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在互联网行业做过几年的,不论是什么岗位,都会遇到过类似这样的问题:
设计师:“我觉得应该在这里加一个下拉框。”
技术:“人们根本就不喜欢下拉框,不会有人去用的。”
设计师:“我认为大部分人都不会介意的,而且这样做确实省空间啊。”
PM:“我们手上有没有关于下拉框使用情况的研究数据?”
技术:“这种下拉框展示的内容需要查两个不同的表,会有性能问题,实现起来有困难。”
两周后
PM:“关于下拉框的事儿怎么样了,要不咱定一下?”
设计师:“我改了下设计,这里不用下拉框了,用弹出框来选择。”
PM:“这样不符合业务逻辑,会打断用户的操作。”
这种无休止的争论类似于关于信仰的争论,它们由大量无法验证的个人偏好组成,而且同大多数信仰一样,人们很少能改变原来的看法。
这样的会议,除了浪费时间之外,起到的唯一所用就是让气氛更加的紧张。破坏了团队成员的关系不说,常常团队也无法做出正确的决定。
造成这样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们这些参与创建产品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我们也是用户,而且我们似乎对产品中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有着强烈的感觉。
从个人的角度说,我们喜欢网页顶部的主导航和左侧的二级导航,因为它们看起来非常熟悉并且容易使用;或者我们不喜欢它们,因为这样的设计老套,枯燥。
我们喜欢网站上有许多动人的图片,因为它们会引发我们的情感共鸣;或者我们不喜欢这些图片,因为我们希望高效的看到内容。
当我们在一个团队中,很难保证不把这些感觉牵扯进来。而且这些主张的力量,天性,特别自然的把喜欢或不喜欢投射到你的用户身上,认为他们喜欢的就是我们所喜欢的。我们通常认为大部分用户和我们一样。
在这种个人情绪的表面之上,还有另一个层次的问题:职位情绪。由于职位不同,团队的成员对产品的设计也会有不同的看法。
-
比如设计师,之所以成为设计师,因为他们高度享受视觉体验。页面上满是精美的样式和细致的视觉线索,他们会很开心。
-
比如产品,在功能的差异化设计上,在交互的出彩设计上,都憋着一股劲儿,成天憋着劲儿“老子要设计一个全天下最牛逼的功能,让其他竞品在我面前只能低头走路。”
-
比如技术,在视觉上,在功能上,在差异化上并不太关心,关心的主要:PM,你这需求要是敢改!我刀呢!
与此同时还有来自市场文化(上层管理,市场和业务的拓展)和工程文化的冲突。
比如曾经和人人投的产品总监交流,他们那个曾经开美容院的老板就喜欢红色,觉得红色喜庆,然后他们就将官方网页设计成一片红色,整的天天都跟过年似的。
这样的僵局已经很麻烦了,还有一个更值得思考的,大部分用户是弹性的,可以随意变化的,即所有用户都是独一无二的,所有的用户对产品的使用都是独一无二的。当你越仔细的观察用户,越倾听他们对产品的意图和思考过程,越能发现他们对产品的个人反应和那么多不同的变量有关系。
没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就像我们随着成长,就会发现有很多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的,没有那么绝对正确或是错误的标签。
那我们改怎么办呢?解药在哪儿?
其实答案就俩字:测试。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争辩人们喜欢什么,既浪费时间又浪费团队精力。可用性测试将个人喜好转移到什么有效,什么无效,什么更能实现产品目的,什么更能满足用户需求上,更容易打破僵局。而且可用性测试会让我们看到用户的动机、理解、反应的差距,从而让我们不会继续执着于我们对产品可用性的执念。
当然,各个公司不一样,风格和基因也不同,以上的方法适用于一般的团队。如果团队中有交互大牛或是产品大牛,凭借着多年丰富的经验和系统的方法论,自己拍板,其他人都别说话,可用性方面我才是专家,这种情况也是异常高效的。但是就一般情况来说,可用性测试是提高产品可用性的不二法门。关于可用性测试的流程和案例我会另开一个帖子。
结尾说两句题外话,这么好用的方法为啥用的人不多呢?据我所知,可用性测试做的好的,在国内就是eico design、京东、阿里、腾讯等这种大公司。
并不是说公司大才做可用性测试,而是在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中,可用性并不决定生死,好比一个人在草原上狂奔,因为他后面有头狮子在追他,正跑呢,突然停下来,哎呀~发型乱了,然后掏出了镜子。
相关推荐
如果在MAD时点上没有足够的物料,系统会进一步查找未来的计划接收和发出(如果在定制设置中允许),重新确定物料可用性日期为未来有足够的物料数量的那个日期。然后,系统开始进行前向计划,将拣选打包、运输计划、...
可用性工程以美国认知心理学家诺曼和尼尔森为代表,是一门在产品开发过程中,通过结构化的方法提高交互产品的可用性的新兴学科,这门学科建立于认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人类学和软件工程学等基础学科的基础上。...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国际电工委员会(IEC)颁布了IEC 62366-2007标准——《将可用性工程应用于医疗器械》,其目的在于通过系统性地应用可用性工程方法,降低医疗器械使用中的风险,确保用户界面设计的合理性,以提升...
这部分提供了关于如何提高VDT系统可用性的总体指导原则,包括: - **2.4.1 可学习性**:系统应该易于学习,新用户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基本操作。 - **2.4.2 可记忆性**:经过一段时间不使用后,用户仍然能够轻松回忆...
根据提供的标题、描述以及部分文档内容,我们可以提炼出关于“DB2数据恢复及高可用性”的一系列重要知识点。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详细解读: ### 一、DB2数据恢复及高可用性的概述 DB2是一种高性能的关系型数据库...
为什么Web设计团队讨论可用性是在浪费时间,如何避免这种情况 第9章 一天10美分的可用性测试 让测试简单—这样你能进行充分的测试 大的方面和外界影响 第10章 可用性是基本礼貌 为什么你的网站应该让人尊敬 第11章...
资源名称:Oracle数据库进阶 高可用性、性能优化和备份恢复内容简介:《Oracle数据库进阶:高可用性、性能优化和备份恢复》内容分三大部分:高可用性、数据库优化以及数据库备份与恢复。这三部分是Oracle DBA必须掌握...
高可用性是指系统能够在规定的条件和时间内完成既定功能的概率,是衡量一个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指标。滴滴出行在高可用性方面取得的实践经验值得深入探讨。 业务架构方面,滴滴出行的业务架构经历了多次迭代...
她每月在www.usabilitynews.com撰写专栏“Caroline’s Corner”,阐述关于可用性的理念。 Gerry Gaffney经营着一家可用性咨询公司Information & Design Proprietary Ltd。主编过几期《用户体验》杂志,还创建了广受...
Hyper-V高可用性集群是微软虚拟化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通过构建虚拟服务器集群来增强数据中心的灾难恢复能力、负载均衡、提升可用性和简化管理。这种集群结构不仅能够有效应对硬件故障,还能够优化资源...
《大话Oracle RAC:集群、高可用性、备份与恢复》以Oracle 10g为基础,对Oracle RAC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分析。全书分为两个部分,共14章,第1部分是集群理论篇,这部分从集群基础知识入手,通过分析集群环境和单机环境...
《大话Oracle RAC:集群 高可用性 备份与恢复》以Oracle 10g为基础,对Oracle RAC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分析。全书分为两个部分,共14章,第1部分是集群理论篇,这部分从集群基础知识入手,通过分析集群环境和单机环境...
一个具有高可用性的系统被设计,在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在一个系统是不可用时,必要的时间内提供不宕机服务。可用性,可恢复性,及时错误检测和可持续
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是云计算和大数据存储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其高可用性(HA)解决方案对于保证系统稳定性和数据可靠性至关重要。本书《高可用性的HDFS: 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深度实践》专注于深入探讨和...
而学习的时间只有4年,这突显出学习和自我提升在生活中的相对稀少,因此,学生们需要意识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合理规划学习时间。 【时间管理方法】中提到了几点: 1. **帕金森定律**指出,工作会自动填充所有可用...
本文档旨在为开发者提供关于如何在Symbian操作系统上开发Series 60设备中的C++游戏的指南,强调了用户体验的重要性,并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原则。文档中提到了通过对三家不同开发商的四款Symbian游戏进行研究来提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