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许多相信中国未来实力的人士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未来却感到很悲观。他们担心,当今的许多庞大经济体总有一天将在中国巨大的财富和综合国力的光环面前黯然失色。许多人大肆渲染西方国家将因中国的崛起而出现失业加剧、资本大量外流的前景。但是,只要我们冷静地看看现实,这些夸大其辞的说法就会不攻自破。
中国的确影响了全球资本和劳动力市场的格局。这一点并不奇怪。当一个欠发达国家以充满活力的新姿态重新出现在人们面前时,它一定会给周围的世界带来变化,否则的话,英格兰可能现在还到处都是纱厂,比利时依然以出产煤炭为主,而日本仍旧是一个生产半导体的国家。
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的增长仍延续了所谓相对优势的自然规律。随着一个国家逐渐进入低端制造业,传统制造商将转向附加值较高的产品。但这并不是一个非输即赢的零和游戏。相反,在此过程中,全球总的产出量、就业岗位和财富额会同步增长。
在中国时不时公布在各经济领域取得惊人增幅的时候,我们并不能很明显地看到这个结论。但过分拘泥于这些增幅数字可能会产生误导。毕竟,在一个较低的基数上,即使经过大幅增长,也还是一个很小的数;相反,如果基数很大,即使增幅很小,也能得到一个可观的增量。举例来说,美国或欧盟在目前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基础上每年增长2%的绝对值相当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的绝对值。所谓“称霸”世界对中国而言实在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要定量考察中国的增长潜力,做法之一是比较其总要素生产力(TFP)的变化,这个指标指的是单位资本和劳动力投入的产出量增长水平。如果资本和劳动力供应保持常量,则TFP值也就反映经济的增长速度。
在过去十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的年均TFP为3%。美国的数字是1.7%。从这个指标来衡量,中国的生产力增长速度是美国的两倍。但是,要想最终达到美国那样的经济规模,中国需要持续不断地向经济领域投入更多的资本和廉价劳动力。但现实情况是,中国在资本和廉价劳动力的投入已无法达到以前那样的高度了。
直到最近,中国的发展模式与亚洲其他新兴经济体并无二致。这种模式是以廉价资本为基础,这些廉价资本来自消费者,他们为解决自己的养老和其他社会保障问题不得不大量储蓄,这些储蓄被国家用于提供低成本的信贷和资本支出。正是通过这种方式,亚洲新兴经济体得以在出口制造业领域大量投资,并获得超出其他所有领域的增长。
但这种模式现已进入“迟暮之年”。首先,中国的劳动力供应并非没有止境,从现在到2009年,中国每年的劳动力人口增幅只有0.5%,此后将开始萎缩,从2014年起,每年将以1%的速度减少。技术工人短缺或许已经导致工资标准被抬高。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工厂,工资水平已经赶上许多即将加入欧盟的东欧国家。在临近香港的深圳,企业工资水平已超过印度和印尼的竞争对手。
同样,廉价资本的好日子也已屈指可数。资本之于中国经济好比汽油之于汽车。打个比方,1992年前后,中国经济每前行单位距离需要两个单位的汽油,而现在则需要5.5个单位。也就是说,单位资本的产出率下降了。以纺织印染行业为例。中国的纺织企业过去不仅可以从地方政府无偿取得土地使用权,而且政府也不要求它们安装水处理设施。现在,至少在东部发达省份,纺织企业必须自己出钱买地、治理排放。因此,随着中国经济的加速增长,以产出来衡量的资本效率却在下降。随着中国逐渐进入消费社会、家庭储蓄率逐渐降低,将来,资本将变得日益稀缺但会变得更有效率。
中国领导人现在已经意识到了这些问题。中国全国人大今年1月份制定了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提出要扩大内需、实现可持续增长。这一目标只能通过减少国内储蓄来实现,但由于目前中国社会保障系统还不健全,要说服公众减少储蓄并非易事。同时,中国经济还需要转型,从制造用于出口的商品(如装配电子产品)转向服务业等非贸易领域。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从业人员需要培训,公众的服务消费习惯需要培养。
鉴于这些制约因素,预计中国未来二十年的平均经济增幅可能最高在8%左右(经过通货膨胀因素调整)。财富的增加和上面提到的经济转型或许有可能促使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以每年大约1%的速度上升。考虑到这些乐观假设,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按目前的美元水平计算)增长速度将比美国和经合组织(OECD)国家高出两倍多。
即便如此,二十年后,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与美国的绝对差距将比今天扩大10%以上。的确,到那时中国人会比现在富有,生活水平将比今天高出六倍。但别忘记,美国人的起点要高得多。虽然中国人仍会热衷储蓄,但中国家庭的财富总额将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
同时,劳动力和资金成本的不断上升将抑制中国的增长幅度。最明显的影响将是,中国扩大其在全球制造业贸易领域市场占有率的能力将受到束缚。而且,从出口制造业转型为侧重内需的服务业需要一定的时间,还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个人创造力,而在这个领域,即使是新加坡等相对发达的经济体都遇到了很大困难。中国或许的确发展很快,但目前它还算不上是个世界大国。
(本文作者大卫罗奇(David Roche)曾任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全球策略部主管。现在他是伦敦投资研究公司Independent Strategy的总裁。)
分享到:
相关推荐
中国电动汽车直面“成长烦恼”.pdf
中国电动汽车直面“成长烦恼” (1).pdf
中国电影经历“成长的烦恼”.pdf
本书《程序员成长的烦恼》对程序员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涵盖了从初学者到高级开发人员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解决方法。 首先,初入IT行业的程序员将面临学习编程语言的挑战。在众多的编程语言中...
【支付宝成长的烦恼】这篇文档聚焦于支付宝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技术挑战与问题。支付宝作为中国乃至全球领先的第三方在线支付平台,其发展历程充满了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的故事。然而,随着业务的迅速扩张,支付宝也...
《程序员成长的烦恼》这本书是针对程序员在职业生涯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的宝贵资源。作为一本专门针对程序员的专业读物,它涵盖了从技术学习、职业规划到团队协作、项目管理等多个方面,旨在帮助程序员...
中国式管理和民营企业成长的烦恼.pptx
成长的烦恼作文指导课堂实录.pdf
结实:中国电影经历“成长的烦恼” 中国电影产业在近年来经历了快速的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这体现在以下几个主要趋势: 1. **基本面有惊无险,需求持续增长**:尽管2016年票房增速放缓,但从长期来看,...
【大悦城的成长烦恼】主要探讨的是中粮集团在扩展其大悦城购物中心品牌时遇到的挑战和困境,特别是如何复制首个项目——西单大悦城的成功。文章中提到的关键知识点包括: 1. **品牌复制策略**:大悦城试图在其他...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民营企业如何实现可持续成长,构建卓越的领导力与管理...通过这些努力,中国民营企业将有望克服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和困惑,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贡献更大的力量。
《中国式管理》和民营企业成长的烦恼与困惑主要聚焦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格局,民营企业面临的挑战以及财富的积累方式。以下是对这些主题的详细解读: 一、中国经济新格局 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年经历了快速的增长,GDP达到...
《财富在中国是怎样炼成的——《中国式管理》和民营企业成长的烦恼和困惑》这篇演讲主要探讨了中国民营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挑战与机遇。温元凯教授作为嘉宾,通过清华大学和长春城市晚报主办的经济名家论坛,与吉林...
财富在中国是怎样炼成的-《中国式管理》和民营企业成长的烦恼和困惑.pptx
1. 西方管理经验的重要性:在面对中国成长型企业的管理问题时,借鉴西方成熟的管理经验可以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这包括但不限于战略规划、流程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和信息化应用。 2. 金蝶国际软件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