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 208061 次
- 性别:
- 来自: 上海
-
文章分类
最新评论
-
悲梦天下:
楼主,有些视频到一半就没声音了,怎么破!!!
python视频教程 更新22(完) -
schi:
啊,我太傻了,都想到使用uv了,可以有更简单的方法,只要把uv ...
Get Reversed Normal Faces(获取反法线面) [原理] -
schi:
相对Pillow和PySide而言,显示图片opengl就显得 ...
display an image with pyopengl and Pillow -
schi:
我也是今天才偶然想到的,我以后可能用不着了,所有分享给有需要的 ...
Get Reversed Normal Faces(获取反法线面) [原理] -
baiyanbin:
支持楼主原创,关注楼主博客有一阵子了,国内认真认真搞技术的太少 ...
python视频教程 更新22(完)
geomShader.py是使用API编写maya材质的简单的例子,是的API也可以用来写自定义材质。
为了方便我就直接复制帮助文档里的geomShader.py内容过来,加入适当的注释,要试用的话可以直接加载devkit\plug-ins\scripted中的geomShader.py,你会在Hypershade的utility栏下的color中找到"spGeomShader"
值得注意的是添加属性的方法,和注册插件的方法的变动
在线版本
http://download.autodesk.com/us/maya/2011help/API/geom_shader_8py-example.html
为了方便我就直接复制帮助文档里的geomShader.py内容过来,加入适当的注释,要试用的话可以直接加载devkit\plug-ins\scripted中的geomShader.py,你会在Hypershade的utility栏下的color中找到"spGeomShader"
import sys import maya.OpenMaya as OpenMaya import maya.OpenMayaMPx as OpenMayaMPx # 材质的名称 kPluginNodeName = "spGeomShader" # 材质所在的位置 kPluginNodeClassify = "utility/color" # 材质节点的类型ID kPluginNodeId = OpenMaya.MTypeId(0x8700E) # 定义材质类 class geomShader(OpenMayaMPx.MPxNode): def __init__(self): OpenMayaMPx.MPxNode.__init__(self) # 节点属性 aOutColor = OpenMaya.MObject() aPoint = OpenMaya.MObject() aScale = OpenMaya.MObject() aOffset = OpenMaya.MObject() def compute(self, plug, block): if plug == geomShader.aOutColor or plug.parent() == geomShader.aOutColor: # 初始化结果变量 resultColor = OpenMaya.MFloatVector(0.0,0.0,0.0) # 获取属性的数值 point = block.inputValue( geomShader.aPoint ).asFloatVector() scale = block.inputValue( geomShader.aScale ).asFloatVector() offset = block.inputValue( geomShader.aOffset ).asFloatVector() # 计算出我们需要的结果 resultColor.x = point.x * scale.x + offset.x resultColor.y = point.y * scale.y + offset.y resultColor.x = point.z * scale.z + offset.z # 将结果赋予输出属性,并更新节点 outColorHandle = block.outputValue( geomShader.aOutColor ) outColorHandle.setMFloatVector(resultColor) outColorHandle.setClean() else: return OpenMaya.kUnknownParameter # 节点创建函数 def nodeCreator(): return OpenMayaMPx.asMPxPtr( geomShader() ) # 节点初始化函数 def nodeInitializer(): nAttr = OpenMaya.MFnNumericAttribute() try: # 给节点创建pointObj属性 geomShader.aPoint = nAttr.createPoint("pointObj", "p") nAttr.setStorable(0) nAttr.setHidden(1) # 给节点创建scale属性 geomShader.aScale = nAttr.createPoint("scale", "s") nAttr.setKeyable(1) nAttr.setStorable(1) nAttr.setReadable(1) nAttr.setWritable(1) nAttr.setDefault(1.0, 1.0, 1.0) # 给节点创建offset属性 geomShader.aOffset = nAttr.createPoint("offset", "o") nAttr.setKeyable(1) nAttr.setStorable(1) nAttr.setReadable(1) nAttr.setWritable(1) # 给节点创建outColor属性 geomShader.aOutColor = nAttr.createColor("outColor", "oc") nAttr.setStorable(0) nAttr.setHidden(0) nAttr.setReadable(1) nAttr.setWritable(0) except: sys.stderr.write("Failed to create attributes\n") raise try: # 将所创建的属性添加给节点 geomShader.addAttribute(geomShader.aPoint) geomShader.addAttribute(geomShader.aScale) geomShader.addAttribute(geomShader.aOffset) geomShader.addAttribute(geomShader.aOutColor) except: sys.stderr.write("Failed to add attributes\n") raise try: # 建立属性之间的影响关系 geomShader.attributeAffects (geomShader.aPoint, geomShader.aOutColor) geomShader.attributeAffects (geomShader.aScale, geomShader.aOutColor) geomShader.attributeAffects (geomShader.aOffset, geomShader.aOutColor) except: sys.stderr.write("Failed in setting attributeAffects\n") raise # initialize the script plug-in def initializePlugin(mobject): mplugin = OpenMayaMPx.MFnPlugin(mobject) try: mplugin.registerNode( kPluginNodeName, kPluginNodeId, nodeCreator, nodeInitializer, OpenMayaMPx.MPxNode.kDependNode, kPluginNodeClassify ) except: sys.stderr.write( "Failed to register node: %s" % kPluginNodeName ) raise # uninitialize the script plug-in def uninitializePlugin(mobject): mplugin = OpenMayaMPx.MFnPlugin(mobject) try: mplugin.deregisterNode( kPluginNodeId ) except: sys.stderr.write( "Failed to deregister node: %s" % kPluginNodeName ) raise
值得注意的是添加属性的方法,和注册插件的方法的变动
在线版本
http://download.autodesk.com/us/maya/2011help/API/geom_shader_8py-example.html
发表评论
-
uv重叠(uv overlap)
2014-06-28 22:28 5429两年多前我需要解决uv重叠的问题,当时觉得是一个挺有挑 ... -
GPU, Python and Maya
2013-06-27 17:32 3187Here an example how to use pyop ... -
sierpinski triangle 2d maya plug-in(with python API 2.0)
2012-11-07 16:55 2388因为python API 2.0可用的类很少,OpenMaya ... -
sierpinski triangle 2d in maya(with python API 2.0)
2012-10-22 20:41 2056在国庆前我刚好完成手上的工作,有两三天的空闲,于是就去 ... -
mel,cmds,python API哪个更快?
2012-09-13 14:37 3981昨天偶然的跟同事谈论 ... -
Maya Python API 2.0 - MGlobal
2012-08-31 18:07 2337MGlobal是一个静态类,提供通用的API涵数. 包括获取m ... -
Maya Python API 2.0 - MSelectionList
2012-07-09 14:03 2564从Maya2012开始我们迎来了新的Python API, ... -
createDynamicCache v0.1
2011-01-09 13:57 1717createDynamicCache是我的第二个maya ... -
run time dynamic node
2010-09-14 23:51 1100大概一个月前我就写好了,但一直没时间整理,这个节点和我以前写的 ... -
scanDagCmd
2010-09-14 21:09 1661scanDag命令以depth first(深度优先)或bre ... -
Helix2Cmd
2010-08-28 16:39 1428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之前的helixCmd,这个helix2C ... -
迭代所选的组件(component)
2010-04-26 21:36 1747我们已经知道如何对物体进行选择,但如果对象是compone ... -
API中的选择操作
2010-04-25 18:06 1719我们已经知道如何使用API获取当前所选物体,但单是获取当前 ... -
使用API获取当前所选物体
2010-03-03 20:28 1952获取当前所选物体,是在编写工具时经常用到的,我们来看看API和 ... -
circleNode.py
2009-11-23 21:12 1815自定义节点 使用方法 在脚本编辑器中的python面板执行c ... -
basicObjectSet.py
2009-11-18 20:14 1214这是一个自定义节点和命令都同时存在的一个例子。 basi ... -
animCubeNode.py
2009-11-13 22:54 1459一个节点例子。该节点有一个time输入属性用来连接时间或设置关 ... -
zoomCameraCmd
2009-11-08 14:57 1110helixCmd是一个带命令参数的命令,但执行之后是无法撤销的 ... -
sineNode.py
2009-10-29 21:03 1268前面的helloWorldCmd.py和helixCmd.py ... -
helixCmd.py
2009-10-25 22:13 2084之前的helloWorldCmd.py只是 ...
相关推荐
osgEarth 的 121 个案例详解 osgEarth 的 121 个案例详解 ...........................................................................................................1 1. aeqd.earth...........................
给新学习OpenGL shader的同学写的一系列demo(原创) 第0课 开发环境setup 第1课 triangle:用...第4课 GeomShader:简单的geometry shader 第5课 GLSLGpuShallowWater:GPGPU(GPU通用计算)实现水面波纹模拟和绘制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LTspice进行LDO(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电源电路的仿真。首先讲解了如何导入LDO模型并配置仿真环境,接着深入探讨了瞬态分析、相位裕度、电源抑制比(PSRR)等关键仿真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文中提供了多个实用的操作技巧,如通过调整补偿电容优化相位裕度,以及使用.step param命令批量测试不同参数的影响。此外,还分享了一些常见的仿真误区及其解决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LDO的设计与调试。 适合人群:电子工程专业学生、电源电路设计初学者、希望深入了解LDO特性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通过仿真工具提高LDO设计技能的人群。主要目标是掌握LDO的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LTspice进行各种类型的仿真分析,从而优化电路设计,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提供详细的仿真步骤和技术细节,还附带了作者的实际经验和常见问题解决方案,使读者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改进自己的设计思路。
渝安集团员工职业发展通道设计方案.ppt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新能源电动汽车中VCU(整车控制器)和BMS(电池管理系统)的HIL(硬件在环)仿真技术。首先阐述了整车建模的基础,包括电池、电机等关键部件的建模要点。接着分别解析了驾驶员模块、仪表模块、BCU整车控制器模块、MCU电机模块、TCU变速箱模块、BMS电池管理模块等多个子模块的功能和实现方式。最后强调了HIL仿真在电动汽车控制系统测试和优化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在降低成本和风险方面的作用。 适合人群:从事新能源汽车研发的技术人员,尤其是专注于VCU和BMS领域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深入了解电动汽车控制系统仿真技术的研发团队,在产品开发初期进行系统测试和优化,确保各子系统间的协同工作正常。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大量代码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践相关概念和技术细节。此外,还分享了一些实际项目中的经验和教训,如故障注入测试的具体应用场景等。
如何应对一线人员春节后的离职潮
线性代数
离职面谈表.xls
聚宽对接qmt大礼包,配备需要的全部软件:python3.9版本,qmt模拟安装包,pycharm安装包,talib包
试用期转正表.xls
招聘数据分析.xls
如何让新员工快速融入团队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并离网逆变器的两种主要控制策略——PQ控制和V/f控制,以及无功能量发生器(SVG)和有源电力滤波器(APF)的仿真模型。对于PQ控制,文章展示了如何将功率指令转化为电流指令,并强调了电网电压定向和限幅处理的重要性。V/f控制则用于离网模式,通过调节电压和频率来维持系统的稳定。SVG主要用于无功补偿,通过实时计算无功需求进行补偿。APF则专注于谐波检测和消除,利用自适应滤波器提高效率。此外,文中还提供了多个实用的小技巧,如仿真步长设置、模式切换时的前馈补偿等。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电子仿真研究的技术人员,尤其是对逆变器控制策略感兴趣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深入理解和实现逆变器控制策略的研究项目,帮助工程师优化仿真模型,提升系统性能,确保仿真结果的准确性。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提供了详细的代码片段,还分享了许多实践经验,有助于读者避免常见错误,提高仿真成功率。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Carsim与Simulink进行联合仿真,通过线性二自由度模型和卡尔曼滤波(KF)来估计车辆的质心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首先搭建了联合仿真框架,Carsim提供车辆状态量,Simulink负责算法处理。文中展示了线性二自由度模型的状态方程及其参数设定,并深入探讨了KF的两种实现方式:S函数编程和Simulink内置模块。对于S函数实现,着重讲解了状态转移矩阵的动态更新以及噪声矩阵Q的调整策略,确保模型能够适应车速变化。而对于内置模块,则指出了其在灵活性方面的不足之处。此外,还讨论了联合仿真的配置要点,如数据接口同步、采样时间和信号处理等问题。 适合人群:从事车辆动力学研究、控制理论应用、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精确估计车辆质心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的研究和开发项目,特别是在涉及ESP等主动安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目标是提高估计精度,增强系统的鲁棒性和响应速度。 其他说明:文章提供了详细的代码片段和实践经验分享,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施相关技术。建议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KF实现方式,并注意处理各种边界条件和异常情况。
档案管理[03]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风电与储能联合调频系统的原理及其优化方法。首先解释了风电输出功率的波动性和对电网频率的影响,提出储能系统作为解决方案。文中展示了如何用Python生成风速数据并构建调频控制系统,重点讨论了PID控制器的设计以及SOC(荷电状态)管理策略。此外,还探讨了调频控制逻辑、硬件在环测试、风电功率预测模型(如LSTM)、调频效果验证方法及储能系统的物理限制等问题。最后强调了模型验证的重要性,提出了异常数据注入测试的方法。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系统自动化、新能源发电及储能技术研发的专业人士,尤其是有一定编程基础的研究人员和技术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理解和实施风电与储能联合调频项目的团队。主要目标是提高电网稳定性,减少风电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延长储能系统的使用寿命。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大量实用的Python代码示例,涵盖了从数据生成到控制逻辑实现再到模型验证的全过程。对于希望深入理解风储调频系统的工作机制和技术挑战的人来说,是一份非常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HCIA-Storage V4.5 培训教材 合集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西门子S7-1200系列PLC和博途V15软件平台构建的小车自动往返控制系统。首先进行硬件组态,选择合适的CPU并配置输入输出点位,确保限位开关和急停按钮的有效接入。接着编写梯形图逻辑,实现小车在AB两点间的精确控制,采用定时器互锁机制避免电机损坏。然后设计触摸屏界面,通过WinCC创建动画效果展示小车运动状态,并设置按钮操作实现手动与自动模式切换。最后进行联合仿真实验,解决常见错误如变量地址配置不当等问题,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适合人群: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PLC编程和HMI设计有一定基础的学习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掌握PLC控制系统设计全流程的专业人士,帮助他们理解如何整合硬件组态、梯形图编程以及HMI开发,最终完成一个完整的自动化工程项目。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详细的调试经验和技巧,附带74分钟的操作录像资料,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践相关知识点。
公司员工关怀工作清单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ANSYS/LS-DYNA进行多孔延时起爆和重复起爆的仿真。首先强调了起爆点的时间线控制和材料参数设置的重要性,如使用*INITIAL_DETONATION关键字设定起爆时间和坐标,以及配置JWL方程等材料属性。接着讨论了重复起爆的具体实现方式,包括使用*CONTROL_TERMINATION配合重启动功能,确保起爆点的正确复用。此外,文章还提供了调试技巧,如检查起爆同步性和优化时间步控制,以确保仿真的准确性。最后,分享了一些实际应用中的经验和常见错误,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复杂的技术。 适合人群:从事爆炸力学研究和爆破工程设计的专业人士,尤其是有一定ANSYS/LS-DYNA使用经验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精确控制多个起爆点时间延迟和多次起爆的应用场合,如矿山开采、隧道挖掘等领域的爆破作业仿真。目标是提高爆破效率,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其他说明:文中提到的许多技术细节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建议从简单的单孔起爆开始练习,逐步掌握复杂的多孔延时和重复起爆技术。同时,保持良好的注释习惯有助于追踪参数修改历史,便于后续调试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