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信息社会,我们越来越不堪负荷,工作被越来越频繁地打断。

2、项目经理,该适当引导团队,管理好各种通讯工具:IM工具、Email客户端,RSS阅读器
软件开发时,最好能够进入思维流状态,IT工作者应该有一个安静、隔离的环境。
提示:以上两图,特别参考了:The Asymptotic Twitter Curve

3、从一周的工作成果来看,加班并不是一种推荐的方法,也许可以让工作更快,但不会更好

4、坚持了第一个月,再坚持半年,以后的学习速度越来越快,你离专家、技术大牛就越来越近了。

5、在有限的阅读时间内,我们如何处理好每天的阅读量?
我的体会:适度的订阅量,分类好略读和细读的文章,前者如资讯、贴图、娱乐,后者如分析、理论类文章。
--------------------------------------------------------------------------------------------------------------------------------------------------------------------------
好,其实我们看到了问题,那么如何去分析我们面对的问题,如何成长?
发现很多有成就的技术大牛,很多都在30岁左右,这类人,一般都是23岁左右毕业,工作两年后,开始从事自己感兴趣的细分行业。
打个比方吧,这位牛人23岁毕业,做了两年嵌入式C编程,25岁时,突然对Java的优雅设计情有独钟,而正好这时,公司有个Java项目,Java技术之旅开始了。
1、最开始三个月,开始接触Java,比如接口、继承、封装等,买了本《Think in Java》天天啃,并且同时做项目实践。猛学了三个月后,对面向对象编程OOP熟悉了,原来脚本式思维和对象思维确实有差别。
2、三个月后,开始啃《Core Java》,《Effective Java》,对Java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回调的概念也有了,逐渐接触到更高的层次,面向对象设计OOD,这时又看了一本书《Head First Design Patterns》,感觉设计模式特别有趣。再写代码,已经不是面向实现编程,而是面向设计编程。感觉写Java代码太简单了。
因为每天还有Java的Web项目开发,逐渐了解了WebWork等Web框架的使用。
3、六个月过去了,Java瘾越来越大,逐渐开始往更高层次攀登,这时,又看到两本书《企业应用架构模式》、《UML和模式应用: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导论》,已经开始从设计往面向对象分析OOA、架构攀登了。
因为大半年的Java企业开发,Hibernate已经比较熟悉了,了解Hibernate背后的持久化技术、Spring背后的IoC容器、组装技术原理。
4、一年后,他逐渐脱离了Java语言,开始看这类书《面向模式的软件体系结构 卷1》。这个阶段持续了一年,并且对以前的学过的设计模式,如命令模式、观察家模式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因为两年的企业应用开发,他已经熟悉了Java EE的十来种规范,对Web容器和Servlet规范的关系有很深的理解,对JDBC规范和数据库驱动程序的关系也很了解。
他正在经历Java开发的快速上升期,对应于曲线的一年时间点。
5、两年后,他突然发现,他学的很多东西都没用,都是纸上谈兵,比如,在自己的企业应用开发中,Command模式、Template从来没有用过。
他还发现,本来100行写的一个功能,花了1000行,就是为了所谓的设计优雅性:可扩展。而实际上,还没有等到扩展,该系统就已经废掉了。
他发现原来设计模式主要用在系统框架开发,而不是应用开发,一般开发人员不用,只需要理解。
他还发现,他认真学过的JMS、JCA、JTA、EJB像是从来没有用过。突然他想通了,JMS、JTA可能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处理遗留系统。
当他开始对自己两年学到的知识进行反省、批驳时,他已经有了技术辨别能力,知道技术推广也不是那么纯洁,也有商业炒作。
知道Java虽然是Sun公司发明的,但Sun公司没有赚到钱,IBM却赚得盆满钵满,最后Sun公司竟然卖给了技术商人Ellison所创立的Oracle了,Java之父James Gosling也混得并不好,从Sun公司到Oracle,最后还不欢离开了。
这时候,他已经不限于Java了,开始了解C#,Ruby,发现Java可能并不太适合互联网开发,PHP可能更适合,ROR开发更快但需要在牛人的手里。两年后的这个时候,他才开始真正驾驭Java,他已经不再限于Java,而是企业应用。
这个时候,技术提升的速度越来越慢了(曲线的三年分界点),因为不知道还可以学习什么新技术。因为他发现,原来这些东西,最深层次的,都是几十年前的技术概念:消息系统、异步通讯、事件机制等等....
6、三年过去后,他已经不再限于企业应用,而是解决方案,技术只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比如企业信息化成功的关键,恐怕不是技术,而是企业本身的业务流程成熟度;企业信息化成功的关键,不是处理好了技术,而是处理好了几位企业高官的利益。
这时候,对IT行业新闻,逐渐有判断力和免疫力。
他突然发现,技术的力量很有限,商业才是最大的驱动力量。而此时,他已经不再钻研技术细节,比如JVM的垃圾回收机制,如果他在一个技术研发型公司,比如普元,可能还会深入挖掘技术。如果他在东软这类行业应用开发企业,这类企业的口号是Beyond Technology,这时候他再执迷于技术而轻业务,恐怕不太受欢迎。
这个时候,技术的提升,就会进入一个平台期,也就是曲线的水平部分。再平稳发展,技术大牛就开始炼成了。
-------------------------------------------------------------------------------------
黑夜路人,一个关注开源技术、喜欢分享、乐于学习的程序员
相关推荐
标题中的“一些技术人员的成长经历”暗示了这可能是一份关于技术人才个人发展、学习路径或者职业历程的文档,尤其强调了在电子技术和相关领域内的专研。描述中的信息进一步明确了这是来自复旦大学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
本文作者通过分享自己从一个计算机爱好者的起步到成为精通软件与硬件开发的高手的成长历程,为那些在IT行业感到迷茫的新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作者的计算机之路始于自学。他深知自我学习的重要性,并在资源...
在"一位年轻的系统分析员的历程"中,我们可以预想作者可能会分享他或她的成长经历,如何从一个新手逐渐成长为一名熟练的系统分析员。这可能涉及学习如何分析和设计数据库,理解软件工程原理,以及掌握编程语言如SQL...
本篇个人工作总结范文,来自一位在江苏华建深圳公司工作多年的工程技术人员,从他的成长历程、项目经验、技术进步与学习态度等多方面,全面展现了一名优秀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修养和职业素养。 自1999年加入公司以来...
文件“一位技术管理人员的20年工作经历和感悟.txt”记录了从一个技术工作者到管理层的心路历程。在这个转变中,技术管理者不仅要保持自己的技术实力,还要发展领导力、团队协作和项目管理能力。这份文件可能会分享...
本文精选了2021年电工生产技术专业人员的五篇工作总结,深入探讨了他们在工作中的成长历程、所承担的职责、面对的挑战以及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问题解决来提升工作效能。 首先,个人工作经历与专业成长是每一位电工...
在这一过程中,冯金霞对技术的钻研和创新精神,以及她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体现了一位专业技术人员应有的素养。 报告中的亮点还在于冯金霞在面对工作中的挑战时所展现出的态度和策略。例如,在地下室混凝...
刊首语部分以一位程序员的视角回顾了个人与开源技术共同成长的经历,生动地展现了从早期接触DOS和Windows到最终选择并热爱Linux的过程。这段经历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成长历程,也折射出了开源技术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
2016年的医务工作,对每一位医疗工作者来说,都是一段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历程。医疗体系在不断改革中求新求变,面对新的挑战,每一位医务人员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适应和学习,力求在保障患者健康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
今天,我站在这里,心怀感激,回首自己在公司的成长历程,分享在公司中收获的宝贵经验,以及表达对公司给予成长机会的诚挚感谢。 入职之初,我与许多新员工一样,带着对行业的憧憬和对未来的迷茫踏入了公司的大门。...
在年终总结中,这位客服人员分享了自己在电信行业中的成长历程和所取得的成绩。 首先,客服人员强调了基本技能的重要性,如保持微笑、礼貌待客和保持耐心。这些都是客服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需要通过持续的实践和...
而年度述职报告,作为反映网站工作人员一年来工作成果和成长历程的重要文本,是员工与上级沟通的桥梁,同时也是公司评估和指导员工的重要依据。 报告的第一部分是思想认识,它是网站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的...
第二篇个人述职报告则聚焦于一位矿业技术人员的成长历程。这位技术人在不同阶段承担了多样的职务,从最初的工程师到矿长助理,他的工作内容涵盖了井下工程质量验收、安全检查、测量控制、带班作业以及防治水工作等多...
在IT行业中,个人技术工作总结是每位技术人员定期进行的一项重要任务,它旨在回顾过去的工作经验,提炼技术学习成果,以及规划未来的技术发展路径。这个压缩包文件"个人技术工作总结范文.zip"包含了一份PDF文档,很...
- **人物介绍**:通过访谈的形式,向读者展现了阿里巴巴内部不同层级技术人员的职业生涯和个人成长经历。 - **成长故事**:分享了这些技术专家在职业生涯中的重要转折点、面临的挑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 **...
思想感悟部分,作者分享了自己从技术人员到技术管理人员角色转变的心路历程。在这个过程中,作者不仅要调整思维方式,从宏观的角度去看待和解决问题,还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车间领导的指导和同事们的敬业精神给作者...
### DB2 25周年特刊电子杂志知识点总结 #### 一、纪念DB2 25周年背景 - **DB2历史**: IBM DB2是一种由IBM开发的关系型...对于DB2爱好者和专业技术人员而言,它不仅是一次回顾过去的旅程,更是对未来技术探索的启示。
"产品经理的故事"可能包含了这样一个角色的成长历程、心路历程以及其所涉及的专业知识。 首先,产品经理的核心任务是理解用户需求,通过市场调研、用户访谈等方式收集反馈,提炼出关键的用户痛点,并转化为产品需求...
### Linux运维趋势_第03期_运维与开发 ...通过对曹江华老师的专访,读者可以了解到一位资深运维人员的成长历程和宝贵经验。此外,杂志还提供了实用的技术建议和技术工具介绍,有助于读者提升自身的运维技能。
- **客户服务**:持续提升服务水平,解决客户投诉,确保每一位顾客都能得到满意的服务体验。 - **安全与节能**:注重节约水电资源,确保消防通道畅通无阻,为顾客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消费环境。 - **制度建设**: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