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 284601 次
- 性别:
- 来自: 湖南岳阳
-
最新评论
-
ternus:
兄弟,我用boboBrowse 也遇到了排序的问题,上线了讨论 ...
lucene 分组 bobo-Browse 排序的问题 -
luli0822:
Awesome bookmarks of those guru ...
流行的jQuery信息提示插件(jQuery Tooltip Plugin) -
shenbai:
如果你要在前台运行,你应该run得是ElasticSearch ...
ElasticSearch 源码分析 环境入门 -
cl1154781231:
<s:peroperty value="#at ...
关于Struts2中标签的一些心得 -
RonQi:
转载的吗?http://blog.csdn.net/stray ...
利用bobo-browse 实现lucene的分组统计功能
你所不知道的传输层
题记:23页的文档上,满满当当的写满了笔记,纸质的东西,始终害怕丢失,还是选择把它总结到博客上来。 |
PS.老规矩,列出可能遇到的20个问题,如果您是都能回答的高手,请您绕道,我是小菜,只做自己的学习笔记。
1. 传输层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2. 传输层如何区分不同应用程序的数据流?
3. 传输层有哪些协议?
4. 什么是UDP协议?
5. 为什么有了UDP,还需要TCP?
6. 什么是TCP协议?
7. 怎么理解协议和程序?
8. TCP是否真的有链接?
9. 链接是如何建立的(逻辑上)?
10. 所谓的建立TCP链接开销很大,具体是指什么?
11. 三次握手的目的是什么?
12. TCP如何提供可靠性?
13. 什么是预期确认?什么是肯定确认与重新传输?哪些情况会重传?
14. TCP中,序列号和应答号有哪些作用?
15. TCP链接中,网络失败,是怎么判断的?
16. 为什么需要窗口技术?
17. 如何实现流量控制?
18. UDP的开销很小,具体是指什么?
19. UDP数据包、TCP数据包大小如何确认?
20. UDP适合哪些环境?TCP适合哪些环境?
一。传输层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分割 并重新组装 上层提供的数据流,为数据流提供端到端 的传输服务。
二。传输层如何区分不同应用程序的数据流?
因为,对应传输层而言,它只需要知道目标主机上的哪个服务程序来响应这个程序,而不需要知道这个服务程序是干什么的。因此,我们只需要能够抽象的表示出来这些应用程序和服务程序即可。我们使用端口号来抽象标识每个网络程序 。
传输层的TCP和UDP可以接收来自多个应用程序的数据流,用端口号标识他们,然后把他们送给Internet层处理; 同时TCP和UDP接收来自Internet层的数据包,用端口号区分他们,然后交给不同的应用程序。 |
因此:在同一IP地址(同一个目标主机)上不同的端口号是两个不同的链接。
IP地址和端口号用来唯一的确定网络上数据的目的地。
三。传输层有哪些协议?
传输层的两大协议:TCP(传输控制协议)UDP(用户数据包协议)
TCP是一个可靠的面向链接的协议,UDP是不可靠的或者说无连接的协议。
可以用打电话和发短信来说明这种关系:
UDP就好似发短信,只管发出去,至于对方是不是空号(网络不可到达)能不能收到(丢包)等并不关心。
TCP好像打电话,双方要通话,首先,要确定对方不是开机(网络可以到达),然后要确定是不是没有信号(),然后还需要对方接听(通信链接)。
四。什么是UDP协议?
UDP数据包结构如下图所示
源端口 (16) |
目标端口 (16) |
报文长度 (16) |
校验和 (16) |
数据(可变) |
UDP为应用程序提供的是一种不可靠的、无连接的分组交付
,因此,UDP报文可能会出现丢失
、乱序
、重复
、延时
等问题。
因为它不提供可靠性,它的开销很小。(开销很小具体指什么?
下文揭秘)
五。为什么有了UDP,还需要TCP?
问题4中已经说到,UDP为应用程序提供的是一种无连接、不可靠的分组交付。当网络硬件失效或者负担太重时,数据包可能就会产生丢失、重复、延时、乱序的现象。 这些都会导致我们的通信不正常。如果让应用程序来担负差错控制的工作,无疑将给程序员带来许多复杂的工作,于是,我们使用独立的通信协议来保证通信的可靠性是非常必要的。
六。什么是TCP协议?
传输控制协议TCP是一个面向链接的、可靠的通信协议。
1. 在开始传输前,需要进行三次握手建立链接
2. 可靠性:在传输过程中,通信双方的协议模块继续进行通信
3. 通信结束后,通信双方都会使用改进的三次握手来关闭链接
TCP数据包结构如下图
源端口 (16) |
目标端口 (16) |
||
序号 (32) |
|||
应答号 (32) |
|||
头长度 (4) |
保留 (6) |
编码位 (6) |
窗口 (16) |
校验和 (16) |
紧急 (16) |
||
可选项 ( 如果有, 0 或 32) |
|||
数据 ( 可变 ) |
**七。怎么理解协议和程序?**
如同我们自定义的应用层协议一样: 协议只是给出了一组规范,规定我们应该怎么样(按什么规则)保存数据。
在计算机间传输的永远都是二进制字节码(对于传输层,可以理解为传输的始终是下层的IP数据包),是
计算机中的程序通过对这些字节码进行逻辑分析、判断,来控制程序完成差错控制等功能。
至于解析这些字节码的程序,则可以有不同的实现,只要我们按照规则来解析,并作出相应的控制,我们大可以自己写个程序是实现相应功能。
知道了这些后,显然,我们也可以使用前面说的Jpcap,来自己实现一个基于Java的TCP或者UDP协议。可以参考Linux下的Tcp源码。 /net/ipv4/udp.c |
八。TCP是否真的有链接?
我们都知道,TCP通过完成三次握手来建立链接的,但是这种连接是面向虚电路的,是物理上不存在的 , 只是双方的TCP程序,逻辑上的认为建立了这样的链接 。
九。链接是如何建立的(逻辑上)?
假设:当我们在主机 A 上启动一个程序,通过 TCP 去链接主机 B 上的 9091 端口。
整个过程是怎么样的呢?逻辑上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建立链接的过程:
1.SYN:seq=X;
1.1
A的TCP程序,为这个链接分配一个端口(设为9090)。
1.2 同时逻辑上
的将TCP连接的状态设置为:正在连接。(通过在链接状态表中添加一条记录,记录中状态为:正在连接)
猜想:
TCP程序中, 应该有张表来保持链接的状态,其中每个状态应该有:
本机地址(IP加port)、对方地址、链接状态
1.3
同时,随机生成一个初始序列号X,生成一个TCP包,将初始化序列号X设置为TCP中的序列号,发送给主机B。
2.SYN:seq=Y ACK:ack=X+1;
2.1 B上TCP程序收到该数据包,查询9091端口状态,如果可以链接。
2.2
同样的,在逻辑上的将TCP连接的状态设置为:正在连接
2.3
同时,随机生成一个初始化序列号Y,根据接收的序列号X,生成应答号X+1,生成一个TCP包,将序列号和应答号分别设置到TCP包头中,将TCP数据包发给主机A。
3.SYN:seq=X+1 ACK:ack=Y+1.
3.1 A上的TCP程序接收到数据包,查询9090端口状态。
3.2
根据收到的SYN:seq=Y;ACK:ack=X+1; 封装一个TCP包
SYN:seq=x+1;ACK:ack=Y+1;发送给主机B。同时,TCP程序将链接状态表中该条记录状态设置为已连接。
3.3
主机B收到数据包,TCP程序将链接状态表中该条记录状态设置为已连接。
至此,一个TCP链接建立(三次握手)完成。
我们可以看到:
第一:传送的都是IP数据包,其实只是将收到的数据包交给TCP程序处理。
第二:链接状态,只是TCP程序中的一个逻辑状态。
十:所谓的建立TCP链接开销很大,具体是指什么?
从九中,很容易看出。要简历TCP链接,必须进行三次IP数据包的成功传输。
十一:三次握手的目的是什么?
TCP是面向链接的,在面向链接的环境中,开始传输数据之前,在两个中端之间必须先建立一个链接。 建立链接的过程可以确保通信双方在发送应用程序数据包之前,都已经准备好了传送和接收数据。 并且使通信双方统一了初始化序列号。
十二:TCP如何提供可靠性?
在传输过程中,通信双方的协议模块继续进行通信,从而确保了传输的可靠性。
针对乱序:
在通过三次握手进行链接时,序列号被初始化。在传输过程中,TCP继续使用这个序列号来标记发送的每一个数据段,没传送一个数据段,序列号加一。接收方依据序列号重装收到的数据段
。
针对丢包
:
在传输过程中,接收方收到一个数据段后,会用ACK应答码向发送端回复一个IP包进行应答,确认号ACK用来告诉发送端哪些数据包已经成功接收,发送方对未被应答的报文段提供重传
。
针对重复
:
接收端收到数据段后,查看序列号,如果已经成功接收改数据包,则丢弃后面这个数据段。
针对延时
:
延时造成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数据包达到接收端时乱序。
当延时严重时,接收端一直未收到数据段,则不会回复ACK,发送端认为丢包,重发。
十三:什么是预期确认?什么是肯定确认与重新传输?哪些情况会重传?
1.确认号ACK会告诉发送端哪些数据段已经成功接收,并且确认号会向发送端指出接收端希望收到的下一个序列号。即,确实号ACK为上个数据序列号+1,这种机制称为预期确认 。
2.为了提高效率,我们在发送端,将数据段保存在缓冲区中,直道发送端收到来自接收端的确认号。这种机制被称为“肯定确认与重新传输
”。
3.当发送端在给定时间间隔内收不到那个数据段的应答时,发送端就会重传那个数据段
。
情况1:网络延时/环路,数据段丢失
情况2:网络延时,数据段推迟到达
情况3:数据段成功到达,应答因为1.2不能达到。
十四: TCP中,序列号和应答号有哪些作用?
从以上10,11,12中,很明显的可以看到
-
-
- 依靠序列号重组数据段
- 依靠数据包消除网络中的重复包
- 依靠序列号和应答号进行差错重传,提高了TCP的可靠性
-
十六:为什么需要窗口技术?
前面我们已经说了,TCP的可靠性,是通过预期确认来实现的。即发送方发送一个数据段后,需要得到对方的确认后,才会发送下一个数据段。
因此,假设一个数据段大小为64KB(IP包最大值),一次发送和确认需要的时间为500MS,则,1S内,只能传送128KB的数据,如果带宽为1M,显然很浪费带宽。为了充分利用带宽,我们使用窗口技术
。
滑动窗口允许发送方在收到接收方的确认之前发送多个数据段
。(窗口大小决定了在收到确认前可以发送的数据段数量)
十七:如何实现流量控制?
窗口数决定了当前传输的最大流量 。当我们在传输过程中,通信双方可以根据网络条件动态协商窗口大小 ,调整窗口大小时,即可实现流量控制。 (在TCP的每个确认中,除了ACK外,还包括一个窗口通知)
十八:UDP的开销很小,具体是指什么?
1.因为UDP是无连接的。在传输数据之前
,不需要进行复杂的三次握手来建立连接。
2.在传输数据时
,没有协议间通信流量
(确认信号),也不需要浪费不必要的处理时间(接收确认信号再发一下)。
3;传输结束后
,也不用再用改进的三次握手来端口连接
。
十九:UDP数据包、TCP数据包大小如何确认?
-
-
无论TCP还是UDP数据包,都需要交给Internet层封装为IP包,而一个IP包,包头中的长度位为16位,所以IP包最大为2的16方,即65535 (64KB还需要减去各种包头长度)。 -
TCP因为面向流,且可以凭借序列号对大文件进行分段和重组,因此,TCP可以用来传输较大的文件 。而UDP,如果要传输大于64KB的数据,则需要自己在应用层进行差错控制 。 -
为了提高传输效率和减少网络通信量(协议间的通信),TCP也会一次传输足够多的数据 。 -
因为MTU的存在,TCP包和UDP包不是越大越好 。(在路由中分包,在接收端重组,加大路由与接收端负担,增大丢包概率。分组丢失,整个数据包重传。)
-
二十:UDP适用哪些环境?TCP适用哪些环境?
适合UDP的环境:
1.在高效可靠的网络
环境中
(不需要考虑网络不好导致的丢包、乱序、延时、重复等问题),因为UDP是无连接的服务,不用消耗不必要的网络资源(TCP中的协议间通信)和处理时间(预期确认需要的时间),
从而效率要高的多。
2.在轻权通信
中
,当需要传输的数据量很小(可以装在一个IP数据包内)时。如果我们使用TCP协议,那么,先建立连接,一共需要发送3个IP数据包,然后数据传输,1个IP数据包,产生一个确认信号的IP包,然后关闭连接,需要传输5个IP数据包。使用TCP协议IP包的利用率为1/10
。而使用UDP,只需要发送一个IP数据包。哪怕丢包(服务不成功),也可重新申请服务(重传)。
注:而且无论UDP还是TCP,传输的都是IP数据包。当网络环境不好导致丢包时,无论TCP还是UDP都会丢包,这是没有区别的。(如果考虑发送丢包,那么TCP效率更低),只是使用TCP,当连接建立成功后,TCP程序会进行可靠性控制。
UDP很适合这种客户机向服务器传送简单服务请求的环境
。此类应用层协议包括TFTP ,
SNMP , DNS ,DHCP等。
3.在对实时性要求很强
的通信中
:在诸如实时视频直播等对实时性要求很高的环境中,从而允许一定量的丢包的情况下(直播比赛,前面丢失的包,重传出来已经意义不大了),UDP更适合。(可以根据具体需要通过应用层协议提供可靠性,不用像TCP那么严格。)
适合TCP协议的环境:
当网络硬件失效或者负担太重时,数据包可能就会产生丢失、重复、延时、乱序的现象 。这些都会导致我们的通信不正常的时候 。如果让应用程序来担负差错控制的工作,无疑将给程序员带来许多复杂的工作,于是,我们使用独立的通信协议来保证通信的可靠性是非常必要的。
PS.写博客真累。。
特别是根据一堆读书笔记写博客。。
特别是写4-5000字的总结博客。。
累的感觉瘫痪了两次。。唉。。伤不起啊。。
发表评论
-
Errors running builder 'DeploymentBuilder' on project_java
2014-10-09 11:54 790此问题一般发生在Myeclipse 保存文件并自动部署时候 ... -
MyEclipse的SVN插件的问题
2012-02-27 14:06 1768我的项目都统一使用了UTF-8编码 查看当前版本,还是提 ... -
Eclipse的SVN插件历史版本乱码的问题
2012-02-27 14:04 0我的项目都统一使用了UTF-8编码 查看当前版本,还是提 ... -
java中的io系统详解
2011-09-16 12:09 1161相关读书笔记、心得文章列表 Ja ... -
hibernate表关联注解
2011-08-02 11:39 1432好久就想玩一下hibernate注解了(因为不用hbm文件,维 ... -
关于Struts2中标签的一些心得
2011-05-06 17:21 1748最近在做Struts2+Hibernet的一个项目,在if标签 ... -
This wizard is not available because it requires a valid professional subscripti
2011-04-18 23:05 1877今天用myeclipse学习UML时,打开UML时出现了: ... -
Tomcat内存、连接数等性能参数设置
2011-04-08 09:59 1286默认参数不适合生产环 ... -
Java 垃圾回收策略调优
2011-03-28 17:52 1590JVM参数调优是一个很头 ... -
Eclipse 或 MyEclipse 不能自动编译 class文件(综合)
2011-03-25 11:50 4736有时候用Eclipse或者MyEclipse 的时候,发现不 ... -
AccessController.doPrivileged 小记
2011-03-24 11:43 1072AccessController.doPrivileged ... -
servlet 读取图片
2011-02-17 15:38 1144String path = "F:/wjbo ... -
获取文件长度http,ftp
2011-01-18 16:09 1747ftp: FTPClient ftp = new FTPCl ... -
类的设计原则
2010-12-13 18:14 1095开闭原则 Software entities ... -
收集的网站
2010-12-09 17:12 930NIO.2 入门,第 1 部分: 异步通道 API http ... -
看Hibernate源码 003 - ID Generator
2010-12-09 16:43 1370Hibernate的id生成有N种策略, 可以通过hbm文件或 ... -
看Hibernate源码 001
2010-12-09 10:40 1105我看书的方式一向是&quo ... -
Hibernate Memcached 配置
2010-12-08 15:39 2150官方网址: http://code.google.com/p/ ... -
tomcat如何配置虚拟目录及虚拟主机
2010-12-02 17:54 2191先说说如何用Eclipse来做servlet开发,那些proj ... -
jaas:授权内幕
2010-11-13 15:48 1407Java 授权内幕: 以代码 ...
相关推荐
TCP/IP协议由网络层的IP协议和传输层的TCP协议组成。TCP/IP协议在网络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是供已连接因特网的计算机进行通信的通信协议。下面是TCP/IP协议的详细解释: 1. TCP/IP协议的定义 TCP/IP协议是供已连接...
在应用层,有众多基于TCP/IP协议的应用,如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网页浏览,FTP(文件传输协议)用于文件传输,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用于电子邮件,DNS(域名系统)用于将人类可读的域名转换为IP地址等。...
TCP/IP协议栈是一个复杂的网络协议栈,它由四个层次组成:网络层、传输层、高层和应用层。每个层次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协议。 网络层 网络层是TCP/IP协议栈的第三层,也是OSI参考模型的第三层。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
### TCP/IP高效编程:改善网络程序的44个技巧 #### 概述 《TCP/IP高效编程:改善网络程序的44个技巧》是一本专为网络编程领域专业人士准备的技术书籍,作者是Jon C. Snader。这本书通过一系列具体实用的技巧来帮助...
在LabWindows/CVI中实现TCP/IP传输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它允许设备或系统之间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交换。本篇文章将深入探讨如何在LabWindows/CVI中设置和使用TCP/IP通信。 首先,理解TCP/IP协议栈的基础知识是必要的。...
TCP/IP协议栈中的应用层是用户直接打交道的部分,包含了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FTP(文件传输协议)、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等常用协议,它们为用户提供各种网络服务。传输层的TCP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保证数据...
《TCP/IP详解》是网络通信领域的一部经典之作,由W. Richard Stevens撰写,全面而深入地探讨了TCP/IP协议族的各个方面。本压缩包包含了该系列的三卷完整版,分别为《卷一:协议》、《卷二:实现》和《卷三:应用》。...
本文将从 TCP/IP 模型、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五个方面对 TCP/IP 协议的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解释。 一、TCP/IP 模型 TCP/IP 协议模型(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是 Internet ...
TCP/IP协议栈是互联网通信的核心,它由多个层次的协议组成,包括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在Microchip的实现中,这些层次包含了如ARP(地址解析协议)、IP(网际协议)、TCP(传输控制协议)、UDP(用户数据...
首先,我们要明白TCP/IP模型,它由四层组成: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应用层是最高层,包括HTTP、FTP、SMTP等协议,它们为用户提供服务;传输层主要包含TCP(传输控制协议)和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在IT领域,TCP/IP协议是网络通信的基础,它定义了数据在网络中如何被分组、传输和接收的一系列标准。文件传输是TCP/IP协议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在处理大文件和断点续传功能时,其优势更为显著。本文将深入探讨...
首先,TCP/IP模型分为四个主要层次: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每一层都有其特定的任务和协议,共同构成了网络通信的基础。 1. **应用层**:这是最顶层,包含了各种应用程序如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
TCP/IP协议族是互联网通信的基础,它是一组协议的集合,包括了网络接口层、网际层、传输层以及应用层等多个层次。这份"TCP/IP协议族(第四版)习题答案"涵盖了这个领域的核心概念和实践应用,对于学习者来说,是一个...
TCP/IP协议栈由四层组成: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其中,IP地址是设备在网络中的唯一标识符。 添加打印机: 要添加柯尼卡美能达复印机,需要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1. 打开控制面板,在设备和打印机中添加...
本示例"**C# TCP/IP通信小例子**"是一个基础教程,旨在帮助新手理解如何在C#中实现TCP/IP通信。 TCP(传输控制协议)和IP(因特网协议)是Internet上最基础的通信协议,TCP负责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而IP则处理...
TCP/IP协议族由多个层次组成,包括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每一层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协议,如应用层的HTTP、FTP,传输层的TCP和UDP,网络层的IP,以及数据链路层的Ethernet等。理解这些协议的交互过程...
TCP/IP模型由四层组成: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每个层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协议。 1. **应用层**:这是TCP/IP模型的最高层,它包含了各种应用协议,如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FTP(文件传输协议)、...
1. 链路层:这是TCP/IP模型的最底层,负责在物理网络上传输数据帧。常见的链路层协议有Ethernet(以太网)和PPP(点对点协议)等,它们定义了数据如何在物理介质上进行传输。 2. 网络层:主要负责数据包在网络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