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师管理学院楼内的画像 --- 彼得·德鲁克

阅读更多

忙得时候没时间想, 只能一个劲儿得往前跑,
闲下来的时候, 总要回首一下走过的路, 体会一下这人生百味.

校园的日子现在犹如车窗外的风景, 已经离我和宝宝远去,
它所留下的记忆, 总使我们久久不能忘记,
我和宝宝都想再一次体会那温馨的记忆,
于是我们又一次来到了辽师, 上上自习, 寻寻过去.

这次来到了管理学院, 那个领二级准考证的楼.
进门左手边, 一楼的尽头挂着彼得·德鲁克的画像, 上面写着1909-2005

说实在的, 我不知道大师的生辰, 也不知道大师已经离世, 甚至05年的时候我还不知道大师的名字.
我们站在大师的画像前, 原来大师不但是管理学的大师, 也是生活的大师, 95岁的高龄, 确实让我心生敬意, 心生向往之意.

也许是我学生时代生离病死见得太少, 也许是最近这两年我生离病死见得太多.
我最近看一些大师们的介绍时, 总是很留意他们生于何年,终于何日,
总是会想如果再多给大师十年该多好, 会帮助我们解决多少我们面临的艰巨问题.

这同时也发现了个现象, 虽然公认知识分子的寿命要低于社会平均年龄,
然而各个领域的大师却及其能活, 哲学,国学领域尤其突出, 计算机这个领域太年轻,应该除外.

因为我不是大师, 所以面对这一现象我只能做一下我自己的猜测.
是因为能活所以才成为了大师?
还是万法归宗? 大师们在通过各自不同的途径,成为各自领域的大师的途中发现了相同的道?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