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martinvoke
  • 浏览: 107057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成都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smartinvoke入门系列10——多窗口的实现与互调

阅读更多

SmartInvoke还可以轻松的帮助你实现多窗口的功能。窗口之间可以方便的互调。首先我们点击eclipse工具栏上的图标:

 
打开新建对话框,输入如下内容:



 

点击完成后eclipse会在First_项目下新建一个SubWin.mxml文件。如下图:



 

我们在SubWin.mxml文件中添加一公共方法供FirstWin调用。内容如下:

           public function subWinMethod(bean:BeanTest):void{

               Alert.show(bean.name);

           }

这里的方法必须为public的。

FirstWin.mxml文件中添加打开SubWin窗口的代码,如下:

 

               var subWin:FlashShell=FlashShell.CreateInstance0();

               subWin.setAppPath("SubWin");

               subWin.setSize(400,400);

               subWin.setText("SubWin.............");

              

               subWin.open();

通过调用subWingetFlashViewer方法获得cn.smartinvoke.gui.FlashViewer类型对象,如果说FlashShell对象的作用是控制窗口,那么FlashViewer对象的作用就是控制窗口加载的swf

通过调用FlashViewer对象上的asyncCallFlexApp,与callFlexApp方法可以调用到加载窗口所在flex application对象上的公共方法。方法说明如下:

asyncCallFlexApp(methodName:String, params:Array = null):void

异步调用当前FlashViewer加载的flex application对象的公共方法 方法不会挂起当前执行进程,直接返回

param methodName 调用方法名称 param params 调用方法参数

 

callFlexApp(methodName:String, params:Array = null):Object

同步调用当前FlashViewer加载的flex application对象的公共方法 方法会挂起当前执行进程直到java返回

方法提供了不同flex applcation互掉的机制 param methodName 调用方法名称 param params 调用方法参数。

所以通过如下代码就可以访问到SubWin.mxml中的方法:

 

               var viewer:FlashViewer=subWin.getFlashViewer();

               var bean:BeanTest=new BeanTest();

               bean.name="pz";

               viewer.asyncCallFlexApp("subWinMethod",[bean]);

 

 

但是这段代码不能在subWin.open();的后面调用,因为无法确定subWin所加载的swf是否加载完毕。不用当心,smartinvoke为我们提供了cn.smartinvoke.gui.ShellManager这个类,通过他可以监听到当前应用程序窗口的打开与关闭事件,代码如下:

                               ShellManager.Instance.addListener(function (evt:CShellEvent):void{

                                          var shell:FlashShell=evt.widget;

                                          if(evt.type==CShellEvent.Event_Open){

                                                         var viewer:FlashViewer=shell.getFlashViewer();

                                                         var bean:BeanTest=new BeanTest();

                                                         bean.name="pz";

                                                         viewer.asyncCallFlexApp("subWinMethod",[bean]);

                                                }

                                                if(evt.type==CShellEvent.Event_Closed){

                                                         this.labelInfo.text="窗口"+shell.getShellName()+"关闭了";

                                               }

                               },this);

 

 

  • 大小: 597 Bytes
  • 大小: 19.3 KB
  • 大小: 27 KB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cn.smartinvoke.ide

    暗示我们讨论的是一个特定的开发集成环境(IDE)针对Flash动画与代码集成的工具。这个IDE可能是为开发者设计的,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创建和管理包含Flash元素的交互式应用程序。让我们深入探讨这个主题。 Flash动画在...

    SmartInvoke库和示例

    《SmartInvoke库与示例详解:Java/C#与Flex的桥梁》 在现代软件开发中,跨平台交互已经成为一个普遍需求。SmartInvoke库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诞生的,它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使得Flex界面API能够与Java或C#进行...

    通过SmartInvoke运用java与flex轻松构建cs程序.doc

    ### 通过SmartInvoke运用Java与Flex轻松构建CS程序 #### 概述 本文旨在介绍如何利用SmartInvoke技术结合Java和Flex构建高效的客户端-服务器(CS)应用程序。文章着重讲解了SmartInvoke的基础设置、项目创建流程及...

    C#与flex交互

    通常,C#与Flex之间的通信是通过ActionScript的ExternalInterface或SmartInvoke库来实现的。ExternalInterface是Flash Player提供的API,允许JavaScript与ActionScript之间通信;而SmartInvoke则是一个专门用于C#与...

    【Linux设备管理】从devfs到udev:设备文件系统演变及其关键技术对比分析了Linux设备管理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Linux设备文件系统从devfs到udev的演变过程。devfs作为Linux 2.4时代的创新,通过引入内核空间的设备管理机制,简化了设备文件的创建和管理,但其存在稳定性问题和灵活性不足的缺点。udev则运行在用户空间,利用内核发送的热插拔事件和sysfs提供的信息,实现了设备文件的动态管理和高度自定义。它不仅解决了devfs的问题,还提供了更灵活、高效的设备管理方式,成为现代Linux系统中的主流选择。文章还探讨了两者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优劣,并展望了未来Linux设备管理的发展方向,强调了对新型设备的支持、虚拟化和容器环境的兼容性以及智能化的用户体验。 适合人群:对Linux系统有一定了解,特别是对设备管理感兴趣的开发人员、系统管理员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Linux设备管理的历史和发展趋势;②掌握devfs和udev的工作原理及其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③学习如何编写udev规则文件,实现设备的个性化管理和优化配置。 阅读建议:本文内容较为技术性,建议读者先了解基本的Linux设备管理概念。在阅读过程中,重点关注devfs和udev的区别和优势,并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进行思考。对于udev规则文件的编写,可以通过实践和调试加深理解。

    三维路径规划中RRT与APF融合算法及其路径平滑处理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将快速随机树(RRT*)和人工势场(APF)相结合用于三维空间路径规划的方法。首先阐述了两种算法的工作原理,特别是APF如何通过引力和斥力向量引导RRT*的节点扩展,使得路径规划更加高效且能够有效避开障碍物。接着讨论了路径平滑处理的具体实现方式,如利用贝塞尔曲线进行路径优化,确保最终路径不仅平滑而且不会发生碰撞。此外,文中还提供了具体的代码片段来展示各个模块的功能,包括APF核心算法、RRT*扩展逻辑、碰撞检测以及路径平滑等。同时提到了一些潜在的改进方向,如引入速度场因素、采用不同的平滑算法等。 适合人群:对机器人路径规划、无人驾驶等领域感兴趣的开发者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在复杂三维环境中进行高效路径规划的应用场合,如无人机飞行、自动驾驶汽车等。主要目的是提高路径规划的速度和质量,使生成的路径更加平滑、安全。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理论解释,还有详细的代码实现,便于读者理解和实践。对于希望深入了解RRT*和APF融合算法并应用于实际项目的读者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HikvisionIVMSGetShell-main.zip

    HikvisionIVMSGetShell-main.zip

    动态演示后缀表达式的计算方式

    动态演示后缀表达式的计算方式

    大学战队2021雷达站视觉算法源码.zip

    1、该资源内项目代码经过严格调试,下载即用确保可以运行! 2、该资源适合计算机相关专业(如计科、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学、电子信息等)正在做课程设计、期末大作业和毕设项目的学生、或者相关技术学习者作为学习资料参考使用。 3、该资源包括全部源码,需要具备一定基础才能看懂并调试代码。 大学战队2021雷达站视觉算法源码.zip大学战队2021雷达站视觉算法源码.zip 大学战队2021雷达站视觉算法源码.zip大学战队2021雷达站视觉算法源码.zip 大学战队2021雷达站视觉算法源码.zip大学战队2021雷达站视觉算法源码.zip 大学战队2021雷达站视觉算法源码.zip大学战队2021雷达站视觉算法源码.zip 大学战队2021雷达站视觉算法源码.zip大学战队2021雷达站视觉算法源码.zip 大学战队2021雷达站视觉算法源码.zip大学战队2021雷达站视觉算法源码.zip 大学战队2021雷达站视觉算法源码.zip大学战队2021雷达站视觉算法源码.zip 大学战队2021雷达站视觉算法源码.zip大学战队2021雷达站视觉算法源码.zip 大学战队2021雷达站视觉算法源码.zip大学战队2021雷达站视觉算法源码.zip 大学战队2021雷达站视觉算法源码.zip大学战队2021雷达站视觉算法源码.zip 大学战队2021雷达站视觉算法源码.zip大学战队2021雷达站视觉算法源码.zip

    MATLAB用户界面设计.pptx

    MATLAB用户界面设计.pptx

    程序员面试题精选100题.pdf

    程序员面试题精选100题.pdf

    牵牛花铅笔素材儿童教学课件模板.pptx

    牵牛花铅笔素材儿童教学课件模板

    基于C++的rviz机械臂各类仿真+源码+项目文档(毕业设计&课程设计&项目开发)

    基于C++的rviz机械臂各类仿真+源码+项目文档,适合毕业设计、课程设计、项目开发。项目源码已经过严格测试,可以放心参考并在此基础上延申使用,详情见md文档 基于C++的rviz机械臂各类仿真+源码+项目文档,适合毕业设计、课程设计、项目开发。项目源码已经过严格测试,可以放心参考并在此基础上延申使用,详情见md文档~ 基于C++的rviz机械臂各类仿真+源码+项目文档,适合毕业设计、课程设计、项目开发。项目源码已经过严格测试,可以放心参考并在此基础上延申使用,详情见md文档 基于C++的rviz机械臂各类仿真+源码+项目文档,适合毕业设计、课程设计、项目开发。项目源码已经过严格测试,可以放心参考并在此基础上延申使用,详情见md文档 基于C++的rviz机械臂各类仿真+源码+项目文档,适合毕业设计、课程设计、项目开发。项目源码已经过严格测试,可以放心参考并在此基础上延申使用,详情见md文档 基于C++的rviz机械臂各类仿真+源码+项目文档,适合毕业设计、课程设计、项目开发。项目源码已经过严格测试,可以放心参考并在此基础上延申使用,详情见md文档

    三相电流型PWM整流Matlab仿真:电压外环与电流内环双闭环控制策略详解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三相电流型PWM整流的Matlab仿真过程,采用了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的双闭环控制策略。电压外环负责维持直流侧电压的稳定,通过PI调节器输出电流给定值;电流内环根据电压外环的给定值和实际检测到的三相电流,经过PI调节器产生PWM波来控制整流器的开关动作,实现对交流侧电流的精确控制。文中提供了详细的系统参数设置、PI调节器参数设定、主循环仿真代码以及坐标变换的具体实现方法。此外,还讨论了PWM调制、开关信号生成、仿真结果分析等内容,并附有说明文档和参考文献。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电子、控制系统设计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PWM整流器感兴趣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研究和开发三相电流型PWM整流器的人员,帮助他们理解和实现双闭环控制策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目标是在不同工况下实现直流侧电压的稳定和网侧电流的正弦化,达到单位功率因数运行。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的代码和仿真模型已在MATLAB 2021b及以上版本测试通过,附带的说明文档包含了参数整定表、典型波形库和故障排查指南,有助于解决实际应用中的问题。

    五相永磁同步电机单相开路故障下的矢量容错控制技术解析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探讨了五相永磁同步电机(PMSM)在发生单相开路故障时的矢量容错控制方法。首先介绍了五相电机相较于三相电机的优势及其容错机制的基本原理。随后,文章深入讨论了故障发生时的电流重构策略,包括Clarke变换矩阵的修改、电流补偿系数的选择以及相位补偿的方法。此外,文中还涉及了矢量控制的具体实现,如矢量合成、SVPWM调制方式的调整、电流环整定的自适应算法等。最后,通过实测数据分析了不同故障条件下的系统表现,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和技术改进措施。 适合人群:从事电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开发的技术人员,尤其是关注五相永磁同步电机容错控制领域的研究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提高电机系统可靠性和容错能力的应用场合,如工业机器人、电动汽车等领域。主要目标是在单相开路故障情况下,确保电机能够继续稳定运行并尽可能减少性能损失。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提供了理论分析,还包括大量实际案例和代码片段,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技术。同时提醒读者,在进行容错控制设计时要考虑实际系统的非线性特性,避免因参数设置不当而导致系统不稳定。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中PSS对单机无穷大系统稳定性影响的Simulink仿真研究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探讨了在单机无穷大系统中加入电力系统稳定器(PSS)前后,系统在不同扰动条件下的暂态响应情况。首先介绍了同步发电机的基本参数配置及其连接方式,然后分别进行了无PSS和带有PSS两种情况下系统的稳态运行、小扰动以及三相短路故障仿真实验。结果显示,PSS能够显著提高系统的阻尼水平,有效抑制因各种原因引起的振荡现象,确保系统快速恢复稳定状态。 适用人群:从事电力系统分析、自动化控制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PSS在电力系统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者,以及需要评估PSS对于特定应用场景下系统性能改善效果的专业人士。通过本案例的学习,可以帮助使用者掌握如何利用MATLAB/Simulink进行相关仿真实验的方法。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详细的建模步骤和参数设定指南,并附有多张对比图表帮助理解PSS的作用效果。同时提醒了一些常见的操作误区,如仿真步长的选择等。

    2023-04-06-项目笔记 - 第四百七十三阶段 - 4.4.2.471全局变量的作用域-471 -2025.04-19

    2023-04-06-项目笔记-第四百七十三阶段-课前小分享_小分享1.坚持提交gitee 小分享2.作业中提交代码 小分享3.写代码注意代码风格 4.3.1变量的使用 4.4变量的作用域与生命周期 4.4.1局部变量的作用域 4.4.2全局变量的作用域 4.4.2.1全局变量的作用域_1 4.4.2.471局变量的作用域_471- 2025-04-19

    病理分割-基于深度学习实现的腹部多器官分割算法-附项目源码-优质项目实战.zip

    病理分割_基于深度学习实现的腹部多器官分割算法_附项目源码_优质项目实战

    基于三菱PLC和触摸屏的停车场智能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三菱PLC和三菱触摸屏构建的停车场智能管理系统。系统分为入口、出口和管理中心三大部分,分别负责车辆身份识别、车位检测、道闸控制、缴费结算等功能。三菱PLC作为核心控制器,通过梯形图编程实现了车辆检测、道闸控制等关键逻辑;三菱触摸屏提供人机交互界面,支持参数设置、状态监控等功能。文中还讨论了PLC与触摸屏之间的通信配置,以及如何通过物联网技术将系统接入云端。 适合人群:从事智能交通系统开发的技术人员,尤其是熟悉三菱PLC编程和触摸屏应用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新建或改造停车场项目,旨在提高停车场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减少人工干预,实现智能化运营。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具体的硬件配置建议、PLC编程实例、触摸屏界面设计指南及通信协议解析,有助于读者快速理解和实施类似项目。

    Code_20250419.html

    Code_20250419.html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