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 1173477 次
- 性别:
- 来自: nibiru
-
文章分类
- 全部博客 (407)
- lucene (1)
- java (147)
- j2se (1)
- javascript (2)
- spring (5)
- hibernate (1)
- mysql (1)
- oracle (10)
- 工作 (10)
- JPA (13)
- 网站 (5)
- xml (2)
- mina (3)
- 思想 (16)
- httpclient (10)
- JFreeChart (1)
- 多线程 (0)
- swing (2)
- socket (0)
- 网络 (3)
- protocol buffer (0)
- jmx (2)
- jboss/weblogic (1)
- flex3 (12)
- 设计模式 (1)
- apache (0)
- php (4)
- struts1&2 (2)
- oracle SOA (2)
- 微博短链接的生成算法(Java版本) (1)
- htmlparser (3)
- quartz (2)
- mail (1)
- 乱码 (2)
- txt (1)
- eclipse (7)
- 分类 (0)
- 数据库 (1)
- svn (1)
- 日志 (1)
- struts2 (4)
- jquery (2)
- 编码 (1)
- 路径,java (1)
- SOHO (1)
- 娱乐 (2)
- frameset (1)
- maven (1)
- 反射 (1)
- truts2 (1)
- 敏捷,scrum (1)
- OA (1)
- english (1)
- oralce (1)
- wampserver (1)
- 会计 (1)
- springmvc (1)
- js (1)
- CMA (1)
最新评论
-
ludabing:
[/color][color=yellow]
spring @component的作用 -
netwelfare:
EL表达式中null和empty的区别,可以看这篇文章:htt ...
EL表达式中empty的用法 -
wjs王结胜:
...
spring @component的作用 -
di1984HIT:
哈哈。真不错啊。~
微博短链接的生成算法(Java版本) -
di1984HIT:
不错,不错。。。
spring @component的作用
1.array作为控件使用
FLEX3写法:
<mx:Array id="barname">
<mx:String>Flash</mx:String>
<mx:String>Director</mx:String>
<mx:String>Dreamweaver</mx:String>
<mx:String>ColdFusion</mx:String>
</mx:Array>
FLEX4写法:
<fx:Array id="barname">
<fx:String>Flex</fx:String>
<fx:String>Flash</fx:String>
<fx:String>Dreamweaver</fx:String>
</fx:Array>
举例
<mx:LinkBar id="navigationBar" dataProvider="{barname}"/>
<mx:LinkBar id="navigationBar" dataProvider="barname"/>
注:写{},则当barname数据的值修改后,linkbar的数据同步更新
2.array在程序中使用
[Bindable]
public var barname:Array=["Flex","Flash","Dreamweaver"];
<mx:LinkBar id="navigationBar" dataProvider="{barname}"/>
var barname:Array = new Array();
barname.push("Flex");
barname.push("Flash");
barname.push("Dreamweaver");
navigationBar.dataProvider = barname;
3.array的排序
private var temp:Array = new Array(1,4,3,45,4,6,7,77,9);
function sortArray(numbers:Array):Array{
numbers.sort(Array.NUMERIC);
return numbers;
}
4.ArrayCollection特点
ArrayCollection是flex中的数组集合类,它是很常用的,我们使用它时需要注意几个地方
(1)事件监听
ArrayCollection可以为它注册一个集合改变的监听事件(CollectionEvent.COLLECTION_CHANGE),就是一旦 ArrayCollection数组改变就会触发Event,不是所有情况的改变都会触发改变事件,如果集合当中的对象属性没有被绑定,那么你改变它的对象值也是不会触发事件的,在这种情况下你也许可能需要去将对象的属性进行绑定或者通过itemUpdated方法去管理对象值改变,除非集合的长度改变了,事件才会被触发
(2)对象删除
ArrayCollection的对象删除方法removeAll(),有这样一种情况,当你在过滤集合数据的时候,它并不会删除所有数据,而是删除全部过滤的数据,不符合过滤条件的数据就没被删除,依然还在source中
(3)过滤函数
ArrayCollection有个filterFunction过滤函数,就是可能集合中你只需要显示其中某几个对象,你将会需要根据对象条件筛选对象,那么你可能会用过滤函数,过滤函数会将不符合条件的对象过滤出来,但是ArrayCollection有个source属性是不会变的,它是个数组,所有源数据全在里面,尽管你去过滤,所有对象都会一直存在其中
(4)排序
ArrayCollection还有一个sort属性是用来排序的,你可以为其指定排序字段
5.ArrayCollection在程序中使用
(1)插入或删除
import mx.collections.ArrayCollection;
private var coll:ArrayCollection;
coll = new ArrayCollection(
[{name:"Martin Foo", age:25},
{name:"Joe Bar", age:15},
{name:"John Baz", age:23}]);
}
要插入元素,可使用addItemAt和addItem:
coll.addItemAt({name:"James Fez", age:40}, 0);
coll.addItem({name:"James Fez", age:40});
(2)搜索
Sort 对象提供findItem 方法用于搜索这个ArrayCollection 中的所有元素。
方法原型如下:
public function findItem(items:Array, values:Object, mode:String,
returnInsertionIndex:Boolean = false, compareFunction:Function = null):int
Value 参数可以是包含属性和所需值的任何对象。
Mode 字符串可以是Sort.ANY_INDEX_MODE,表示返回任何匹配项索引,Sort.FIRST_INDEX_MODE 表示返回第一个匹配项索引,Sort.LAST_INDEX_MODE 表示返回最后一个匹配项索引。
returnInsertionIndex 参数表示如果该方法找不到由values 参数标识的项目,并且此参数为
true,则findItem() 方法将返回这些值的插入点,也就是排序顺序中应插入此项目的。
compareFunction 设置用于查找该项目的比较运算符函数.
举例
private function checkExistence():int {
var sort:Sort = new Sort();
return sort.findItem(coll.source,{name:nameTI.text, age:Number(ageTI.text)}, Sort.ANY_INDEX_MODE);
}
(3)过滤
filterFunction 属性是由ListCollectionView 类定义,它是ArrayCollection 的父类。
当过滤器函数被传递给继承自ListCollectionView 的任何子类后,这里为ArrayCollection 对象,应用过滤器后必须调用refresh 方法
将原型为function(item:Object):Boolean 的函数传递给ArrayCollection 的filter 属性。如果返回true 表示值继续留在ArrayCollection,返回false 表示其值被移除。
举例:
private function init():void {
coll = new ArrayCollection([{name:"Martin Foo", age:25},{name:"Joe Bar", age:15},name:"John Baz", age:23},{name:"Matt Baz", age:21}]);
coll.filterFunction = filterFunc;
coll.refresh();
for(var i:int = 0; i<coll.length; i++) {
trace(coll.getItemAt(i).name);
}
}
private function filterFunc(value:Object):Object {
if(Number(value.age) > 21) {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4)排序
首先要创建一个Sort,传递一个SortField 对象数组给fields 属性。这些SortField 对象包含的字符串正是每个ArrayCollection 元素将要用来排序的属性。如要对每个对象的age 属性进行排序,创建Sort 对象,传递SortField。
设置排序字段为age:
private function getOldest():void {
var sort:Sort = new Sort();
sort.fields = [new SortField("age")];
coll.sort = sort;
coll.refresh();
trace(coll.getItemAt(0).age+" "+coll.getItemAt(0).name);
}
先按name升序排序,再按age降序排序
sort.fields = [new SortField("name"),new SortField("age",true,true)];
API说明:
public function SortField(
name:String = null,
caseInsensitive:Boolean = false,
descending:Boolean = false,
numeric:Object = null)
参数
name:String (default = null) — 此字段用来进行比较的属性的名称。如果该对象为简单类型,则传递 null。
caseInsensitive:Boolean (default = false) — 在对字符串进行排序时,指示比较运算符是否忽略值的大小写。
descending:Boolean (default = false) — 指示比较运算符是否按降序排列项目。
numeric:Object (default = null) — 指示比较运算符是否按编号而不按字母顺序比较排序项目。
6.Array和ArrayCollection的比较
Array的优点:
1)Array的性能优于ArrayCollection,从测试结果平均看来,ArrayCollection的效率是随着object的数目呈线性下降的,而Array则是体现了优异的效率,在object增加的情况下,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所以如果在你需要遍历所有元素的情况下(比如说物理引擎,3D引擎等),Array是不错的选择
程序见附件1.
2)后台JavaBean也用的是数组[]
3)for循环数组似乎比for each ArrayConllection看起来更“傻瓜化”
4)给Array数组扩展长度,也可以变通实现,而且代价并不大
ArrayCollection的优点:
1)ArrayCollection 实现接口 ICollectionView,在 Flex 的类定义内属于[数据集],他提供更强大的检索、过滤、排序、分类、更新监控等功能。类似的类还有 XMLListCollection
2)用 array 在作为 dataProvider 绑定于 control 之上,就无法获得控件的更新(实际上效果是可以得到更新的),除非控件被重新绘制或者 data provider 被重新指定,而 Collection 则是将 array 的副本存储于 Collection 类的某个对象之中,其特点是 Collection 类本身就具备了确保数据同步的方法,例子如下(取自 adobe 内部工程师 training 示例,稍有改变)
3)对ArrayCollection中的对象进行增加删除更新操作时ArrayCollection会产生事件,可以通过collectionchange事件监听,所以在图表开发中都用ArrayCollection做数据源,一旦有更新,就会反映在图标上
附件1: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mx:Application xmlns:mx="http://www.adobe.com/2006/mxml" frameRate="100" layout="vertical" horizontalAlign="center">
<mx:Script>
<![CDATA[
import mx.collections.ArrayCollection;
[Bindable]
private var ds:ArrayCollection;
private var array:Array;
private var ac:ArrayCollection;
public function loop(loopCount:uint):Object
{
array = null;
ac = null;
var begin:uint;
var end:uint;
var interval1:Number = 0;
var interval2:Number = 0;
var interval3:Number = 0;
var interval4:Number = 0;
var i:uint;
// for array, insert to array
i=0;
array= new Array();
begin = getTimer();
for (i;i<loopCount;i++)
{
array.push({test:"helllo"});
}
end = getTimer();
interval1 = end - begin;
t1.text = interval1.toString()+" ms";
//loop the array
i=0;
begin = getTimer();
for (i;i<array.length;i++)
{
array[i];
}
end = getTimer();
interval3 = end - begin;
t3.text = interval3.toString()+" ms";
/// for ac, insert to array collection
i=0;
ac= new ArrayCollection();
begin = getTimer();
for (i;i<loopCount;i++)
{
ac.addItem({test:"helllo"});
}
end = getTimer();
interval2 = end - begin;
t2.text = interval2.toString()+ " ms";
//loop the array collection
i=0;
begin = getTimer();
for (i;i<ac.length;i++)
{
ac.getItemAt(i);
}
end = getTimer();
interval4 = end - begin;
t4.text = interval4.toString()+ " ms";
return {ct:loopCount,
array_insert:interval1,
ac_insert:interval2,
array_loop:interval3,
ac_loop:interval4
};
}
private function autoLoop():void
{
ds=null;
ds = new ArrayCollection();
var i:uint=0;
for (i;i<parseInt(count.text);i+=parseInt(count.text)>100?parseInt(count.text)/10:1)
{
ds.addItem(loop(i));
}
}
public function reset():void
{
t1.text ="0";
t2.text ="0";
t3.text = "0";
t4.text = "0";
count.text = "1000";
ds=null;
ds = new ArrayCollection();
}
]]>
</mx:Script>
<mx:ApplicationControlBar width="503">
<mx:Label text="插入条数:" fontSize="12" color="#0B333C" fontWeight="bold"/>
<mx:TextInput width="98" text="1000" id="count"/>
<mx:Button id="startBtn0" label="Test" click="autoLoop()"/>
<mx:VRule height="15"/>
<mx:Button label="reset" click="reset()"/>
</mx:ApplicationControlBar>
<mx:Panel width="500" height="480" layout="horizontal" id="testBed" title="Array 与Array Collection的性能比较" fontSize="11" fontWeight="normal">
<mx:Canvas width="100%" height="100%" id="main" borderStyle="none" autoLayout="false" horizontalScrollPolicy="off" fontSize="10">
<mx:LineChart id="lc" x="8.5" y="133" width="463" height="306" showDataTips="true" dataProvider="{ds}" >
<mx:horizontalAxis>
<mx:CategoryAxis dataProvider="{ds}" categoryField="ct" title="插入Object数目"/>
</mx:horizontalAxis>
<mx:verticalAxis>
<mx:LinearAxis id="la" minimum="-1" title="响应时间(毫秒)"/>
</mx:verticalAxis>
<mx:series>
<mx:LineSeries displayName="array 插入耗时" yField="array_insert" />
<mx:LineSeries displayName="arraycollection 插入耗时" yField="ac_insert"/>
<mx:LineSeries displayName="array 遍历耗时" yField="array_loop"/>
<mx:LineSeries displayName="arraycollection 遍历耗时" yField="ac_loop"/>
</mx:series>
</mx:LineChart>
<mx:HBox x="10" y="0" width="460" height="134" horizontalAlign="left" verticalAlign="middle">
<mx:Grid horizontalGap="1" borderThickness="1" borderColor="#C6C6C6" borderStyle="solid">
<mx:GridRow width="100%" height="100%">
<mx:GridItem width="86" height="100%">
<mx:Label text="毫秒(ms)" fontSize="12"/>
</mx:GridItem>
<mx:GridItem width="100%" height="100%" fontSize="12">
<mx:Label text="Array"/>
</mx:GridItem>
<mx:GridItem width="100%" height="100%" fontSize="12">
<mx:Label text="ArrayCollection"/>
</mx:GridItem>
</mx:GridRow>
<mx:GridRow width="100%" height="100%">
<mx:GridItem width="66" height="100%">
<mx:Label text="插入耗时" fontSize="12"/>
</mx:GridItem>
<mx:GridItem width="100%" height="100%">
<mx:Text text="0" width="80" id="t1" fontSize="12"/>
</mx:GridItem>
<mx:GridItem width="100%" height="100%">
<mx:Text text="0" id="t2" width="80" fontSize="12"/>
</mx:GridItem>
</mx:GridRow>
<mx:GridRow width="100%" height="100%">
<mx:GridItem width="100%" height="100%">
<mx:Label text="遍历耗时" fontSize="12"/>
</mx:GridItem>
<mx:GridItem width="100%" height="100%" fontSize="12">
<mx:Text text="0" width="80" id="t3"/>
</mx:GridItem>
<mx:GridItem width="100%" height="100%">
<mx:Text text="0" id="t4" width="80" fontSize="12"/>
</mx:GridItem>
</mx:GridRow>
</mx:Grid>
<mx:VRule height="73" width="3"/>
<mx:Legend dataProvider="{lc}" width="100%" direction="vertical" fontSize="9" verticalGap="2" fontWeight="normal" fontStyle="normal" fontFamily="Verdana"/>
</mx:HBox>
</mx:Canvas>
</mx:Panel>
<mx:LinkButton label="beherca" click="navigateToURL(new URLRequest('http://blog.beherca.com'),'_blank')"/>
</mx:Application>
参考文献:
1.TonyLian. Array 和 ArrayCollection 区别. http://tonylian.iteye.com/blog/288964
2.凯文. Array 和ArrayCollection的性能比较. http://blog.beherca.com/logs/45628162.html
3.xldbk. Flex ArrayCollection几点注意. http://xldbk.iteye.com/blog/265064
4.Callan. Flex 集合(ArrayCollection). http://callan.iteye.com/blog/335551
5.hugo. Flex的ArrayCollection与Array的排序. http://www.hugo8.com/article.asp?id=744
发表评论
-
Blazeds 与 Lcds 的区别
2011-04-22 16:31 1837LCDS(LiveCycle Data Servic ... -
FLEX 弹出信息
2011-04-13 08:57 1194import com.highsoft.core.util. ... -
flex 绑定元数据的方法总结
2011-03-25 09:25 1040这是一种将图片或者flash绑定为数据的方法。在代码中: [B ... -
java TO ArrayCollection
2011-03-25 09:21 967因为new ArrayCollection 需要 arra ... -
Flex httpservice返回值类型和处理
2011-03-25 09:19 1460这两天在考虑flex与后 ... -
Flex 读取xml文件的方法
2011-03-25 09:18 1839Flex 读取xml文件的多种方法小结,大家可以根据需要自 ... -
两种好用的方式获取远程xml数据
2011-03-24 10:48 1364<mx:Script> <![C ... -
Flex2 发现之旅:AS3中新的XML处理方法 - E4X
2011-03-22 16:02 1511Flex2 发现之旅:AS3中新的XML处理方法 - E4 ... -
flex 在线文档
2011-03-22 10:53 1043http://livedocs.adobe.com/flex/ ... -
flex读取外部XML文件方式
2011-03-22 10:35 1885flex读取外部XML文件方式: 在Flex ... -
在Flex3中处理XML
2011-03-22 10:01 1529在Flex3中处理XML文件有两种方法,即: ...
相关推荐
独子棋demo.rar
云安全联盟软件定义边界SDP标准规范2.0202239页.pdf
Uniapp开发的微商个人相册多端小程序源码。使用 HBuilder X 导入本地项目,修改小程序AppID,以及Uni-app应用标识,调试发布即可。 小程序源码特点: 1、首页进行相册展示,采用分页 2、列表页面以文字形式进行分类,管理员可进行添加,修改和排序 3、每个列表下有多个相册,管理员可进行添加,修改和排序 4、每个相册有多张图片,有小图和大图模式进行切换 5、相册中可以长按图片进行选择删除和设为封面 6、相册可以进行分享 7、我的页面有管理员登录,联系客服等功能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FPGA的144输出通道可切换电压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涵盖系统总体架构、FPGA硬件设计、上位机软件设计以及系统集成方案。系统由上位机控制软件(PC端)、FPGA控制核心和高压输出模块(144通道)三部分组成。FPGA硬件设计部分详细描述了Verilog代码实现,包括PWM生成模块、UART通信模块和温度监控模块。硬件设计说明中提及了FPGA选型、PWM生成方式、通信接口、高压输出模块和保护电路的设计要点。上位机软件采用Python编写,实现了设备连接、命令发送、序列控制等功能,并提供了一个图形用户界面(GUI)用于方便的操作和配置。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硬件设计和编程基础的电子工程师、FPGA开发者及科研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适用于需要精确控制多通道电压输出的实验环境或工业应用场景;②帮助用户理解和掌握FPGA在复杂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包括PWM控制、UART通信及多通道信号处理;③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可扩展的平台,用于测试和验证不同的电压源控制算法和策略。 阅读建议:由于涉及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内容,建议读者先熟悉FPGA基础知识和Verilog语言,同时具备一定的Python编程经验。在阅读过程中,应结合硬件电路图和代码注释,逐步理解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此外,实际动手搭建和调试该系统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设计的理解。
地级市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来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和数字政府的建设。这些政策可能包括鼓励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技术创新、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数字政务服务等方面的内容。政策制定的频率和力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政府对数字领域的关注度。 在地级市政府数字关注度的背景下,词频分析成为了一种有效的工具,用以衡量政府文件和宣传资料中涉及数字技术和数字化转型相关词汇的频次,进而揭示政府对这一领域的关注程度和重视方向。 数据名称:地级市-政府数字关注度、词频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探讨了在Android平台上进行图像模板匹配的技术挑战和解决方案,特别是在处理不同尺寸和旋转角度的目标物时的方法。文中介绍了使用OpenCV构建图像金字塔、处理旋转模板以及利用NEON指令集优化性能的具体实现。此外,文章还讨论了在armeabi-v7a和arm64-v8a这两种主要ARM架构下的优化技巧,如内存对齐、SIMD指令优化、RenderScript并行处理等。作者分享了许多实践经验,包括如何避免常见的性能瓶颈和兼容性问题。 适合人群:有一定Android开发经验,尤其是熟悉OpenCV和NDK编程的中级及以上开发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在移动设备上进行高效图像识别的应用开发,如实时视频流中的物体检测、游戏内的道具识别等。目标是提高模板匹配的速度和准确性,同时确保在不同硬件配置下的稳定性和兼容性。 其他说明:文章提供了丰富的代码片段和实际案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介绍的技术。特别强调了在不同ARM架构下的优化策略,为开发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内容概要:本文探讨了一种改进的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在微电网多目标优化调度中的应用。传统PSO在解决此类复杂问题时常陷入局部最优解,而改进版通过引入动态惯性因子和自适应变异操作,显著提升了算法性能。文中详细介绍了这两种改进措施的具体实现方法及其对算法收敛性和解质量的影响。此外,还展示了该算法在实际微电网调度任务中的表现,特别是在权衡经济成本与环境效益方面的能力。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系统优化、智能电网研究的专业人士以及对进化算法感兴趣的学者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进行高效能源管理的场合,如分布式发电系统的规划与运行。主要目的是寻找既能降低成本又能减少环境污染的最佳调度方案。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大量伪代码片段帮助读者理解具体的技术细节,并强调了参数调节对于最终结果的重要性。同时指出,该方法不仅限于微电网领域,还可以扩展应用于其他类型的优化问题。
Delphi 12.3控件之TeeChart Offline Keygen.7z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MATLAB进行屈光度计算及其数据处理方法。首先解释了屈光度的基本概念和计算公式,接着展示了如何通过MATLAB代码读取、清理和转换焦距数据为屈光度,并进行了必要的单位转换。针对可能出现的异常值和噪声,文中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清洗手段。此外,还探讨了如何对屈光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及可视化呈现,如绘制趋势图和散点图等。最后,提到了将MATLAB代码转化为C++代码以便集成到硬件系统的高级应用。 适合人群:从事光学研究、眼科医疗设备开发的技术人员,以及对MATLAB有兴趣的学习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精确处理和分析光学数据的研究机构或企业,旨在提高屈光度计算的效率和准确性,确保数据质量的同时优化实验结果。 其他说明:文中不仅涵盖了基本的操作步骤,还包括了许多实用的小贴士和技术细节,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同时强调了单位一致性的重要性,提醒开发者注意潜在的问题。
349421c2-4955-4132-b4da-808a3a171bfe.pdf
1744300906657718_download.jsp
【内容概要】 本文详细解析了企业筛选简历的“三重门”系统,包括ATS系统初筛、HR复核和业务部门终极评估三个阶段。首先,ATS系统作为关键词匹配引擎,强调了关键词的重要性及其优化方法;其次,HR在6秒内通过“薄片判断”评估简历的职业连贯性、成就量化和岗位匹配度;最后,业务部门则侧重于技术能力和文化适配性的综合评估。文章还揭示了各环节中的心理学原理和认知偏差,并提供了针对性的优化建议。 【适合人群】 正在求职或有求职打算的职场人士,尤其是希望提升简历通过率的求职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 ①帮助求职者理解企业筛选简历的具体流程; ②提供简历优化的具体方法,如关键词优化、成就量化、案例准备等; ③指导求职者如何根据不同阶段的评审特点调整简历内容。 【其他说明】 文章结合了最新的招聘趋势研究报告和心理学理论,强调简历不仅是通过筛选的工具,更是展示个人能力和价值的平台。求职者应充分利用这些心理规律,打造更具吸引力的简历,为后续面试做好铺垫。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使用PFC2D5.0进行二维岩石单轴压缩模拟的具体方法和代码实现。首先,通过设定模型的基本参数如颗粒生成、粘结设置、加载控制等,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岩石样品模型。接着,深入探讨了加载过程中应力应变曲线的变化规律以及能量分析的方法,包括弹性应变能、动能和耗散能的监测。此外,还提供了裂隙统计的技术手段,能够精确捕捉岩石内部裂隙的发展情况。最后,强调了参数调整对模拟效果的影响,并给出了优化建议。 适合人群:从事岩土工程、地质力学研究的专业人士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深入了解岩石力学特性的研究人员,帮助他们掌握PFC2D软件的应用技巧,提升科研能力。同时,也为相关领域的学生提供了一套实用的学习资料。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的代码可以直接应用于PFC2D5.0环境,便于用户快速上手并进行实验验证。通过对不同参数的调整,可以模拟多种类型的岩石破坏行为,为实际工程项目提供理论支持。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Fluent进行激光焊接的数值模拟,重点讲解了锥形高斯热源的建模方法。文章首先解释了锥形高斯热源的特点及其与普通高斯热源的区别,然后给出了具体的UDF代码实现,包括热源强度的计算、热流衰减的控制以及热源移动的实现。此外,还讨论了网格划分、材料参数设置、常见错误排查和优化技巧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实例和操作视频,帮助读者快速掌握激光焊接数值模拟的方法和技术要点。 适合人群:具有一定CFD基础并希望深入学习激光焊接数值模拟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精确模拟激光焊接过程的研究项目或工业应用,旨在提高模拟精度,减少试验成本,优化焊接工艺参数。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大量实用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如网格划分建议、材料参数选择、UDF代码调试等,有助于解决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同时,附带的操作视频和GitHub上的完整案例包也为初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
序列化.md
"ResumePlatformFront 笔试面试全攻略与资源宝典"——一站式前端求职解决方案!精选高频笔试真题解析、大厂面试经验分享、实战项目模板及技能进阶指南,助你系统攻克前端求职难关。从简历优化到Offer谈判,覆盖求职全流程,配套免费资源库持续更新。无论应届生还是进阶开发者,这里都是你斩获心仪Offer的强力后盾!
weixin205微信小程序线上教育商城ssm(文档+源码)_kaic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COMSOL软件构建岩石损伤与温度、渗流耦合的多物理场模型。首先解释了温度变化引起岩石膨胀/收缩以及渗流压力改变裂纹发展的物理机制,并通过PDE方程组进行描述。接着展示了具体的实现方法,如定义损伤变量、设置导热系数和渗透率随损伤变化的关系,以及引入温度修正的Mohr-Coulomb准则。文中还讨论了求解器配置技巧,强调了非线性收敛问题的解决方案。此外,作者分享了一些实际建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经验,如参数选择不当导致的模型发散等。 适合人群:从事岩土工程、地质工程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特别是对多物理场耦合仿真感兴趣的学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深入理解岩石在温度、渗流和应力共同作用下的损伤演化规律的研究项目。目标是帮助读者掌握COMSOL中多物理场耦合模型的建立方法,提高数值模拟的准确性。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提供了理论背景,还包括大量实用的代码片段和调试建议,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2023-04-06-项目笔记-第四百六十四阶段-课前小分享_小分享1.坚持提交gitee 小分享2.作业中提交代码 小分享3.写代码注意代码风格 4.3.1变量的使用 4.4变量的作用域与生命周期 4.4.1局部变量的作用域 4.4.2全局变量的作用域 4.4.2.1全局变量的作用域_1 4.4.2.462局变量的作用域_462- 2025-04-10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滑膜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PMSM)无传感器控制技术及其在MATLAB/Simulink中的仿真实现。首先阐述了PMSM的特点及其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地位,接着重点讲解了转子磁场定向矢量控制(FOC)的工作原理,特别是电流环的设计和电压解耦的作用。然后深入探讨了一阶滑膜观测器的实现方法,展示了如何通过电机的电压和电流信号估计转子位置和速度。最后,通过搭建完整的Simulink仿真模型并运行仿真,评估了控制策略的性能,并提供了配套的英文文献以供进一步研究。 适合人群:从事电机控制系统设计的研发工程师和技术爱好者,尤其是对无传感器控制技术和滑膜观测器感兴趣的读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PMSM无传感器控制技术的工程师,旨在帮助他们掌握滑膜观测器的设计和实现,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降低成本。同时,也为后续的实际应用和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的代码片段和仿真模型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践相关技术,而配套的英文文献则为深入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