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寂地流年
  • 浏览: 27409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杭州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I/O类体系

阅读更多

     在JDK API中,基础的IO类都位于java.io包,而新实现的IO类则位于一系列以java.nio开头的包名中,这里首先介绍java.io包中类的体系结构。

按照前面的说明,流是有方向的,则整个流的结构按照流的方向可以划分为两类:

1、输入流:

该类流将外部数据源的数据转换为流,程序通过读取该类流中的数据,完成对于外部数据源中数据的读入。

2、输出流:

该类流完成将流中的数据转换到对应的数据源中,程序通过向该类流中写入数据,完成将数据写入到对应的外部数据源中。

而在实际实现时,由于JDK API历史的原因,在java.io包中又实现了两类流:字节流(byte stream)和字符流(char stream)。这两种流实现的是流中数据序列的单位,在字节流中,数据序列以byte为单位,也就是流中的数据按照一个byte一个byte的顺序实现成流,对于该类流操作的基本单位是一个byte。

      而对于字节流,数据序列以char为单位,也就是流中的数据按照一个char一个插入的顺序实现成流,对于该类流操作的基本单位是一个char。

另外字节流是从JDK1.0开始加入到API中的,而字符流则是从JDK1.1开始才加入到API中的,对于现在使用的JDK版本来说,这两类流都包含在API的内部。在实际使用时,字符流的效率要比字节流高一些。

      在实际使用时,字符流中的类基本上和字节流中的类对应,所以在开始学习IO类时,可以从最基础的字节流开始学习。

      在SUN设计JDK的IO类时,按照以上的分类,为每个系列的类设计了一个父类,而实现具体操作的类都作为该系列类的子类,则IO类设计时的四个体系中每个体系中对应的父类分别是:

 

字节输入流InputStream

 

     该类是IO编程中所有字节输入流的父类,熟悉该类的使用将对使用字节输入流产生很大的帮助,下面做一下详细的介绍。

按照前面介绍的流的概念,字节输入流完成的是按照字节形式构造读取数据的输入流的结构,每个该类的对象就是一个实际的输入流,在构造时由API完成将外部数据源转换为流对象的操作,这种转换对程序员来说是透明的。在程序使用时,程序员只需要读取该流对象,就可以完成对于外部数据的读取了。

InputStream是所有字节输入流的父类,所以在InputStream类中包含的每个方法都会被所有字节输入流类继承,通过将读取以及操作数据的基本方法都声明在InputStream类内部,使每个子类根据需要覆盖对应的方法,这样的设计可以保证每个字节输入流子类在进行实际使用时,开放给程序员使用的功能方法是一致的。这样将简化IO类学习的难度,方便程序员进行实际的编程。

默认情况下,对于输入流内部数据的读取都是单向的,也就是只能从输入流从前向后读,已经读取的数据将从输入流内部删除掉。如果需要重复读取流中同一段内容,则需要使用流类中的mark方法进行标记,然后才能重复读取。这种设计在使用流类时,需要深刻进行体会。

在InputStream类中,常见的方法有:

a、available方法

public int available() throws IOException

该方法的作用是返回当前流对象中还没有被读取的字节数量。也就是获得流中数据的长度。

假设初始情况下流内部包含100个字节的数据,程序调用对应的方法读取了一个字节,则当前流中剩余的字节数量将变成99个。

另外,该方法不是在所有字节输入流内部都得到正确的实现,所以使用该方法获得流中数据的个数是不可靠的。

b、close方法

public void close() throws IOException

该方法的作用是关闭当前流对象,并释放该流对象占用的资源。

在IO操作结束以后,关闭流是进行IO操作时都需要实现的功能,这样既可以保证数据源的安全,也可以减少内存的占用。

c、markSupported方法

public boolean markSupported()

该方法的作用是判断流是否支持标记(mark)。标记类似于读书时的书签,可以很方便的回到原来读过的位置继续向下读取。

d、reset方法

public void reset() throws IOException

该方法的作用是使流读取的位置回到设定标记的位置。可以从该位置开始继续向后读取。

e、mark方法

public void mark(int readlimit)

为流中当前的位置设置标志,使得以后可以从该位置继续读取。变量readlimit指设置该标志以后可以读取的流中最大数据的个数。当设置标志以后,读取的字节数量超过该限制,则标志会失效。

f、read方法

read方法是输入流类使用时最核心的方法,能够熟练使用该方法就代表IO基本使用已经入门。所以在学习以及后期的使用中都需要深刻理解该方法的使用。

在实际读取流中的数据时,只能按照流中的数据存储顺序依次进行读取,在使用字节输入流时,读取数据的最小单位是字节(byte)。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read方法是阻塞方法,也就是如果流对象中无数据可以读取时,则read方法会阻止程序继续向下运行,一直到有数据可以读取为止。

read方法总计有三个,依次是:

public abstract int read() throws IOException

该方法的作用是读取当前流对象中的第一个字节。当该字节被读取出来以后,则该字节将被从流对象中删除,原来流对象中的第二个字节将变成流中的第一个字节,而使用流对象的available方法获得的数值也将减少1。如果需要读取流中的所以数据,只要使用一个循环依次读取每个数据即可。当读取到流的末尾时,该方法返回-1。该返回值的int中只有最后一个字节是流中的有效数据,所以在获得流中的数值时需要进行强制转换。返回值作成int的目的主要是处理好-1的问题。

由于该方法是抽象的,所以会在子类中被覆盖,从而实现最基础的读数据的功能。

public int read(byte[] b) throws IOException

该方法的作用是读取当前流对象中的数据,并将读取到的数据依次存储到数组b(b需要提前初始化完成)中,也就是把当前流中的第一个字节的数据存储到b[0],第二个字节的数据存储到b[1],依次类推。流中已经读取过的数据也会被删除,后续的数据会变成流中的第一个字节。而实际读取的字节数量则作为方法的返回值返回。

public int read(byte[] b, int off, int len) throws IOException

该方法的作用和上面的方法类似,也是将读取的数据存储到b中,只是将流中的第一个数据存储到b中下标为off的位置,最多读取len个数据,而实际读取的字节数量则作为方法的返回值返回。

g、skip方法

public long skip(long n) throws IOException

该方法的作用是跳过当前流对象中的n个字节,而实际跳过的字节数量则以返回值的方式返回。

跳过n个字节以后,如果需要读取则是从新的位置开始读取了。使用该方法可以跳过流中指定的字节数,而不用依次进行读取了。

从流中读取出数据以后,获得的是一个byte数组,还需要根据以前的数据格式,实现对于该byte数组的解析。

由于InputStream类是字节输入流的父类,所以该体系中的每个子类都包含以上的方法,这些方法是实现IO流数据读取的基础。

字节输出流OutputStream

该类是所有的字节输出流的父类,在实际使用时,一般使用该类的子类进行编程,但是该类内部的方法是实现字节输出流的基础。

该体系中的类完成把对应的数据写入到数据源中,在写数据时,进行的操作分两步实现:第一步,将需要输出的数据写入流对象中,数据的格式由程序员进行设定,该步骤需要编写代码实现;第二步,将流中的数据输出到数据源中,该步骤由API实现,程序员不需要了解内部实现的细节,只需要构造对应的流对象即可。

在实际写入流时,流内部会保留一个缓冲区,会将程序员写入流对象的数据首先暂存起来,然后在缓冲区满时将数据输出到数据源。当然,当流关闭时,输出流内部的数据会被强制输出。

字节输出流中数据的单位是字节,在将数据写入流时,一般情况下需要将数据转换为字节数组进行写入。

在OutputStream中,常见的方法有:

a、close方法

public void close() throws IOException

该方法的作用是关闭流,释放流占用的资源。

b、flush方法

public void flush() throws IOException

该方法的作用是将当前流对象中的缓冲数据强制输出出去。使用该方法可以实现立即输出。

c、write方法

write方法是输出流中的核心方法,该方法实现将数据写入流中。在实际写入前,需要实现对应的格式,然后依次写入到流中。写入流的顺序就是实际数据输出的顺序。

write方法总计有3个,依次是:

public abstract void write(int b) throws IOException

该方法的作用是向流的末尾写入一个字节的数据。写入的数据为参数b的最后一个字节。在实际向流中写数据时需要按照逻辑的顺序进行写入。该方法在OutputStream的子类内部进行实现。

public void write(byte[] b) throws IOException

该方法的作用是将数组b中的数据依次写入当前的流对象中。

public void write(byte[] b, int off, int len) throws IOException

该方法的作用是将数组b中从下标为off(包含)开始,后续长度为len个的数据依次写入到流对象中。

在实际写入时,还需要根据逻辑的需要设定byte数值的格式,这个根据不同的需要实现不同的格式。

 

字符输入流Reader

 

     字符输入流体系是对字节输入流体系的升级,在子类的功能上基本和字节输入流体系中的子类一一对应,但是由于字符输入流内部设计方式的不同,使得字符输入流的执行效率要比字节输入流体系高一些,在遇到类似功能的类时,可以优先选择使用字符输入流体系中的类,从而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

Reader体系中的类和InputStream体系中的类,在功能上是一致的,最大的区别就是Reader体系中的类读取数据的单位是字符(char),也就是每次最少读入一个字符(两个字节)的数据,在Reader体系中的读数据的方法都以字符作为最基本的单位。

Reader类和InputStream类中的很多方法,无论声明还是功能都是一样的,但是也增加了两个方法,依次介绍如下:

a、read方法

public int read(CharBuffer target) throws IOException

该方法的作用是将流内部的数据依次读入CharBuffer对象中,实际读入的char个数作为返回值返回。

b、ready方法

public boolean ready() throws IOException

该方法的作用是返回当前流对象是否准备完成,也就是流内部是否包含可以被读取的数据。

其它和InputStream类一样的方法可以参看上面的介绍。

字符输出流Writer

字符输出流体系是对字节输出流体系的升级,在子类的功能实现上基本上和字节输出流保持一一对应。但由于该体系中的类设计的比较晚,所以该体系中的类执行的效率要比字节输出流中对应的类效率高一些。在遇到类似功能的类时,可以优先选择使用该体系中的类进行使用,从而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

Writer体系中的类和OutputStream体系中的类,在功能上是一致的,最大的区别就是Writer体系中的类写入数据的单位是字符(char),也就是每次最少写入一个字符(两个字节)的数据,在Writer体系中的写数据的方法都以字符作为最基本的操作单位。

Writer类和OutputStream类中的很多方法,无论声明还是功能都是一样的,但是还是增加了一些方法,依次介绍如下:

a、append方法

将数据写入流的末尾。总计有3个方法,依次是:

public Writer append(char c) throws IOException

该方法的作用和write(int c)的作用完全一样,既将字符c写入流的末尾。

public Writer append(CharSequence csq) throws IOException

该方法的作用是将CharSequence对象csq写入流的末尾,在写入时会调用csq的toString方法将该对象转换为字符串,然后再将该字符串写入流的末尾。

public Writer append(CharSequence csq, int start, int end)
throws IOException

该方法的作用和上面的方法类似,只是将转换后字符串从索引值为start(包含)到索引值为end(不包含)的部分写入流中。

b、write方法

除了基本的write方法以外,在Writer类中又新增了两个,依次是:

public void write(String str) throws IOException

该方法的作用是将字符串str写入流中。写入时首先将str使用getChars方法转换成对应的char数组,然后实现依次写入流的末尾。

public void write(String str, int off, int len)
throws IOException

该方法的作用是将字符串str中索引值为off(包含)开始,后续长度为len个字符写入到流的末尾。

使用这两个方法将更方便将字符串写入流的末尾。

其它和OutputStream类一样的方法可以参看上面的介绍。

    

小结

 

     在实际使用IO类时,根据逻辑上的需要,挑选对应体系中的类进行实际的使用,从而实现程序中IO的相关功能。

熟悉了IO类的体系以后,就可以首先熟悉基本的IO类的使用,然后再按照IO类体系中相关类的使用方式逐步去了解相关的IO类的使用,从而逐步熟悉java.io包中类的使用,然后再掌握IO编程。

在实际使用时,一般都使用这4个类中对应的子类,每个子类完成相关的功能。对于这些子类,也可以根据这些类是否直接连接数据源,将这些IO类分类为:

1、实体流

指直接连接数据源的IO流类

2、装饰流

指不直接连接数据源,而是建立在其它实体流对象的基础之上。

下面IO类的使用中将分别介绍这些体系中的类。在实际使用时也应该根据流属于实体流还是装饰流进行不同的使用。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怎么使用I/O编程???

    Java.io包下有大量与I/O相关的类,它们构成了层次分明的类体系。输入流和输出流各自有一条分支,包括字节流和字符流的子类。此外,还有Filter流(过滤流),用于在已有的流基础上增加功能,如BufferedInputStream和...

    深入分析 Java I/O 的工作机制(转载)

    总的来说,Java I/O机制是一个复杂但强大的体系,涵盖了从低级的字节流到高级的NIO框架。开发者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流类型,合理利用缓冲和过滤功能,以及关注字符编码问题,才能编写出高效的I/O程序。在实际...

    一种支持I/O的核外中断执行算法

    ARTs-OS的I/O体系结构的主要特点有基于微内核构架、支持动态加载、核内/核外驱动、进程/线程模型、中断硬连接等。中断管理对I/O的支持由I/O的设计方式决定,集中体现在核内中断管理和核外中断管理。本文集中讨论核外...

    利用JDK7的NIO2.0进行I/O读写和监视

    在Java编程领域,JDK 7引入了一个重要的更新——NIO2.0,也被称为“New I/O 2.0”或“AIO”(Asynchronous I/O)。这个更新极大地提升了Java处理I/O操作的能力,特别是在文件系统交互和网络通信方面。NIO2.0主要增加...

    Java I/O详细笔记

    Java的I/O流体系结构基于一系列抽象基类,通过继承这些基类实现具体的流操作。 **3.1 InputStream类层次** - `InputStream`:所有字节输入流的基类。 - `FileInputStream`:从文件系统中的文件中获取输入。 - `...

    JAVA面试基础篇章-I/O流

    I/O流体系结构在文件操作和网络通信等场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Java的I/O流可以分为两大类:字节流和字符流。字节流以8位字节为单位进行数据传输,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文件,包括文本文件、二进制文件等。字符流则以16...

    Java输入与输出(I、O).

    在Java中,I/O操作被封装在许多类和接口中,形成了丰富的API。以下将详细介绍几个重要的类和概念。 1. **File类**: File类是Java中的核心类,位于java.io包下,用于表示文件和目录。它可以用来创建、删除、重命名...

    IO地址分配表(AT技术标准)

    在80X86处理器体系下,I/O地址分配表对于理解系统的硬件配置和设备驱动程序的编写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要理解I/O地址。在80X86架构中,CPU通过I/O端口与外部设备交换数据。这些端口都有一个唯一的16位I/O地址,...

    一本输入输出流 I/O的书

    ### 输入输出流(I/O)概览 ...综上所述,Java 中的 I/O 流体系非常强大且全面,覆盖了几乎所有常见的文件读写需求。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基础知识,初学者可以更好地掌握如何使用 Java 来处理文件和数据。

    FANUC系统I O端口说明

    ### FANUC系统I/O端口说明 #### 引言 FANUC系统作为工业自动化领域中的佼佼者,其强大的数控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种复杂的加工环境中。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利用FANUC系统的I/O(输入/输出)端口,本文将详细介绍FANUC系统...

    java i/o 开发框架mina

    Java I/O 开发框架Mina,全称是Java Inbound and Outbound Network Abstraction,是一个高性能、异步事件驱动的网络应用程序框架,主要用于简化开发基于TCP/IP和UDP/IP协议的应用,如TCP服务器、UDP服务器、FTP...

    PCI型I/O卡7230

    PCI型I/O卡7230是由ADLINK TECHNOLOGY INC生产的,属于723X系列的32通道隔离数字I/O卡。产品主要应用于大功率输出和信号输入,且具备PCI接口通讯的功能。从手册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该产品的系列包括PCI-7230、cPCI-...

    max 10通用IO用户指南

    接着,MAX 10 I/O体系结构和功能部分提供了关于MAX 10器件的I/O体系结构及功能信息。I/O标准支持详细描述了MAX 10器件所支持的标准电压和管脚配置。I/O单元、I/O Bank体系结构以及I/O Bank位置都提供了在FPGA芯片上...

    Java输入输出流及文件读写详解

    Java的I/O类体系主要位于`java.io`包中,此外还有一些新实现的I/O类位于`java.nio`等包中。本文将详细介绍`java.io`包中的类体系结构及其核心概念。 #### 流的方向与分类 ##### 1. 输入流 输入流的主要作用是从...

    CANopen I/O口设备规范DS401(英文)

    ### CANopen I/O口设备规范DS401详解 #### 一、概述 《CANopen I/O口设备规范DS401》是CANopen通信协议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旨在为通用I/O模块提供标准化的规范指导。该文档版本2.1于2002年5月17日发布,由CAN ...

    Java.I.O.2nd.Edition

    - Java I/O框架概述:书中介绍了Java I/O体系结构,包括字节流、字符流、对象流以及缓冲区的概念。 - 流的概念:流是数据传输的基础,分为输入流和输出流,分别用于读取和写入数据。书中会详细讲解如何使用...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体系英文课件:Chapter3 BasicInputOutput.pdf

    Chapter 3 of the "Basic Input/Output" course covers essential concepts related to how computer systems interact with input/output (I/O) devices. This chapter delves into different methods of accessing...

    MAX10 通用IO用户指南

    **I/O Bank体系结构和位置** I/O Bank的布局和结构设计使得MAX 10能够高效地管理电源和信号路由。每个Bank有特定的位置和引脚排列,这在设计PCB时必须考虑,以确保正确连接外部设备。 **I/O缓冲器** MAX 10的I/O...

    丹纳赫传动推出新一代 SQIO SynqNet I/O 模块

    丹纳赫传动(Danaher Motion)公司新近推出了 SQIO(SynqNet I/O)接口板,这是目前唯一可以让大批量机器制造商将复杂的高性能传动定制模拟和/或数字 I/O 硬件无缝集成到 SynqNet 网络体系结构中的 SynqNet I/O 接口...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