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设计一门语言(六)——exception和error code

阅读更多
原帖地址:http://www.cnblogs.com/geniusvczh/archive/2013/06/10/3130745.html

我一直以来对于exception的态度都是很明确的。首先exception是好的,否则就不会有绝大多数的语言都支持他了。其次,error code也没什么问题,只是需要一个前提——你的语言得跟Haskell一样有monad和comonad。你看Haskell就没有exception,大家也写的很开心。为什么呢?因为只要把返回带error code结果的函数给做成一个monad/comonad,那么就可以用CPS变换把它变成exception了。所以说CPS作为跟goto同样基本的控制流语句真是当之无愧呀,只是CPS是type rich的,goto是type poor的。

其实很多人对于exception的恐惧心理在于你不知道一个函数会抛什么exception出来,然后程序一crash你就傻逼了。对于server来讲情况还好,出了问题只要杀掉快速重启就行了,如今没个replication和fault tolerance还有脸说你在写后端(所以不知道那些做web的人究竟在反对什么)?这主要的问题还是在于client。只要client上面的东西还没保存,那你一crash数据就完蛋了是不是——当然这只是你的想象啦,其实根本不是这样子的。

我们的程序抛了一个access violation出来,和抛了其它exception出来,究竟有什么区别呢?access violation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一旦抛了出来就告诉你你的程序没救了,继续执行下去说不定还会有破坏作用。特别是对于C/C++/Delphi这类语言来说,你不小心把错误的东西写进了什么乱七八糟的指针里面去,那会儿什么事情都没发生,结果程序跑着跑着就错了。因为你那个算错了得到的野指针,说不定是隔壁的不知道什么object的成员变量,说不定是heap里面的数据结构,或者说别的什么东西,就这么给你写了。如果你写了别的object的成员变量那封装肯定就不管用了,这个类的不变量就给你破坏了。既然你的成员函数都是基于不变量来写的,那这个时候出错时必须的。如果你写到了heap的数据结构那就更加呵呵呵了,说不定下次一new就崩了,而且你还不知道为什么。

出了access violation以外的exception基本是没什么危害的,最严重的大概也就是网线被拔了,另一块不是装OS的硬盘突然坏了什么的这种反正你也没办法但是好歹还可以处理的事情。如果这些exception是你自己抛出来的那就更可靠了——那都是计划内的。只要程序未来不会进入access violation的状态,那证明你现在所能拿到的所有变量,还有指针指向的memory,基本上都还是靠谱的。出了你救不了的错误,至少你还可以吧数据安全的保存下来,然后让自己重启——就跟word一样。但是你有可能会说,拿出了access violation怎么就不能保存数据了呢?因为这个时候内存都毁了,指不定你保存数据的代码new点东西然后挂了,这基本上是没准的。

所以无论你喜欢exception还是喜欢error code,你所希望达到的效果本质上就是避免程序未来会进入access violation的状态。想做到这一点,方法也是很简单粗暴的——只要你在函数里面把运行前该对函数做的检查都查一遍就好了。这个无论你用exception还是用error code,写起来都是一样的。区别在于调用你的函数的那个人会怎么样。那么我来举个例子,譬如说你觉得STL的map实在是太傻比了,于是你自己写了一个,然后有了一个这样子的函数:

// exception版本
Symbol* SymbolMap::Lookup(const wstring& name);

// error code版本
int SymbolMap::Lookup(const wstring& name, Symbol*& result);

// 其实COM就是你们最喜欢的error code风格了,写起来应该很开心才对呀,你们的双重标准真严重
HRESULT ISymbolMap::Lookup(BSTR name, ISymbol** result);





于是拿到了Lookup函数之后,我们就要开始来完成一个任务了,譬如说拿两个key得到两个symbol然后组合出一个新的symbol。函数的错误处理逻辑是这样的,如果key失败了,因为业务的原因,我们要告诉函数外面说key不存在的。调用了一个ComposeSymbol的函数丢出什么IndexOutOfRangeException显然是不合理的。但是合并的那一步,因为业务都在同一个领域内,所以suppose里面的异常外面是可以接受的。如果出现了计划外的异常,那我们是处理不了的,只能丢给上面了,外面的代码对于不认识的异常只需要报告任务失败了就可以了。于是我们的函数就会这么写:




Symbol* ComposeSymbol(const wstring& a, const wstring& b, SymbolMap* map)
{
Symbol
* sa=0;
Symbol
* sb=0;
try
{
sa
=map->Lookup(a);
sa
=map->Lookup(b);
}
catch(const IndexOutOfRangeException& ex)
{
throw SymbolKeyException(ex.GetIndex());
}
return CreatePairSymbol(sa, sb);
}





看起来还挺不错。现在我们可以开始考虑error code的版本了。于是我们需要思考几个问题。首先第一个就是Lookup失败的时候要怎么报告?直接报告key的内容是不可能的,因为error code是个int。



题外话,error code当然可以是别的什么东西,如果需要返回丰富内容的错误的话,那怎样都得是一个指针了,这个时候你们就会面临下面的问题——这已经他妈不满足谁构造谁释放的原则了呀,而且我这个指针究竟直接返回出去外面理不理呢,如果只要有一个环节不理了,那内存岂不是泄露了?如果我要求把错误返回在参数里面的话,我每次调用函数都要创建出那么个结构来保存异常,不仅有if的复杂度,还有创建空间的复杂度,整个代码都变成了屎。所以还是老老实实用int吧……



那我们要如何把key的信息给编码在一个int里面呢?因为key要么是来自于a,要么是来自于b,所以其实我们就需要两个code了。那Lookup的其他错误怎么办呢?CreatePairSymbol的错误怎么办呢?万一Lookup除了ERROR_KEY_NOT_FOUND以外,或者是CreatePairSymbol的错误刚好跟a或者b的code重合了怎么办?对于这个问题,我只能说:



要不你们team的人先开会讨论一下最后记录在文档里面备查以免后面的人看了傻眼了……



好了,现在假设说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会议双方加深了互相的理解,促进了沟通,最后还写了一个白皮书出来,有效的落实了对a和b的code的指导,于是我们终于可以写出下面的代码了:




#define SUCCESS 0 // global error code for success
#define ERROR_COMPOSE_SYMBOL_WRONG_A 1
#define ERROR_COMPOSE_SYMBOL_WRONG_B 2

int ComposeSymbol(const wstring& a, const wstring& b, SymbolMap* map, Symbol*& result)
{
int code=SUCCESS;
Symbol
* sa=0;
Symbol
* sb=0;
switch(code=map->Lookup(a, sa))
{
case SUCCESS:
break;
case ERROR_SYMBOL_MAP_KEY_NOT_FOUND:
return ERROR_COMPOSE_SYMBOL_WRONG_A;
default:
return code;
}
switch(code=map->Lookup(b, sb))
{
case SUCCESS:
break;
case ERROR_SYMBOL_MAP_KEY_NOT_FOUND:
return ERROR_COMPOSE_SYMBOL_WRONG_B;
default:
return code;
}
return CreatePairSymbol(sa, sb, result);
}





啊,好像太长,干脆我还是不负责任一点吧,反正代码写的好也涨不了工资,干脆不认识的错误都返回ERROR_COMPOSE_SYMBOL_UNKNOWN_ERROR好了,于是就可以把代码变成下面这样……都到这份上了不要叫自己程序员了,叫程序狗吧……




#define SUCCESS 0 // global error code for success
#define ERROR_COMPOSE_SYMBOL_WRONG_A 1
#define ERROR_COMPOSE_SYMBOL_WRONG_B 2
#define ERROR_COMPOSE_SYMBOL_UNKNOWN_ERROR 3

int ComposeSymbol(const wstring& a, const wstring& b, SymbolMap* map, Symbol*& result)
{
Symbol
* sa=0;
Symbol
* sb=0;
if(map->Lookup(a, sa)!=SUCCESS)
return ERROR_COMPOSE_SYMBOL_UNKNOWN_ERROR;
if(map->Lookup(b, sb)!=SUCCESS)
return ERROR_COMPOSE_SYMBOL_UNKNOWN_ERROR;
if(CreatePairSymbol(sa, sb, result)!=SUCCESS)
return ERROR_COMPOSE_SYMBOL_UNKNOWN_ERROR;
return SUCCESS;
}





当然,如果大家都一样不负责任的话,还是exception完爆error code:


Symbol* ComposeSymbol(const wstring& a, const wstring& b, SymbolMap* map)
{
return CreatePairSymbol(map->Lookup(a), map->Lookup(b));
}






大部分人人只会用在当前条件下最容易写的方法来设计软件,而不是先设计出软件然后再看看怎样写比较容易,这就是为什么我说,只要你一个月给程序员还给不到一狗半,还是老老实实在政策上落实exception吧。至少exception写起来还不会让人那么心烦,可以把程序写得坚固一点。



好了,单线程下面至少你还可以争吵说究竟exception好还是error code好,但是到了异步程序里面就完全不一样了。现在的异步程序都很多,譬如说有良心的手机app啦,譬如说javascript啦,metro程序等等。一个try根本没办法跨线程使用所以一个这样子的函数(下面开始用C#,C++11的future/promise我用的还不熟):


class Normal
{
public string Do(string args);
}






最后就会变成这样:


class Async
{
// before .NET 4.0
IAsyncResult BeginDo(string args, Action<IAsyncResult> continuation);
string EndDo(IAsyncResult ar);

// after .NET 4.0
Task<string> DoAsync(string args);
}






当你使用BeginDo的时候,你可以在continuation里面调用EndDo,然后得到一个string,或者得到一个exception。但是因为EndDo的exception不是在BeginDo里面throw出来的,所以无论你EndDo返回string也好,返回Tuple<string, Exception>也好,对于BeginDo和EndDo的实现来说其实都一样,没有上文所说的exception和error code的区别。



不过.NET从BeginDo/EndDo到DoAsync经历了一个巨大的进步。虽然形式上都一样,但是由于C#并不像Haskell那样可以完美的操作函数,C#还是面向对象做得更好,于是如果我们吧Task<T>看成下面的样子,那其实两种写法是没有区别的:


class Task<T>
{
public IAsyncResult BeginRun(Action<IAsyncResult> continuation);
public T EndRun(IAsyncResult ar);
}






不过如果还是用BeginRun/EndRun这种方法来调用的话,使用起来还是很不方便,而且也很难把更多的Task组合在一起。所以最后.NET给出的Task是下面这个样子的(Comonad!):


class Task<T>
{
public Task<U> ContinueWith<U>(Func<Task<T>, U> continuation);
}






尽管真实的Task<T>要比上面那个复杂得多,但是总的来说其实就是围绕着基本简单的函数建立起来的一大堆helper function。到这里C#终于把CPS变换在异步处理上的应用的这一部分给抽象出来了。在看CPS的效果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同步函数:





void button1_Clicke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 假设我们有string Http.Download(string url);
try
{
string a = Http.Download(url1);
string b = Http.Download(url2);
textBox1.Text
=a+b;
}
catch(Exception ex)
{
textBox1.Text
=ex.Message;
}
}






这段代码显然是一个GUI里面的代码。我们如果在一个GUI程序里面这么写,就会把程序写得跟QQ一样卡了。所以实际上这么做是不对的。不过为了表达程序需要做的所有事情,就有了这么一个同步的版本。那么我们尝试吧这个东西修改成异步的把!


void button2_Clicke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 假设我们有Task<string> Http.DownloadAsync(string url);
// 需要MethodInvoker是因为,对textBox1.Text的修改只能在GUI线程里面做
Http.DownloadAsync(url1).ContinueWith(ta=>new MethodInvoker(()=>
{
try
{
// 这个时候ta已经运行完了,所以对ta.Result的取值不会造成GUI线程等待IO。
// 而且如果DownloadAsync内部出了错,异常会在这里抛出来。
string a=ta.Result;
Http.DownloadAsync(url2).ContinueWith(tb
=>new MethodInvoker(()=>
{
try
{
string b=tb.Result;
textBox1.Text
=a+b;
}
catch(Exception ex)
{
textBox1.Text
=
ex.Message;
}

})));
}
catch(Exception ex)
{
textBox1.Text
=
ex.Message;
}

})));
}






我们发现,异步操作发生的异常,把优越的exception拉低到了丑陋的error code的同一个情况上面——我们需要不断地对每一个操作重复同样的错误处理过程!而且在这种地方我们连“不负责任”的选项都没有了,如果你不try-catch(或者不检查error code),那到时候程序就会发生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在GUI那一层你什么事情都不知道,整个程序就变成了傻逼。



现在可以开始解释一下什么是CPS变换了。CPS变换就是把所有g(f(x))都给改写成f(x, r=>g(r))的过程。通俗一点讲,CPS变换就是帮你把那个同步的button1_Click给改写成异步的button2_Click的这个过程。尽管这么说可能不太严谨,因为button1_Click跟button2_Click所做的事情是不一样的,一个会让GUI卡成qq,另一个不会。但是我们讨论CPS变换的时候,我们讨论的是对代码结构的变换,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



现在就是激动人心的一步了。既然CPS可以把返回值变换成lambda表达式,那反过来我们也可以把所有的以这种形式存在的lambda表达式都改写成返回值嘛。现在我们滚回去看一看button2_Click,会发现这个程序其实充满了下面的pattern:




// lambda的参数名字故意起了跟前面的变量一样的名字(previousTask)因为其实他们就是同一个东西
previousTask.ContinueWith(previousTask=>new MethodInvoker(()=>
{
try
{
continuation(previousTask.Result);
}
catch(Exception ex)
{
textBox1.Text
=ex.Message;
}
})));





我们可以“发明”一个语法来代表这个过程。C#用的是await关键字,那我们也来用await关键字。假设说上面的代码永远等价于下面的这个代码:


try
{
var result=await previousTask;
continuation(result);
}
catch(Exception ex)
{
textBox1.Text
=ex.Message;
}






两段代码的关系就跟i++;和i=i+1;一样是可以互相替换的,只是不同的写法而已。那我们就可以用相同的方法来把button2_Click给替换成下面的button3_Click了:


void button3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try
{
var a=await Http.DownloadAsync(url1);
try
{
var b=await Http.DownloadAsync(url2);
textBox1.Text
=a+b;
}
catch(Exception ex)
{
textBox1.Text
=ex.Message;
}
}
catch(Exception ex)
{
textBox1.Text
=ex.Message;
}
}






聪明的读者立刻就想到了,两个try其实是重复的,那为什么不把他们合并成一个呢!当然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异常是在不同的线程里面抛出来的,只是我们用CPS变换把代码“改写”成这种形式而已。理论上两个try是不能合并的。但是!我们的C#编译器君是很聪明的。正所谓语言的抽象高级了一点,那么编译器对你的代码也就理解得更多了一点。如果编译器发现你在try里面写了两个await,马上就明白了过来他需要帮你复制catch的部分——或者说他可以帮你自动的复制catch的部分,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最后就可以写成:


// C#要求函数前面要加一个async来允许你在函数内使用await
// 当然同时你的函数也就返回Task而不是void了
// 不过没关系,C#的event也可以接受一个标记了async的函数,尽管返回值不一样
// 设计语言这种事情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呀,加个await连event都要改
async void button4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try
{
string a=await Http.DownloadAsync(url1);
string b=await Http.DownloadAsync(url2);
textBox1.Text
=a+b;
}
catch(Exception ex)
{
textBox1.Text
=ex.Message;
}
}






把两个await换成回调已经让我们写的够辛苦了,那么如果我们把await写在了循环里面,事情就不那么简单了。CPS需要把循环翻译成递归,那你就得把lambda表达时拿出来写成一个普通的函数——这样他就可以有名字了——然后才能递归(写出一个用于CPS的Y-combinator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尽管并没有比Y-combinator本身困难多少)。这个例子就复杂到爆炸了,我在这里就不演示了。



总而言之,C#因为有了CPS变换(await),就可以把button4_Click帮你写成button3_Click然后再帮你写成button2_Click,最后把整个函数变成异步和回调的形式(真正的做法要更聪明一点,大家可以反编译去看)在异步回调的写法里面,exception和error code其实是一样的。但是CPS+exception和CPS+error code就跟单线程下面的exception和error code一样,有着重大的区别。这就是为什么文章一开始会说,我只会在带CPS变换的语言(Haskell/F#/etc)里面使用error code。



在这类语言里面利用相同的技巧,就可以不是异步的东西也用CPS包装起来,譬如说monadic parser combinator。至于你要选择monad还是comonad,基本上就是取决于你要自动提供错误处理还是要手动提供错误处理。像上面的Task.ContinueWith,是要求你手动提供错误处理的(因为你catch了之后可以干别的事情,Task无法自动替你选择最好的措施),所以他就把Task.ContinueWith写成了comonad的那个样子。



写到这里,不禁要同情写前端的那帮javascript和自以为可以写后端的node.js爱好者们,你们因为小小的eval的问题,不用老赵的windjs(windjs给javascript加上了await但是它不是一个altjs所以得显式调用eval),是一个多大的损失……

本文链接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c# 教程(清华版)

    这些是学习任何一门编程语言的基础,对于理解和掌握C#尤为重要。 **第四章:数据类型** - **4.1 值类型** - 包括整型(如`int`、`long`)、浮点型(如`float`、`double`)和其他类型(如`char`、`bool`等)。 - ...

    java基础编程教程

    Java基础编程教程是针对编程初学者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涵盖了Java这门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的基本概念、语法和应用。Java以其跨平台性、高效稳定性和丰富的类库深受开发者喜爱,是众多企业和个人开发者的首选语言。在这...

    python 判断网络连通的实现方法

    Python作为一门功能强大的编程语言,提供了多种方法来实现这一功能。在介绍具体的实现方法之前,我们需要了解网络连通性的基本概念。网络连通性指的是网络中的设备能否成功地相互通信,这是网络能够正常工作的基础。...

    C++与Comsol联合仿真的锂电池枝晶生长多物理场耦合模型研究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C++编程和Comsol软件进行锂电池内部枝晶生长过程的多物理场耦合仿真。首先探讨了枝晶生长对浓度场、电场、温度场以及应力场的敏感性,并展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和C++代码实现。接着讨论了采用元胞自动机(CA)和格子玻尔兹曼方法(LBM)来模拟枝晶的非均匀生长特性,特别是通过引入偏心正方算法改进了传统CA模型的方向局限性。此外,文中还涉及了如何将多种物理场(如浓度场、电场、温度场、应力场和流场)耦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多物理场仿真系统。最后,作者分享了一些实用的经验和技术细节,比如参数调整技巧、避免常见错误的方法等。 适合人群:从事锂电池研究的专业人士,尤其是对电池安全性和性能优化感兴趣的科研工作者和技术开发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锂电池内部枝晶生长机制的研究人员,旨在帮助他们构建更加精确的仿真模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枝晶引起的电池安全隐患。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提供了理论分析,还包括具体的代码实例,便于读者动手实践。同时强调了多物理场耦合的重要性,指出这是提高仿真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源码)基于STM32F10x微控制器的综合驱动库.zip

    # 基于STM32F10x微控制器的综合驱动库 ## 项目简介 本项目是一个基于STM32F10x系列微控制器的综合驱动库,旨在为开发者提供一套全面、易于使用的API,用于快速搭建和配置硬件资源,实现高效、稳定的系统功能。项目包含了STM32F10x系列微控制器的基本驱动和常用外设(如GPIO、SPI、Timer、RTC、ADC、CAN、DMA等)的驱动程序。 ## 项目的主要特性和功能 1. 丰富的外设驱动支持支持GPIO、SPI、Timer、RTC、ADC、CAN、DMA等外设的初始化、配置、读写操作和中断处理。 2. 易于使用的API接口提供统一的API接口,简化外设操作和配置,使开发者能够专注于应用程序逻辑开发。 3. 全面的时钟管理功能支持系统时钟、AHB时钟、APB时钟的生成和配置,以及时钟源的选择和配置。 4. 电源管理功能支持低功耗模式、电源检测和备份寄存器访问,帮助实现节能和延长电池寿命。

    (源码)基于Python和TensorFlow的甲骨文识别系统.zip

    # 基于Python和TensorFlow的甲骨文识别系统 ## 项目简介 本项目是一个基于Python和TensorFlow的甲骨文识别系统,旨在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尤其是胶囊网络(Capsule Network)来识别甲骨文图像。项目包括数据集准备、模型构建、训练、测试以及评估等关键步骤。 ## 主要特性和功能 1. 数据准备项目提供了数据集的下载、预处理以及分割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的功能。 2. 模型构建实现了基于胶囊网络的甲骨文识别模型,包括基本的CapsNet模型、分布式CapsNet模型以及支持多任务学习的CapsNet模型。 3. 训练与测试提供了训练模型、评估模型性能以及可视化训练过程的功能。 4. 性能评估通过测试集评估模型的识别准确率,并提供了测试结果的详细分析。 ## 安装使用步骤 1. 环境准备安装Python和TensorFlow,以及相关的依赖库。 2. 数据准备 下载MNIST或CIFAR数据集

    (源码)基于C++的Arduino BLE设备交互库.zip

    # 基于C++的Arduino BLE设备交互库 ## 项目简介 本项目是一个用于与BLE(蓝牙低能耗)设备交互的Arduino库。它为使用Arduino平台的开发者提供了与BLE设备通信所需的功能,能让开发者更轻松地将BLE设备集成到自己的项目中。 ## 项目的主要特性和功能 1. 初始化BLE设备调用begin()方法,可初始化BLE设备并启动通信。 2. 扫描和连接设备利用scan()方法扫描附近的BLE设备,通过connect()方法连接特定设备。 3. 读取和写入数据使用read()和write()方法,实现从BLE设备读取数据或向其写入数据。 4. 处理事件通过setEventHandler()方法注册回调函数,处理BLE事件,如连接成功、断开连接等。 5. 控制广播和广告使用advertise()和stopAdvertise()方法,控制BLE设备的广播和广告功能。

    基于ANSYS Fluent的增材制造激光熔覆同轴送粉熔池演变模拟及UDF应用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探讨了利用ANSYS Fluent对增材制造中激光熔覆同轴送粉技术的熔池演变进行模拟的方法。文中介绍了几个关键技术模块,包括高斯旋转体热源、VOF梯度计算、反冲压力和表面张力的UDF(用户自定义函数)实现。通过这些模块,可以精确模拟激光能量输入、熔池内的多相流行为以及各种物理现象如表面张力和反冲压力的作用。此外,文章展示了如何通过调整参数(如激光功率)来优化制造工艺,并提供了具体的代码示例,帮助读者理解和实现这些复杂的物理过程。 适合人群:从事增材制造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尤其是那些希望深入了解激光熔覆同轴送粉技术背后的物理机制并掌握相应模拟工具的人群。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对增材制造过程中的熔池演变进行深入研究的情景,旨在提高制造质量和效率。具体目标包括但不限于:理解熔池内部的温度场和流场分布规律,评估不同参数对熔池形态的影响,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提供了详细的理论背景介绍,还包括了大量的代码片段和实例解析,使读者能够在实践中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同时,通过对实际案例的讨论,揭示了增材制造过程中的一些常见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COMSOL中三维激光切割热流耦合模型:水平集、流体传热及层流分析的应用与优化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在COMSOL中构建三维激光切割过程中涉及的热流耦合模型的方法和技术要点。主要内容涵盖水平集物理场用于追踪材料界面变形、流体传热用于描述熔池流动和热传导的相互作用以及层流分析用于处理熔融金属流动。文中提供了具体的MATLAB代码片段,展示了如何设置材料属性、热源加载、熔融金属流动方程、求解器配置及后处理步骤。此外,还讨论了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如界面过渡区厚度的选择、热源加载的技术细节、表面张力系数的设置、求解器配置的技巧等。 适合人群:从事激光切割工艺研究、仿真建模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尤其是熟悉COMSOL Multiphysics平台的用户。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并优化激光切割过程中的热流耦合仿真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主要目标是提高仿真精度,优化切割参数,改善切割质量和效率。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提供理论指导,还包括大量实用的操作建议和调试技巧,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应用COMSOL进行复杂物理现象的模拟。

    (源码)基于PythonDjango和Vue的美多电商平台.zip

    # 基于PythonDjango和Vue的美多电商平台 ## 项目简介 本项目是一个基于PythonDjango和Vue的B2C电商平台,名为美多商城,专注于销售自营商品。系统前台具备商品列表展示、商品详情查看、商品搜索、购物车管理、订单支付、评论功能以及用户中心等核心业务功能系统后台涵盖商品管理、运营管理、用户管理和系统设置等系统管理功能。同时,项目新增了统一异常处理、状态码枚举类等设计,避免使用魔法值,提升了项目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 项目的主要特性和功能 ### 前台功能 1. 商品相关提供商品列表展示、商品详情查看以及商品搜索功能,方便用户查找心仪商品。 2. 购物车支持用户添加、管理商品,方便集中结算。 3. 订单支付集成阿里支付,支持订单创建、支付及支付结果处理。 4. 评论用户可对商品进行评价,分享购物体验。 5. 用户中心支持用户注册、登录、密码修改、邮箱验证、地址管理等操作。 ### 后台功能

    目前最火的C/C++和Java蓝桥杯竞赛练习题,充分备战竞赛

    目前最火的C/C++和Java蓝桥杯竞赛练习题,充分备战竞赛,目前最火的C/C++和Java蓝桥杯竞赛练习题,充分备战竞赛,目前最火的C/C++和Java蓝桥杯竞赛练习题,充分备战竞赛 目前最火的C/C++和Java蓝桥杯竞赛练习题,充分备战竞赛,目前最火的C/C++和Java蓝桥杯竞赛练习题,充分备战竞赛,目前最火的C/C++和Java蓝桥杯竞赛练习题,充分备战竞赛~ 目前最火的C/C++和Java蓝桥杯竞赛练习题,充分备战竞赛,目前最火的C/C++和Java蓝桥杯竞赛练习题,充分备战竞赛,目前最火的C/C++和Java蓝桥杯竞赛练习题,充分备战竞赛 目前最火的C/C++和Java蓝桥杯竞赛练习题,充分备战竞赛,目前最火的C/C++和Java蓝桥杯竞赛练习题,充分备战竞赛,目前最火的C/C++和Java蓝桥杯竞赛练习题,充分备战竞赛 目前最火的C/C++和Java蓝桥杯竞赛练习题,充分备战竞赛,目前最火的C/C++和Java蓝桥杯竞赛练习题,充分备战竞赛,目前最火的C/C++和Java蓝桥杯竞赛练习题,充分备战竞赛

    (源码)基于Python和Nonebot框架的HoshinoBot.zip

    # 基于Python和Nonebot框架的HoshinoBot ## 项目简介 HoshinoBot是一个基于Python和Nonebot框架的开源QQ机器人项目,专为公主连结Re:Dive(PCR)和舰队收藏(KanColle)玩家设计。它提供了丰富的功能,旨在增强玩家的游戏体验和社区互动。 ## 项目的主要特性和功能 转蛋模拟支持单抽、十连抽和抽一井功能,模拟游戏中的抽卡体验。 竞技场解法查询提供竞技场解法查询,支持按服务器过滤,并允许用户反馈点赞或点踩。 竞技场结算提醒自动提醒竞技场结算时间,帮助玩家及时参与。 公会战管理提供详细的公会战管理功能,包括成员管理、战斗记录等。 Rank推荐表搬运自动搬运和更新Rank推荐表,帮助玩家选择最佳角色。 常用网址速查提供常用游戏网址的快速查询,方便玩家访问。 官方推特转发自动转发官方推特消息,确保玩家不会错过任何重要更新。 官方四格推送定期推送官方四格漫画,增加玩家的娱乐性。

    图书管理小项目完结(完善新增页面)

    图书管理小项目完结(完善新增页面)

    (源码)基于Arduino的超声波距离测量系统.zip

    # 基于Arduino的超声波距离测量系统 ## 项目简介 本项目是一个基于Arduino平台的超声波距离测量系统。系统包含四个超声波传感器(SPS)模块,用于测量与前方不同方向物体的距离,并通过蜂鸣器(Buzz)模块根据距离范围给出不同的反应。 ## 项目的主要特性和功能 1. 超声波传感器(SPS)模块每个模块包括一个超声波传感器和一个蜂鸣器。传感器用于发送超声波并接收回波,通过计算超声波旅行时间来确定与物体的距离。 2. 蜂鸣器(Buzz)模块根据超声波传感器测量的距离,蜂鸣器会给出不同的反应,如延时发声。 3. 主控制器(Arduino)负责控制和管理所有传感器和蜂鸣器模块,通过串行通信接收和发送数据。 4. 任务管理通过主控制器(Arduino)的 loop() 函数持续执行传感器任务(Task),包括测距、数据处理和蜂鸣器反应。 ## 安装使用步骤 1. 硬件连接

    YTBK2802 基于单片机的幼儿安全监控报警系统设计 20250322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幼儿安全监控报警系统设计 主控:STM32F103C8T6 显示:OLED ESP32 红外对管 火焰传感器 烟雾传感器 按键 继电器+水泵 蜂鸣器+led小灯 电源 1.实时监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控幼儿的活动区域,了解幼儿的活动情况。 2.入侵检测:系统可以设置安全区域,当有陌生人或动物进入该区域时, 系统会立即发出警报。 3.紧急呼叫:幼儿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通过按下紧急呼叫按钮触发声光报警, 通知教师或监护人。 4.远程监控与通知:教师或监护人可以通过手机远程监控幼儿的安全状况 5.火灾报警:当检测到着火点且烟雾浓度高于阈值,启动声光报警并自动打开水泵抽水进行灭火

    毕业设计源码【机器人动力学】基于MATLAB的多自由度机器人运动状态模拟:动力学模型与数值求解方法

    内容概要:该MATLAB函数 `robot_calc.m` 实现了一个12维机器人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计算,主要用于模拟机器人的运动状态。它基于拉格朗日动力学方程,通过质量矩阵 `M`、科里奥利力/向心力矩阵 `N`、约束矩阵 `C` 和输入矩阵 `E` 描述机器人的运动方程。函数接收当前时间和状态向量作为输入,输出状态导数,包括速度和加速度。控制输入通过外部扭矩 `tau` 模拟,数值求解采用伪逆方法确保稳定性。核心步骤包括参数定义、矩阵计算、动力学方程求解和状态导数输出。;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MATLAB编程基础和机器人动力学理论知识的研究人员、工程师和高校学生。;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机器人控制仿真,测试控制算法(如PID、轨迹跟踪)的表现;②运动规划,模拟机器人在给定扭矩下的运动轨迹;③参数优化,通过调整物理参数优化机器人动态性能。; 其他说明:需要注意的是,当前扭矩 `tau` 是硬编码的,实际应用中应替换为控制器的输出。此外,代码中部分参数单位不一致,需确保单位统一。建议改进方面包括动态输入扭矩、添加可视化功能和参数化管理物理参数。

    基于CPO-Transformer-LSTM的光伏数据分类预测Matlab实现及优化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创新的光伏数据分类预测方法,采用CPO(冠豪猪优化算法)、Transformer和LSTM三种技术相结合的方式。首先进行数据预处理,包括数据加载、标准化和构建数据迭代器。然后详细介绍了模型架构,包括Transformer编码器捕捉特征间的关系,LSTM处理时间序列模式,以及CPO用于优化关键参数如隐藏层节点数、学习率等。实验结果显示,该模型在处理突变数据方面表现出色,特别是在光伏功率预测和异常检测任务中,相比传统LSTM模型有显著提升。 适合人群:具有一定机器学习基础的研究人员和技术开发者,尤其是关注光伏预测和时序数据分析的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处理复杂时序数据的任务,如光伏功率预测、电力负荷预测、故障诊断等。主要目标是提高预测准确性,尤其是在面对突变数据时的表现。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详细的代码示例和优化技巧,如数据预处理、模型结构调整、早停机制等。此外,还给出了可视化工具和一些实用的避坑指南,帮助初学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模型。

    基于Matlab的改进人工势场法路径规划算法:斥力函数优化与模拟退火应用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Matlab对传统人工势场法(APF)进行改进,以解决其在路径规划中存在的局部极小值和目标不可达问题。主要改进措施包括重构斥力函数,在靠近目标时使斥力随目标距离衰减,以及引入模拟退火算法用于跳出局部极小值。文中提供了详细的代码示例,展示了传统APF与改进版APF在不同障碍物布局下的表现对比,验证了改进算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适合人群:具有一定编程基础并熟悉Matlab环境的研究人员、工程师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进行路径规划的机器人导航系统或其他自动化设备,旨在提高路径规划的成功率和效率,特别是在复杂环境中。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提供了理论解释,还有具体的代码实现和测试案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改进后的APF算法。同时,附带的场力可视化工具使得势场分布更加直观易懂。

    Simulink模型自动化转换为PDF文档的全流程脚本工具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一款用于将Simulink模型自动转换为PDF文档的脚本工具。该工具能够自动化生成文档,提取模型中各模块的注释并转化为PDF中的说明文字,整合来自Excel的数据并生成表格,分模块分层打印模型图片,最终生成结构清晰的PDF文档。通过递归遍历模型结构,确保文档的章节结构与模型层次保持一致。此外,还包括自动检测未注释模块等功能,极大提高了文档生成效率和准确性。 适合人群:从事Simulink模型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师,尤其是那些需要频繁编写和更新模型文档的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快速生成高质量模型文档的场合,如项目交付、技术评审等。主要目标是提高文档编写效率,减少手动操作带来的错误,确保文档与模型的一致性。 其他说明:该工具采用MATLAB和Python混合开发,支持Windows和Linux平台,可通过持续集成(CI/CD)管道自动化运行,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

    (源码)基于Python和树莓派的智能语音闹钟.zip

    # 基于Python和树莓派的智能语音闹钟 ## 项目简介 “RaspberryClock”是一个基于树莓派4B的智能语音闹钟项目,使用Python 3.8开发。该项目集成了时间显示、温湿度监测、天气查询、语音提醒以及与图灵机器人对话等功能,旨在为用户提供一个功能丰富且易于使用的智能闹钟解决方案。 ## 项目的主要特性和功能 1. 时间显示实时显示当前时间。 2. 温湿度监测通过DHT11温湿度传感器读取并显示环境温湿度数据。 3. 天气查询通过API查询并显示当前天气信息。 4. 语音提醒支持语音播放和录音功能,用户可以设置语音提醒。 5. 与图灵机器人对话支持语音输入并与图灵机器人进行对话。 6. 用户界面使用Qt库创建友好的用户界面,操作便捷。 ## 安装使用步骤 假设用户已经安装了树莓派和Python环境,以下是项目的安装和使用步骤 1. 下载项目将项目文件下载并解压到树莓派的指定目录。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