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eungxin
  • 浏览: 104139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北京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八大排序算法实践

阅读更多
     对于排序算法,这些年用到的也不多,基本处于拿来用的状态,一直没有花时间稍微深入了解。最近下定决心自己动手写写,加深理解。查看了不少资料,有不少分析的很到位,帮助快速理解,在此感谢!

1、概念理解及实现
package com.demo.algorithm.sort;

/**
 * 排序算法合集
 * @author sheungxin
 *
 */
public class NumberSort {
	
	/**
	 * 插入排序-直接插入排序
	 * 工作原理:构建有序序列,对于未排序的数据,在已排序序列中从后向前扫描,找到相应位置并插入
	 * 参考:http://blog.csdn.net/morewindows/article/details/6665714
	 * @param array
	 * @param asc 0:升序  1:降序
	 */
	public static void straightInsertSort(int[] array,int asc){
		int tmp,n;
		//从第二位元素开始,第一位认为已被排序
		for(int m=1;m<array.length;m++){
			tmp=array[m];
			//在已排序序列中从后向前扫描,若该元素>(<)新元素,将该新元素向后移一位
			for(n=m-1;n>=0&&(asc==1&&tmp>array[n]||asc==0&&tmp<array[n]);n--){
				array[n+1]=array[n];
			}
			//上述循环在该元素<=(>=)新元素或者扫描到首位时结束,将该元素插入在结束位置后面
			array[n+1]=tmp;
		}
		display(array);
	}

	/**
	 * 插入排序-希尔排序,实质就是分组排序,又称缩小增量排序
	 * 工作原理:先将整个待排序元素序列分割成若干个子序列(由相隔某个“增量”元素组成)分别进行直接插入排序,
	 * 		    然后依次缩减增量再进行排序,待整个序列中元素基本有序(增量足够小)时,再进行一次全元素直接插入排序。
	 * 优势:直接插入排序在元素基本有序的情况下,效率最高
	 * 参考:http://blog.csdn.net/morewindows/article/details/6668714
	 * @param array
	 * @param asc 0:升序  1:降序
	 */
	public static void shellSort(int[] array,int asc){
		int len=array.length;
		//依次缩减增量,直到增量为1
		for(int gap=len/2;gap>0;gap/=2){
			//根据步长把待排序元素分为gap组
			for(int i=0;i<gap;i++){
				//分别对每组元素进行直接插入排序,从i开始以增加gap得到一组元素
				for(int j=i+gap;j<len;j+=gap){
					int tmp=array[j];
					int k=j-gap;//上一个节点
					//在已排序序列中从后向前扫描,若该元素>(<)新元素,将该新元素向后移一位
					while(k>=0&&(asc==1&&tmp>array[k]||asc==0&&tmp<array[k])){
						array[k+gap]=array[k];
						k-=gap;//向前扫描,移到下标
					}
					//上述循环在该元素<=(>=)新元素或者扫描到首位时结束,将该元素插入在结束位置后面
					array[k+gap]=tmp;
				}
			}
		}
	    display(array);
	}
	
	/**
	 * 选择排序:简单选择排序
	 * 原理:从无序区中选择一个最小的元素之间放到有序区的最后
	 * 参考:http://blog.csdn.net/morewindows/article/details/6671824
	 * @param array
	 * @param asc 0:升序  1:降序
	 */
	public static void selectSort(int[] array,int asc){
		int tmp,ix;
		for(int i=0;i<array.length;i++){
			ix=i;//最小或最大元素的位置
			//从无序区中选择一个最小或最大的元素的位置
			for(int j=i+1;j<array.length;j++){
				if((asc==0&&array[ix]>array[j])||(asc==1&&array[ix]<array[j])){
					ix=j;
				}
			}
			//交换位置
			if(ix!=i){
				tmp=array[i];
				array[i]=array[ix];
				array[ix]=tmp;
			}
		}
		display(array);
	}
	
	/**
	 * 选择排序:堆排序
	 * 原理:二叉堆近似二叉树,父节点总是大于或等于(小于或等于)任何一个子节点
	 * 参考:http://blog.csdn.net/morewindows/article/details/6709644
	 * 	   http://blog.csdn.net/kimylrong/article/details/17150475
	 * @param array
	 * @param asc 0:升序  1:降序
	 */
	public static void heapSort(int[] array,int asc){
		//构建二叉堆,从最后一个父节点开始
		for(int i=array.length/2-1;i>=0;i--){
			buildHeap(array, array.length, i, asc);
		}
		//使用堆根节点构建有序序列
		for(int i=array.length-1;i>=1;i--){
			//依次把根节点向后交换构建有序序列
			swapArray(array, 0, i);
			//根节点交换位置后,从0,i-1重新构建堆
			buildHeap(array, i, 0, asc);
		}
		display(array);
	}
	
	/**
	 * 构建二叉堆
	 * @param array 二叉堆数组
	 * @param heapSize 二叉堆大小
	 * @param index 当前父节点位置
	 * @param asc 0:升序  1:降序
	 */
	private static void buildHeap(int[] array,int heapSize,int index,int asc){
		//比较父节点、左右叶子节点,找出最大或最小节点位置
		int left = index * 2 + 1;  
        int right = index * 2 + 2; 
		int ix=index;
		if(left<heapSize&&(asc==1&&array[index]>array[left]||asc==0&&array[index]<array[left])){
			ix=left;
		}
		if(right<heapSize&&(asc==1&&array[ix]>array[right]||asc==0&&array[ix]<array[right])){
			ix=right;
		}
		if(ix!=index){
			swapArray(array, index, ix);//交换父节点和叶子节点位置,满足最大/小堆性质
			//递归向下交换,非最下层父节点与叶子节点交换会破坏下层最大/小堆性质
			buildHeap(array, heapSize, ix, asc);
		}
	}
	
	/**
	 * 交换排序:冒泡排序
	 * 参考: http://blog.csdn.net/morewindows/article/details/6657829
	 * @param array
	 * @param asc 0:升序  1:降序
	 */
	public static void bubbleSort(int[] array,int asc){
		for(int i=0;i<array.length;i++){
			for(int j=1;j<array.length-i;j++){
				if((asc==0&&array[j-1]>array[j])||(asc==1&&array[j-1]<array[j])){
					swapArray(array, j-1, j);
				}
			}
		}
		/**有点像交换排序、直接插入排序,交换次数过多
		//从第二个元素开始依次与其左边元素进行比较
		for(int m=1;m<array.length;m++){
			//从左边最远的元素开始比较
			for(int n=0;n<m;n++){
				//满足条件交换位置
				if((asc==0&&array[m]>array[n])
						||(asc==1&&array[m]<array[n])){
					swapArray(array, m, n);
				}
			}
		}**/
		display(array);
	}
	
	/**
	 * 交换排序:快速排序,在同为O(N*logN)的几种排序算法中效率较高,经常被使用
	 * 原理:从元素序列中取一个数作为基准数,左右分别放大于或小于的元素,再对左右区间重复上述操作,直到各区间只有一个数
	 * 参考: http://blog.csdn.net/morewindows/article/details/6684558
	 * @param array
	 * @param asc 0:升序  1:降序
	 */
	public static void quickSort(int[] array,int l,int r,int asc){
		if(l<r){
			int tmp=array[l];//把第一个节点作为基准数,视为第一个空位
			int i=l;
			int j=r;
			//以基准数为标准,左右分别放大于或小于的节点
			while(i<j){
				//寻找右边小于(大于)基准数的节点位置
				while(i<j&&(asc==0&&array[j]>=tmp||asc==1&&array[j]<=tmp)){
					j--;
				}
				//把右边找到的节点放到左边的空位
				array[i]=array[j];
				
				//寻找右边大于(小于)基准数的节点位置
				while(i<j&&(asc==0&&array[i]<=tmp||asc==1&&array[i]>=tmp)){
					i++;
				}
				//把左边找到的节点放到右边的空位
				array[j]=array[i];
			}
			//把基准数放在中间节点
			array[i]=tmp;
			//对中间点左边的元素重复上述操作
			quickSort(array, l, i-1, asc);
			//对中间点右边的元素重复上述操作
			quickSort(array, i+1, r, asc);
		}
		display(array);
	}
	
	/**
	 * 归并排序: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序表合并成一个新的有序表
	 * 原理:将序列不断拆分,再反向两两合并形成有序序列
	 * 时间复杂度:O(nlogn)
	 * 参考:http://www.cnblogs.com/jingmoxukong/p/4308823.html
	 * @param array
	 * @param l 左指针
	 * @param r 右指针
	 * @param asc 0:升序  1:降序
	 */
	public static void mergeSort(int[] array,int l,int r,int asc){
		//找出中间点,左右拆分为两个序列
		int m=(l+r)/2;
		if(l<r){
			//左边序列,递归拆分直到间隔为0
			mergeSort(array, l, m, asc);
			//右边,递归拆分直到间隔为0
			mergeSort(array, m+1, r, asc);
			//左右归并
			merge(array, l, m, r, asc);
		}
		display(array);
	}
	
	/**
	 * 左右归并为有序集合
	 * @param array
	 * @param l 左指针
	 * @param m 中间指针
	 * @param r 右指针
	 */
	private static void merge(int[] array,int l,int m,int r,int asc){
		int[] tmp=new int[r-l+1];
		int i=l;//左指针
		int j=m+1;//右指针
		int k=0;
		//把较小的数先移到临时数组中
		while(i<=m&&j<=r){
			if(asc==0&&array[i]<array[j]||asc==1&&array[i]>array[j]){
				tmp[k++]=array[i++];
			}else{
				tmp[k++]=array[j++];
			}
		}
		//把左边剩余的数移到数组中
		while(i<=m){
			tmp[k++]=array[i++];
		}
		//把右边剩余的数移到数组中
		while(j<=r){
			tmp[k++]=array[j++];
		}
		//把临时数组中的数覆盖原数组,形成有序集合
		for(k=0;k<tmp.length;k++){
			array[l+k]=tmp[k];
		}
	}
	
	/**
	 * 基数/桶排序:将序列分到有限数量的桶子里,再分别排序
	 * 原理:将序列分到有限数量的桶子里,再分别排序
	 * 时间复杂度:O(nlog(r)m),r为所采用的基数,m为堆数
	 * 参考:http://www.cnblogs.com/jingmoxukong/p/4308823.html
	 * @param array
	 * @param l 左指针
	 * @param r 右指针
	 * @param asc 0:升序  1:降序
	 */
	public static void radixSort(int[] array,int digit,int asc){
		final int radix=10;//基数,阿拉伯数字0~9,视为10个桶
		int i=0;
		int j=0;
		int[] count=new int[radix];//存放各个桶存放数据的个数
		int[] tmp=new int[array.length];
		//按照从低到高位进行排序
		for(int d=1;d<=digit;d++){
			//置空各个桶的统计数据
			for(i=0;i<radix;i++){
				count[i]=0;
			}
			//根据位数d,统计各个桶存放数据的个数
			for(i=0;i<array.length;i++){
				j=array[i]/((Double)Math.pow(10, d-1)).intValue()%10;//d位上的数据
				count[j]++;
			}
			//把count[i]的值由存放的个数改变了有边界的索引
			for(i=1;i<radix;i++){
				count[i]+=count[i-1];
			}
			//将数据依次装入临时桶里,从右向左扫描
			for(i=array.length-1;i>=0;i--){
				j=array[i]/((Double)Math.pow(10, d-1)).intValue()%10;//d位上的数据
				tmp[count[j]-1]=array[i];//count[j]-1为第J个桶右边界的下标
				count[j]--;//桶j装入数据索引减1
			}
			//按照桶中数据顺序放入原数据序列中
			for(i=0;i<array.length;i++){
				if(d==digit){
					if(asc==0){
						array[i]=tmp[i];
					}else{
						array[i]=tmp[array.length-i-1];
					}
				}else{
					array[i]=tmp[i];
				}
			}
		}
		display(array);
	}
	
	/**
	 * 数组中指定位置的值交换位置
	 * @param array
	 * @param i
	 * @param j
	 */
	private static void swapArray(int[] array,int i,int j){
		array[i]=array[j]^array[i];
		array[j]=array[i]^array[j];
		array[i]=array[i]^array[j];
	}
	
	/**
	 * 输出数组
	 * @param array
	 */
	private static void display(int[] array){
		StringBuilder builder=new StringBuilder("[");
		for(int i=0;i<array.length;i++){
			builder.append(array[i]);
			if(i<array.length-1){
				builder.append(",");
			}else{
				builder.append("]");
			}
		}	
		System.out.println(builder.toString());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ay=new int[]{11,56,35,62,97,21,36,33,86,81,35};
//		straightInsertSort(array, 0);
//		shellSort(array, 0);
//		selectSort(array, 0);
//		heapSort(array, 0);
//		bubbleSort(array,0);
//		quickSort(array, 0, array.length-1, 0);
//		mergeSort(array, 0, array.length-1,1);
		radixSort(array, 3, 0);
	}

}

2、排序算法对比图

引用
http://blog.csdn.net/hguisu/article/details/7776068


3、选择排序算法准则

    影响排序的因素有很多,平均时间复杂度低的算法并不一定就是最优的。相反,有时平均时间复杂度高的算法可能更适合某些特殊情况。同时,选择算法时还得考虑它的可读性,以利于软件的维护。一般而言,需要考虑的因素有以下四点:
1)、待排序的记录数目n的大小;
2)、记录本身数据量的大小,也就是记录中除关键字外的其他信息量的大小;
3)、关键字的结构及其分布情况;
4)、对排序稳定性的要求。

设待排序元素的个数为n.
1)、当n较大,则应采用时间复杂度为O(nlog2n)的排序方法:快速排序、堆排序或归并排序序。
     a、快速排序:是目前基于比较的内部排序中被认为是最好的方法,当待排序的关键字是随机分布时,快速排序的平均时间最短;
     b、堆排序 :如果内存空间允许且要求稳定性的;
     c、归并排序:它有一定数量的数据移动,所以我们可能过与插入排序组合,先获得一定长度的序列,然后再合并,在效率上将有所提高。
2)、当n较大,内存空间允许,且要求稳定性 =》归并排序
3)、当n较小,可采用直接插入或直接选择排序。
     a、直接插入排序:当元素分布有序,直接插入排序将大大减少比较次数和移动记录的次数;
     b、直接选择排序 :元素分布有序,如果不要求稳定性,选择直接选择排序
4)、一般不使用或不直接使用传统的冒泡排序。
5)、基数排序:它是一种稳定的排序算法,但有一定的局限性:
     a、关键字可分解;
     b、记录的关键字位数较少,如果密集更好;
     c、如果是数字时,最好是无符号的,否则将增加相应的映射复杂度,可先将其正负分开排序。
引用
http://blog.csdn.net/hguisu/article/details/7776068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Java 八种排序算法比较实践

    Java 八种排序算法比较实践,实践出真知

    八种排序算法总结.docx

    本文主要总结了八种常见的排序算法:冒泡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堆排序、希尔排序、插入排序、选择排序以及基数排序。 1. **冒泡排序**: - 冒泡排序是最简单的排序算法,其原理是通过不断比较相邻元素并交换...

    排序查找算法总结

    排序查找算法总结 排序算法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种基本算法,用于对数据进行排序。在各种排序算法中,每种算法都有其特点和应用场景。...在实践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排序算法,以提高算法的效率和可读性。

    排序算法演示系统论文、源码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个基于Java2SE开发的排序算法演示系统,该系统涵盖了八种常见的排序算法,包括快速排序、冒泡排序、堆排序、直接插入排序、希尔排序、直接选择排序、归并排序以及基数排序。这些排序算法在计算机...

    算法 - 八大类算法原理与例子.docx

    以下是对八大类算法的详细解析: 一、蛮力法(Brute Force) 蛮力法是一种直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通常通过尝试所有可能的解决方案来找到最优解。虽然这种方法简单直接,但效率往往较低,尤其是在问题规模较大时。...

    Python算法从入门到实践.pptx

    这一部分从最基础的排序算法开始,介绍了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快速排序等排序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同时,还介绍了二分查找算法和分治算法等经典算法。 算法进阶篇主要介绍了更高级的算法,包括图论...

    13Note(读书笔记)-算法分析与实践作业131

    排序算法方面,他提及了二分归并排序、插入排序、选择排序和冒泡排序,这些是常见的排序方法。此外,他还接触了动态规划,如背包问题、矩阵链乘法和投资问题,以及回溯算法,如八皇后问题和图的m着色问题。 学习...

    五大算法基本思想—分治,动态规划,贪心,回溯,分支界限,算法数据结构

    例如,排序算法中的快速排序就是分治法的经典应用,通过选取一个基准元素,将数组分成小于和大于基准的两部分,然后分别对这两部分进行排序,最后将结果合并。 二、动态规划法 动态规划是分治法的一种优化,它处理...

    算法设计与分析考试大纲1

    6. **经典算法**:熟悉排序算法(如冒泡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最短路径算法(Dijkstra、Floyd)、最小生成树算法(Prim、Kruskal)、最大匹配算法(匈牙利算法)、最大流算法(Ford-Fulkerson、Edmonds-Karp...

    项目10_1751022_李翠琪1

    该项目是关于实现和比较八种不同...总结,项目10_1751022_李翠琪1是一个全面了解和比较不同排序算法的实践项目,它涵盖了从基础排序算法到高级排序策略的实现,通过实际操作让学习者深刻理解排序算法的效率和适用场景。

    详细的常用算法及其代码,ACM比赛算法

    4. **排序算法**:如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冒泡排序、Shell排序、Shaker排序、堆排序、快速排序和合并排序。这些都是常见的排序算法,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数据场景。 5. **搜寻算法**:包括循序搜寻、二分搜寻...

    各种C语言经典算法经典经典经典

    3. **排序算法**:C语言中包含多种排序算法,如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冒泡排序、希尔排序、洗牌排序、快速排序、堆排序、合并排序、基数排序等。这些算法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数据规模和场景,理解和掌握它们有助...

    五大常用算法总结 (1),算法数据结构

    这种算法模式清晰,常用于排序问题(如快速排序和归并排序)和查找问题(如二分查找)。分治算法依赖于问题能否自然地被分解,并且子问题的解可以合并。 4. **回溯算法**: 回溯算法是深度优先搜索的一种应用,它...

    上海交通大学ACM算法模板

    这部分涵盖了各种特定问题的解法,如树状数组、字典树、后缀树、线段树、并查集、二叉堆、逆序数、树状DP、欧拉路、八数码问题、高斯消元法、字符串匹配(KMP算法)、全排列和全组合、二维线段树、稳定婚姻匹配、...

    JAVA经典算法40题.pdf

    11. **排序稳定性**:了解稳定的排序算法(如插入排序、冒泡排序)和不稳定的排序算法(如快速排序、希尔排序)的区别。 12. **分治策略**:如归并排序、快速排序、大整数乘法等,将大问题分解为小问题解决。 13. ...

    五大常用算法总结,算法数据结构

    这种方法通常涉及递归,如快速排序和归并排序就是典型的分治算法应用。分治策略简化了问题的处理,但也要求问题的规模必须足够小,以便于直接求解。 4. **回溯算法**: 回溯算法通常用于解决约束满足问题,它采用...

    经典算法集合

    12. **排序算法**:包括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冒泡排序、希尔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堆排序等,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场景。 13. **搜寻算法**:如顺序搜索、二分搜索、插补搜索、费氏搜索等,帮助在数据结构中...

    啊哈算法哈磊第八章使用并查集与快速排序实现图的最小树生成-Java实现

    这份资源非常适合对数据结构有深入兴趣的学习者、算法竞赛参与者,以及致力于提升算法实践能力的软件工程师。通过本资源的学习,你不仅能够掌握并查集这一强大数据结构的精髓,更能将其灵活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

    计算机算法设计五大常用算法的分析及实例.doc

    如快速排序算法就是分治法的经典案例,通过“分区”操作将数组分为较小和较大的两部分,然后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排序。 2. 动态规划 动态规划是一种通过构建子问题并存储其解以避免重复计算的优化技术。它通常用于...

    《计算机算法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

    3. **排序与查找算法**:这是算法课程的基石,学生将学习各种排序算法(如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堆排序等)和查找算法(如顺序查找、二分查找、哈希查找等),并理解它们的效率和适用...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