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nxboy
  • 浏览: 2877398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武汉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一个程序员英雄的远去

阅读更多

4月5日,清明节,微博上的众多好友转来同一条消息:王江民老师因病逝世,时年59岁。跟评者多惋惜慨叹。生前,王江民任北京江民科技公司董事长、总裁,他开发了KV系列杀毒软件,一手创办了江民科技,被业界公认为反病毒行业的先锋。 6日上午,蓝港在线CEO王峰在办公室里与茂立公司总裁毛建伟聊起王江民,备觉伤感。十年前,王峰领街的金山毒霸与江民科技最直接的竞争对手, 毛建伟的茂立则是江民的渠道合作伙伴。王峰与奇虎董事长周鸿祎数次在微博上留言寄托哀思。

  6日下午,江民科技公关负责人曹凌祥在电话中告诉记者,8日早晨8点半,王江民追悼会将在北京八宝山举行,目前王江民的家人均已赶到北京。记者 采访获悉,8日早晨,金山董事长求伯君、鲍岳桥均会参加王江民追悼会,与王江民一样,他们也是同时代程序员中的符号人物。

  知识造富样本

  获悉王江民去世,一位采访过他的记者在微博上写道:有一次,我们梦见大家都是不相识的;我们醒了,却知道我们原是相亲相爱的。

  其实,泰戈尔的这句诗道出了很多人的感受:在中关村,在通用软件产业内,在中国防病毒领域,王江民是个绕不开的符号,他的故事是一个传奇。

  王江民的经历使人相信,有志者事竟成。他1951年出生于上海,幼年历经坎坷。三岁时因患小儿麻痹后遗症而腿部残疾,初中毕业后,回到老家山东 烟台的王江民,从一名街道工厂的学徒工,刻苦自学,成长为拥有各种创造发明20多项的机械和光电类专家。

  1979年,因为在激光产品方面获得多项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王江民被评选为全国首批105个新长征突击手标兵之一。

  那时候,王江民树立了知识造富的榜样,激励了无数大学生。1989年,王江民以38岁的“高龄”开始学习计算机,几年后成为中国最早的反病毒专 家。45岁,他只身一人独闯中关村办公司,产品很快占据反病毒市场80%以上的份额。2003年,王江民跻身“中国IT富豪榜50强”。

  中关村有很多关于王江民的传说,其中一个是这样的:他的一位同事到中关村,王江民去看他,发现其住的宾馆不上档次,一下子给了100套KV,这 位同事拿到黄庄口的连邦店直接换掉,80元一套,换来8000元。

  那时候,KV软件在中关村就是硬通货。过去三十年,中关村能做到这一点的,仅王江民一人而已。

  王江民的传奇不是一个人的传奇。王江民们的故事激励了众多程序员、大学生,追随他们的步伐,来到中关村,加入淘宝者的行列。他们相信传奇,相信 只需要勤奋,某一天自己能创造王江民一样的传奇,扬名立万,叱咤江湖。

  这个传奇的更不平凡之处在于,三岁得小儿麻痹症,一腿致瘸,38岁开始学电脑,45岁开始创业,拖着残疾之躯,成为中关村最为人仰慕的软件英 雄。淘金者们相信:王江民能够成功,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能成功?

  程序员英雄及其时代

  1990年代,是软件产业的个人英雄主义时代,王江民是那个时代的代表。那时候,一个优秀的程序员就能完成一个明星级的软件产品。除了江民KV 系列产品外,还包括求伯君的金山WPS,王志东的中文之星,鲍岳桥的UCDOS,梁肇兴的豪杰解霸……

  这些产品后来都成了一代人共同的记忆:每台中国PC机里,都装有这几款产品,每款产品背后都有一个程序员英雄。

  在中关村,王江民还以乐于助人出名。鲍岳桥、简晶和王建华创立联众,找王江民借钱,王江民慷慨解囊,出手就是20万元。金山遭 遇盘古之败,求伯 君和雷军之间想分家,王江民请他们吃饭,说:“你们俩不能分,离开了谁,金山都不可能成功。”十余年后,金山成功在香港上市。

  王江民让人怀念,还因为其承载着道德期盼:讲义气、重感情。反观今天的中关村,逾繁华,逾冷漠,没了王江民时代的温情。

  上述一切还不是王江民带给这个世界的全部价值。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有两个源头需要厘清:一是中国企业的创新精神的源头,二是中国的创业精神的 源头。而追思王江民,恰能厘清这两个源头。

  其中一个源头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出来的企业,比如联想、方正,可称之为官方源头;另一个来自脱离体制束缚的技术人员、大学生,比如江民、金山、 用友、巨人,也包括华为,或称之为草根源头。

  随着风投、纳斯达克等概念的引入,大批海归回国创业,微软、英特尔式的团队协作研发模式取代个人作坊式研发,上述两个源头逐渐融合,典型的代表 如新浪、百度、腾讯等。王江民的时代逐渐远去,游戏规则、成功标准都被重新定义。

  只要自己的作品被装进每个电脑,即使没有赢利,追随王江民们的淘金者也会狂喜。而今天,登陆纳斯达克才是最终目的。

  那时的天空跟现在的天空不一样,群星闪烁,透着纯净。那个时代对很多人来说,是值得怀念的,那是中国新技术产业的童话时代。王江民的逝世,是一 个时代的谢幕,这使得许多人,不仅是他生前的好友,也包括他生前的竞争对手都备觉感伤。

《21世纪经济报道》


王江民:最不像商人的老板

1951.10-2010.4.5

“成败就在瞬息之间。但无论今后怎样,毕竟我们曾经成功过。”

——王江民

这些年来因为互联网的发展,人们或多或少有点忘记了王江民,和他的“病毒码公告”。

但是在我认识的所有“IT精英”里,王江民是最特殊的一个。这种特殊不是因为他草根出身没进过正规大学,也不是因为他三岁患上小儿麻痹落下终身残疾,更不是因为他和他的江民公司取得了多么不错的市场业绩。而是因为在所有“老板”里面,王江民是最不像商人的。

这样的印象,对一家公司来说未必是好事。其实王江民自己也知道,自己身上或许有些地方其实并不适应商业战争:比如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再比如说话直来直去。在聊起他不喜欢的人时,他会直接告诉你,这个人我不喜欢,我宁愿不要理他。

据说,这和他第一次做生意就遇上无良经销商有关。KV100杀毒软件刚刚有点名气的时候,中关村有家经销商主动找上王江民,说你别再免费送软件了,你授权给我,我来卖。

可是等到软件经销商们纷纷到山东向王江民申请许可经销权的时候,当初得到他独家许可的这家软件经销商并没有如约付给王江民转让费,这让他很恼火,但也没什 么办法。那个时代的中关村,几乎每天都会发生类似的故事。在当时“贸、工、技”的食物链序列里,王江民所属的技术开发阵营,一来精明程度远远不如“商人 ”,二来也根本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保护———甚至于有些时候,连他们都不太清楚自己应该要求什么样的保护。

很多和王江民有类似遭遇的人,在之后的一些年里,很快学会了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不过王江民好像一直没有这样的兴趣,一直到他离开这个世界的今天,在他身上你依然看不到圆滑、老谋深算等,中关村大多数商人都或多或少具备的特质。

他的老部下,前北京江民公司总经理杜红超回忆说,曾经有一次两人在电梯间对话,问王江民“每天都这么忙活到底图个什么”。王江民回答说,是啊,可是不忙活,那么多人咋办?

杜红超说,他一直没有机会追问王江民,那么多人,到底是哪些人。按照他如今的理解,或许是员工,或许是股东,或许是经销商,或许是用户甚至整个行业。

或许就只是出于这种简单的执拗,江民公司的KV系列杀毒软件才在中关村闹出那么多的故事。在中国所有做软件的人里面,只有王江民敢于直接通过 “在软件里加恶意代码”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当时网上流行着一种几乎和KV系列同步更新的破解工具,王江民针对这个破解程序开发了一个逻辑 * 弹,并把它打包 进KV300的升级包里。如果用户使用了破解版的KV300,主动逻辑锁会锁死计算机里的所有数据。

“我的目的是打盗版,教育不法经销商,引起政府部门重视。”王江民当时说,“我不信因为这个事情用户就不敢买KV300。”

后来的故事是,这个在网上放了6天的升级包锁死了大量盗版制造者的机器。最后公安部门认定,江民公司的做法属于“故意输入有害数据,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 全”,罚款人民币三千。不过所有人都认为,王江民这么做很值,因为换做通常的方式,多花100倍的钱也未必有这样的效果。

王江民经常说的一句话是,IT行业竞争很大,软件竞争更大,成败就在瞬息之间。但无论今后怎样,毕竟我们曾经成功过。

逝者如斯,时过境迁。在不得不告别王江民的这个时刻,他自己的这句台词,或许就是他一生最好的注脚吧。

分享到:
评论
1 楼 windonly 2010-04-08  
一个标志性的人物走了,说实话江民杀毒软件还是我接触比较的杀毒软件,虽然那时候感觉杀毒效果一般。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