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取名为“止于至善”,很多网友知道这是厦大校训里面的一句。“止于至善”源自《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至善哉,高也,远也,无穷也!明明德,修身也,君子睹高远,行渐修,无时未敢间断。故以汤之《盘铭》警之也!作新民,出仕治国也!故以《康诰》继之也!止于至善,平天下也!故以《诗》加之也!修身为独善,平天下为至善。至善者,天下同仁。“就是将:君子的行动守则教人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亲民,新民也),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一种古已有之,奉行者甚众的事业理念,是一种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境界追求。 这里的“止”不是终止、停止的意思,而是“到达”的意思,是“不断趋向、不断接近”的意思,表达了一种不断进取,不断超越,永不停息的精神。“至善”,即最完善、完美的“理想境界”。“止于至善”昭示的是一种永不止息、创新超越的“进取”心态,是一种对完善、完美的境界孜孜不倦追求的崇高精神。这正是CMMI所崇尚的持续过程改进的文化。

对于“止于至善”,被誉称为“经营之神”的台塑王永庆有一段非常精辟的描述:“如果企业的经营理念只是单纯为了赚钱,那么当它在赚到庞大财富以后,由于目标已经达成,在经营态度上就有可能因为感觉不错而停滞不前,甚至产生懈怠,造成衰退。反之,如果企业在其经营理念上,能够同时兼顾本身利益的追求以及对于社会的贡献,它才有可能基于对社会的使命感,持续不断努力追求更为良好的投资绩效,在赚取利润的同时,也同步对社会作出更大贡献。所以我们基本这样认为,企业经营所追求者,应是在于创造社会需求的满足,以此做出贡献,而在辛苦工作过程中就是管理指挥的开发,并藉此谋致良好的运营绩效。”
“止于至善”的提出,同时也给台塑的管理理念提供了最原初的哲学基础。“止于至善”本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那么对于这个过程的把握或者持续性的改善就是管理本身,这就为台塑的发展解决了一个最为根本的问题——企业发展的源动力问题。以“止于至善”为目标,企业方可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因为“至善”永远在前面。
“止于至善”是对台塑管理理念的哲学描述,在管理语言上,王永庆称之为“管理合理化”。在管理合理化的推动过程中,王永庆最具代表性的做法就是“午餐汇报会”。每次午餐时间,王永庆都会邀请一位主管和自己共进午餐,其时,王永庆会就主管所管辖的大小事务展开连珠炮般的发问,追根究底,如果不能给出明确的回答绝不能过关。在台塑内部,任何一个主管参加午餐汇报会,都会感觉如临大考,每次都需要做充分的功课。但即使如此,也未必能够应对王永庆的发问。正是通过这种近乎吹毛求疵的问题寻求和解决方案的寻找,台塑的管理合理化才稳步推进。
“止于至善”——期望与过程改进的同行们共勉!
止于至善的博客 http://tyou1215.csai.cn/
分享到:
相关推荐
河南省永城市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止于至善》知识点达标(无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doc
风格独特,东南大学 止于至善版
万泰生物603392止于至善的基因工程技术领跑者
【东南大学止于至善学术风答辩PPT英文模板】是专为东南大学的学生和教师设计的一款专业学术演示文稿模板,旨在体现东南大学“止于至善”的学术精神。这款模板采用英文版本,适用于国际化的学术交流和答辩场合。如果...
它源于古代哲学思想,强调个体应有羞耻之心,懂得荣辱,区分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这种观念教导我们要知廉耻,有道德底线,不能因一时的诱惑或便利而做出违背道德的事。 4. "行己有耻"的要求:要实现"行己有耻",...
为什么? 情境二:中午小明去食堂吃饭 * 小明挑着吃了两口就把饭菜倒掉了。 * 提问:你认可小明的做法吗?理由是什么? 情境三:考试完后 * 几个同学邀小明去网吧打游戏放松一下。 * 面对同学的邀请,小明觉得很...
河南省永城市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止于至善)知识点达标(无答案) 新人教版 试题.doc
榜样可以启发我们理解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他们的故事和经历可以激发我们的斗志,帮助我们明确人生方向。通过向榜样学习,我们可以吸取他们的优点,促进自我提升,从而让社会和国家因我们的改变而变得更好...
青少年应该明白,青春的探索和尝试是有界限的,需要明确什么是可为,什么是不可为。这要求我们具备羞耻之心,即有辨别是非的能力,能识别哪些行为是值得尊重和哪些是应该避免的。在日常生活中,要能够自我反省,闻过...
"行己有耻"是指人们应该有羞耻之心,知道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事,从而自我约束,不做出违背道德或法律的行为。 3. 道德规范与法律意识:题目中提到了道德规范、法律法规和纪律章程是青少年需要遵守的基本规则,这旨在...
朱熹进一步解释,知耻即知不为,意味着人们在认识到什么是羞耻之后,就能避免做出不道德的行为。卢梭的忏悔故事就是“行己有耻”的生动例证,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深感痛苦,体现了内心的羞耻感和自我反省的能力。...
(1) 知道什么是羞耻,明白荣辱之分,懂得哪些行为应该避免。 (2) 具备羞耻之心,明确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 (3) 不断提升自我,提高辨别是非、羞耻的能力。 (4) 能够诚实地面对自己的错误,通过反思改正错误。 ...
1. **止于至善**:止于至善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追求道德上的完美和最高境界。在这个练习中,吴宜萱的行为体现了止于至善的精神,她助人为乐,积极行善,这种行为不仅提升了自身的道德品质,也影响了...
- 提到了“止于至善”的实践方式,如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向贤者学习,以及每日自我反省。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教导他们在青春期这个特殊...
在《青春有格》课程中,这一概念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它要求青少年在行为选择上要有明确的道德判断,不仅知道什么是错误的,更重要的是能在行动前自觉地避免这些错误。课程强调,拥有知耻之心是道德自我完善的第一...
3. 要做到行己有耻,首先要知廉耻,明辨是非,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其次,要有羞耻之心,不断提升辨别耻辱的能力;接着,要真诚面对自我,犯错后能立即改正,以羞耻为动力成长;同时,要树立底线意识,坚决不...
20201205-东吴证券-万泰生物-603392-止于至善的基因工程技术领跑者.pdf
1. 行己有耻:行己有耻是道德教育的重要部分,意味着一个人在行事时,应有羞耻之心,懂得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朱熹曾说过“人有耻,那么能有所不为”,强调了羞耻感在道德决策中的作用。在实际生活中...
我们需要有知耻之心,对触碰规则的行为有所警觉,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6. **自我省察与慎独**: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反省的习惯,时刻审视自身的行为,无论是否有人监督,都要保持一致的道德标准,做到...
【知识点详解】 ...综上所述,本教学设计以“青春有格”为主题,围绕“行己有耻”和“止于至善”展开,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增强自律意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