人逼我们,是我们自愿的。

    公司从香港总部派人到大陆对我们进行培训。支出专门的图书经费让我们建立电脑图书馆。请来专门的电脑教师,列出培训大纲,每天对我们进行程序培训。

    4、香港迎新丰软件公司。港资http://www.welcomeERP.com ;位于广州天河软件园。

    我做了四天,什么成绩都没做出来。但公司归给工资不误。午餐费、住宿费、交通费、保险费都给了我。很有信用。这样的公司,员工不会说它的坏话。只会尊敬、热爱和拥戴这个企业。

    老板很好。我们只要使他的资本达到20%的利润率就行了。

    5、矩元鞋业。台资。

    月薪8000请了个程序员(这个程序员不是我,我没有那么菜)。不知什么原因,反正做了两个月什么也没做出来。公司虽然大呼上当,但仍然是客客气气地付了一万六给他。这份胸襟,试问哪个国内企业能做得到?

    结论:

    国外企业已经完成原始积累,所以剥削相对轻很多,给员工的空间也较大。国内的企业还正在进行原始积累,进行疯狂压榨。正如资本论所说,只给你基本的生活费,其他的全部被老板拿走。“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那两个国内公司,也滴尽了无数程序员的血泪。

    不说了。空喊口号没用。还是克隆微软,克隆人家的管理方式来得实在。把我们玩弄于股掌之上,说给我们加薪加薪再加薪全部算下来我拼命赚钱的95%都被你拿走多一分都不给我,说给我股票给我们期权可没一样能兑现,你说给我们多少工资我时刻都要提防你克扣工钱。你太贪婪,恨不得把全部拿过去,全部占为己有,不给我们留下一点活路。

    你喊多少口号都没用。我幸而生在这个加入WTO的社会,要在以前,我早被你整死了。我入外企我光荣。我逃脱魔掌我光荣。“士为知己者死”,你不要怪我们去外企。不能因为你生在中国我们就活该被你整死。你是土老财,我们是被解放军解放的翻身作主的奴隶。

    二、程序员工资太高?

    你们在花前月下亲那柔嫩的红唇的时候,我们在做什么?你们在剥开女孩子衣服共度良宵的时候,我们在做什么?你们在唱歌跳舞纵情享乐的时候,我们在做什么?你们在争风吃醋大打出手的时候,我们在做什么?你们在给校长送礼的时候,我们在做什么?你们在喝酒猜拳的时候,我们在做什么?

    我们在写程序。

    如果你把我们的工资和那些好吃懒做在学校泡妞打架毕业后贪污受贿疯狂压榨人民血汗黑心黑手拿黑钱的人进行比较,我只能告诉你,你错了。

    你付出了什么,我们付出了什么?

    如果因为你的工资只有八百元,看见别人的工资超过你就生气,就要求别人的工资也要向八百元看齐,我只能说,你犯了红眼病了。中国人的劣根就是,不患穷患不均。外国人看到谁有钱就说,啊,我要超过他。中国人说,他妈 的,我恨不得把他杀掉!大家都穷,我没意见,如果有谁冒尖我就想把他给拔掉。只想问一句,别人辛苦工作的时候,你干什么去了?

    我要说,当一个人,倾毕生精力和心血,把所有东西都倾注于一件事情时,他获得的只是普通人的十倍工资,这太低了。

    只拿着几千块钱工资,太少了。拿这点工资想去买一个人的青春和爱恋,这个人太不值得了。

    做生意的,当官的,欺压老百姓的,作威作福的,贪污受贿的。

    他们不用担心失业,不用担心技术过时,不用担心众多的竞争者。他们不用担心房子,不用担心车子。谁都知道他们一个月不会只有几千块钱那么简单。打工,写程序,是不能同他们比的。一个拥用着程序员的聪明和智慧的人去做那些事情,收入肯定比当程序员强算了,不比了。比起来心痛。

    这两个是纵向比较。同地区不同工种这间比较。按劳取酬,多劳多得,我们的所得与所付出的,仍然是不成比例。

    再横向比较。同一个劳动力在不同劳动市场上价格的比较,同一工种在不同地区的工资进行比较。

    程序员的工资,不是太高,而是太低了。

    一个本科生,出国工作两年后就可年薪十万,美元。而我们在为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作贡献,只拿着5%的工资。(国外100万,国内才5万)

    一个同事到了国外,月薪5000美元,而他在国内才4000人民币。相差十倍。

    一个人,排除掉感情因素,他的东西当然是卖给出价高的那个人。这还用问吗?

    正如大批的留学生回来。不是我爱国,而是国内的空白多,机会多,发展空间大,所以我们大批地回来。

    时代在呼唤,人才的价值在回归,知识的价值在回归。

    附记:

    今年过春节,万家团聚,马年飞跃的时候,我在写程序。

    刘兴波,你在做什么?

    3、 中国需要大量软件蓝领?

    我们已经输给了外国,还要在新一轮的竞争中自甘堕落?

    1、谁要软件蓝领?

    一记者去人才市场向各招聘单位问其需不需要软件蓝领.招聘单位都不明白软件蓝领是什么意思.待记者说明软件蓝领的意思后,各公司都说我们不要。基层人才从来都不缺乏。

    一方面是报纸大声呼吁软件蓝领要尽快制造出来,”我们要有大量的低成本的代码工人”,另一方面,企业不要这方面的人才.怪事。是谁大声疾呼需要软件蓝领的?他不知道各大公司都在裁员吗?

    面对生产力越来越高的生产工具(软件开发工具),软件蓝领淘汰势在必行。那些学习太慢的白领都会被淘汰掉,更遑论蓝领了。软件蓝领,还没培训出来就已面临灭顶之灾。

    软件工厂是不错,但软件工厂的核心不是吞下大量的软件蓝领和人海战术,而是对现有资源的整合和利用,降低现有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一味嚷嚷要求软件蓝领的企业,只是那些由于管理不善快要被市场淘汰的企业,这样的险恶用心有两个:一是最好不要钱的软件奴隶供驱使,二是将那些正在会成长起来的优秀的人才扼杀在摇篮中,他们成长不起来,就减少了竞争对手。而且由于对他们进行的愚化教育,要他们立志成为软件蓝领。没有了胸怀大志,中国的软件产业才真正危险。

    可喜的是,市场将用残酷的市场法则对那些人和那些所谓的软件蓝领进行残酷地淘汰。只有那些真正有领导眼光的魄力的“软件工厂”才会真正建立起来。微软才是软件工厂,他将几十几百人几千人几万人的力量集中在一起,生产出产品,在全世界销售。我们某些“软件工厂”不过是玩概念罢了。玩吧,玩吧,终有死的一天。你会死的很难看。

    可喜的是,软件蓝领喊了很久也没见哪个企业招一个,更多的是裁员。

    事实证明了蓝领的不适应性。机器排挤人,程序员中也在排挤之列。由于高生产力的开发工具的越来越多的使用,软件开发成本的大幅下降,软件开发越来越自动化,越来越多的人被机器排挤掉。许多由人去完成的事情,现在由机器做的很好,许多程序员被裁下来。(资深程序员应该有这种体会)。

    现在所谓的“软件工厂”,最大的危害在于他由于在学生中传播,使许多学生胸无大志,挣两钱就满足,把许多优秀人才扼杀在摇蓝中。

    我们需要的是,天才的政治家,整合起一盘散沙的中国,天才的军事家,抵抗外强的侵略。

    附:有人由“深圳快找不到蓝领了”而觉得“软件业也快找不到蓝领了”。

    深圳快找不到蓝领了。

    不错。

    他们要找的是什么样的蓝领?是以前概念中的只读完小学二年级,穿着蓝色工装,满身油污,手拿老虎钳的蓝领吗?

    不。

    他们要精通计算机技术,要精通图纸,要精通制造工艺,要精通机电技术,还要懂英文。这样才能读懂英文说明书,才能看懂图纸,才能编制数控机床所用的计算机程序,才能控制数控机床。而且这些最先进的数控机床使用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因此这个“蓝领”如果几年不跟踪技术趋势他就会发现他不再会使用这些代表着最先进生产力的机器,就会被淘汰掉。

    这样的蓝领是一般的所谓的白领能比得上的吗?三个白领也比不上这样一个“蓝领”呀。随随便便大喊一声“我们找不到这样的蓝领”,实在是有失偏颇。有没有想过,在这样一个使用着高技术,掌握着自动化工具蓝领的背后,是多少低技术蓝领的失业?生产制造这样一个蓝领,需要多少金钱和时间?这样的蓝领实在是造价不菲。所以在国外,总工和总经理是一级的,总工的待遇有时比总经理还高。而在国内人多粥少人治环境中,技术人才实在得不到重视。

    4、软件工厂

    其实,我们真正想要的,不是软件蓝领,而是软件工厂。而且这样的工厂最多只要两个。

    当软件生产的管理水平到了一定高度,自会以工厂的形式运作,以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软件工厂是用来做什么的?

    1、生产什么?哪里这么多的订单来维持工厂的运转?

    2、软件的零边际成本(即可复制多份而成本几乎为零)。一份软件只需要一份就够的情况下,多个工厂是不是重复开发,浪费资源?这样竞争的结果,顶好是全世界就一家工厂归好,交易成本减少到最小。

    中国大规模的重复开发,低水平的重复开发。如果大家团结在一起,组成个工厂,严密组织,分工协作,既提高了生产率,也降低了浪费。

    工厂的设立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

    软件工业也有生产成本逐渐下降的趋势。只有大规模地群体协作,用工厂这种组织方式能有效地提高生产力,降低交易成本。

    工厂的核心不是软件蓝领,而是组织和协作。集中所有人的智慧去做一件事情。大规模地降低生产成本。

    中国目前虽然需要软件,但还缺少强有力的组织。可以说,还没发展到工厂的程度。

    所以我们曾经有个把中国所有程序员组织起来,像一个大型的软件公司那样运作,做成虚拟软件工厂的想法。但还没做完。

    中国的IT确像有些人说的那样,中间人才大量,高精尖人才严重不足。在我看来,基层员工从来就不缺少,由于外国对我们进行技术封锁,所以我们在向前进军的路上很难突破。但我们中间人才正在夜以继日地,在管理和技术领域进行拼搏,向高精尖人才进军。但只要有一个能突围,一定会有大批人相继突围。我们在等待着群体突破的那一天。那一天,从中间领域“制造”出来的大批高精尖人才在国际软件工业叱咤风云,领袖群雄。

    五、“淘尽黄沙始见金”,要是再有员工因为工资而“叛逃”的话,不如说一句:由他去吧!

    很潇洒。很气派。道理也很对。只是口气有点自大,有点不自量力,而且也写错了。

    我记得原文是"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见金。”,出自于《菜根谭》。刘兴波这位仁兄居然用"淘"尽狂沙始见金”,可见是一位炒股高手。妙,妙!只可惜恐怕是人云亦云,如果所猜不错的话,这位仁兄在专家的指示下应该赔了不少。

    只是,在人才界,这个恐怕还要改。去的是谁?留下的是什么?

    很不幸,去的都是顶尖高手和优秀员工,留下来的只是找不到工作的人。在这个人满为患,就业困难的社会,只有那个顶尖高手和高素质的人,才能自由选择工作单位,才能来去自如,才能到外企工作。留下来的,不是不想走,而是怕找不到新工作。只有那些有本事的人才能“你不把老子当人,老子自会找到把我当人的地方”

    借用微软的一句话,那些最优秀的人才永远不会恳求你。

    说说两件事。

    1、在某软件公司工作期间,深圳一个猎头公司天天打电话来。没错,http://www.jpc.com猎头。

    2、简历在网上发布几天后,突然接到神秘电话,邀去面试。咦,这个企业我没发过应聘信哪?去面试。几十人济济一堂,集中比赛。这个公司股东中,日本住友银行竟郝然在目。

    3、某集团。好像是在某国际排名中占第十六位吧,说,你过来。你可以把你的朋友全都叫过来上班。把你父母也接来。

    你以为被挖走的黄沙哪?

    “沙中找金(人才争夺)好激烈,拿走黄金留下沙”。黄金以前被拿到美国,现在是拿到外企,留下的都是别人挑剩下来的。对不? 

    听刘兴波话的人要倒霉了。

    今天是2002.2.14,情人节,一个令所有程序员泪如雨下的日子。“只羡鸳鸯不羡仙”,祝天下所有程序员早日结束不吃饭不睡觉的仙人的日子,早日过上鸳鸯的生活。

    我拿着钱痛苦流涕:多少钱才能买走我的爱?



一个程序员的奋斗历程

这些日子我一直在写一个实时操作系统内核,已有小成了,等写完我会全部公开,希望能够为国内IT的发展尽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最近看到很多学生朋友和我当年一样没有方向 ,所以把我的经历写出来与大家共勉,希望能给刚如行的朋友们一点点帮助。 一转眼我在IT行业学习工作已经七年多了,这期间我做过网页,写过MIS、数据库,应用程序,做过通信软件、硬件驱动、协议栈,到现在做操作系统内核和IC相关开发,这中间走了很多弯路,也吃了不少苦。

我上的是一个三流的高校,就连同一个城市的人多数都不知道。因为学校不好也就没 有指望能靠学校名气找一个好工作。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自己的努力上了,大一开学前的假期我就开始了学习,记得我买的第一本书是《计算机基础DOS3.0》,大家别吓着了,其实当时已经普及了DOS6.22了,只是我在书店里看到了DOS4.0,5.0,6.0的书,以为像英语那样是第四、五、六册,记得当时到处找DOS1.0,现在想想也幸好我没有找到:)开学前我学完了PASCAL,那时既没有计算机也没有人可以请教,我连程序是什么的概念都没有, 只好死记硬背代码,然后拿纸写,我一直到大三才有了一台486,在这之前用纸写了多少程序我也记不清楚了,只知道最长的一个我拿A4大小的草稿纸写了30多页,我的C语言、C++ 、VC都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入门的。所以说条件是可以克服的,希望我的经历多少给条件艰苦的同学们一点信心。第一次上机是在我姐夫的机房,我的心情激动的无与伦比,但是一上机我立刻傻了眼,他们用的是英文版的Win3.1,我的那点DOS知识都见了鬼,上机提心吊胆的一阵瞎摸,一不小心把Word弄成了全屏,怎么都还不了原,当时真是心急如焚,我以为机器被我弄坏了。第一个C语言程序,就是那个经典的HelloWorld,我调了几个星期,上机机会非常少,也没有书告诉我开发环境(TC2.0)需要设置,而且开始我都不知道有编译器,我甚至自作聪明把写好的程序扩展名从.c改成.exe,结果可想
而知。大一学完了C、X86的汇编、数据结构、C++。由于精力都花在自学上了,大一下四门课挂了彩,三类学校就是这点好,挂上一二十门也照样毕业。不过扯远点说,我那么刻苦都及不了格,可见我们国家的计算机教育有多死板。

大二准备学VC和BC,当时难以取舍,后来选了VC,不为别的,只为书店里两本书,VC 那本便宜6块钱。我的努力在班上无人能及,学的日夜不分,大三有了计算机后更是如此, 很多次父亲半夜教训我说我不要命了,我一直觉得自己基础差,记忆又不行,条件也不好 ,所以觉得只有多花点时间才能赶上别人。居然后来有许多朋友说我有学计算机的天赋, 让我哭笑不得。我用的是486,16M内存,1G硬盘,当时同学们的配置都是P166MMX,我安装 一个Windows NT4.0需要一个通宵,编译一个BC5.0向导生成的程序需要近两个小时,我的显示器是个二手的,辐射非常大,开机屏幕冒火花,看起来很酷的:),有一次程序写的太久,觉得怎么白色的编辑器背景变成了紫色,以为显示器坏了,后来才发现眼睛不行了,不过说来也奇怪,到今天我的视力还能保持1.5,真是个奇迹。但是就是那台破机器陪伴了我两年,让我学会了VC、Delphi、SQLServer等。后来那台机器给我阿姨打字用,据她说一天她正打的开心,一股青烟夹着火苗从显示器钻出来,之后它才寿终正寝。

大三假期找了个机会在一个计算机研究所实习,与其说实习不如说是做义工,工作了两个月一分钱没有拿。但是这两个月对我的发展帮助很大,让我早一步了解了社会,刚去的时候我当然是一窍不通,在那里我熟悉了网络,学会了Delphi和Oracle。由于工作很认真, 得到了比较好的评价,在一位长者的引荐下,我开始和他们一起做项目,这使我在大三大四就有了自己的收入,大四又找了两家MIS公司兼职,虽然钱不多,但是在学生期间有1000多的收入我已经非常满足了,我终于用自己赚的钱把计算机换了。大四下开始找工作,这时我的工作经验已经比较多(当然现在想想非常幼稚),开始听父母的想去那个研究所, 实习过那个部门也希望我能去,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最后不了了之,这种单位就是比较官僚 ,我一气之下就到了我兼职的一个公司做MIS的TeamLeader。在大三到毕业一年的时间,做过了各种MIS,从煤气、烟厂、公安、铁路、饮食到高校,什么有钱做什么,工作也很辛苦 ,经常加班和熬通宵,从跟客户谈需求到设计、编码、测试、交付都要上。那时觉得很有成就感,觉得自己还不错,现在想想真是很肤浅。

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很容易被误导,各种开发工具让人眼花缭乱,同时也觉得很受 公司器重,但这样工作永远是一个低层次的开发者。不要跟我说什么系统分析有多么多么重要,多么多么难。你以为自己跟用户谈需求做设计就是系统分析和设计了吗,国内又有几个公司能够做的很到位很规范?我是ISO9000内审员,也在Rational公司受过多次培训,拿了4个证书,还有一个公司让我去做CMM。这些我听过很多,但是很多事情到国内就变了性质,一个公司不是通过了ISO9000或者CMM就能规范了,我现在在一家有几十年历史的外企工作,里面的管理不是一般国内企业能及的。作为一个毕业不久以前没有步入过社会的学生,几乎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掌握系统分析和设计,面向对象、UML只是一个工具,关键是人本身的思想,不是说你熟悉了C++、Rose就能够做出好的设计,相反如果你具备了很高的素质,你可以用C写出比别人用C++更加模块化的程序。

话说远一些,国内软件开发行业有一个怪圈,很多人觉得VC > Delphi > VB,真是很搞笑。这几个软件我都做过开发,说白了他们都是工具,应该根据应用的需要选择采用哪个,而不是觉得哪个上层次。如果你因为用某个开发工具很有面子而选择的话,只能说明你很浅薄。如果说层次,那么这些工具都不上层次,因为它们用来用去都是一些系统的API,微软的朋友不会因为你记住他们多少个API或者多少个类就会觉得你很了不起,你永远只是他们的客户,他们看重的是你口袋里的银子。我也做过系统内核,我也封装过很多API,同样我也不会看重那些使用这些API做二次开发的客户,除非他能够作出自己独到的设计。

至于有人认为C++ > C那更是让人笑掉大牙,不妨你去打听一下,现在有几个操作系统内核是用C++写的,又有几个实时系统用的是C++,当然我也不是说C++不好,但是目前的内核和实时系统中C++还无法与C匹敌,至于说C++适合做应用系统的开发那是另外一回事。所以我的观点是不在于你用什么工具和语言,而在于你干什么工作。你的设计体现了你的技术层次。

这样干了一年我觉得非常苦闷,做的大多数都是熟练工种的活,个人技术上没有太多 的提高也看不到方向。所以决定离开这个城市去上海,寻求更好的发展,并且打算放弃我以前的MIS转到通信行业。

写到这里不能不提到我女朋友,我们是在来上海前半年认识的,她大四在我公司实习,公司派她给我写文档,我们的感情发展的很快。她告诉我很多事情,她家原本是改革开放的第一批暴发户,她母亲爱打牌,输掉了几百万,还欠了很多债,她有男朋友,但是她对他没有感情,只因为他给了她母亲两万多块钱,后来还强迫她写了四万块的借条,她男朋友背叛过她并且不止一次打她,现在逼她结婚不然就要她还钱。这人居然还是一个高校的老师!她母亲把父亲给她的学费花了,因为拖欠学费她没有办法拿到毕业证。她母亲现在有病需要钱,我拿出了自己的一点积蓄并且跟朋友们接了一些,替她交了学费并给她母亲看 病(后来才知道看病的钱又不知所终,就连她母亲是不是有病我都不知道,但她也是没有办法)。这个时候我家知道了一些事情,坚决反对我和她在一起,她原来的男朋友也极力破坏。无奈之下我们决定早一定离开这个伤心的城市,并且瞒着我们家。由于时间仓促,我只准备了4000块钱,她仅有的几百块钱也被她母亲要去了,我买了三张票,一张是中午的,两张是晚上的,中午我的家人把我送上船,他们一离开我就下了船,我和她乘坐晚上的船离开了这个我和她生活了很多年的城市,带走的只是一身债务。没有来过上海的我们两个性倔强,都不愿意去麻烦同学和朋友。来到上海是傍晚6点半,我们都不知道该去哪里,我们找了一个20块钱的旅馆,这个房间连窗户都没有,7月份的天气酷热难耐,房间里非常闷热。第二天我们开始租房子,因为身上的钱不多,我们基本都是步行,花了一个星期时间,不知道在浦东转了多少圈后找到了一个400块的房子,但是我们都不了解上海是付三压一,还要付半个月的中介费,买了一些锅碗瓢盆后,我们身上只有800块钱了,工作都还没有着落,这800块钱要支持到我们拿到第一个月工资,为了省钱我们
自己做饭,每天买菜只花两块钱,她非常喜欢吃(也可能她在大学经常挨饿的愿意),看到她现在这样省吃俭用我真的很不忍心。她以前的男朋友也没有放过她,经常打电话来骚扰,并且来上海看她,还说了不少恐吓她的话,她过于善良,说他以前毕竟帮助过她,叫我不要与他一般见识。以后的每天在家就是苦等面试通知,原本我想迅速找一家MIS公司解决眼前的困难,但是她坚持让我不要放弃自己的理想,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找到了一家通信公司,4000块的工资虽然赶不上MIS公司给我开出的价位,但也够在上海生存。她也找到了工作,第一天上班她哭了,这是她来上海第一次流泪,我心里很难受也很感动。

由于是全新的行业,我把自己降到了零点,我学的VC、Delphi、数据库派不上用场, 摆在我面前的是嵌入式、协议、信令一些我从未接触过的知识。我知道我没有退路,于是拼命的学习,我把自己当做一个应届毕业生一样,一分努力一分收获,半年过去我终于熟悉了工作,并且得到了公司的表彰,薪水也加了一级。后面的日子里我们省吃俭用,把欠朋友的1万多块钱还了,日子终于上了正轨。这时女朋友告诉我她想考研究生,我也很支持,于是她辞职在家备考。

另外,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ProjectManager,他原来是一个大通信公司的产品经理, 对人非常和善,我从他那里学到了很多知识,而且他也给了我许许多多无私的帮助。在工作上他给我充分的空间和信任。记得公司安排我维护一个接入服务器软件,由于代码量不算太小(5万行),资料和文档都不齐全,我维护起来非常吃力,所以想重新把它做一遍, 公司领导不太支持,可能觉得工作量太大,但是他极力支持我,私下里他让我放手去做, 我的维护工作他挤时间做。在他的支持下,我花了半年时间完成了接入服务器的软件,并且实现了一个相对完整的TCP/IP协议栈。在这里我学会了嵌入式系统设计、驱动开发、TCP/IP和很多通信的知识,我花了一年时间终于使自己从MIS开发转到了通信行业,并且站稳了脚跟。我的开发大量是对硬件的直接操作,不再受微软的操作系统,VC、Delhpi这些开发工具的约束,我终于看到了另外一片天空。

我做事情喜欢追根问底,随着开发的深入,软件开发与硬件联系越来越紧密,硬件知 识的匮乏又对我的发展产生了障碍,而且芯片技术基本上掌握在国外公司的手里,这对做系统级设计是一个非常大的制约,一个新产品出来,第一道利润(也往往是最丰厚的利润)常常都被IC公司如Intel、Motorola赚去了,国内的厂商只能喝点汤。所以我决心解决自己的硬件技术障碍,并打算离开通信行业,进入IC设计相关领域。

当然我明白如果我对硬件了解的非常少,没有哪家IC公司会仁慈到招我这样一个一窍不通的人来培训。所以我必须努力打好基础,学一些相关知识为以后做准备。就像我开始从MIS转到通信一样,我看过大量通信方面的书,并且给一个ISP做过RADIUS计费分拣台,在这样的背景下这家通信公司才给了我这个机会。我在的通信公司是做系统设计的,有不少PCB Layout硬件人员,平常我就注意向他们学习,由于我做的是软件,在公司看硬件资料不好意思,所以开始只好在家看,刚来上海工作我连续一年都在加班,后来不加了,因为我要挤出时间学习,通常我12点左右睡,第二天5点半起,我上班比较早,地铁上如果人不多我也用来看书。学习当然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有些实在不懂的问题就积累起来问硬件人员,他们的帮助使我学习进度快了很多,因为在没有人点拨的情况下自学,我的一半时间是花在解决疑难问题上,但这种问题经常是别人的一句话就可以让我豁然开朗,我非常庆幸我有这样的学习环境。在后面的一年里,我学会了看硬件原理图,学会了简单的硬件设计(模拟电路方面还有不小的差距),事情就是这样的,当你安安份份做软件,别人永远认为你是软件开发人员,在你开始学习硬件时别人未必会认同,有位中兴通讯的朋友还对我说过,一个人不可能把所有东西都学完。我也明白这一点,但我希望自己做的更好。但当你熟悉硬件后大家又会觉得你好像原本就是软硬件都懂的,同事们也都习以为常了。这个时候我可以把硬件资料堂堂正正的拿到公司看,没有人再大惊小怪了。 让我比较自豪的是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做了一个IAD(软交换的终端设备)系统方案,包含软硬件的选型、设计等内容,这个方案得到了公司和同事们的认同,让我感到非常欣慰。

技术是相辅相成的,当我的硬件有了一定的进步后,我的软件设计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可以从更深层次理解问题,我做的接入服务器CPU是Motorola PowerPC860,熟悉的朋友都知道860 QMC与软件的批量数据传输通常采用BD表的方式,硬件人员做驱动的时候习惯采用固定BD表,每接收或发送数据都将数据从BD表拷贝到用户Buffer,或从用户Buffer拷贝到BD表,由于理解的比较深入,我自己重新实现了这个过程,采用动态BD表的方式,驱动从一个网口接收数据,提交给我的软件进行三层交换,直至从另外的接口发送出去,没有进行一次拷贝。这样的设计大大提高了性能,使系统的指标接近理论值。软硬件的结合使我的设计水平上了一个台阶。我现在写的这个操作系统,编译后我把程序反编译成汇编,找出其中不优化的代码,然后在C程序中进行调整。举个例子,很多CPU没有专门的乘法指令,这个大家应该都知道,在这种CPU上进行一个乘法操作常常会花费大量的指令周期, 有的朋友会说这个我知道,我会尽量避免采用×号,但是事情往往不是那么简单,你知道
C语言中数组的下标操作是怎么实现的吗?仔细看看反汇编的代码你就会明白,同样是通过下标的定位操作,C编译器会有时候会产生位移指令,但有时候会用乘法实现,两者效率往往是天壤之别,所以明白这些问题你才能将系统性能提升到极致。?
些问题就不多说了,有兴趣的话以后可以共同探讨。

话说远一点,我由衷的希望在软件上做的比较深入的朋友们有机会学学硬件以及其它 相关知识,尤其是做底层开发和嵌入式设计的。这对软件技术的提高有非常大的帮助,否则很多事情你只知道该这样但不会明白为什么该这样。我这个观点在我现在的IC公司Project Manager那里也得到了验证。他告诉我们公司现在的802.11芯片产品的软件经理原本是做该芯片硬件设计的,某某某原本是做软件的,现在在做IC,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只是在国内这样的风气不是非常流行。

我有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只有当我干好本职工作后,我才会学习与工作关系不 大的技术,这样公司的上司才不至于反感,在入门阶段的问题我通常不去问那些资深人士 ,而是问一些资历比较浅的朋友,比如刚毕业不久的学生,因为他们往往会跟你详细的讲解,而资深人士通常觉得你的问题太简单,所以回答的也很简单,我又不好意思多问。等技术上了一定的层次后我才会问他们,他们也能给你比较深入的回答。另外,有些朋友说我机会比较好,他们也希望能从事新的工作可惜没有机会,我听了只有苦笑,我的机会了解的人都应该知道,我没有出生在什么IT世家:)也没有谁一路提拔我,所有的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我母亲去世比较早,我的后母(我叫她阿姨)看着我努力过来的,一次她看我大年30还在写程序,她说像我这样努力木头都能学出来。

我的最终目的是IC而不是PCB,所以我下一步的准备开始学习IC设计的知识。公司的同事没有懂IC设计的,后面的路又要靠自己了,我买了不少相关的书,在网上也查了很多的资料,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学习VHDL,并且用软件进行了一些简单的设计和仿真(没有设计ASIC,只是针对FPGA),随着学习的深入,我渐渐明白了IC设计的基本流程,同时也明白了这条路的艰辛。这个时候我已经做好了跳槽的准备,我向一家业界又一定知名度的IC设计公司投了简历,并通过了漫长的面试(4个多小时)。其他的一切我都比较满意,唯独薪资差强人意,我也明白原因,因为我是这个行业的新人,我没有经验,我再一次将自己清零了。公司老板问我6000多一个月能不能接受,我知道他也是照章办事。想想我通信行业的朋友们,基本上都是年薪10万以上,月薪过万的也比比皆是,朋友们也帮我介绍了不少待遇不错的公司,我该怎么选择,当时我很犹豫,我热爱我的事业,我向往我的追求, 但我也是一个普通的人,我也需要养家糊口,我也想早一点买房买车。生活给我出了一道难题。

爱因斯坦在63岁时说过“一个人没有在30岁以前达成科学上的最大成就,那他永远都不会有。”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压力和震动,我马上就26岁了,离30只有四年时间,我必须抓紧这几年宝贵的时间,努力达到我技术上的最高峰。为了这个理想,为了能离自己的梦更近一些,我选择了这家IC公司,我明白自己的薪资和公司刚进来的硕士研究生相差无几, 但为了今后的发展只能忍受,一切又得重新开始。换行业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尤其从一个春风得意的位置换到一个陌生的岗位,感觉象从温暖的被子里钻出来跳进冰水中,让人难以接受。在原来那家通信公司,我是唯一两年时间涨了五次工资的员工,公司和同事都给了我极大的认可,工作上也常常被委以重任。但现在这一切都成了过去,在新的公司我只是一个新人,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在意我过去的成绩。我决定重新开始,我把自己看作新毕业的学生,我要用自己的努力得到公司的认可。进入新的行业是非常痛苦的,我告诉自己必须忍受这一切,虽然外面有很多诱惑,但是既然作出了选择我就不允许自己轻易放弃。

我现在已经在这家新公司上了一个多月的班,开始非常艰难,现在慢慢适应了。第一 个月结束时,Team Leader找我谈话,说我是新进员工中最优秀的一个,我心里很欣慰,这也算对我努力的一个肯定吧。在这里还要感谢我的女朋友,她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和鼓舞, 每次在我动摇的时候她都在鼓励我,让我坚持自己的理想,刚来上海是她让我不要勉强去做MIS,这次也是她让我顶住了月薪过万的诱惑,没有她我可能不会有今天的成绩。 现在的公司有自己的操作系统,自己的CPU、DSP和其它芯片,在这里我能学到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我们的设计开发不再完全依赖别人的硬件和系统,这让我很开心。我打算等工作步入正轨后,全力学习新的知识,实现我的理想。
在后面的两年里我给自己定下了几个目标:
一.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在工作上得到公司和同事们的认同;
二.努力学习IC硬件设计知识,多向同事请教,并利用一切机会多实践;
三.实现我的实时操作系统的主要部分,完成TCP/IP协议栈模块,并免费发布源代码;
四.和我女朋友结婚并买一套小房子,这是最重要的,因为我明白事业是可以重来的,但是珍贵的感情很难失而复得。

在这里提一下我现在开发的操作系统,它是一个实时嵌入式系统,目前支持以下特性:

a.支持时间片轮转调度和基于优先级调度,最多64个优先级;
b.抢占式实时内核;
c.为了便于移植,主体用标准C实现;
d.汇编代码非常少,不到100行;
e.支持任务管理,各任务有独立的堆栈;
f.进程同步和通信目前完成了Semaphore,Message Queue正在调试;
g.实现了定时系统调用;
h.可以在windows上仿真调试
我还打算下一步实现优先级反转保护,Event Flag,Data Pipe,内存管理(以前实现过)、驱动接口等。 在这之后我还会努力完善它,比如加入文件系统,协议栈、调试接口等。希望朋友们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在此不胜感激!

后记:

就像有的朋友说的,我的经历或许会给一些朋友产生误导,在这里我必须说明一下。 我来上海以前学习过于拼命,常常晚上只睡3个多小时,我身高1米71,那时只有108斤(我现在130多),家人也说我这样拼命活不过60岁,但是当时的我太固执,我对他们说只要能实现理想活50岁我就够了。那时的拼命使我的身体受到了影响,有一次早上突然腰肌剧痛难忍,痛的我倒在床上站不起来。虽然我现在已经比较注意,但有时候还会隐隐作痛。后来在女朋友说服了我,来上海以后我不再如此。我经常引用父亲的一句话“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而且我也发现拼命不是办法,我可以熬一两个通宵,最多的一次我连续工作了三天三夜, 但是我半个月都没有恢复过来,这样是不是得不偿失?学习工作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像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我现在非常注意调整学习和工作的强度,我要保证每天尽量有相对充沛的精力,一些年轻的朋友觉得自己也应该拼命努力,这让我多少有些担心,如果我的故事能让你在学习工作上多一点兴趣,我会感到很开心,但如果误导了某些朋友,让你做一些不值得的付出,我会感到很内疚。

技术没有贵贱只分,我以前换行业是因为自己的兴趣所致,而不是对哪个行业有什么 偏见。我希望我的经历不要给朋友一个错误的导向,觉得我始终向更高的技术发展。其实各行各业做到顶尖都是很困难的。话又说回来虽然技术没有贵贱,但是门槛是有高低的, 无论如何,做IC的门槛要比做网页的高,这一点无可否认。国家各种人才都是需要的,但是作为个人奋发向上的想法还是应该有的,努力在自己喜欢的行业上做的更好,而不应该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次上。

我是一个自己觉得比较有自知之明的人,或许我最大的优点就是知道自己有很多缺点 :)。我的故事中很多的曲折和错误都是由我的缺点造成的,希望大家用审慎的眼光看待我的经历,不要被我的“花言巧语”所迷惑。我学习有些随心所欲,这给我带来了无尽的麻烦,也大大阻碍的我的发展。记得我小时候成绩比较出色,但是后来学习严重偏科,导致我中学成绩一再滑坡,也没有考上什么好的学校,小时候的一个朋友,当时的成绩和我相仿,但是没有我这个缺点,她上了清华,后来在去了美国深造,在一个著名导师手下研究理论科学,这未尝不是一条更好的出路。另外我的学习方法也是在不断改善中的,过去 的学习过于讲究数量和时间,那样学习既苦而已效率不高,现在我非常注意学习的效率和技巧,这样才是学习的捷径(当然不是指投机取巧),比如说学一相对陌生的技术,如果有条件,不妨问一问有经验的人,不需要问很多,往往他不经意的几句话会给你非常大的帮助,甚至超过你看一个星期的书。带着这样的思想再去学习你会节省很多时间,这样何乐不为呢?这些年中我学了不少的东西,由于开始非常盲目,所以学的东西杂乱无章,现在回想起来让我啼笑皆非,我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一些没有必要深入了解的知识上,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度的。很多朋友很我一样都背过五笔字形,的确它是个不错的输入法,但是对一个研发人员它绝对不值得你去背,你的时间应该花在有价值的地方。我这样的事情还做过很多,我背过CCED、WPS的命令和快捷键,在dBase基本退出历史舞台后我还花了很多时间去学习它的使用。所以我的学习在前期缺乏规划,没有明确的短期目的、中期目标,只有一个虚无飘渺的长期的理想。这就像做设计一样,好的设计是从需求抽象到代码有很多过程,而不能得到了需求就立刻开始开始编码。

当然这么些年的学习和工作多多少少有些收获,下面我说说我的一些学习的心得,这 些方法未必正确,我也在不断探索和改进中。我的学习和工作有相对明确的目标,我不会一时心动而去学习某一技术,在下决定之前我会考虑很多,包括长期的发展,个人路线的规划,需要付出的代价、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的办法等等,在决定后还会制定更加明确的计划,包括短期、中期和长期的,身边可以利用到的资源(包括好的书籍、资料、软硬件环境,也包括有经验的朋友或者师长),以及每一个阶段是怎么过渡到高一阶段的计划,往往在一个学习阶段一旦上路后会走的相对顺利,但是跨阶段通常比较麻烦,比如从学习基础知识转到实践。另外我买书也有自己的方法,现在世面上高质量的书远不如低质量书多,对于一个陌生的技术,往往在第一次买书会选择错误,即使买到一本好书但是它的方向也未必适合你,所以我通常会先在网上查找一些该技术的介绍,有了一点点概念后再去买一本比较薄、相对便宜并且内容相对泛泛而谈的书,这是国内作者最善于写的书:) ,再把它浏览一遍后我就会基本明白这门技术的要点,后面买书和制定计划就会明确的多。否则一开始就想找本好书往往比较困难,而且买回来后努力学习,有时候学了一半才发现是本低质量的书或者是相对过时技术,让人非常懊恼。另外让有经验的人帮你介绍,通常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有些朋友想学通信、嵌入式开发,但总觉得自己没有软硬件环境,我就按我的了解给 大家介绍一下怎么建立这样的环境,当然我了解的只是我学习和工作的方向。通信我做的是数据网方面的工作,包括TCP/IP、二三层交换、对接入网、H.323和软交换也有一点认识。这些软硬件环境都是可以在PC上构建的。你甚至可以在一个没有网卡的PC上建立一个包含多个路由器、接入服务器、VoIP网关、网守、主机等的仿真网络环境,而且与实际的网络相当接近,当然这需要你有清晰的网络概念和一定的网络知识,我一直在努力开发一套软件将这个过程简化,目前试验已经做完,我可能会将它融入我的操作系统外围扩展软件中。这样的方法我无法用简单的语句讲的很清楚,我可以说一下大概的思想,就是在PC上实现仿真网卡,(知道Windows怎么在没有网卡的机器实现虚拟网卡技术的朋友都应该会明白),然后每一个仿真网卡对应一个虚拟设备,如路由器或者主机。你也可以借助第三方工具完成部分工作,如VmWare等。我现在就是利用一个仿真网卡做自己的开发的。

至于嵌入式开发环境更加容易实现,PC就是一个非常大的硬件平台,现有的嵌入式操 作系统通常都支持X86,你可以在上面做开发,通过软盘Boot或者使用虚拟机装载,我用VxWorks做了试验,在一台PC上跑Windows和VxWorks两个系统。另外Windows上的兼容DOS的16位仿真X86环境也为很多操作系统提供了绝佳的试验环境,我的操作系统在Windows上就是这样实现的。Linux在嵌入式中应用也比较广泛,它在网上有大量的资料,而且也相对比较容易实践。同时很多完善的嵌入式开发环境支持软件仿真,如Tornado、WinCE等。



从Coding Fan到真正的技术专家

中国有很多小朋友,他们18,9岁或21,2岁,通过自学也写了不少代码,他们有的代码写的很漂亮,一些技术细节相当出众,也很有钻研精神,但是他们被一些错误的认识和观点左右,缺乏对系统,对程序的整体理解能力,这些人,一个网上的朋友说得很好,他们实际上只是一些Coding fans,压根没有资格称为程序员,但是据我所知,不少小网络公司的CTO就是这样的coding fans,拿着吓人的工资,做着吓人的项目,项目的结局通常也很吓人。
程序员基本素质:

作一个真正合格的程序员,或者说就是可以真正合格完成一些代码工作的程序员,应该具有的素质。

1: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把它作为基本素质,并不是不重要,恰恰相反,这是程序员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安身立命之本。把高水平程序员说成独行侠的都是在呓语,任何个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即便如linus这样的天才,也需要通过组成强大的团队来创造奇迹,那些遍布全球的为linux写核心的高手们,没有协作精神是不可想象的。独行侠可以作一些赚钱的小软件发点小财,但是一旦进入一些大系统的研发团队,进入商业化和产品化的开发任务,缺乏这种素质的人就完全不合格了。

2:文档习惯
说高水平程序员从来不写文档的肯定是乳臭未干的毛孩子,良好的文档是正规研发流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作为代码程序员,30%的工作时间写技术文档是很正常的,而作为高级程序员和系统分析员,这个比例还要高很多。缺乏文档,一个软件系统就缺乏生命力,在未来的查错,升级以及模块的复用时就都会遇到极大的麻烦。

3:规范化,标准化的代码编写习惯
作为一些外国知名软件公司的规矩,代码的变量命名,代码内注释格式,甚至嵌套中行缩进的长度和函数间的空行数字都有明确规定,良好的编写习惯,不但有助于代码的移植和纠错,也有助于不同技术人员之间的协作。
有些coding fans叫嚣高水平程序员写的代码旁人从来看不懂,这种叫嚣只能证明他们自己压根不配自称程序员。代码具有良好的可读性,是程序员基本的素质需求。
再看看整个linux的搭建,没有规范化和标准化的代码习惯,全球的研发协作是绝对不可想象的。
4:需求理解能力
程序员需要理解一个模块的需求,很多小朋友写程序往往只关注一个功能需求,他们把性能指标全部归结到硬件,操作系统和开发环境上,而忽视了本身代码的性能考虑,有人曾经放言说写一个广告交换程序很简单,这种人从来不知道在百万甚至千万数量级的访问情况下的性能指标是如何实现的,对于这样的程序员,你给他深蓝那套系统,他也做不出太极链的并访能力。性能需求指标中,稳定性,并访支撑能力以及安全性都很重要,作为程序员需要评估该模块在系统运营中所处的环境,将要受到的负荷压力以及各种潜在的危险和恶意攻击的可能性。就这一点,一个成熟的程序员至少需要2到3年的项目研发和跟踪经验才有可能有心得。

5:复用性,模块化思维能力
经常可以听到一些程序员有这样的抱怨,写了几年程序,变成了熟练工,每天都是重复写一些没有任何新意的代码,这其实是中国软件人才最大浪费的地方,一些重复性工作变成了熟练程序员的主要工作,而这些,其实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复用性设计,模块化思维就是要程序员在完成任何一个功能模块或函数的时候,要多想一些,不要局限在完成当前任务的简单思路上,想想看该模块是否可以脱离这个系统存在,是否可以通过简单的修改参数的方式在其他系统和应用环境下直接引用,这样就能极大避免重复性的开发工作,如果一个软件研发单位和工作组能够在每一次研发过程中都考虑到这些问题,那么程序员就不会在重复性的工作中耽误太多时间,就会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创新的代码工作中去。
一些好的程序模块代码,即便是70年代写成的,拿到现在放到一些系统里面作为功能模块都能适合的很好,而现在我看到的是,很多小公司软件一升级或改进就动辄全部代码重写,大部分重复性工作无谓的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6:测试习惯
作为一些商业化正规化的开发而言,专职的测试工程师是不可少的,但是并不是说有了专职的测试工程师程序员就可以不进行自测;软件研发作为一项工程而言,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问题发现的越早,解决的代价就越低,程序员在每段代码,每个子模块完成后进行认真的测试,就可以尽量将一些潜在的问题最早的发现和解决,这样对整体系统建设的效率和可靠性就有了最大的保证。
测试工作实际上需要考虑两方面,一方面是正常调用的测试,也就是看程序是否能在正常调用下完成基本功能,这是最基本的测试职责,可惜在很多公司这成了唯一的测试任务,实际上还差的远那;第二方面就是异常调用的测试,比如高压力负荷下的稳定性测试,用户潜在的异常输入情况下的测试,整体系统局部故障情况下该模块受影响状况的测试,频发的异常请求阻塞资源时的模块稳定测试等等。当然并不是程序员要对自己的每段代码都需要进行这种完整测试,但是程序员必须清醒认识自己的代码任务在整体项目中的地位和各种性能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测试并尽早发现和解决问题,当然这需要上面提到的需求理解能力。

7:学习和总结的能力
程序员是人才很容易被淘汰,很容易落伍的职业,因为一种技术可能仅仅在三两年内具有领先性,程序员如果想安身立命,就必须不断跟进新的技术,学习新的技能。
善于学习,对于任何职业而言,都是前进所必需的动力,对于程序员,这种要求就更加高了。但是学习也要找对目标,一些小coding fans们,他们也津津乐道于他们的学习能力,一会学会了asp,一会儿学会了php,一会儿学会了jsp,他们把这个作为炫耀的资本,盲目的追逐一些肤浅的,表面的东西和名词,做网络程序不懂通讯传输协议,做应用程序不懂中断向量处理,这样的技术人员,不管掌握了多少所谓的新语言,永远不会有质的提高。
善于总结,也是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每次完成一个研发任务,完成一段代码,都应当有目的的跟踪该程序的应用状况和用户反馈,随时总结,找到自己的不足,这样逐步提高,一个程序员才可能成长起来。
一个不具备成长性的程序员,即便眼前看是个高手,建议也不要选用,因为他落伍的时候马上就到了。
具备以上全部素质的人,应当说是够格的程序员了,请注意以上的各种素质都不是由IQ决定的,也不是大学某些课本里可以学习到的,需要的仅仅是程序员对自己工作的认识,是一种意识上的问题。

那么作为高级程序员,以至于系统分析员,也就是对于一个程序项目的设计者而言,除了应该具备上述全部素质之外,还需要具备以下素质:

第一,需求分析能力
对于程序员而言,理解需求就可以完成合格的代码,但是对于研发项目的组织和管理者,他们不但要理解客户需求,更多时候还要自行制定一些需求,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般而言,进行研发任务,也许是客户提出需求,也许是市场和营销部门提出的需求,这时候对于研发部门,他们看到的不是一个完整的需求,通常而言,该需求仅仅是一些功能上的要求,或者更正规些,可能获得一个完整的用户视图;但是这都不够,因为客户由于非技术因素多一些,他们可能很难提出完整和清晰,或者说专业性的性能需求,但是对于项目组织者和规划者,他必须能够清醒认识到这些需求的存在并在完成需求分析报告的时候适当的提出,同时要完整和清晰的体现在设计说明书里面,以便于程序员编码时不会失去这些准则。
程序设计者必须正确理解用户需求所处的环境,并针对性做出需求的分析,举例而言,同样一个软件通过ASP租用方式发布和通过License方式发布,性能需求可能就是有区别的,前者强调的是更好的支撑能力和稳定性,而后者则可能更强调在各种平台下的普适性和安装使用的简捷性。

第二,项目设计方法和流程处理能力
程序设计者必须能够掌握不少于两到三种的项目设计方法(比如自顶至下的设计方法,比如快速原型法等等),并能够根据项目需求和资源搭配来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法进行项目的整体设计。设计方法上选择不当,就会耽误研发周期,浪费研发资源,甚至影响研发效果。
一个程序设计者还需要把很多功夫用在流程图的设计和处理上,他需要做数据流图以确立数据词典;他需要加工逻辑流图以形成整体的系统处理流程。一个流程有问题的系统,就算代码多漂亮,每个模块多精致,也不会成为一个好的系统。当然,做好流程分析并选择好项目设计方法,都需要在需求分析能力上具有足够的把握。

第三,复用设计和模块化分解能力
这个似乎又是老调重谈,前面基本素质上不是已经说明了这个问题吗?
作为一个从事模块任务的程序员,他需要对他所面对的特定功能模块的复用性进行考虑,而作为一个系统分析人员,他要面对的问题复杂的多,需要对整体系统按照一种模块化的分析能力分解为很多可复用的功能模块和函数,并针对每一模块形成一个独立的设计需求。举个例子,好比是汽车生产,最早每辆汽车都是独立安装的,每个部件都是量身定做的,但是后来不一样了,机器化大生产了,一个汽车厂开始通过流水线来生产汽车,独立部件开始具有一定的复用性,在后来标准化成为大趋势,不同型号,品牌甚至不同厂商的汽车部件也可以进行方便的换装和升级,这时候,汽车生产的效率达到最大化。软件工程也是同样的道理,一个成熟的软件行业,在一些相关项目和系统中,不同的部件是可以随意换装的,比如微软的许多桌面软件,在很多操作模块(如打开文件,保存文件等等)都是复用的同一套功能模块,而这些接口又通过一些类库提供给了桌面应用程序开发者方便挂接,这就是复用化的模块设计明显的一个佐证。
将一个大型的,错综复杂的应用系统分解成一些相对独立的,具有高度复用性的,并能仅仅依靠几个参数完成数据联系的模块组合,是作为高级程序员和系统分析员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合适的项目设计方法,清晰的流程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

第四,整体项目评估能力
作为系统设计人员,必须能够从全局出发,对项目又整体的清醒认识,比如公司的资源配置是否合理和到位,比如工程进度安排是否能最大化体现效率又不至于无法按期完成。评估项目整体和各个模块的工作量,评估项目所需的资源,评估项目可能遇到的困难,都需要大量的经验积累,换言之,这是一种不断总结的累计才能达到的境界。在西方一些软件系统设计的带头人都是很年长的,比如4,50岁,甚至更老,他们在编码方面已经远远不如年轻人那样活络,但是就项目评估而言,他们几十年的经验积累就是最重要和宝贵的财富。中国缺这么一代程序员,主要还不是缺那种年纪的程序员,而是那种年纪的程序员基本上都是研究单位作出来的,都不是从专业的产品化软件研发作出来的,他们没有能积累那种产品化研发的经验,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第五,团队组织管理能力
完成一个项目工程,需要团队的齐心协力,作为项目设计者或研发的主管人,就应当有能力最大化发挥团队的整体力量,技术管理由于其专业性质,不大同于一般的人事管理,因为这里面设计了一些技术性的指标和因素。
首先是工作的量化,没有量化就很难做到合适的绩效考核,而程序量化又不是简单的代码行数可以计算的,因此要求技术管理人员需要能真正评估一个模块的复杂性和工作量。
其次是对团队协作模式的调整,一般而言,程序开发的协作通常分为小组进行,小组有主程序员方式的,也有民主方式的,根据程序员之间的能力水平差距,以及根据项目研发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组队方式,并能将责权和成员的工作任务紧密结合,这样才能最大发挥组队的效率。
一个代码水平高的人,未必能成为一个合格的项目研发主管,这方面的能力欠缺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

综上可以看到,作为一个主管研发的负责人,一个项目设计者,所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并不是程序代码编写的能力,当然一般情况下,一个程序员通过不断的总结提高达到了这种素质的时候,他所具有的代码编写能力也已经相当不简单了,但是请注意这里面的因果关系,一个高水平的项目设计者通常已经是代码编写相当优秀的人了,但是并不是一个代码相当优秀的程序员就可以胜任项目设计的工作,这里面存在的也不是智商和课本的问题,还是在于一个程序员在积累经验,逐步提升的时候没有意识到应当思考哪方面的东西,没有有意识的就项目的组织和复用设计进行揣摩,没有经常性的文档习惯和总结习惯,不改变这些,我们的合格的项目设计者还是非常欠缺。

另外,为防止有无聊的人和我较真,补充一点,本文针对目标是作商业化的软件项目和工程,那些科研机构的编程高手,比如算法高手,比如图象处理高手,他们的工作是研究课题而非直接完成商业软件(当然最终间接成为商业产品,比如微软研究院在作的研究课题),因此他们强调的素质可能是另外的东西,这些人(专家),并不能说是程序员,不能用程序员的标准去衡量。

最后补充一点东西,一个软件项目研发的设计流程是怎样的呢?以通常标准的设计方法为例,(不过笔者喜欢快速原型法)。

第一个步骤是市场调研,技术和市场要结合才能体现最大价值。

第二个步骤是需求分析,这个阶段需要出三样东西,用户视图,数据词典和用户操作手册。用户视图是该软件用户(包括终端用户和管理用户)所能看到的页面样式,这里面包含了很多操作方面的流程和条件。数据词典是指明数据逻辑关系并加以整理的东东,完成了数据词典,数据库的设计就完成了一半多。用户操作手册是指明了操作流程的说明书。请注意,用户操作流程和用户视图是由需求决定的,因此应该在软件设计之前完成,完成这些,就为程序研发提供了约束和准绳,很遗憾太多公司都不是这样做的,因果颠倒,顺序不分,开发工作和实际需求往往因此产生隔阂脱节的现象。
需求分析,除了以上工作,笔者以为作为项目设计者应当完整的做出项目的性能需求说明书,因为往往性能需求只有懂技术的人才可能理解,这就需要技术专家和需求方(客户或公司市场部门)能够有真正的沟通和了解。

第三个步骤是概要设计,将系统功能模块初步划分,并给出合理的研发流程和资源要求。作为快速原型设计方法,完成概要设计就可以进入编码阶段了,通常采用这种方法是因为涉及的研发任务属于新领域,技术主管人员一上来无法给出明确的详细设计说明书,但是并不是说详细设计说明书不重要,事实上快速原型法在完成原型代码后,根据评测结果和经验教训的总结,还要重新进行详细设计的步骤。
第四个步骤是详细设计,这是考验技术专家设计思维的重要关卡,详细设计说明书应当把具体的模块以最‘干净’的方式(黑箱结构)提供给编码者,使得系统整体模块化达到最大;一份好的详细设计说明书,可以使编码的复杂性减低到最低,实际上,严格的讲详细设计说明书应当把每个函数的每个参数的定义都精精细细的提供出来,从需求分析到概要设计到完成详细设计说明书,一个软件项目就应当说完成了一半了。换言之,一个大型软件系统在完成了一半的时候,其实还没有开始一行代码工作。那些把作软件的程序员简单理解为写代码的,就从根子上犯了错误了。

第五个步骤是编码,在规范化的研发流程中,编码工作在整个项目流程里最多不会超过1/2,通常在1/3的时间,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设计过程完成的好,编码效率就会极大提高,编码时不同模块之间的进度协调和协作是最需要小心的,也许一个小模块的问题就可能影响了整体进度,让很多程序员因此被迫停下工作等待,这种问题在很多研发过程中都出现过。编码时的相互沟通和应急的解决手段都是相当重要的,对于程序员而言,bug永远存在,你必须永远面对这个问题,大名鼎鼎的微软,可曾有连续三个月不发补丁的时候吗?从来没有!

第六个步骤是测试
测试有很多种:按照测试执行方,可以分为内部测试和外部测试;按照测试范围,可以分为模块测试和整体联调;按照测试条件,可以分为正常操作情况测试和异常情况测试;按照测试的输入范围,可以分为全覆盖测试和抽样测试。以上都很好理解,不再解释。
总之,测试同样是项目研发中一个相当重要的步骤,对于一个大型软件,3个月到1年的外部测试都是正常的,因为永远都会又不可预料的问题存在。
完成测试后,完成验收并完成最后的一些帮助文档,整体项目才算告一段落,当然日后少不了升级,修补等等工作,只要不是想通过一锤子买卖骗钱,就要不停的跟踪软件的运营状况并持续修补升级,知道这个软件被彻底淘汰为止。

写这些步骤算不上卖弄什么,因为实话讲我手边是一本《软件工程》,在大学里这是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程,但是我知道很多程序员似乎从来都只是热衷于什么《30天精通VC》之类的,他们有些和我一样游击队出身,没有正规学过这个专业,还有一些则早就在混够学分后就把这些真正有用的东西还给了老师。

网上现在也很浮躁,一些coding fans乱嚷嚷,混淆视听,实际上真正的技术专家很少在网上乱发帖子的,如笔者这样不知天高地厚的,其实实在是算不上什么高手,只不过看不惯这种对技术,对程序员的误解和胡说,只好挺身而出,做拨乱反正之言,也希望那些还沉迷于一些错误人士的coding fans们能认真想想,走到正途上,毕竟那些聪明的头脑还远远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修炼一名程序员的职业水准(林庆忠__署名原创)

    ### 修炼一名程序员的职业水准 #### 一、掌握基础知识:十六年寒窗的持续积累 在成为一名具有较高职业水准的程序员之前,扎实的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软件专业的本科学子来说,从7岁开始,经过长达16年的学习...

    程序员职业规划:让自己变得重要

    ### 程序员职业规划:让自己变得重要的关键策略 #### 一、引言 在IT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程序员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和技术更新的压力。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职业规划,使自己在职场中变得不可或缺。...

    程序员的思维修炼_中文版.pdf

    该书非常不错,对程序员的整个思维体系进行了一个总结。

    程序员职业认知报告.pdf

    程序员职业认知报告.pdf

    Visual C++程序员职业规划

    ### Visual C++程序员职业...综上所述,Visual C++程序员的职业规划是一个涉及自我认知、行业理解与持续学习的综合过程。只有深刻理解自身优势与行业趋势,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职业规划,引领自己走向成功的职业生涯。

    我编程,我快乐:程序员职业规划之道

    总之,《我编程,我快乐:程序员职业规划之道》旨在帮助你规划一条既充满乐趣又富有成就的程序员之路。通过阅读这本书,你将了解如何在编程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享受每一次键入代码的瞬间,同时也能在职业...

    程序员职业小白书 —— 如何规划和经营你的职业.zip

    在当今这个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程序员已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职业。然而,面对编程语言和技术框架日新月异的更迭,初入IT领域的程序员们如何才能为自己规划一条清晰的职业发展道路呢?《程序员职业小白书——如何...

    PHP程序员职业规划

    80后大叔伪二次元爱好者 • 10年+ PHP开发经验,LazyPHP&TeamToy作者 • 前新浪云产品经理,曾负责SinaAppEngine的产品工作 ...• 什么是职业规划 • 职业规划的⽅方法和⼯工具 • Q&A(如果有时间的话)

    程序员的思维修炼 开发认知潜能的九堂课.pdf

    文档描述中同样提到了“程序员的思维修炼 开发认知潜能的九堂课”,这进一步强调了文档是一系列的课程,总共九节课。这些课程可能围绕着编程思维、逻辑推理、抽象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如何通过思考和练习来提高...

    java程序员规划java程序员职业规划.docx

    Java 程序员需要不时对自己的职业规划进行评估和调整,每三个月对自己所做的工作进行一次总结,每半年对职业规划重新评估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五、 结束语 Java 程序员需要时刻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随时为自己的...

    怎样才能做一名合格的程序员

    【标题】:“怎样才能做一名合格的程序员” 【描述】:“教你怎样才能做一名合格的程序员,一是风格,二是代码效率...等等” 【标签】:“程序员” 成为一名合格的程序员不仅需要掌握编程技能,还需要遵循良好的...

    程序员职业素养读后感

    程序员职业素养读后感

    我编程,我快乐——程序员职业规划之道

    在信息技术(IT)行业日新月异的今天,程序员作为一种专业性极强的职业,其职业规划成为了关乎个人成长和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每一个致力于编程领域的人都将面临一个关键的选择:是稳扎稳打地选择那些已经稳定成熟的...

    修炼一名软件工程师的职业水准.txt

    讲述了一个工程师的成长过程 在实践中提高:成为一名高水平的Coder 注重逻辑:成为一名职业程序员

    C#程序员职业规划.

    C#程序员职业规划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