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度思索
  • 浏览: 8269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成都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lds浅析

阅读更多

.lds文件定义了整个程序编译之后的连接过程,决定了一个可执行程序的各个段的存储位置。GNU官方网站上对.lds文件形式的完整描述:

 

SECTIONS{...

 

secname start BLOCK(align) (NOLOAD):AT (ldadr) {contents} >region:phdr=fill...}

 

secname和contents是必须的,其他的都是可选的。

 

secname:段名

 

contents:决定哪些内容放在本段,可以是整个目标文件,也可以是目标文件中的某段(代码段、数据段等)

 

start:本段连接(运行)的地址,如果没有使用AT(ldadr),本段存储的地址也就是start地址。start可以用任意一种描述地址的符号来描述。

 

AT(ldadr):定义本段存储(加载)的地址。

 

例(/*nand.lds*/):

 

SECTIONS

 

{

 

Firtst 0x00000000: {head.o init.o}

 

Second 0x30000000: AT(4096){main.o}

 

}

 

该例中,head.o放在0x00000000地址开始处,init.o放在head.o后面,他们的运行地址也是0x00000000,即连接和存储地址相同(没有AT指定);main.o放在4096(0x1000,是AT指定的存储地址)开始处,但是它的运行地址在0x30000000,运行之前需要从0x1000(加载处)复制到0x30000000(运行处),此过程也就用到了读取Nandflash。

 

这就是存储地址和连接(运行)地址的不同,称为加载时域和运行时域,可以在.lds连接脚本文件中分别指定。

 

编写好的.lds文件,在用arm-linux-ld连接命令时带-Tfilename来调用执行,如arm-linux-ld–Tnand.lds x.o y.o–oxy.o。也用-Ttext参数直接指定连接地址,如arm-linux-ld–Ttext 0x30000000 x.o y.o–oxy.o。

 

既然程序有了两种地址,就涉及到一些跳转指令的区别,ARM汇编中,常有两种跳转方法:b跳转指令、ldr指令向PC赋值。

 

(1)b step1:b跳转指令是相对跳转,依赖当前PC的值,偏移量是通过该指令本身的bit[23:0]算出来的,这使得使用b指令的程序不依赖于要跳到的代码的位置,只看指令本身。

 

(2)ldr pc,=step1:该指令是从内存中的某个位置(step1)读出数据并赋给PC,同样依赖当前PC的值,但是偏移量是那个位置(step1)的连接地址(运行时的地址),所以可以用它实现从Flash到RAM的程序跳转。

 

(3)adr伪指令,U-boot中那段relocate代码就是通过adr实现当前程序是在RAM中还是flash中。

 

relocate:/*把U-Boot重新定位到RAM*/

 

adr r0,_start/*r0是代码的当前位置*/

 

/*adr伪指令,汇编器自动通过当前PC的值算出如果执行到_start时PC的值,放到r0中:当此段在flash中执行时r0=_start=0;当此段在RAM中执行时_start=_TEXT_BASE(在board/smdk2410/config.mk中指定的值为0x33F80000,即u-boot在把代码拷贝到RAM中去执行的代码段的开始)*/

 

ldr r1,_TEXT_BASE/*测试判断是从Flash启动,还是RAM*/

 

/*此句执行的结果r1始终是0x33FF80000,因为此值是由编译器指定的*/

 

cmp r0,r1/*比较r0和r1,调试的时候不要执行重定位*/

 

正式的连接脚本文件u-boot.lds内容如下:

 

OUTPUT_FORMAT("elf32littlearm","elf32littlearm","elf32littlearm");//指定输出可执行文件是elf格式,32位ARM指令,小端

 

OUTPUT_ARCH(arm);

 

//指定输出可执行文件的平台为ARM

 

ENTRY(_start) ;

 

//指定输出可执行文件的起始代码段为_start.

 

SECTIONS

 

{

 

.=0x00000000;//从0x0位置开始

 

.=ALIGN(4);//代码以4字节对齐

 

.text:;//指定代码段

 

{

 

cpu/arm920t/start.o(.text);//代码的第一个代码部分

 

*(.text);//其它代码部分

 

}

 

.=ALIGN(4)

 

.rodata:{*(.rodata)};//指定只读数据段

 

.=ALIGN(4);

 

.data:{*(.data)};//指定读/写数据段

 

.=ALIGN(4);

 

.got:{*(.got)};//指定got段,got段是uboot自定义的一个段,非标准段

 

__u_boot_cmd_start=.;//把__u_boot_cmd_start赋值为当前位置,即起始位置

 

.u_boot_cmd:{*(.u_boot_cmd)};//指定u_boot_cmd段,uboot把所有的uboot 命令放在该段.

 

__u_boot_cmd_end=.;//把__u_boot_cmd_end赋值为当前位置,即结束位置

 

.=ALIGN(4);

 

__bss_start=.;//把__bss_start赋值为当前位置,即bss段的开始位置

 

.bss:{*(.bss)};//指定bss段

 

_end=.;//把_end赋值为当前位置,即bss段的结束位置

}

 

http://blog.163.com/li_nian_you/blog/static/448537212013620910852/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uboot代码详细分析.pdf

    #### U-Boot内存布局及启动过程浅析 U-Boot的内存布局决定了程序在内存中的分布情况,主要包括启动代码、初始化代码、操作系统内核以及各种数据段等。合理的内存布局不仅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启动速度,还能减少内存...

    gnu ld链接脚本浅析,网上转的,不错

    ### GNU LD链接脚本浅析 #### 一、概论 GNU Linker(简称ld)是一种广泛应用于GNU/Linux系统下的链接工具,它负责将编译器产生的目标文件和其他辅助文件合并成可执行文件或者库文件。链接过程由链接脚本(通常以....

    U-BOOT 内存布局及启动过程浅析

    ### U-BOOT内存布局及启动过程浅析 #### 一、U-BOOT内存布局解析 U-BOOT(Universal Boot Loader)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的引导加载程序,它支持多种处理器架构和各种嵌入式设备。U-BOOT的内存布局对于理解和...

    uboot1.1.6代码分析

    **.lds** 文件是U-Boot项目中的链接脚本文件。这类文件用于指导链接器如何将不同的目标文件组合成最终的可执行文件。它们定义了程序的内存布局、段的位置以及符号表等关键信息。 ##### 内容概述 - **内存布局**: ...

    Uboot源码分析

    ### U-Boot启动过程浅析 #### u-boot-1.1.6之cpu/arm920t/start.s分析 这段代码是针对ARM920T处理器的启动代码分析。ARM920T是一款广泛应用的ARM架构微处理器,特别是在嵌入式系统中。此段代码负责初始化处理器的...

    GNU_LD脚本浅析

    GNU LD使用链接脚本(Linker scripts,通常以lds作为文件后缀名)来控制这个过程,链接脚本规定了如何将输入文件中的各个section放入输出文件中,并控制输出文件在程序地址空间内的布局。 链接脚本的基本概念包括...

    GNU-LD链接脚本浅析

    链接脚本一般以lds作为文件后缀名。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链接器指的是静态链接器。 链接器将一个或多个输入文件(目标文件或链接脚本文件)合并为一个输出文件(目标文件或可执行文件)。输入文件的每个section...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