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p9802
  • 浏览: 1217521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广州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软件生存周期每个阶段的基本任务和结束标准【珍藏】

阅读更多
软件生存周期每个阶段的基本任务和结束标准



软件生存周期每个阶段的基本任务和结束标准

1) 问题定义
问题定义阶段必须回答的关键问题:“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如果不知道问题是什么就试图解决这个问题,显然是盲目的,只会白白浪费时间和金钱,最终得出的结果很可能是毫无意义的。尽管确切地定义问题的必要性是十分明显的,但是在实践中它却可能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步骤。
通过问题定义阶段的工作,系统分析员应该提出关于问题性质、工程目标和规模的书面报告。通过对系统的实际用户和使用部门负责人的访问调查,分析员扼要地写出他对问题的理解,并在用户和使用部门负责人的会议上认真讨论这份书面报告,澄清含糊不精的地方,改正理解不正确的地方,最后得出一份双方都满意的文档。
问题定义阶段是软件生存周期中最简短的阶段,一般只需要一天甚至更少的时间。

2) 可行性研究
这个阶段要回答的关键问题:“对于上一个阶段所确定的问题有行得通的解决办法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系统分析员需要进行一次大大压缩和简化了的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过程,也就是在较抽象的高层次上进行的分析和设计的过程。
可行性研究应该比较简短,这个阶段的任务不是具体解决问题,而是研究问题的范围,探索这个问题是否值得去解,是否有可行的解决办法。
在问题定义阶段提出的对工程目标和规模的报告通常比较含糊。可行性研究阶段应该导出系统的高层逻辑模型(通常用数据流图表示),并且在此基础上更准确、更具体地确定工程规模和目标。然后分析员更准确地估计系统的成本和效益,对建议的系统进行仔细的成本/效益分析是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
可行性研究的结果是使用部门负责人做出是否继续进行这项工程的决定的重要依据,一般说来,只有投资可能取得较大效益的那些工程项目才值得继续进行下去。可行性研究以后的那些阶段将需要投入要多的人力物力。及时中止不值得投资的工程项目,可以避免更大的浪费。

3) 需求分析
这个阶段的任务仍然不是具体地解决问题,而是准确地确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标系统必须做什么”,主要是确定目标系统必须具备哪些功能。
用户了解他们所面对的问题,知道必须做什么,但是通常不能完整准确地表达出他们的要求,更不知道怎样利用计算机解决他们的问题;软件开发人员知道怎样使用软件实现人们的要求,但是对特定用户的具体要求并不完全清楚。因此系统分析员在需求分析阶段必须和用户密切配合,充分交流信息,以得出经过用户确认的系统逻辑模型。通常用数据流图、数据字典和简要的算法描述表示系统的逻辑模型。
在需求分析阶段确定的系统逻辑模型是以后设计和实现目标系统的基础,因此必须准确完整地体现用户的要求。系统分析员通常都是计算机软件专家,技术专家一般都喜欢很快着手进行具体设计,然而,一旦分析员开始谈论程序设计的细节,就会脱离用户,使他们不能继续提出他们的要求和建议。较件工程使用的结构分析设计的方法为每个阶段都规定了特定的结束标准,需求分析阶段必须提供完整准确的系统逻辑模型,经过用户确认之后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这就可以有效地防止和克服急于着手进行具体设计的倾向。

4) 总体设计
这个阶段必须回答的关键问题是:“概括地说,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应该考虑几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列如,目标系统的一些主要功能是用计算机自动完成还是用人工完成;如果使用计算机,那么是使用批处理方式还是人机交互方式;信息存储使用传统的文件系统还是数据库……。通常至少应该考虑下述几类可能的方案:
低成本的解决方案。系统只能完成最必要的工作,不能多做一点额处的工作。
中等成本的解决方案。这样的系统不仅能够很好地完成预定的任务,使用起来很方便,而且可能还具有用户没有具体指定的某些功能和特点。虽然用户没有提出这些具体要求,但是系统分析员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断定,这些附加的能力在实践中将证明是很有价值的。
高成本的“十全十美”的系统。这样的系统具有用户可能希望有的所有功能和特点。
系统分析员应该使用系统流程图或其他工具描述每种可能的系统,估计每种方案的成本和效益,还应该在充分权衡各种方案的利弊的基础上,推荐一个较好的系统 (最佳方案),并且制定实现所推荐的系统的详细计划。如果用户接受分析员推荐的系统,则可以着手完成本阶段的另一项主要工作。
上面的工作确定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目标系统需要哪些程序,但是,怎样设计这些程序呢?结构设计的一条基本原理就是程序应该模块化,也就是一个大程序应该由许多规模适中的模块按合理的层次结构组织而成。总体设计阶段的第二项主要任务就是设计软件的结构,也就是确定程序由哪些模块组成以及模块间的关系。通常用层次图或结构图描绘软件的结构。

5) 详细设计
总体设计阶段以比较抽象概括的方式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详细设计阶段的任务就是把解法具体化,也就是回答下面这个关键问题:“应该怎样具体地实现这个系统呢?”
这个阶段的任务还不是编写程序,而是设计出程序的详细规格说明。这种规格说明的作用很类似于其他工程领域中工程师经常使用的工程蓝图,它们应该包含必要的细节,程序员可以根据它们写出实际的程序代码。
通常用HIPO图(层次图加输入/处理/输出图)或PDL语言(过程设计语言)描述详细设计的结果。

6) 编码和单元测试
这个阶段的关键任务是写出正确的容易理解、容易维护的程序模块。
程序员应该根据目标系统的性质和实际环境,选取一种适当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必要时用汇编语言),把说细设计的结果翻译成用选定的语言书写的程序,并且仔细测试编写出的每一个模块。

7) 综合测试
这个阶段的关键任务是通过各种类型的测试(及相应的调试)使软件达到预定的要求。
最基本的测试是集成测试和验收测试。所谓集成测试是根据设计的软件结构,把经过单元测试检验的模块按某种选定的策略装配起来,在装配过程中对程序进行必要的测试。所谓验收测试则是按照规格说明书的规定(通常在需求分析阶段确定),由用户(或在用户积极参加下)对目标系统进行验收。
必要时还可以再通过现场测试或平行运行等方法对目标系统进一步测试检验。
为了使用户能够积极参加验收测试,并且在系统投入生产性运行以后能够正确有效地使用这个系统,通常需要以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方式对用户进行培训。
通过对软件测试结果的分析可以预测软件的可靠性;反之,根据对软件可靠性的要求也可以决定测试和调试过程什么时候可以结束。
应该用正式的文档资料把测试计划、详细测试方案以及实际测试结果保存下来,做为软件配置的一个组成成分。

8) 软件维护
维护阶段的关键任务是,通过各种必要的维护活动使系统持久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通常有四类维护活动:改正性维护,也就是诊断和改正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软件错误;适应性维护,即修改软件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完善性维护,即根据用户的要求改进或扩充软件使它更完善;预防性维护,即修改软件为将来的维护活动预先做准备。
虽然没有把维护阶段进一步划分成更小的阶段,但是实际上每一项维护活动都应该经过提出维护要求(或报告问题),分析维护要求,提出维护要求,提出维护方案,审批维护方案,确定维护计划,修改软件设计,修改程序,测试程序,复查验收等一系列步骤,因此实质上是经历了一次压缩和简化了的软件定义和开发的全过程。
都应该经过提出维护要求(或报告问题),分析维护要求,提出维护要求,提出维护方案,审批维护方案,确定维护计划,修改软件设计,修改程序,测试程序,复查验收等一系列步骤,因此实质上是经历了一次压缩和简化了的软件定义和开发的全过程。

 

5
3
分享到:
评论
2 楼 lshhjxlj 2011-11-23  
这就是对软件工程的总结和简述
1 楼 xp9802 2011-11-22  
想转去做需求分析,求帮忙

相关推荐

    软件生存周期计划.docx

    在软件生存周期计划中,需要确定软件的目标和范围、软件简介、术语及缩略语、软件开发策划、软件标识、软件安全性级别、开发标准、方法、开发过程及各阶段的交付物、软件需求分析和软件设计等。

    YY∕T 0664-2008 通用标准 医疗器械软件 软件生存周期过程

    YY∕T 0664-2008标准是依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62304:2006标准等同制定的,全称为《通用标准 医疗器械软件 软件生存周期过程》。该标准专门针对医疗器械软件的安全性,规定了软件开发、维护、升级等一系列环节中应当...

    YYT 0664-2008 医疗器械软件 软件生存周期过程

    《YYT 0664-2008 医疗器械软件 软件生存周期过程》这一标准是医疗器械行业内的重要规范之一,它详细规定了医疗器械软件开发、维护及退役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各项过程和要求。为了更好地理解该标准的核心内容,我们可以...

    软件工程第二章软件生存周期及模型.ppt

    总结而言,软件工程的第二章揭示了软件生存周期模型的精髓,特别是瀑布模型,以及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各阶段的任务、标准和审查的重要性。理解这些理论和模型,对于优化软件开发流程,提高软件质量和效率,以及有效地...

    软件生命周期分为7个阶段

    软件生命周期的七个阶段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任务和目标。软件开发人员需要遵循软件生命周期的七个阶段,来确保软件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快速原型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开发...

    GBZ 20156-2006 软件工程 软件生存周期过程用于项目管理的指南.rar

    《GBZ 20156-2006 软件工程 软件生存周期过程用于项目管理的指南》是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软件工程的一份重要文档,旨在为软件项目的管理提供一套完整的生命周期过程指导。软件生存周期是软件开发过程中从需求分析、...

    B级医疗器械软件生存周期过程

    综上所述,B级医疗器械软件生存周期过程涉及多个关键环节,从安全性级别的评估到开发、维护、风险管理以及配置管理和问题解决等,旨在确保软件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符合医疗器械行业的高标准要求。

    GBT 8566-2007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

    - **过程分类**:根据软件生存周期的不同阶段,可以将过程分为基本过程、支持过程和组织过程三类。 - **基本过程**:直接与软件产品的创建相关的活动,如需求获取、设计、实现等。 - **支持过程**:支持基本过程的...

    GBT 8566-2007 信息技术 软件生存周期过程

    《GBT 8566-2007 信息技术 软件生存周期过程》是中国国家标准,它详细定义了软件开发过程中从需求分析到产品维护的各个阶段,旨在规范和指导软件开发团队进行高效、有序的工作。这个标准是软件工程领域的重要参考,...

    软件设计 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的文档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软件设计文档是至关重要的,它详尽记录了从概念形成到最终产品实现的每一个步骤。本文将深入探讨软件设计以及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所涉及的关键文档。 一、需求分析文档 在软件生命周期的初始...

    软件生存周期过程 用于项目管理的指南

    软件生存周期被划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目标和任务。通常,这些阶段包括: 1. **需求分析**:这是软件开发的起点,涉及与客户或终端用户沟通,明确软件的功能、性能、界面等需求。需求分析阶段需要...

    软件生存周期各阶段活动定义浅释 源于网络.pdf

    《软件生存周期各阶段活动定义浅释》 ...了解并掌握每个阶段的任务和目标,对于软件开发的成功至关重要。因此,无论是项目经理、开发人员还是用户,都应该对软件生存周期有清晰的认识,以共同推动软件项目的顺利进行。

    软件生存周期过程.pdf

    使用该标准可以为软件生存周期过程建立一个公共框架,以供软件产业界使用,它包括在含有软件的系统、独立软件产品和软件服务的获取期间以与在软件产品的供应、运行和维护期间需应用的过程、活动和任务。 ISO/IEC ...

    完整软件生存周期流程图.pdf

    完整软件生存周期流程图.pdf

    软件生命周期的概念与各个阶段的作用和工具

    软件生命周期是软件的产生直到报废的生命周期,周期内有问题定义、可行性分析、总体描述、系统设计、编码、调试和测试、验收与运行、维护升级到废弃等阶段。每个阶段都要有定义、工作、审查、形成文档以供交流或备查...

    GBT 8566 信息技术 软件生存期过程

    各阶段间相互关联、相互依赖,并且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活动内容、任务和产物。 在需求分析阶段,首先需要明确软件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用户的需求是什么,这通常通过与客户的交流沟通获得。接下来是系统设计阶段,这...

    软件工程课程阶段测试题目 软件生命周期中不含哪个阶段、关于瀑布模型说法正确的是、下面关于软件过程模型说法错误的是

    软件生存周期通常分为软件定义、软件开发和运行及维护三个大阶段。瀑布模型本质上是线性顺序模型,而快速原型模型的特点是及早提供工作软件。螺旋模型是一种风险驱动的开发模型,适合大型软件开发。甘特图用于项目...

    YYT 0664-2020医疗器械软件软件生存周期过程.pdf

    YYT 0664-2020医疗器械软件软件生存周期过程.pdf

    GBT 20158-2006 信息技术 软件生存周期过程配置管理

    《GBT 20158-2006 信息技术 软件生存周期过程配置管理》是中国国家标准,旨在规范软件开发过程中配置管理的各项活动,确保软件产品的质量和可追溯性。配置管理是软件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贯穿于软件生命周期的...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