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博客中,我们了解了基于物理现象的真随机数生成器,然而,真随机数产生速度较慢,为了实际计算需要,计算机中的随机数都是由程序算法,也就是某些公式函数生成的,只不过对于同一随机种子与函数,得到的随机数列是一定的,因此得到的随机数可预测且有周期,不能算是真正的随机数,因此称为伪随机数(Pseudo Random Number)。
不过,别看到伪字就瞧不起,这里面也是有学问的,看似几个简简单单的公式可能是前辈们努力了几代的成果,相关的研究可以写好几本书了!顺便提一下,亚裔唯一图灵奖得主姚期智,研究的就是伪随机数生成论(The pseudo random number generating theory)。在这里,我重点介绍两个常用的算法:同余法(Congruential method)和梅森旋转算法(Mersenne twister)
1、同余法
同余法(Congruential method)是很常用的一种随机数生成方法,在很多编程语言中有应用,最明显的就是java了,java.util.Random类中用的就是同余法中的一种——线性同余法(Linear congruential method),除此之外还有乘同余法(Multiplicative congruential method)和混合同余法(Mixed congruential method)。好了,现在我们就打开java的源代码,看一看线性同余法的真面目!
在Eclipse中输入java.util.Random,按F3转到Random类的源代码:
首先,我们看到这样一段说明:
翻译过来是:
这个类的一个实现是用来生成一串伪随机数。这个类用了一个48位的种子,被线性同余公式修改用来生成随机数。(见Donald Kunth《计算机编程的艺术》第二卷,章节3.2.1)
显然,java的Random类使用的是线性同余法来得到随机数的。
接着往下看,我们找到了它的构造函数与几个方法,里面包含了获得48位种子的过程:
/** * Creates a new random number generator. This constructor sets * the seed of the random number generator to a value very likely * to be distinct from any other invocation of this constructor. */ public Random() { this(seedUniquifier() ^ System.nanoTime()); } private static long seedUniquifier() { // L'Ecuyer, "Tables of Linear Congruential Generators of // Different Sizes and Good Lattice Structure", 1999 for (;;) { long current = seedUniquifier.get(); long next = current * 181783497276652981L; if (seedUniquifier.compareAndSet(current, next)) return next; } } private static final AtomicLong seedUniquifier = new AtomicLong(8682522807148012L); public Random(long seed) { if (getClass() == Random.class) this.seed = new AtomicLong(initialScramble(seed)); else { // subclass might have overriden setSeed this.seed = new AtomicLong(); setSeed(seed); } } private static long initialScramble(long seed) { return (seed ^ multiplier) & mask; } 。。。
这里使用了System.nanoTime()方法来得到一个纳秒级的时间量,参与48位种子的构成,然后还进行了一个很变态的运算——不断乘以181783497276652981L,直到某一次相乘前后结果相同——来进一步增大随机性,这里的nanotime可以算是一个真随机数,不过有必要提的是,nanoTime和我们常用的currenttime方法不同,返回的不是从1970年1月1日到现在的时间,而是一个随机的数——只用来前后比较计算一个时间段,比如一行代码的运行时间,数据库导入的时间等,而不能用来计算今天是哪一天。
好了,现在我不得不佩服这位工程师的变态了:到目前为止,这个程序已经至少进行了三次随机:
1、获得一个长整形数作为“初始种子”(系统默认的是8682522807148012L)
2、不断与一个变态的数——181783497276652981L相乘(天知道这些数是不是工程师随便滚键盘滚出来的-.-)直到某一次相乘前后数值相等
3、与系统随机出来的nanotime值作异或运算,得到最终的种子
再往下看,就是我们常用的得到随机数的方法了,我首先找到了最常用的nextInt()函数,代码如下:
public int nextInt() { return next(32); }
代码很简洁,直接跳到了next函数:
protected int next(int bits) { long oldseed, nextseed; AtomicLong seed = this.seed; do { oldseed = seed.get(); nextseed = (oldseed * multiplier + addend) & mask; } while (!seed.compareAndSet(oldseed, nextseed)); return (int)(nextseed >>> (48 - bits)); }
OK,祝贺一下怎么样,因为我们已经深入到的线性同余法的核心了——没错,就是这几行代码!
在分析这段代码前,先来简要介绍一下线性同余法。
在程序中为了使表达式的结果小于某个值,我们常常采用取余的操作,结果是同一个除数的余数,这种方法叫同余法(Congruential method)。
线性同余法是一个很古老的随机数生成算法,它的数学形式如下:
Xn+1 = (a*Xn+c)(mod m)
其中,
m>0,0<a<m,0<c<m
这里Xn这个序列生成一系列的随机数,X0是种子。随机数产生的质量与m,a,c三个参数的选取有很大关系。这些随机数并不是真正的随机,而是满足在某一周期内随机分布,这个周期的最长为m。根据Hull-Dobell Theorem,当且仅当:
1. c和m互素;
2. a-1可被所有m的质因数整除;
3. 当m是4的整数倍,a-1也是4的整数倍
时,周期为m。所以m一般都设置的很大,以延长周期。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刚才的程序,注意这行代码:
nextseed = (oldseed * multiplier + addend) & mask;
和Xn+1=(a*Xn+c)(mod m)的形式很像有木有!
没错,就是这一行代码应用到了线性同余法公式!不过还有一个问题:怎么没见取余符号?嘿嘿,先让我们看看三个变量的数值声明: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multiplier = 0x5DEECE66DL;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addend = 0xBL;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mask = (1L << 48) - 1;
其中multiplier和addend分别代表公式中的a和c,很好理解,但mask代表什么呢?其实,x & [(1L << 48)–1]与 x(mod 2^48)等价。解释如下:
x对于2的N次幂取余,由于除数是2的N次幂,如:
0001,0010,0100,1000。。。。
相当于把x的二进制形式向右移N位,此时移到小数点右侧的就是余数,如:
13 = 1101 8 = 1000
13 / 8 = 1.101,所以小数点右侧的101就是余数,化成十进制就是5
然而,无论是C语言还是java,位运算移走的数显然都一去不复返了。(什么,你说在CF寄存器中?好吧,太高端了点,其实还有更给力的方法)有什么好办法保护这些即将逝去的数据呢?
学着上面的mask,我们不妨试着把2的N次幂减一:
0000,0001,0011,0111,01111,011111。。。
怎么样,有启发了吗?
我们知道,某个数(限0和1)与1作与(&)操作,结果还是它本身;而与0作与操作结果总是0,即:
a & 1 = a, a & 0 = 0
而我们将x对2^N取余操作希望达到的目的可以理解为:
1、所有比2^N位(包括2^N那一位)高的位全都为0
2、所有比2^N低的位保持原样
因此, x & (2^N-1)与x(mod 2^N)运算等价,还是13与8的例子:
1101 % 1000 = 0101 1101 & 0111 = 0101
二者结果一致。
嘿嘿,讲明白了这个与运算的含义,我想上面那行代码的含义应该很明了了,就是线性同余公式的直接套用,其中a = 0x5DEECE66DL, c = 0xBL, m = 2^48,就可以得到一个48位的随机数,而且这个谨慎的工程师进行了迭代,增加结果的随机性。再把结果移位,就可以得到指定位数的随机数。
接下来我们研究一下更常用的一个函数——带参数n的nextInt:
public int nextInt(int n) { if (n <= 0)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n must be positive"); if ((n & -n) == n) // i.e., n is a power of 2 return (int)((n * (long)next(31)) >> 31); int bits, val; do { bits = next(31); val = bits % n; } while (bits - val + (n-1) < 0); return val; }
显然,这里基本的思路还是一样的,先调用next函数生成一个31位的随机数(int类型的范围),再对参数n进行判断,如果n恰好为2的方幂,那么直接移位就可以得到想要的结果;如果不是2的方幂,那么就关于n取余,最终使结果在[0,n)范围内。另外,do-while语句的目的应该是防止结果为负数。
你也许会好奇为什么(n & -n) == n可以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的次方幂,其实我也是研究了一番才弄明白的,其实,这主要与补码的特性有关:
众所周知,计算机中负数使用补码储存的(不懂什么是补码的自己百度恶补),举几组例子:
2 :0000 0010 -2 :1111 1110
8 :0000 1000 -8 :1111 1000
18 :0001 0010 -18 :1110 1110
20 :0001 0100 -20 :1110 1100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补码有一个特性,就是可以对于两个相反数n与-n,有且只有最低一个为1的位数字相同且都为1,而更低的位全为0,更高的位各不相同。因此两数作按位与操作后只有一位为1,而能满足这个结果仍为n的只能是原本就只有一位是1的数,也就是恰好是2的次方幂的数了。
不过个人觉得还有一种更好的判断2的次方幂的方法:
n & (n-1) == 0
感兴趣的也可以自己研究一下^o^。
好了,线性同余法就介绍到这了,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另一种同余法——乘同余法(Multiplicative congruential method)。
上文中的线性同余法,主要用来生成整数,而某些情景下,比如科研中,常常只需要(0,1)之间的小数,这时,乘同余法是更好的选择,它的基本公式和线性同余法很像:
Xn+1=(a*Xn )(mod m )
其实只是令线性公式中的c=0而已。只不过,为了得到小数,我们多做一步:
Yn = Xn/m
由于Xn是m的余数,所以Yn的值介于0与1之间,由此到(0,1)区间上的随机数列。
除此之外,还有混合同余法,二次同余法,三次同余法等类似的方法,公式类似,也各有优劣,在此不详细介绍了。
同余法优势在计算速度快,内存消耗少。但是,因为相邻的随机数并不独立,序列关联性较大。所以,对于随机数质量要求高的应用,特别是很多科研领域,并不适合用这种方法。
不要走开,下篇博客介绍一个更给力的算法——梅森旋转算法(Mersenne Twister),持续关注啊!
相关推荐
1. 选择合适的随机数生成器:在编程中,有多种随机数生成器可供选择,如线性同余法、Mersenne Twister算法等。它们能产生看似无规律的数字序列,经过适当转换后成为随机文本。 2. 定义字符集:根据需求,可以选择...
2. **加密算法基础**:加密过程通常包括两个阶段——加密(Encryption)和解密(Decryption)。在C#中,可以使用.NET框架提供的`System.Security.Cryptography`命名空间中的类来实现这些操作。常见的算法有AES(高级...
2. 随机数生成器(Random Number Generator, RNG):动态加密需要依赖于高质量的随机数来确保每次加密过程的不可预测性。 3. 混淆与扩散:这是加密算法设计中的关键原则,旨在确保即使知道了部分密文,也无法推断出...
1. **自定义随机数生成器**:可能会包含一个替代`System.Random`的自定义类,该类使用更安全的种子生成器(如当前时间戳、系统熵等)和加密友好的算法来生成随机数流。 2. **加密算法**:源码中可能实现了一些常见...
`Random`类的内部实现使用了一个称为线性同余法的算法,这是一个经典的伪随机数生成算法。这个算法基于数学公式,可以保证生成的序列看起来足够随机,但实际上是有规律可循的。这种算法的优点是计算效率高,但缺点是...
这个项目可能会生成一个随机的仿射变换矩阵作为密钥,矩阵元素可能是由某种随机数生成器产生的。 2. **加密**:加密过程是利用密钥对图像进行处理。在仿射变换中,图像的每个像素坐标会经过一个线性变换公式,即`x'...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需要结合其他安全措施,如使用安全随机数生成器、密钥管理和认证机制。 这个项目中的源码提供了学习和实践AES加密解密的宝贵机会。你可以通过阅读和分析代码,了解AES的工作流程,加深对密码学...
该代码包能生成随机数文件,可能采用梅森旋转法或其他随机数生成算法,用户可以自定义保存路径,确保数据的安全存储和方便使用。 5. 自定义保存位置: 自定义保存位置功能允许用户根据个人需求选择存储加密文件或...
AES128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对称加密算法,全称为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 with 128-bit Key Size...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安全性和效率的平衡,例如选择合适的加密模式,以及对密钥管理和随机数生成器的正确使用。
4. **伪随机数生成器**:使用高质量的随机数生成器,对加密过程中的随机性需求至关重要。 5. **流密码**:例如RC4和Salsa20,它们可以在线性时间内处理任意长度的数据。 6. **密钥管理**:支持密钥的生成、存储和...
4. **随机数生成**:可能提供了更灵活的随机数生成器,支持指定分布的随机数,如均匀分布、正态分布等。 5. **数学公式解析**:对于需要根据公式进行计算的场景,可能会有一个解析器,能够将数学表达式转换为可执行...
MATLAB的`rand`和`randn`函数可以生成伪随机数,但加密应用中通常需要使用更安全的随机数生成器,如`rng`函数结合特定种子。 7. **性能评估**: 加密算法的性能评估通常包括以下指标: - **密文统计特性**:检查...
- **RAND**: 是OpenSSL中随机数生成器的核心数据结构。 **9.3 主要函数** - **生成随机数**: `int RAND_bytes(unsigned char *buf, int num);` **9.4 编程示例** - **生成随机数**: `unsigned char random[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