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ouspecMM说想见到《雪景寒林图》真迹。那只有来天津了,不过想到一件上海博物馆的宝贝。ouspecMM可以先看看这个。《鸭头丸帖》
说明
王献之(344年至386年),字子敬,小字官奴,王羲之第7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累迁建武将军、吴兴太守,至中书令,人称“王大令”。工书,兼精楷、行、草、隶各体,尤以行草擅长。幼时从父亲学书,后来取法张芝,别创新法,自成一家,称为“破体”,历史上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二王”。 上海博物馆珍藏有王献之传世墨宝《鸭头丸帖》,是他的行草书代表作。此帖为绢本墨迹,纵26.1厘米 横26.9厘米。《鸭头丸帖》幅上有宋徽宗时“宣和”、“政和”印,帖本幅有虞集题记三行,帖前有王肯堂题“晋尚书令王献之鸭头丸帖”签。帖后有宋高宗、王肯堂、董其昌、周寿昌、江标等跋语,是一件难得一见的书法珍品。
《鸭头丸帖》仅二行十五字,文曰:“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是王献之给友人的便札。这短短的十五个字,带给我们的确是非常震撼人心的书法艺术感染力。
全帖笔法灵动劲利,潇洒飘逸,有若水银泻地般一气呵成,痛快淋漓。其中每一字都以侧取势,又无一不正,结体洒脱秀美,偃仰生姿,可谓匠心独运。用墨也是枯润有致,浓淡分明。展视此卷,但觉笔致纵逸不羁,气势贯通如虹,节奏起伏变化,神韵流美自然,令人欣赏。 吴其贞在《书画记》里称其为“书法雅正,雄秀惊人,得天然妙趣,为无上神品也”。
唐代张怀 在《书议》中说:“子敬才高识远,行草之外,更开一门。夫行书,非草非真,离方遁圆,在乎季孟之间。兼真者,谓之真行;带草者,为之行草。子敬之法,非草非行,流便于草,开张于行,草又处其间……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纵观此卷,当能体会个中妙处。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这些作品,如王羲之的《姨母帖》和王献之的《鸭头丸帖》,都成为了后世珍贵的文化遗产,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和艺术追求。 《平复帖》的存在提醒我们,即便是日常生活中的随手书写,也可能成为流传千年的...
1. 《三希宝帖》: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 《三希宝帖》是中国书法史上最负盛名的三帖,分别出自王羲之、王献之、王珣三位书法大师之手。这三帖不仅展示了三位大师的技艺,也反映...
王献之的《鸭头丸帖》便是这一理念的典型代表,作品中的线条时断时连,展现出一气呵成的气韵。 对于是否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写好汉字,这涉及到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一方面,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载体,书写汉字有助于...
【王羲之与王献之尺牍六十种鉴赏】是关于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重要文献,主要收录了两位书法家的作品。王羲之与王献之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大家,被誉为“书圣”及其子,他们的尺牍(即信札)展示了魏晋时期书法的独特风格...
王献之,晋代著名书法家,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七子。他的故事充满了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执着追求,这些品质使他成为了一代书法大家。王献之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他对书法的深入理解和持之以恒的练习。 首先,...
王献之简介.doc
《王献之与十八缸水学习》的故事讲述了东晋书法家王献之的书法之路,以及他如何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毅力最终达到书法艺术的巅峰。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书法学习的艰辛,也揭示了一些深刻的道理,对于现代人追求技能提升和...
《王献之练字》教学设计.pdf
王献之行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pdf
三年级语文下册 王献之练字教案 教科版 教案.doc
行书的代表人物有王羲之、王献之等,他们的作品至今仍被广大书法爱好者所学习和欣赏。 楷书,又称为真书或正书,是最基础且规范的汉字书写方式,特点是笔画清晰,结构严谨,易于辨认。楷书的形成和发展历经了汉、魏...
陆柬之的行书深受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的影响,同时又有自己独特的韵味。他的笔画流畅,线条优美,结构严谨,气韵生动,给人一种既端庄又灵动的美感。通过米字格字帖,我们可以逐字解析他的笔画走势,理解每个字的...
《阮元北碑南帖论南北书派论》是一篇探讨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文献,主要围绕北碑与南帖两大书派的区别和发展进行深入分析。文章指出,古代书法大多依赖于金石刻来传承,尤其是秦汉时期的隶书碑刻,如《金石刻明白》所...
此帖曾收藏于清朝内府,其作者归属曾引起争议,有人认为是王献之,但多数学者倾向于认定为萧衍之作,明代董其昌更是将其鉴定为萧衍的真迹。 《异趣帖》的书法风格接近章草,这是一种介于篆书和行书之间的草书形式,...
手抄报中还提到了三希堂法帖,这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件瑰宝,包括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这三件作品均出自王氏家族,展现了魏晋时期书法的高超技艺。特别是王羲之,被誉为...
王献之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字形和流畅的线条受到后人的赞赏,如《淳化阁帖》中的作品,展现了他不同于其父的艺术追求。 文档中还提到了王羲之与临川的联系,他在临川的住宅和“洗墨池”成为了书法历史的一部分,激励着...
米芾深受“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的影响,但他并未完全拘泥于传统,而是通过自己的理解和创新,将二王的书法精神发扬光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米氏风格”。 在米芾的书法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善于运用各种对比...
王献之的楷书《洛神赋十三行》和草书《中秋帖》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魅力,其中《中秋帖》的“一笔书”技法影响深远。王询的《伯远帖》也是珍贵的东晋书法真迹,与《快雪时晴帖》、《中秋帖》并称为“三希”。 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