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chou
  • 浏览: 206698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长沙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达通杯 赛后感想

阅读更多

比赛结束两三天了今天才抽出了时间写写心得。

其实想想自己获得这个奖项的确有点意外。



 

 

回想想自己的大一生活

大一上学期的时候,个人比较的荒废了学业。天天打游戏,迷恋了《地下城与勇士》这个游戏。因为当时自己还找不到自己是来大学干什么的,没有自己的目标。当逃课都成了家常便饭,以至于大一上学期本人就光荣的挂了高数。

下学期,由于同学们的鼎力支持,很有幸的当上了班长。介于同学们的舆论,和个人的责任心下,就把游戏给戒了。那个时候真是一个辛苦的过程,不过还好,有赵威和王志鹏的邀请,决心参加ACM这项比赛,因为本人高中还是接触过相关方面的东西,所以入门很快。参加了很多次ACM的比赛。所以闲暇的时候,就把打游戏转化为了编程。这个时段对自己的编程能力有了一个很巨大的飞跃,同时也克服了自己平常生活中的很多弊病。也很有幸的参加了华中南地区、湖南省的多个比赛,虽然比赛成绩不怎么理想,但是能与很多全国知名高效的大牛们同台竞技也倍感荣耀。

暑假的时候,因为在家做家教的原因,就没有出去旅游,晚上休息的时候就和大家一样逛逛论坛,看到了一位大牛写的一篇文章。自己动手写自己的开放工具,对于当时正在使用c语言练习编程的我是一个巨大的吸引力。所以就加了几位当时的论坛高级会员作为好友,不停的轰炸式发帖提问。不过还好,在暑假的两个多月里,终于将入门学习VC,自己也些了很多个小程序,定时关机、音乐播放器、知道后来的使用了VC实现了C语言的编译功能。就在这个时候我终于认识到了编程的博大精深,也充分了体验到了编程时多么的伤脑经,多么的好精力。

开学的时候由于评选奖学金,大家都忙得不得开交,什么事情都搁置到了一旁。这个时候自己对也对自己的做了一个打算,也是一个很重大的决定,因为想到自己的家里和个人原因,本人不怎么偏向于读研究生。所以把退出了ACM这个比赛。所以对以前自己的队员都倍感愧疚。

 

就在自己不知所错的时候,突然知道了这么一条消息,同寝室的同学在暑假的时候参加了一个NETJAVA的培训,然后这时也有邀请我去参与其中的试听课。我一听,不错哦,因为自己在自学的途中真的遇到的困难多得无法想象,如果能够有一两个资深专家指点指点,我想自己的进步会更快一点。去听了两节试听课,感觉良好,但是,由于家里的原因就没有继续过去。

 

本次比赛是我在开学后没多久就看到了通知的。之前我没有任何的想法,因为知道

可能里面的高手比较多,参加了也是没有什么希望的。而且自己手上所有的工具只是一个半成品的编译器。还好,得到了很多朋友的鼓励参与。我就抱着试试的心态填写了一个报名。

没有办法,报名时到提交做平的时候只有20来天,我的作品是我用E写的,但是自己之前又没有接触过这个东西,所以自己就边学边写,作为又要学习又要编写自己程序的我来说无非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但是还是每一天都坚持了下来,每天编程两小时,是我给自己的一个规定。而且有些天恶心的课程,和之间的很多活动。在你越是忙的时候事情就越多,每天都是10点半回到寝室,打开电脑。编程到12点半就睡觉了。感觉非常的伤身体。没有办法,大赛的日子将近。要么不参加要么参加就好好的弄一下吧。

 

月底的时候,得到了我大姨的鼎力支持,我有重新的参加了NETJAVA的培训,这个时候是我最忙的时候,除了自己的上课学习,自己还要自学E语言,又参加培训,不过感觉良好,因为这样的生活很充实。

11月初,自己的编译器已经实现了基本的功能。当自己的编译器真正出来一个模型的时候,我的心中不由得喜出望外。然后,我才意识到了一个最严峻的问题,我做这个编译器是来干什么的。我的目的是什么?本次比赛是一个创新设计竞赛,我的创新点在哪里?我的卖点在哪里?因为自己也是第一次做软件,很多问题都没有考虑到就匆匆忙忙着手。有些粉末倒置。不过最后两天的时候,我就想到了,反正我的技术也不怎么厉害,做专业化的自己也做不了,不如我就做一个非专业化的编译器了。就是这么一个想法,我和自己的寝室说了一下,大家都觉得这个点子不错。所以自己就给编译器加上了几个入门初学的功能,把自己的东西定位到了为初学者服务的位置上。

 

自己在初赛的时候,看到了和我分到一组的同学,当时就感到了希望渺茫,几个博士生,组了一个团队,几个硕士生也组了一个团队,还有我们学院比较牛了几个学长。我感觉自己就像是来打酱油的,所以就想,尽力而为吧,混一个安慰奖拿拿也不错了,毕竟自己是出来乍道的。因为比赛所卡的时间是每一位选手5分钟,包括PPT讲解和作品展示。大家都非常的郁闷,很多事情都没有讲清楚就完了。我上台的时候加上自己又有点紧张,时间又短,稀里糊涂的都不知道自己在讲什么,5分钟就过去了。然后,工作人员就跟我说,可以先回去等消息了。郁闷到了极致,心里想想,自己的花了好长时间的准备,这个五分钟就给展示完毕了,而且入围希望渺茫。不过,想想,能在几个专业面前狂侃了5分钟,阐述自己的观点,也不错了,能不能被认可,那就是后来的事情了。

 

过了好些天,我想着, 反正自己做了东西就把东西做好吧,就把界面的和一些使用说明都给完善了一下。这个时候入围的名单下来了,我甚是开心啊,呵呵,因为只有12个项目入围的,上面有竟然得出现了我的名字。这次我得好好准备自己的复赛资料了。之后就拜托了,王宇老师帮我做了一个视频作为比赛用,就录了一分钟的视频花了我一个下午的时间。感到自己非常的悲剧。也请教了胡老师一些关于答辩的技巧和说话的注意事项,当天晚上就做好了复赛要用的PPT.

复赛的时候,排名经过了抽签,很不幸运的我抽到了最后一个上台演讲。参与比赛的评委很多都是我们院的老师和教授,有一些平时我看到就感到非常心生畏惧的。无形中给我了一种压力。比赛一大清早就在我们学校的公管院报告厅举行了,刚开始的时候旁听的同学很多。现在也非常的热闹。比赛就按时的举行了,在领导嘉宾演讲之后,就是各位选手的演讲,展示自己作品的时间。展示的时候也非常的郁闷,原来定于每位选手8分钟的PPT展示,可是后来因为专家的问答和仪器调试的原因,整个比赛拖延了2个小时。悲剧的我,到我上台的时候下面所有的观众就差不多都走了,在座的人员寥寥无几。很是悲哀,不过也好,这样的压力比较小。我展示的时候,因为也是自己第一次上这种的舞台感到了非常的紧张。说话咔咔壳壳的,在我展示我的编译器,写了一个简单的hello world两三分钟都没有写出来。很是郁闷。在我展示到一半的时候,特别就是我看到了我们院长对了我点点头,我不由得一笑,这次我有希望了。自己也就放开了说了。

 

最后结束公布结果的时候,是从三等奖到一等奖这么公布,当时听了好长的名字,一串串的都没有我,感到自己是不是自己悲剧了。可是最后说道,本次的特等奖是一个同学一个队,周圣韬同学的。我的心突然就由低谷走了出来,这么多天的辛苦劳累,这么多次的努力与放弃的抉择,加上这个这么大的喜悦,一齐涌入心头,我差点没哭出来。

 

回想这次比赛,我个人认为是自己的运气比较好,因为想法和技术比我厉害的人有很多,仅仅是因为我们的作品已经做了一个基本的模型,也论证了他的可行性。也许这点是一个比较突出的方面吧。当然比赛的时候也得到了很多老师朋友的支持,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也不可能这么快的成长。谢谢大家的支持,我也与继续努力的学习的。

 

最后附上我的参赛作品介绍



 

 

<!--EndFragment-->
  • 大小: 627 KB
  • 大小: 67.7 KB
13
2
分享到:
评论
5 楼 dengzhangtao 2010-12-25  
照片上的两位真有父子相哦 哈哈
4 楼 王者无敌Java 2010-12-23  
STV5啊!
3 楼 stchou 2010-12-23  
java_mzd 写道
据说还有1W大洋?
恭喜恭喜啊。。

呵呵~
2 楼 java_mzd 2010-12-23  
据说还有1W大洋?
恭喜恭喜啊。。
1 楼 javafound 2010-12-23  
恭喜!

相关推荐

    卷料回转库sw20可编辑_三维3D设计图纸_三维3D设计图纸.zip

    卷料回转库sw20可编辑_三维3D设计图纸_三维3D设计图纸.zip

    前端分析-2023071100789s+7

    前端分析-2023071100789s+7

    电磁场仿真:瞬态电磁场仿真.zip

    电磁领域系列仿真模拟教程,每个包10几个教程,从基础到精通,案例多多。

    嵌入式开发中ADC数据采集的多种软件滤波算法及其STM32工程应用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嵌入式开发中常用的几种软件滤波算法,旨在解决ADC采集数据中的误差问题。文中首先解释了限幅滤波、中位值滤波、递推平均滤波、一阶滞后滤波以及消抖滤波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并提供了相应的C语言代码实现。接着讨论了这些算法在实际项目中的优化技巧,如使用环形缓冲区、DMA传输、Q格式定点数运算等。最后强调了根据不同场景选择合适的滤波算法组合的重要性。 适合人群:从事嵌入式系统开发的技术人员,尤其是那些需要处理ADC采集数据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各类嵌入式系统的数据采集模块,特别是面对传感器数据不稳定的情况。目标是在不改变硬件的前提下,通过软件手段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提供了理论知识,还分享了许多实践经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滤波算法。同时提醒开发者要注意硬件层面的噪声处理,不要过分依赖软件滤波。

    光伏混合储能VSG并网仿真模型:解析VSG控制与储能协同优化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光伏混合储能系统的虚拟同步发电机(VSG)并网仿真模型。该系统由VSG控制模块、光伏PV模块、蓄电池以及超级电容组成。VSG通过有功-频率环和无功-电压环进行精确控制,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光伏模块采用MPPT扰动观察法跟踪最大功率点,蓄电池提供稳定的恒功率输出,超级电容则用于快速响应瞬态负载变化。文中展示了各个模块的核心代码逻辑及其在仿真环境中的表现,强调了参数整定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适合人群:电力电子工程师、新能源研究人员、仿真建模专家。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研究光伏混合储能系统的并网控制策略,优化储能设备的协同工作,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目标是通过仿真验证系统在各种工况下的性能,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其他说明:文章提供了丰富的代码片段和仿真案例,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各模块的工作原理和相互关系。同时,作者分享了许多调试经验和常见错误,有助于新手更快掌握相关技术。

    (河南)土木工程毕业实习报告(高层住宅小区).doc

    (河南)土木工程毕业实习报告(高层住宅小区).doc

    电子烟多芯支架装配sw20可编辑_三维3D设计图纸_三维3D设计图纸.zip

    电子烟多芯支架装配sw20可编辑_三维3D设计图纸_三维3D设计图纸.zip

    大学毕业生土木工程毕业实习报告范文3000字(范本).doc

    大学毕业生土木工程毕业实习报告范文3000字(范本).doc

    一个纯原生JavaScript实现的轮播图,使用了面向对象的方式实现

    一个纯原生JavaScript实现的轮播图,使用了面向对象的方式实现。 如果你想锻炼自己的编码能力,可以尝试实现这样的一个轮播图。 如果你想在项目中使用,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记得将缺少的图标素材补充完整。 如果你在一个页面上需要用到多个轮播图,那更应该使用它了。

    前端开发Vue框架安装与环境配置指南:涵盖Node.js、Vue CLI及项目创建运行全过程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 Vue.js 的安装及环境配置流程。首先强调了 Vue.js 作为渐进式 JavaScript 框架的特点,然后逐步讲解了安装 Node.js 和 Vue CLI 的步骤,包括下载、安装和版本检查。接着,演示了如何使用 Vue CLI 创建新项目,并介绍了项目创建后的运行方法。最后,简述了如何在 Vue 项目中安装常用的第三方依赖,如 Axios、Vue Router 和 Vuex,为后续开发做好准备。; 适合人群:对前端开发感兴趣的初学者或有一定 JavaScript 基础的开发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掌握 Vue.js 的安装和环境配置;②学会使用 Vue CLI 创建和运行 Vue 项目;③了解如何在 Vue 项目中安装和使用常用第三方依赖。; 阅读建议:按照文档步骤依次操作,确保每一步都正确无误,特别是 Node.js 和 Vue CLI 的安装与版本检查。在创建和运行项目时,注意终端输出的信息,遇到问题及时查阅官方文档或社区资源。

    电磁场仿真:电磁波传播仿真.zip

    电磁领域系列仿真模拟教程,每个包10几个教程,从基础到精通,案例多多。

    STM32-宿舍语音助手.zip

    STM32-宿舍语音助手.zip

    Xilinx FPGA千兆以太网与DDR4内存读写测试:基于KCU105/KC705平台的LWIP通信及DDR4读写工程代码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Xilinx KCU105/KC705平台的千兆以太网与DDR4内存读写测试工程代码。首先,文章讲解了LWIP轻量级TCP/IP协议栈的实现,包括网络接口初始化、内存池配置等。其次,探讨了DDR4内存控制器的设计,涵盖VHDL代码示例及其工作原理。最后,文章讨论了如何将这两部分整合到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中,解决了时钟域同步、资源分配和接口适配等问题,并展示了性能测试结果。 适合人群:从事FPGA开发的技术人员,尤其是关注高速数据处理和网络通信领域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和存储的应用场景,如实时数据采集、信号处理等。目标是掌握千兆以太网通信和DDR4内存读写的实现方法,提高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稳定性。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的代码片段和调试技巧有助于开发者快速上手并解决问题。此外,作者分享了许多实践经验,如PHY芯片配置、AXI总线优化等,对于初学者和有一定经验的开发者都有很大帮助。

    电大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31774.doc

    电大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31774.doc

    镍氢电池智能检测生产线sw17可编辑_三维3D设计图纸_三维3D设计图纸.zip

    镍氢电池智能检测生产线sw17可编辑_三维3D设计图纸_三维3D设计图纸.zip

    光伏储能充电Simulink仿真模型:详解恒流恒压及两阶段充电模式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Simulink平台构建的光伏储能充电仿真模型,涵盖了光伏发电模块、锂电池模型和充电控制策略的设计与实现。文中首先描述了整体架构,包括带MPPT的Boost电路用于光伏发电,二阶RC等效电路用于电池建模,以及充电控制模块中的三种充电模式(恒流、恒压、两阶段混合)及其切换逻辑。接着,作者分享了调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如RC参数匹配不当引起的震荡、充电模式切换时的电流冲击、光伏输出与电池电压不匹配等问题。最后,通过对不同充电模式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展示了两阶段混合模式在充电效率和稳定性方面的优势。 适合人群:从事光伏储能系统研究与开发的技术人员,尤其是对Simulink仿真工具有一定基础的研究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光伏储能系统内部工作原理和技术细节的专业人士,旨在帮助他们掌握如何利用Simulink搭建高效稳定的充电控制系统,优化系统性能。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详细的参数设置指南和调试技巧,有助于读者快速上手并成功复现实验结果。同时,作者还分享了一些未公开的小技巧和隐藏功能,增加了模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前端分析-2023071100789s+12

    前端分析-2023071100789s+12

    电磁仿真:电磁场基础理论.zip

    电磁领域系列仿真模拟教程,每个包10几个教程,从基础到精通,案例多多。

    基于SSM的银行账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ocx

    基于SSM的银行账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ocx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