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不可不知的50个建筑学知识》之哥特式建筑

阅读更多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查看原图

你不可不知的50个建筑学知识

一听到哥特式,就会想到城堡、庄园、教堂等等,既神秘又漂亮,图看多了,知道图片上的可能就是哥特式建筑,但真要是让说说特点,恐怕就难啦!下面就来简单介绍一下哥特式的起源和特征:

12世纪中期,法国圣丹尼男修道院院长苏热决定改造他所在的教堂。新教堂在结构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加入了尖形拱顶、大型彩绘玻璃窗、高耸的石头拱顶以及飞扶壁。这种新型结构效果显著,很快就在整个欧洲流行起来,并在之后300年的西方建筑史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这就是后来闻名的哥特式建筑。

小故事:公元12世纪,一位名叫苏热的修道士当选为巴黎北部圣丹尼修道院的院长。他决定从教堂东端着手,来改建他主持的教堂。他为教堂新建了一个唱诗坛,并在东端周围新增七个小教堂,每个小教堂都配有两扇华丽的彩绘玻璃窗。尖形拱顶、石头拱顶、飞扶壁以及大型彩色玻璃窗是这种新型建筑结构的主要特征。很快,整个法国及欧洲其他国家都争相模仿苏热的创新。苏热是如何想到创造这种新型建筑风格的呢?这位修道院院长酷爱明亮的彩绘玻璃窗、华丽的金属制品和镶有珠宝的圣骨盒等各种类似的物件。然而,在许多人看来,如此奢华的展示物品不宜放在修道院中——毕竟,修道士都曾发誓苦守清贫。尽管如此,苏热却认为醒目的色彩与光恰恰植根于基督教理论。

著名的哥特式教堂                拆分图片:

[+]查看原图

在哥特式建筑中,石头构成了外形高贵、呈尖形拱顶状的框架,而柱墩、柱体、窗框及穹顶肋则是整个建筑的血肉。每个部分都呈尖形,且所有装饰线条的轮廓都相互匹配,因此整个建筑看起来十分协调。在墙面上,框架之间的空间都用玻璃窗户来填补;在天花板上,穹顶肋之间的空隙则由石头填充。正是这种设计,形成了不可思议的宽敞、明亮的建筑效果。

但也存在着问题。用排列成网状、质量较轻的柱墩与柱体来支撑石头穹顶,效果并不好。位于上部的石头的重量会产生一股向外的推力,容易把墙面顶部撑裂;顶部一旦没了支撑,就可能会导致整个建筑坍塌。飞扶壁这个伟大的发明正解决了这个结构上的顾虑。

由此可见,宗教层面的想象与建筑技巧共同 造就了中世纪时期的哥特式教堂。这种新的建筑方法在圣丹尼修道院的改造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很快便在法国、英国乃至整个欧洲传播开来。尽管工匠们在处理哥特式建筑的局部设计时方法多种多样,但这种建筑 风格却以各种各样的改良模式生存着,一直到15世纪末,并在18、19世纪复兴。对于许多人来说,苏热院长的构想仍然代表着他们心目中教堂的形象。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