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 366341 次
- 性别:
- 来自: 保定
-
文章分类
- 全部博客 (266)
- ERP (69)
- ERP-SAP-MM (50)
- ERP-SAP-FICO (23)
- ERP-SAP-HR (2)
- ERP-SAP-HU (1)
- ERP-SAP-BASIS (4)
- ERP-SAP-EWM (2)
- div+css (34)
- flex (9)
- 网页设计理论 (17)
- 网页代码理论 (1)
- 网页代码技巧 (12)
- UI设计理论 (6)
- flash (3)
- 界面设计 (14)
- 数码照片处理 (7)
- 影像处理 (1)
- logo设计 (3)
- 测试 (6)
- 习惯性思维 (6)
- 心情日记 (14)
- 印刷 (3)
- seo优化 (5)
- 人力资源eHR管理 (3)
- 项目管理相关链接 (1)
- PPT演示沟通 (5)
- 项目管理 (4)
- TAMM40_Part2.rar (1)
- SAP VIM (1)
- SAP使用公司 (1)
- 会计 (1)
- erp-sap-qm (1)
- WEB前端 (0)
最新评论
-
liomao:
火狐浏览器不通用吧?
收藏本站代码及设为首页代码 -
上善如水:
我刚刚开始写网页,看了不少的写作规范写作规范,可是还是有浏览器 ...
UL-LI 标签结合CSS的运用基础 -
ksmjava:
关于技术人员的前途,目前在国内确实得用"惨淡&quo ...
WEB前端设计师需要的技能 -
AlexChen_China:
Web开放工具是如此的丰富啊...初来乍道很多工具都不知道;
前端开发大众手册(包括工具、网址、经验等) -
xiaoqing20:
不错长见识了
什么是UI
再贴2篇前辈的写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第一篇:
存货帐龄和呆滞料分析
通常库存周转率高,则帐龄低,存货帐龄高将引起呆滞甚至废料,比如有保质期的食品和药品, 库存账龄超过保质期直接就是废物,某家企业呆滞料竟然高达2亿,对于利润率低的企业绝对算得上致命打击。不同企业不同物料定义的呆滞周期不同,那么ERP如何定义和计算呆滞料呢?比如AB类物料超过180天未动即呆滞,C类超过90天未使用即呆滞, ERP中的计算逻辑可以参考如下:
简易型
a.先取物料的最后出入库时间
b.输入呆滞查询时间或当前时间
c.两者相减大于90天的即呆滞品,并显示呆滞时间和呆滞数量。
现在,假设物料DZ1前期无库存,2008/01/01购入1000个,2008/04/04消耗1个,2008/06/06消耗1个,2008/11/11消耗1个,到2008/12/01来看DZ1的呆滞情况,由于2008/11/11有消耗,则2008/12/01分析时认为DZ1无呆滞,实际上该料呆透了呆得可爱极了,1年下来总共才消耗了仨,呆滞了997个。
加强型
a.先取物料的最后入库时间和当时数量
b.再查物料最后出库时间和数量
c.两者相减大于90天的即呆滞品, 并显示呆滞时间和呆滞数量。
现在,假设物料DZ1前期无库存,2008/01/01购入1000个,2008/04/04消耗1个,2008/06/06消耗1个,2008/11/11消耗1个,到2008/12/01来看DZ1的呆滞情况, 可以计算出呆滞997个和呆滞时间,但是实务中存货是连续补充和消耗的,假设2008/10/10再次补收了某未清采购单的10个(以后再不采购了),根据此逻辑,假设无批次管理,将认为DZ1一点也不呆滞,实际上呆滞得很透彻。
批次型
接上例,假设物料DZ1前期无库存,2008/01/01购入1000个,批次1,2008/04/04消耗1个,2008/06/06消耗1个,2008/11/11消耗1个 ,2008/10/10再次补收了某未清采购单的10个,批次2, 默认使用先进先出,则呆滞品为997, 2008/10/10的10个暂时不呆滞,慢慢变呆滞。
加强型和批次型的区别在于:
物料的收发是不断持续的,无批次管理的物料你无法知道具体消耗的究竟是哪次采购入库的物料,因此你无法准确判断物料呆滞数量。简单实例,物料A在过去三年中采购了250次,每次100个,过去三年到现在发料25次,每次250个,即使实物是按采购入库先后存放,发放也大概是按先后入库发料,如果ERP系统中无批次管理,除非你模拟批次,从最初的第一次入库根据总消耗数扣除,一直扣除到最近的一次入库,象本例历史总消耗数为6250个,则采购第63次(63*100>25*250)就满足消耗,后187再根据入库时间计算呆滞,这种每次抓所有历史业务的报表基本上是无法跑出数据的,本身逻辑思路就很呆滞,哪里还能计算出库存的呆滞。如果使用批次,则只要首先查找出批次>0的再根据该批入库时间简单就能计算出帐龄判断是否呆滞,当然,实现批次也有很多副作用。
第二篇:
库存账龄
2010年05月11日 星期二 17:34
讨论库存账龄分析的目的与后续的分析方法,为降低库存提供实际的操作方法。
1. 库存账龄与库存周转率
……提到库存账龄,就不得不说到库存周转率。库存周转率是在某特定的周期,销售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的比率。用以衡量一定时期内存货资产的周转速度,是反映企业的供应链的整体效率的绩效指标之一,而且很多企业都把它作为整体经营业绩的考核指标之一。而库存账龄是在某时间节点,某种或者某类存货的库存时间的加权平均值。很明显,库存周转率越高,库存账龄越低,但是二者又不是反比关系(比较简单的证明就是同样的平均库存,入库时间的不同就会引起库存账龄很大的差异),所以虽然这二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不能简单的把库存账龄看成库存周转率的一个衍生指标来对待。
2. 库存账龄分析的目的
……在库存账龄分析中,其目的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库存成本的控制。库存账龄在ERP系统内,应该可以查询指定的时间点,各库存存货的库存账龄情况,即从入库起在仓库中放置了多久。与应收账款的账龄一样,存货的库存账龄越长,说明周转越慢,占压的资金也就越多。这也就是我们大家平常所说的呆滞料。对于呆滞料,应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计划的源头控制入手,才能最有效的降低无效的库存,达到降低库存总额的目的。呆滞料实际上包括两部分:不周转的物料和周转慢的物料,对于不周转的物料,显然除了上述工作外,还应该做相应的处理:比如代用或者变卖。
二、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等同于应收账款的坏账计提,对于超龄的库存,也应该做好存货损失的准备,更真实的反映库存的实际价值。
3. 库存账龄的计算
……手工计算库存账龄是很困难的。在ERP系统中,库存账龄的计算相当方便。如果要计算某一仓库或者全部存货的库存账龄(虽然该数字可能没有实际的意义),那么公式如下:
库存账龄=∑(批次入库金额/统计时点库存总额*批次入库时间)。
下面我举例一说明:
在2008年10月6日,存货A的库存为1000,系统自动搜索入库单,得到如下入库单:
入库单号 日期 数量
NO.025 10月5日 入库 200
NO.023 10月4日 入库 300
NO.022 10月3日 入库 300
NO.020 10月2日 入库 400
NO.015 10月1日 入库 100
系统默认先进先出的原则,从10月6日的入库单倒推满1000为止,也就是200(10月5日)+300(10月4日)+300(10月3日)+200(10月2日入库的400只取值200即可)=1000.
那么:库存账龄=200*/1000*1+3000/100*2+300/1000*3+200/1000*4=0.2+0.6+0.9+0.8=2.5天
库存账龄还有另外一种报表方式,反映的是库存账龄的集中度,举例二如下:
库存30天以下的金额: 1000
库存30天--90天的金额: 2000
库存 90天--180天的金额: 1500
库存 180天以上的金额: 500
4. 库存账龄标准的设定
……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已经知道了库存账龄分析的目的,和库存账龄的计算方法,但是,在现实的管理中,如何知道某种存货的库存时间长了呢?如何定义呆滞料,标准是什么呢?
我下面介绍一下我个人的想法:
1、按照财务对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的期限设定。比如:财务规定超过180天,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为2%;超过360天,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为5%。那么结合库存账龄集中度的表格,对超过180天以上的物料应该立即处理,上面例二中超过180天的500就应该按照比例计提了。对于90天以上的物料应该额外关注。
2、按照公司制定的存货周转率设定库存账龄标准。举例如下:
存货周转率设定为1次/月,那么库存账龄的平均值是0.5月,最大值不能超过1月。按照ABC分类,A类物料占存货总额的80%,B类物料占存货总额的15%,C类物料占存货总额的5%。显然,把所有的物料设置为同样的周转速率是不对的,对A类物料的额外关注,多订货,分批次,对于降低库存总额是最有效的。那么:假定,B类物料的为2个月,C类物料的账龄为4个月,在这个条件下,只有A类物料的账龄不大于0.625月时才可以满足要求:80%*0.625+15%*2.0+5%*4.0=1
3、 按照每种物料的经济批量设定。也就是说,物料的存储时间不应超过经济批量的平均消耗时间。这种计算方式忽略了安全库存对于库存账龄的影响,但是很明显,只适用于在物料均匀比较消耗,标准方差很小的情况下。
4、参考采购提前期确定,物料的存储时间不应超过采购的周期。显然,这种方法比第3种更容易获得参考值。
5、如果该物料有保质期,库存账龄超过保质期就是报废了。那么结合ERP系统中的保质期和批次管理,该库存账龄的危险期必然要小于保质期。
以上的各种方法要针对不同类型的物料,选择使用。
5. ……后续的工作
……在物料管理工作中,库存账龄分析的方法,是发现库存积压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是发现问题很重要,更重要的如何解决问题。
所以,在发现物料积压的情况之后,一定要把发现的问题立项解决,完成一个PDCA的循环。当库存降低后,更容易发现库存的问题,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
1、对于发现积压的物料,不能一概予以同样的关注,因为管理也需要成本的。发动机周转速度变慢,要比标准件积压更可怕。
2、在库存账龄分析中,用金额表示比用数量表示,更直观,更有效。
3、对于标准账龄的设定,也是需要不断修正的,因为提高库存的周转速度,降低无效库存为最终目的。
4、 库存账龄分析是事后诸葛亮,是纠正方法,远不如事先控制也就是预防有效。在这点上,与质量管理的原理是一样的。
在处理库龄时,需要注意的一个就是如何确定库龄,就是每个物料的出生日期,一种是按照先进先出法,这种方式需要明确的就是是按照记账日期还是系统维护日期,如果中间删除一笔记录该如何处理,这些都是需要大量的数据计算,解决的方式可以通过结账的方式来防止过多的前期删除导致重新计算,sap中就是采用的结账后不许再做,对这种方式很有用,第二个就是按照一个批次的方式,直接取一个批次的最小值作为库存的日期,这样可以每次产生入库时比对。
1\入库日期的确认问题. 采用入库单的日期,还是采用物品首次入库的日期?
如果是入库单的日期,则如果发生仓库的调拨,退货,库存的盘盈.....等一系列入库业务时,物料入库日期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并不能当成库龄计算日期,而应该以该物料首次入库的日期来计算库龄.那么,首次入库日期如何来确认?
2\如果采用流水帐的库存入库及出库控制方式下,可以确定的每个入库单都会对应一个或者多个出库单,任何一个出库单都可能从一个入库单或者多个入库单上出物品,并让系统严格控制和跟踪到相应的入库单,此时入库单上的数量可以表达为库存数量=入库数量-出库单已经出库的数量.那么库龄的计算方式可以这么理解为
∑有库存量的入库单(入库数量-已出库数量)*(查询截止日期-入库日期)/库存总量
存货帐龄和呆滞料分析
通常库存周转率高,则帐龄低,存货帐龄高将引起呆滞甚至废料,比如有保质期的食品和药品, 库存账龄超过保质期直接就是废物,某家企业呆滞料竟然高达2亿,对于利润率低的企业绝对算得上致命打击。不同企业不同物料定义的呆滞周期不同,那么ERP如何定义和计算呆滞料呢?比如AB类物料超过180天未动即呆滞,C类超过90天未使用即呆滞, ERP中的计算逻辑可以参考如下:
简易型
a.先取物料的最后出入库时间
b.输入呆滞查询时间或当前时间
c.两者相减大于90天的即呆滞品,并显示呆滞时间和呆滞数量。
现在,假设物料DZ1前期无库存,2008/01/01购入1000个,2008/04/04消耗1个,2008/06/06消耗1个,2008/11/11消耗1个,到2008/12/01来看DZ1的呆滞情况,由于2008/11/11有消耗,则2008/12/01分析时认为DZ1无呆滞,实际上该料呆透了呆得可爱极了,1年下来总共才消耗了仨,呆滞了997个。
加强型
a.先取物料的最后入库时间和当时数量
b.再查物料最后出库时间和数量
c.两者相减大于90天的即呆滞品, 并显示呆滞时间和呆滞数量。
现在,假设物料DZ1前期无库存,2008/01/01购入1000个,2008/04/04消耗1个,2008/06/06消耗1个,2008/11/11消耗1个,到2008/12/01来看DZ1的呆滞情况, 可以计算出呆滞997个和呆滞时间,但是实务中存货是连续补充和消耗的,假设2008/10/10再次补收了某未清采购单的10个(以后再不采购了),根据此逻辑,假设无批次管理,将认为DZ1一点也不呆滞,实际上呆滞得很透彻。
批次型
接上例,假设物料DZ1前期无库存,2008/01/01购入1000个,批次1,2008/04/04消耗1个,2008/06/06消耗1个,2008/11/11消耗1个 ,2008/10/10再次补收了某未清采购单的10个,批次2, 默认使用先进先出,则呆滞品为997, 2008/10/10的10个暂时不呆滞,慢慢变呆滞。
加强型和批次型的区别在于:
物料的收发是不断持续的,无批次管理的物料你无法知道具体消耗的究竟是哪次采购入库的物料,因此你无法准确判断物料呆滞数量。简单实例,物料A在过去三年中采购了250次,每次100个,过去三年到现在发料25次,每次250个,即使实物是按采购入库先后存放,发放也大概是按先后入库发料,如果ERP系统中无批次管理,除非你模拟批次,从最初的第一次入库根据总消耗数扣除,一直扣除到最近的一次入库,象本例历史总消耗数为6250个,则采购第63次(63*100>25*250)就满足消耗,后187再根据入库时间计算呆滞,这种每次抓所有历史业务的报表基本上是无法跑出数据的,本身逻辑思路就很呆滞,哪里还能计算出库存的呆滞。如果使用批次,则只要首先查找出批次>0的再根据该批入库时间简单就能计算出帐龄判断是否呆滞,当然,实现批次也有很多副作用。
第二篇:
库存账龄
2010年05月11日 星期二 17:34
讨论库存账龄分析的目的与后续的分析方法,为降低库存提供实际的操作方法。
1. 库存账龄与库存周转率
……提到库存账龄,就不得不说到库存周转率。库存周转率是在某特定的周期,销售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的比率。用以衡量一定时期内存货资产的周转速度,是反映企业的供应链的整体效率的绩效指标之一,而且很多企业都把它作为整体经营业绩的考核指标之一。而库存账龄是在某时间节点,某种或者某类存货的库存时间的加权平均值。很明显,库存周转率越高,库存账龄越低,但是二者又不是反比关系(比较简单的证明就是同样的平均库存,入库时间的不同就会引起库存账龄很大的差异),所以虽然这二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不能简单的把库存账龄看成库存周转率的一个衍生指标来对待。
2. 库存账龄分析的目的
……在库存账龄分析中,其目的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库存成本的控制。库存账龄在ERP系统内,应该可以查询指定的时间点,各库存存货的库存账龄情况,即从入库起在仓库中放置了多久。与应收账款的账龄一样,存货的库存账龄越长,说明周转越慢,占压的资金也就越多。这也就是我们大家平常所说的呆滞料。对于呆滞料,应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计划的源头控制入手,才能最有效的降低无效的库存,达到降低库存总额的目的。呆滞料实际上包括两部分:不周转的物料和周转慢的物料,对于不周转的物料,显然除了上述工作外,还应该做相应的处理:比如代用或者变卖。
二、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等同于应收账款的坏账计提,对于超龄的库存,也应该做好存货损失的准备,更真实的反映库存的实际价值。
3. 库存账龄的计算
……手工计算库存账龄是很困难的。在ERP系统中,库存账龄的计算相当方便。如果要计算某一仓库或者全部存货的库存账龄(虽然该数字可能没有实际的意义),那么公式如下:
库存账龄=∑(批次入库金额/统计时点库存总额*批次入库时间)。
下面我举例一说明:
在2008年10月6日,存货A的库存为1000,系统自动搜索入库单,得到如下入库单:
入库单号 日期 数量
NO.025 10月5日 入库 200
NO.023 10月4日 入库 300
NO.022 10月3日 入库 300
NO.020 10月2日 入库 400
NO.015 10月1日 入库 100
系统默认先进先出的原则,从10月6日的入库单倒推满1000为止,也就是200(10月5日)+300(10月4日)+300(10月3日)+200(10月2日入库的400只取值200即可)=1000.
那么:库存账龄=200*/1000*1+3000/100*2+300/1000*3+200/1000*4=0.2+0.6+0.9+0.8=2.5天
库存账龄还有另外一种报表方式,反映的是库存账龄的集中度,举例二如下:
库存30天以下的金额: 1000
库存30天--90天的金额: 2000
库存 90天--180天的金额: 1500
库存 180天以上的金额: 500
4. 库存账龄标准的设定
……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已经知道了库存账龄分析的目的,和库存账龄的计算方法,但是,在现实的管理中,如何知道某种存货的库存时间长了呢?如何定义呆滞料,标准是什么呢?
我下面介绍一下我个人的想法:
1、按照财务对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的期限设定。比如:财务规定超过180天,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为2%;超过360天,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为5%。那么结合库存账龄集中度的表格,对超过180天以上的物料应该立即处理,上面例二中超过180天的500就应该按照比例计提了。对于90天以上的物料应该额外关注。
2、按照公司制定的存货周转率设定库存账龄标准。举例如下:
存货周转率设定为1次/月,那么库存账龄的平均值是0.5月,最大值不能超过1月。按照ABC分类,A类物料占存货总额的80%,B类物料占存货总额的15%,C类物料占存货总额的5%。显然,把所有的物料设置为同样的周转速率是不对的,对A类物料的额外关注,多订货,分批次,对于降低库存总额是最有效的。那么:假定,B类物料的为2个月,C类物料的账龄为4个月,在这个条件下,只有A类物料的账龄不大于0.625月时才可以满足要求:80%*0.625+15%*2.0+5%*4.0=1
3、 按照每种物料的经济批量设定。也就是说,物料的存储时间不应超过经济批量的平均消耗时间。这种计算方式忽略了安全库存对于库存账龄的影响,但是很明显,只适用于在物料均匀比较消耗,标准方差很小的情况下。
4、参考采购提前期确定,物料的存储时间不应超过采购的周期。显然,这种方法比第3种更容易获得参考值。
5、如果该物料有保质期,库存账龄超过保质期就是报废了。那么结合ERP系统中的保质期和批次管理,该库存账龄的危险期必然要小于保质期。
以上的各种方法要针对不同类型的物料,选择使用。
5. ……后续的工作
……在物料管理工作中,库存账龄分析的方法,是发现库存积压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是发现问题很重要,更重要的如何解决问题。
所以,在发现物料积压的情况之后,一定要把发现的问题立项解决,完成一个PDCA的循环。当库存降低后,更容易发现库存的问题,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
1、对于发现积压的物料,不能一概予以同样的关注,因为管理也需要成本的。发动机周转速度变慢,要比标准件积压更可怕。
2、在库存账龄分析中,用金额表示比用数量表示,更直观,更有效。
3、对于标准账龄的设定,也是需要不断修正的,因为提高库存的周转速度,降低无效库存为最终目的。
4、 库存账龄分析是事后诸葛亮,是纠正方法,远不如事先控制也就是预防有效。在这点上,与质量管理的原理是一样的。
在处理库龄时,需要注意的一个就是如何确定库龄,就是每个物料的出生日期,一种是按照先进先出法,这种方式需要明确的就是是按照记账日期还是系统维护日期,如果中间删除一笔记录该如何处理,这些都是需要大量的数据计算,解决的方式可以通过结账的方式来防止过多的前期删除导致重新计算,sap中就是采用的结账后不许再做,对这种方式很有用,第二个就是按照一个批次的方式,直接取一个批次的最小值作为库存的日期,这样可以每次产生入库时比对。
1\入库日期的确认问题. 采用入库单的日期,还是采用物品首次入库的日期?
如果是入库单的日期,则如果发生仓库的调拨,退货,库存的盘盈.....等一系列入库业务时,物料入库日期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并不能当成库龄计算日期,而应该以该物料首次入库的日期来计算库龄.那么,首次入库日期如何来确认?
2\如果采用流水帐的库存入库及出库控制方式下,可以确定的每个入库单都会对应一个或者多个出库单,任何一个出库单都可能从一个入库单或者多个入库单上出物品,并让系统严格控制和跟踪到相应的入库单,此时入库单上的数量可以表达为库存数量=入库数量-出库单已经出库的数量.那么库龄的计算方式可以这么理解为
∑有库存量的入库单(入库数量-已出库数量)*(查询截止日期-入库日期)/库存总量
发表评论
-
SAP ERP系統借贷关系表
2015-06-10 08:54 1289SAP ERP系統借贷关系表 成本核算会计信息归纳 按照事务 ... -
SAP物料批次管理配置及操作手册
2015-05-26 09:26 1530Overview 业务说明 需要先熟悉基本的物料管理(MM)、 ... -
SAP物料自动记账科目设置总结(转载)
2014-06-09 09:57 2616SAP物料自动记账科目设 ... -
计划独立需求及生产版本对应的table
2014-04-17 12:07 1128计划独立需求对应的table为PBIM和PBED。 生产版本 ... -
SAP物料凭证号相关
2014-01-29 11:17 1531物料凭证号对应的对象名称:MATBELEG。可以使用事务码:S ... -
SAP管理软件系统框架合同业务的实现及相关注意事项解析
2014-01-27 14:06 1807框架协议是指与某一供货商签订的长期采购协议,供应商按某些特定条 ... -
采购申请中的release date
2013-12-31 08:45 1026如果用MRP来产生采购申 ... -
小知识点—表—程序—事务—Notes
2013-12-30 17:58 786RM06INP0:用MEK2改了价格后,采购信息记录里显示与实 ... -
SAP合同类型的使用
2013-12-30 17:32 976SAP系统中有两种标准合 ... -
库存管理-历史库存和收发存系列-MB5B
2013-12-02 15:50 11781、总揽: 事务代码MB5B ... -
有关SAP中的批次管理
2013-07-20 13:09 1280批次管理包括的内容:主数据、批次水平、批次特性、批次状态、可用 ... -
2011-12-18 23:01 SAP物料批次管理配置及操作手册
2013-07-20 12:47 1193Overview 业务说明 需要先 ... -
关于MB1A生产发料后退货
2013-07-20 12:41 1047目前项目上生产发料是MB1A-261-到订单发料.生产原料退回 ... -
物料主数据中MRP相关字段理解
2013-07-18 23:31 859http://www.docin.com/p-92118681 ... -
SAP中检查货架寿命到期日/生产日期
2013-07-18 23:28 1697SAP中要做检查货架寿命到期日/生产日期需满足三个前提条件: ... -
物料信息记录关联的几个表
2013-07-18 23:18 957A017 物料信息记录 (指定工厂):存储物料在制定工厂(采购 ... -
SAP-MM 移动类型总结
2013-07-18 23:13 1333ERP的基础是物流 那么 ... -
MM模块库存管理常用表
2013-07-18 23:00 875库存方面的常用表有: mbew--商品评估 mbewh-- ... -
转:保税物料及非保税物料在SAP中的管理方法
2013-05-15 16:41 2647转:保税物料及非保税物 ... -
WM相关文档
2013-03-19 15:47 708WM相关文档
相关推荐
学习SAP财务管理,不仅可以理解其背后的业务逻辑,还能掌握如何配置和使用SAP系统,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效率。对于想要在ERP领域深化理解和实践的人来说,这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学习资源。通过深入阅读《SAP财务管理大全》...
以上仅为SAP财务会计FI模块的部分知识点,后续还包括凭证处理、账龄分析、报表生成等内容。通过对这些基本概念和技术的理解和实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SAP财务会计模块的操作技巧,为企业提供更加高效准确的财务...
5. **商业理解**:掌握了财务、金融、经济学以及管理、营销、运营等相关领域的商业知识,有助于全面理解和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 【求职意向】 该求职者期望在财务、审计、统计、咨询、顾问或金融类岗位工作,尤其...
KUKA机器人相关资料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Matlab实现模拟退火算法来优化旅行商问题(TSP)。首先阐述了TSP的基本概念及其在路径规划、物流配送等领域的重要性和挑战。接着深入讲解了模拟退火算法的工作原理,包括高温状态下随机探索、逐步降温过程中选择较优解或以一定概率接受较差解的过程。随后展示了具体的Matlab代码实现步骤,涵盖城市坐标的定义、路径长度的计算方法、模拟退火主循环的设计等方面。并通过多个实例演示了不同参数配置下的优化效果,强调了参数调优的重要性。最后讨论了该算法的实际应用场景,如物流配送路线优化,并提供了实用技巧和注意事项。 适合人群:对路径规划、物流配送优化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工程师及高校学生。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解决复杂路径规划问题的场合,特别是涉及多个节点间最优路径选择的情况。通过本算法可以有效地减少路径长度,提高配送效率,降低成本。 其他说明:文中不仅给出了完整的Matlab代码,还包括了一些优化建议和技术细节,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算法。此外,还提到了一些常见的陷阱和解决方案,有助于初学者避开常见错误。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Simulink进行自动代码生成,在STM32平台上实现带57次谐波抑制功能的霍尔场定向控制(FOC)。首先,文章讲解了所需的软件环境准备,包括MATLAB/Simulink及其硬件支持包的安装。接着,阐述了构建永磁同步电机(PMSM)霍尔FOC控制模型的具体步骤,涵盖电机模型、坐标变换模块(如Clark和Park变换)、PI调节器、SVPWM模块以及用于抑制特定谐波的陷波器的设计。随后,描述了硬件目标配置、代码生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生成后的C代码结构。此外,还讨论了霍尔传感器的位置估算、谐波补偿器的实现细节、ADC配置技巧、PWM死区时间和换相逻辑的优化。最后,分享了一些实用的工程集成经验,并推荐了几篇有助于深入了解相关技术和优化控制效果的研究论文。 适合人群:从事电机控制系统开发的技术人员,尤其是那些希望掌握基于Simulink的自动代码生成技术,以提高开发效率和控制精度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精确控制永磁同步电机的应用场合,特别是在面对高次谐波干扰导致的电流波形失真问题时。通过采用文中提供的解决方案,可以显著改善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降低噪声水平,提升用户体验。 其他说明:文中不仅提供了详细的理论解释和技术指导,还包括了许多实践经验教训,如霍尔传感器处理、谐波抑制策略的选择、代码生成配置等方面的实际案例。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参考资料。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西门子S7-200 PLC和组态王的机械手搬运控制系统的实现方案。首先,文章展示了梯形图程序的关键逻辑,如急停连锁保护、水平移动互锁以及定时器的应用。接着,详细解释了IO分配的具体配置,包括数字输入、数字输出和模拟量接口的功能划分。此外,还讨论了接线图的设计注意事项,强调了电磁阀供电和继电器隔离的重要性。组态王的画面设计部分涵盖了三层画面结构(总览页、参数页、调试页)及其动画脚本的编写。最后,分享了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如传感器抖动、输出互锁设计等。 适合人群:从事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PLC编程和组态软件有一定基础的读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线中机械手搬运控制系统的开发与调试。目标是帮助读者掌握从硬件接线到软件逻辑的完整实现过程,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大量实践经验,包括常见的错误和解决方案,有助于读者在实际工作中少走弯路。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西门子1200PLC的污水处理项目,涵盖了PLC程序结构、通信配置、HMI设计以及CAD原理图等多个方面。PLC程序采用梯形图和SCL语言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复杂的控制逻辑,如水位控制、曝气量模糊控制等。通讯配置采用了Modbus TCP和Profinet双协议,确保了设备间高效稳定的通信。HMI设计则注重用户体验,提供了详细的报警记录和趋势图展示。此外,CAD图纸详尽标注了设备位号,便于后期维护。操作说明书中包含了应急操作流程和定期维护建议,确保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适合人群:从事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PLC编程、HMI设计和通信配置感兴趣的从业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污水处理厂及其他类似工业控制系统的设计、实施和维护。目标是帮助工程师掌握完整的项目开发流程,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的具体代码片段和设计思路对于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非常有价值,建议读者结合实际项目进行深入学习和实践。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5电平三相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MMC)的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控制系统的构建与仿真。首先,文章描述了MMC的基本结构和参数设置,包括子模块电容电压均衡策略和载波移相策略。接着,深入探讨了VSG控制算法的设计,特别是有功-频率和无功-电压下垂控制的具体实现方法。文中还展示了通过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的具体步骤,包括设置理想的直流电源和可编程三相源来模拟电网扰动。仿真结果显示,VSG控制系统能够在面对频率和电压扰动时迅速恢复稳定,表现出良好的调频调压性能。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电子、电力系统自动化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研究和开发新型电力电子设备,特别是在新能源接入电网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目标是通过仿真验证VSG控制的有效性,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其他说明:文章提供了详细的代码片段和仿真配置,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重现实验结果。此外,还提到了一些常见的调试技巧和注意事项,如选择合适的仿真步长和参数配对调整。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在一个复杂的工业自动化项目中,如何利用西门子S7-1200 PLC为核心,结合基恩士视觉相机、ABB机器人以及G120变频器等多种设备,构建了一个高效的立体库码垛系统。文中不仅探讨了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协议(如Modbus TCP和Profinet),还展示了SCL和梯形图混合编程的具体应用场景和技术细节。例如,通过SCL进行视觉坐标解析、机器人通信心跳维护等功能的实现,而梯形图则用于处理简单的状态切换和安全回路。此外,作者分享了许多实际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强调了良好的注释习惯对于提高代码可维护性的关键作用。 适用人群:从事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PLC编程、机器人控制及多种通信协议感兴趣的从业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整合多种工业设备并确保它们能够稳定协作的工作环境。主要目标是在保证系统高精度的同时降低故障率,从而提升生产效率。 其他说明:文中提到的一些具体技术和方法可以作为类似项目的参考指南,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的工业控制系统挑战。
KUKA机器人相关资料
java脱敏工具类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自抗扰控制(ADRC)的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SPMSM)双环控制系统的建模与实现方法。该系统采用速度环一阶ADRC控制和电流环PI控制相结合的方式,旨在提高电机在复杂工况下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文章首先解释了选择ADRC的原因及其优势,接着展示了ADRC和PI控制器的具体实现代码,并讨论了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搭建模型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通过对不同工况下的仿真测试,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特别是在负载突变情况下的优越表现。 适合人群:从事电机控制、自动化控制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自抗扰控制感兴趣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高精度、高响应速度的工业伺服系统和其他高性能电机应用场景。目标是提升电机在复杂环境下的稳定性和抗扰能力,减少转速波动和恢复时间。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详细的代码示例和调试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施该控制策略。同时,强调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参数调整、输出限幅等。
java设计模式之责任链的使用demo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两相交错并联Buck/Boost变换器的硬件结构和三种控制方式(开环、电压单环、双环)的实现方法及仿真结果。文中首先描述了该变换器的硬件结构特点,即四个MOS管组成的H桥结构,两相电感交错180度工作,从而有效减少电流纹波。接着,针对每种控制方式,具体讲解了其配置步骤、关键参数设置以及仿真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例如,在开环模式下,通过固定PWM占空比来观察原始波形;电压单环则引入PI控制器进行电压反馈调节;双环控制进一步增加了电流内环,实现了更为精确的电流控制。此外,文章还探讨了单向结构的特点,并提供了仿真技巧和避坑指南。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电子研究的技术人员、高校相关专业师生。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两相交错并联Buck/Boost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细节的研究者,旨在帮助他们掌握不同控制方式的设计思路和仿真方法。 其他说明:文中不仅提供了详细的理论解释,还有丰富的实例代码片段,便于读者理解和实践。同时,作者分享了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有助于避免常见的仿真错误。
第二场c++A组
数控磨床编程.ppt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COMSOL软件进行N2和CO2混合气体在热-流-固三场耦合作用下增强煤层气抽采的数值模拟。首先,通过设定煤岩材料参数,如热导率、杨氏模量等,构建了煤岩物理模型。接着,引入达西定律和Maxwell-Stefan扩散方程,建立了混合气体运移方程,考虑了气体膨胀系数和吸附特性。在应力场求解方面,采用自适应步长和阻尼系数调整,确保模型稳定。同时,探讨了温度场与气体运移的耦合机制,特别是在低温条件下CO2注入对煤体裂隙扩展的影响。最后,通过粒子追踪和流线图展示了气体运移路径和抽采效率的变化。 适合人群:从事煤层气开采、数值模拟以及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和技术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优化煤层气抽采工艺的研究机构和企业,旨在通过数值模拟提高抽采效率并减少环境影响。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详细的MATLAB和COMSOL代码片段,帮助读者理解和复现模型。此外,强调了模型参数选择和求解器配置的重要性,分享了作者的实际经验和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基于Bode的引线补偿器设计 计算给定G、相位裕度、交叉频率和安全裕度要求的引线补偿器。 计算给定电厂G、PM和Wc要求的铅补偿器,并运行ControlSystemDesigner进行验证。
KUKA机器人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