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白手起家创业并渴望得到资金的人越来越多。
与此从时,从海外涌来打算在中国寻找项目“落地”的创投资金也越来越多。为了融资,创业者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以吸引资金的注意力;为了获得高额回报,创投资金面对优秀的创业项目,也展开了厮杀。这一切都发生在机制与环境并不成熟和完善的中国创投市场。
创投大潮是否热过头
在刚刚闭幕的清科“2006中国创投论坛”上,“泡沫”一词被刻意回避了。不但主办方绕开了这一焦点问题,中国市场上的主流VC们也纷纷选择回避。“这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不但说不清楚,而且由于各方利益的牵制,大家未必能听到VC们的真实声音。”一位参加论坛的国际顶级VC(venture capital 风险投资)代表告诉记者。
创投研究机构清科用“非常活跃和繁荣景象”来形容刚刚过去的2006年上半年中国创投市场。有数据显示,在今年上半年,中国大陆及相关企业共121家接受了7.21亿美元的创业投资,企业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9%,融资额度则增长了128%。与此相对照,2006年上半年,共计40家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募集资金高达138.06亿美元。
而在此期间,有17支新的亚洲投资(包含中国在内)基金共成功募集了46.31亿美元。同时,私募股权基金在中国内地的31个案例投资总额达到了55.59亿美元的规模。清科总裁倪正东预测,今年VC的投资总量会超过15亿美元,如果没有政策变动的话,应该达到历史最高的水平。
创投资金纷纷涌入没有清晰盈利模式的Web2.0领域;同时,越来越多的Web2.0创业主体出现在中国,过热的创业热情是否带来泡沫?面对记者的疑惑,一位与会的VC否认了中国创投过热的说法。他认为,中国目前VC的投资规模仅仅是美国的3%,规模还是很小,而且中国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另一位VC则认为,创投这个产业应该说是有一点泡沫,但这不是什么问题。
但也有VC认为,中国目前创业者太多,他表示,在过去的9个月中,自己一共收到了500份创业者的融资计划书,数量太多了。面对如此多的创业者,另有VC甚至发出了忠告:“我觉得这些创业者们还是要小心一些,你的概念可能在去年甚至前年就热过了,如果你来得晚了,那你就等待下一次浪潮吧。”
千橡互动董事长陈一舟认为,互联网的创业失败率高达80%,如果创业者从事的是业界都看好的东西,那么创业就会非常难,创业者一定要专于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做别人目前看不清楚的业务。
天使投资人周鸿非常肯定地认为,目前中国的互联网业存在过热现象:“在新一拨的互联网公司里,我认为只有5家~10家会做起来。”周鸿告诉与会者说,“在每一个成功公司的背后,后面都有50家、乃至100家不成功公司。目前很多Web2.0创业者根本就不是一个公司,只是陶醉在自己创造的概念中;一些Web2.0先锋一定会死掉,因为他们处于无知状态,他们认为新浪、搜狐在表面看没有什么,却不知其背后却有一套完整的商业体系在支撑。”周鸿提醒Web2.0的创业者:要正视现实,创业不是在圈子互相吹吹就可以。
华登国际董事总经理江善颂对VC们也发出警告,他认为中国创投是有些过热,因此建议VC们不要过度集中在某些领域,而是要分散到中国的不同城市,来规避风险。
上市选择境内还是境外
清科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香港主板和新加坡主板市场是中国企业上市的主要市场,分别接纳了6家和7家中国企业前往上市。第二季度则延续了这种趋势,香港主板吸收了8家中国企业,新加坡主板市场则接受了8家中国企业。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纳斯达克和纽约证交所则没有一家中国公司前往上市;而在今年第一季度东京证交所,有3家中国公司前往上市。
纳斯达克曾是中国网络概念股的首选之地,到目前为止纳斯达克一共有28家来自中国内地的企业,整体市值达到200多亿美元,日均交易量达到1000多万股。美国有非常严格的监管机构,并且实行了世界上最严厉的法规,美国安然事件发生之后,颁布了更为严厉的塞班斯法,这给选择纳斯达克的中国企业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和风险。
对于上市企业而言,上市地点的选择是一件非常谨慎的事情。美国证券交易所对内地企业来说风险过大,因此在上市地的选择上,内地企业开始多元化。
有专家开始看好内地资本市场,因为中国的股权分置改革进入了关键阶段,重启IPO将对市场影响非常大,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进,主板市场的上市数量会增加;同时,中小板也迎来了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对内地创业企业融资来讲具有明显的优势:本土市场具有较高的认知度,发行市盈率和运行市盈率良好,发行成本相对较低,维持成本只需要大概100万元左右,同时在法律环境和货币上具有优势,与证券监管部门交流比较便利。
另外,香港也受到上市者们的青睐,香港交易所是一个国际化的市场,监管水平达到国际水准,投资者的来源是国际化的,市场里面有1/3的投资者来自海外。据统计中国内地企业境外上市选择最多的是香港,香港股市市值40%以上来自内地企业。香港交易所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任光明透露:今年上半年香港交易所股票成交总额的超过50%来自于内地企业。到今年6月底,内地在香港上市的公司总数目是350家,包括130家H股公司、91家红筹公司、129家民营企业。今年上半年总共有26家公司在香港新上市,22家在主板,4家在创业板,总的融资额是1122亿港元。任光明告诉与会者:香港其实并不只是欢迎大型国有企业上市,也欢迎中小企业在香港上市,既欢迎国有企业,也欢迎民营企业。据了解目前在香港上市的164家是民企,186家是国企,两者相差并不大。
对中国企业表现出强烈欢迎姿态的还有东京交易所。东京交易是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市场总值是香港交易所的4倍左右,在亚洲排在第一位。中国上市企业往往打算在美国或者香港和新加坡上市,一般没有明确意识考虑去东京上市。对此,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推广部中国地区高级顾问山本秀树说,“日本很欢迎中国的企业到东京上市,因为日本对中国企业有很高的认同度;另外,日本的投资家对中国投资股票的规模很大,现在东京交易所也对中国提供了很多政策便利。”
一家VC在会上说,选择一个上市地点比找人结婚还难,结婚之后如果感觉痛苦还可以离婚,但是企业选择了一个上市地点就很难再退出来。
投资重点要转向哪里
2006年上半年121家获得融资的企业涵盖了IT、服务业、传统行业、其他高科技和生物医药行业,但是IT行业无论从投资案例个数还是投资金额方面来说都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共计84个投资案案例,占今年上半年投资案例总数的69%,投资金额约为5.62亿美元,比重为73%。在IT行业中,互联网有39个,通信电信业为18个,IC行业为1个。
显然,IT行业依然是众多资金最为欣赏的领域,然而,在这种热潮之下VC们的注意力也发生了改变。启明创投创始人邝子平则惊喜地发现:“VC们本来应该是集中大部分精力做TMT(科技、媒体、电信),而现在的市场情况是VC们开始花起码1/3或者更多的时间在看非TMT,我以为这个转变已经很快了,但没想到VC从TMT转变的速度更为迅速,很多在座的VC同行都是在近半年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这样的转变。”
ePlanet基金执行董事孙文海告诉与会者:“我们不仅仅看TMT行业,我们看得更广泛一些,包括比较传统的行业。在TMT起了泡沫的时候,我们会去关注其他的行业。”北极光创投以及红杉资本都表示:虽然他们的传统投资领域是TMT ,但他们都兼顾了非TMT的领域,比如像农业。
华盈创投创始合伙人徐传向与会者举了个例子:“河南、内蒙古这两个地方出了400亿元的企业:蒙牛、伊利,还有杀猪、养猪的企业,这些都是百亿的企业。中国的小企业有很多的机会,他们不一定是高科技,我们非常看好这个市场。”
软银也把越来越多的精力放在了医疗器械行业,软银中国风险投资公司合伙人华平表示:软银给人的一贯形象是投资网络的,怎么会开始涉足医疗器械呢?其实,我们投资的对象不是一个公司,而是一个市场机会。医疗是我们比较关注的行业,这个行业本身需求巨大。目前来看中国的医疗器械行业是由外国公司所垄断的,国内厂商非常少,但是,这样的情况不可能永远延续下去,国内厂商一定会有机会,而这也是我们的投资机会。
很明显,VC也注意到TMT领域由于过热而导致高风险。在中国巨大的市场上,机会并不只存在于TMT,绝大多数VC的关注领域也不以是否为TMT做判断依据,投资回报率是他们做出投资判断的最终理由。
分享到:
相关推荐
中国创投业发布白皮书:创投业三大问题急需解决.pdf
本文主要从三个层面探讨中国创投生态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一是中国创投生态的特点和趋势;二是投资机会;三是领先创投机构的制胜策略。 首先,中国创业投资在过去十年中经历了快速增长期,并在近五年迎来年均增长...
《2021年中国创投市场数据报告》详细揭示了过去一年中国创业投资市场的各项关键指标,为创业者提供了深入了解行业动态的宝贵资料。本报告通过深入分析融资阶段、金额集中度、热门行业变化等多个维度,全面描绘了2021...
“中国创投大势与企业融资”课程2 中国创投产业大势.pdf
第三章“概况描述”提供了中国创投行业的整体概览,包括市场规模、投资活跃度、主要参与者等基本信息。这一部分可能会分析行业的增长速度、投资热点、行业结构等,帮助读者快速掌握行业现状。 第四章“数据分析”是...
2018中国创投白皮书-36氪-201808.pdf
麦肯锡:透视中国创投生态(2021年7月).pdf
“中国创投大势与企业融资”课程3 创投基金的运作.pdf
台湾的创业投资业,简称创投业,自上世纪80年代引入以来,历经二十多年的繁荣与发展,已经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创投业的核心是通过结合资金、管理、技术和创业精神,为初创企业提供新商业模式的...
【量子位】中国具身智能创投报告.pdf【量子位】中国具身智能创投报告.pdf【量子位】中国具身智能创投报告.pdf【量子位】中国具身智能创投报告.pdf【量子位】中国具身智能创投报告.pdf【量子位】中国具身智能创投报告...
【麦肯锡】透视中国创投生态,抓住十年黄金期.pdf
2019年Q3中国新经济创投数据报告
根据2019年中国创投孵化行业概览精品报告,该行业虽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因具备显著的促进创新的“乘数效应”,吸引了大量关注,预计未来几年将以超过20%的增速发展。 创投孵化行业定义及分类方面,该行业是...
"中国创投大势与企业融资"是一门针对MBA和EMBA学员的课程,旨在解析当前中国的创业投资环境,传授企业融资策略,并深入探讨创投产业的运作机制。课程结合案例分析和现象观察,帮助学生理解VC(风险投资)和PE(私募...
【中国创投孵化行业概览】 中国创投孵化行业作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虽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其潜力巨大。截至2019年,中国的创投孵化器数量虽不足20个,但因其对创新的显著推动作用,每家创投孵化...
在探讨2019年中国创投孵化行业的概览时,首先需要明确创投孵化行业的定义及分类。创投孵化行业是指通过投资创业企业和创业项目,从而促进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行业。这个行业通常包括各种类型的孵化器、加速器和...
【中国创投再遇拐点】指的是中国风险投资行业在2005年经历的一个关键转折点。2004年,中国创投市场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投资项目数量和质量都有显著提升,外资VC扮演了主要角色,投资总量、退出机制以及基金募集都表现...
1、2021-2022年中国人工智能创投数据报告-产业创业与投资报告 2、使用/学习目标:了解学习 2021-2022年中国人工智能创投数据报告-产业创业与投资报告 3、应用场景:2021-2022年中国人工智能创投数据报告-产业创业与...
中国创投市场发展报告
【中国创投市场回顾】 2021年中国创投市场呈现了明显的复苏态势,相较于前几年的波动,投资者信心有所恢复。在宏观经济稳定和科技创新政策的推动下,创业投资领域呈现出勃勃生机。年度内,新经济领域的投资活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