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 1761061 次
- 性别:
- 来自: 大连
-
博客专栏
-
-
Spring数据库访问系列...
浏览量:174024
-
-
Android学习笔记
浏览量:368796
-
-
iBatis开发详解
浏览量:189626
-
-
Objective-C学习...
浏览量:100298
最新评论
-
iLidy:
引用[/c
Hibernate持久化对象的生命周期详解 -
fengzigogo:
您好,有这个项目架构的源码下载地址吗?
一种Java Web应用开发框架的构建(基于Struts2+Spring+FreeMarker)之一 -
spring_springmvc:
可以参考最新的文档:如何在eclipse jee中检出项目并转 ...
用Maven构建Java Web开发环境(Jetty容器)之二 -
springdata_springmvc:
spring mvc demo教程源代码下载,地址:http: ...
Spring 3之MVC & Security简单整合开发(二) -
赵庆辉:
看帖回复是美德,楼主讲的很清晰明了,看了豁然开朗.
Java String对象的经典问题(new String())
数据库中的主键能够唯一识别一条记录,它可以是一个字段也可以是多个字段的组合。主键的主要作用是标识表中的一条记录,还有和其他表中的数据进行关联。数据库中的主键类型必须符合唯一性约束和非空约束。作为附加属性,主键应该尽可能简洁,不要包含过多属性。根据这个原则,主键可以分为自然主键和代理主键。
自然主键是数据表中有逻辑含义的字段,比如身份证号来唯一确定一条个人记录。也可以通过学号和课程号来唯一确定成绩。使用自然主键时如果业务发生变化则对数据库调整是极其麻烦的,所以数据库设计使用代理主键是非常好的选择。代理主键是一个和业务无关的流水号,一般采用数据库中自动增长的机制自动生成。例如Oracle数据库使用序列,MySQL和SQL Server有自动增长(auto increment)类型,该字段类型一般为Integer,名称设置为ID或XXID。下面来看看Hibernate中的主键生成策略,实验都以Oracle为主,MySQL为辅来说明。
第一种是increment策略,Hibernate配置如下:
运行结果如下:
可以看出,Hibernate是从数据库中先找出已经存在的最大主键数值,然后加1后作为新纪录的主键再执行插入语句。这种策略不适合非独享数据库或者分布式的Hibernate应用,否则就很难保证主键值的唯一了。
第二种是identity策略,Hibernate中配置如下:
这种策略在Oracle中无法使用,因为这种策略是针对数据库中字段自动增长类型。改在MySQL中测试,得到如下结果:
多次运行程序,在数据库中查看,可以看到主键是自动进行递增的。
第三种是sequence策略,Hibernate中配置如下:
使用序列策略是,需要现在数据库中创建一条序列,运行程序,得到如下结果:
可以看出Hibernate先从序列中得到下一个数值,然后执行插入操作。
第四种是hilo策略,这是Hibernate采用一种称为“高/低位”(hi/lo)的算法产生标识符属性值,该算法采用一个高位值和一个低位值进行运算,结果作为标识符属性的值。使用该策略时,需要在数据库中建立一个表和其中一个字段,名称可以自定。其中的字段值作为高位值的来源。在Hibernate中配置如下:
可以见名知意,我使用的表名是HIBERNATE_KEY,字段名是NEXT_HIVALUE,然后给该字段设置一个值,作为高位。低位Hibernate有自己的管理机制可不用创建,也可以给出在配置文件中用<param name="max_lo">1</param>的形式给出即可,一般使用情况下使用1更好。该算法是每次按max_lo数值递增。Hibernate的执行结果还是一条语句,如下:
执行后高位自动加1,然后到数据库中就可以查看生成的主键数值。该策略与底层的数据库无关,只要保证高位降低,那么生成的主键值是唯一的,并且可跨数据库使用。
第五种是seqhilo策略,基于hilo策略,这种方式的标识符属性生成时指定一个序列作为高位值,那么在Hibernate中的配置如下:
执行插入后,Hibernate首先取出序列的下一个值作为高位值,然后计算一个ID出来进行操作,得到如下结果:
第六种是uuid策略,这种策略是使用128位的UUID算法来生成字符串类型标识符属性,这种算法使用IP地址,JVM的启动时间(精确到1/4秒),系统时间和一个计数器(在当前JVM中唯一)这些数值经过计算得到一个标识符属性的值,产生的值是32位长度的字符串,则使用前需要将数据库字段调整到varchar2(32),持久化类的ID属性改为String进行测试。Hibernate中配置如下,注意字段信息的修改:
执行后Hibernate的结果还是一条插入语句,这里不再复制了,我们看看数据库中的结果吧,如下图,就得到了32位的主键值了。
在做文件下载时,用这种策略生成的主键就可以作为下载链接,而不用在人为去制作链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第七种是guid策略,Hibernate中配置如下:
这个在Oracle中是用了sys_guid()函数生成的值,而在MySQL中使用uuid()函数生成值,这个值要设置成varchar2/varchar类型,区别在于Oracle中是32位长度,而MySQL原生是36位(有4个-隔开)。运行程序得到如下结果:(Oracle环境下)
(MySQL环境下)
第八种是native策略,native字面意思是“本地的”,那么对于数据库,Hibernate该如何选择呢?Hibernate根据所使用的数据库支持能力从identity,sequence或者hilo策略中选择一种,Hibernate中配置很简单:
在Oracle下,Oracle先创建一个序列,使用默认名(数据库名_SEQUENCE),然后执行插入操作,而在MySQL下则使用identity策略,使用了自动增长的字段。Oracle中测试结果如下:
第九种是assigned策略,这种方式也是Hibernate中<generator>没有配置标识符属性生成策略时默认使用的方式。但使用这种策略时需要我们自定义标识符属性的值,也就是我们人为设置标识符属性的值,这就需要在程序中显式为标识符属性(ID)赋值。配置方式如下:
第十种是foreign策略,这种方式是通过关联的持久化对象为当前的持久化对象设置标识符属性,当他们是一对一关联时,一个持久化类的主键值可以参考关联持久化类的标识符属性值。我们做一个完整的实例来看。(使用Hibernate为我们自动创建表)
hibernate.cfg.xml
User持久化类和映射文件:
Profile持久化类和映射文件如下:
注意二者<one-to-one>配置时的属性是不同的,因为主动的一方是User,被动的一方是Profile,才会要求一个配置cascade,cascade为all表示表示主动一方无论执行任何操作,其关联对象执行同样的操作。一个配置constrained,constrained为true表示约束Profile对象的标识符属性必须与User对象的标识符属性相同。测试类如下:
执行程序,我们得到如下结果:
我们为User对象设置的标识符属性生成策略是native,则在Oracle数据库中使用序列生成。为Profie对象设置的标识符属性生成策略是foreign,它就按照主体对象的标识符属性获取。其实这种一对一关系完全可以合并到一个表中,只是为了说明,分开来演示例子而已。而实际情况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主要在业务层面考虑而不是具体的技术实现。
最后来说一下标识符属性生成策略的选择方式。应用不需要分布式时,在数据库支持的sequence,identity,hilo,seqhilo和uuid中选择比较好。而分布式数据库应用中uuid是最佳选择。若是改造遗留系统,那么使用assigned是最合适的了。
欢迎交流,希望对使用者有用。
我认为主键策略和业务是直接相关的。也是和所用的DBMS有关。比如Oracle一般使用SEQ,MySQL和SQL Server喜欢用Identity,当然并不绝对。
那么在使用第三类时,如果是Oracle的序列,可以先select seq.netval from dual,这样的话拿到一个值,做插入和后续处理都可以使用这个值,也就是主键。
使用identity时,也是可以获取到数据库生成的主键值,Spring的KeyHolder就很容易做到,请参考相关介绍。
有问题,可以继续交流。
看了你的文章,我发表在bbs上发起了关于主键id的议论,希望可以看一下。
http://www.iteye.com/topic/1121025
我认为主键策略和业务是直接相关的。也是和所用的DBMS有关。比如Oracle一般使用SEQ,MySQL和SQL Server喜欢用Identity,当然并不绝对。
那么在使用第三类时,如果是Oracle的序列,可以先select seq.netval from dual,这样的话拿到一个值,做插入和后续处理都可以使用这个值,也就是主键。
使用identity时,也是可以获取到数据库生成的主键值,Spring的KeyHolder就很容易做到,请参考相关介绍。
有问题,可以继续交流。
自然主键是数据表中有逻辑含义的字段,比如身份证号来唯一确定一条个人记录。也可以通过学号和课程号来唯一确定成绩。使用自然主键时如果业务发生变化则对数据库调整是极其麻烦的,所以数据库设计使用代理主键是非常好的选择。代理主键是一个和业务无关的流水号,一般采用数据库中自动增长的机制自动生成。例如Oracle数据库使用序列,MySQL和SQL Server有自动增长(auto increment)类型,该字段类型一般为Integer,名称设置为ID或XXID。下面来看看Hibernate中的主键生成策略,实验都以Oracle为主,MySQL为辅来说明。
第一种是increment策略,Hibernate配置如下:
<id name="id" column="ID" type="java.lang.Integer" length="10"> <generator class="increment"></generator> </id>
运行结果如下:
Hibernate: select max(ID) from USERS Hibernate: insert into USERS (NAME, PHONE, DEPARTMENT, CITY, HIRE_TIME, ID) values(?, ?, ?, ?, ?, ?)
可以看出,Hibernate是从数据库中先找出已经存在的最大主键数值,然后加1后作为新纪录的主键再执行插入语句。这种策略不适合非独享数据库或者分布式的Hibernate应用,否则就很难保证主键值的唯一了。
第二种是identity策略,Hibernate中配置如下:
<id name="id" column="ID" type="java.lang.Integer" length="10"> <generator class="identity"></generator> </id>
这种策略在Oracle中无法使用,因为这种策略是针对数据库中字段自动增长类型。改在MySQL中测试,得到如下结果:
Hibernate: insert into USERS (NAME, PHONE, DEPARTMENT, CITY, HIRE_TIME) values(?, ?, ?, ?, ?)
多次运行程序,在数据库中查看,可以看到主键是自动进行递增的。
第三种是sequence策略,Hibernate中配置如下:
<generator class="sequence"> <param name="sequence">SEQ_HIBERNATE_USERS</param> </generator>
使用序列策略是,需要现在数据库中创建一条序列,运行程序,得到如下结果:
Hibernate: select SEQ_HIBERNATE_USERS.nextval from dual Hibernate: insert into USERS (NAME, PHONE, DEPARTMENT, CITY, HIRE_TIME, ID) values (?, ?, ?, ?, ?, ?)
可以看出Hibernate先从序列中得到下一个数值,然后执行插入操作。
第四种是hilo策略,这是Hibernate采用一种称为“高/低位”(hi/lo)的算法产生标识符属性值,该算法采用一个高位值和一个低位值进行运算,结果作为标识符属性的值。使用该策略时,需要在数据库中建立一个表和其中一个字段,名称可以自定。其中的字段值作为高位值的来源。在Hibernate中配置如下:
<generator class="hilo"> <param name="table">HIBERNATE_KEY</param> <param name="column">NEXT_HIVALUE</param> </generator>
可以见名知意,我使用的表名是HIBERNATE_KEY,字段名是NEXT_HIVALUE,然后给该字段设置一个值,作为高位。低位Hibernate有自己的管理机制可不用创建,也可以给出在配置文件中用<param name="max_lo">1</param>的形式给出即可,一般使用情况下使用1更好。该算法是每次按max_lo数值递增。Hibernate的执行结果还是一条语句,如下:
Hibernate: insert into USERS (NAME, PHONE, DEPARTMENT, CITY, HIRE_TIME, ID) values (?, ?, ?, ?, ?, ?)
执行后高位自动加1,然后到数据库中就可以查看生成的主键数值。该策略与底层的数据库无关,只要保证高位降低,那么生成的主键值是唯一的,并且可跨数据库使用。
第五种是seqhilo策略,基于hilo策略,这种方式的标识符属性生成时指定一个序列作为高位值,那么在Hibernate中的配置如下:
<generator class="seqhilo"> <param name="sequence">SEQ_HIBERNATE_USERS</param> </generator>
执行插入后,Hibernate首先取出序列的下一个值作为高位值,然后计算一个ID出来进行操作,得到如下结果:
Hibernate: select SEQ_HIBERNATE_USERS.nextval from dual Hibernate: insert into USERS (NAME, PHONE, DEPARTMENT, CITY, HIRE_TIME, ID) values (?, ?, ?, ?, ?, ?)
第六种是uuid策略,这种策略是使用128位的UUID算法来生成字符串类型标识符属性,这种算法使用IP地址,JVM的启动时间(精确到1/4秒),系统时间和一个计数器(在当前JVM中唯一)这些数值经过计算得到一个标识符属性的值,产生的值是32位长度的字符串,则使用前需要将数据库字段调整到varchar2(32),持久化类的ID属性改为String进行测试。Hibernate中配置如下,注意字段信息的修改:
<id name="id" column="ID" type="java.lang.String" length="32"> <generator class="uuid"> </generator> </id>
执行后Hibernate的结果还是一条插入语句,这里不再复制了,我们看看数据库中的结果吧,如下图,就得到了32位的主键值了。

在做文件下载时,用这种策略生成的主键就可以作为下载链接,而不用在人为去制作链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第七种是guid策略,Hibernate中配置如下:
<generator class="guid"></generator>
这个在Oracle中是用了sys_guid()函数生成的值,而在MySQL中使用uuid()函数生成值,这个值要设置成varchar2/varchar类型,区别在于Oracle中是32位长度,而MySQL原生是36位(有4个-隔开)。运行程序得到如下结果:(Oracle环境下)
Hibernate: select rawtohex(sys_guid()) from dual Hibernate: insert into USERS (NAME, PHONE, DEPARTMENT, CITY, HIRE_TIME, ID) values (?, ?, ?, ?, ?, ?)
(MySQL环境下)
Hibernate: select uuid() Hibernate: insert into USERS (NAME, PHONE, DEPARTMENT, CITY, HIRE_TIME, ID) values (?, ?, ?, ?, ?, ?)
第八种是native策略,native字面意思是“本地的”,那么对于数据库,Hibernate该如何选择呢?Hibernate根据所使用的数据库支持能力从identity,sequence或者hilo策略中选择一种,Hibernate中配置很简单:
<generator class="native"></generator>
在Oracle下,Oracle先创建一个序列,使用默认名(数据库名_SEQUENCE),然后执行插入操作,而在MySQL下则使用identity策略,使用了自动增长的字段。Oracle中测试结果如下:
Hibernate: select hibernate_sequence.nextval from dual Hibernate: insert into USERS (NAME, PHONE, DEPARTMENT, CITY, HIRE_TIME, ID) values (?, ?, ?, ?, ?, ?)
第九种是assigned策略,这种方式也是Hibernate中<generator>没有配置标识符属性生成策略时默认使用的方式。但使用这种策略时需要我们自定义标识符属性的值,也就是我们人为设置标识符属性的值,这就需要在程序中显式为标识符属性(ID)赋值。配置方式如下:
<generator class="assigned"></generator>
第十种是foreign策略,这种方式是通过关联的持久化对象为当前的持久化对象设置标识符属性,当他们是一对一关联时,一个持久化类的主键值可以参考关联持久化类的标识符属性值。我们做一个完整的实例来看。(使用Hibernate为我们自动创建表)
hibernate.cfg.xml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DOCTYPE hibernate-configuration PUBLIC "-//Hibernate/Hibernate Configuration DTD 3.0//EN" "http://hibernate.sourceforge.net/hibernate-configuration-3.0.dtd"> <hibernate-configuration> <session-factory> <property name="connection.driver_class">oracle.jdbc.driver.OracleDriver</property> <property name="connection.url">jdbc:oracle:thin:@localhost:1521:orcl</property> <property name="hibernate.connection.username">hibernate</property> <property name="hibernate.connection.password">hibernate</property> <property name="hibernate.dialect">org.hibernate.dialect.OracleDialect</property> <property name="current_session_context_class">thread</property> <property name="hbm2ddl.auto">create</property> <property name="show_sql">true</property> <property name="format_sql">false</property> <mapping resource="demo/domain/User.hbm.xml" /> <mapping resource="demo/domain/Profile.hbm.xml" /> </session-factory> </hibernate-configuration>
User持久化类和映射文件:
package demo.domain; public class User implements java.io.Serializable { private Integer id;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String password; private Profile profile; public User() { } // get和set方法 public Integer getId() { return id; } public void setId(Integer id) { this.id = id;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String getPassword() { return password; } public void setPassword(String password) { this.password = password; } public Profile getProfile() { return profile; } public void setProfile(Profile profile) { this.profile = profile; } }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DOCTYPE hibernate-mapping PUBLIC "-//Hibernate/Hibernate Mapping DTD 3.0//EN" "http://hibernate.sourceforge.net/hibernate-mapping-3.0.dtd"> <hibernate-mapping> <class name="demo.domain.User" table="USERS"> <id name="id" column="ID" type="java.lang.Integer" length="10"> <generator class="native"> </generator> </id> <property name="name" column="NAME" type="java.lang.String" length="20" not-null="true" /> <property name="password" column="PASSWORD" type="java.lang.String" length="32" /> <one-to-one name="profile" class="demo.domain.Profile" outer-join="true" cascade="all" /> </class> </hibernate-mapping>
Profile持久化类和映射文件如下:
package demo.domain; public class Profile implements java.io.Serializable { private Integer id; private String info; private User user; public Profile() { } public Integer getId() { return id; } public void setId(Integer id) { this.id = id; } public String getInfo() { return info; } public void setInfo(String info) { this.info = info; } public User getUser() { return user; } public void setUser(User user) { this.user = user; } }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DOCTYPE hibernate-mapping PUBLIC "-//Hibernate/Hibernate Mapping DTD 3.0//EN" "http://hibernate.sourceforge.net/hibernate-mapping-3.0.dtd"> <hibernate-mapping> <class name="demo.domain.Profile" table="PROFILES"> <id name="id" column="ID" type="java.lang.Integer" length="10"> <generator class="foreign"> <param name="property">user</param> </generator> </id> <property name="info" column="INFO" type="java.lang.String" length="200" not-null="true" /> <one-to-one name="user" class="demo.domain.User" constrained="true" /> </class> </hibernate-mapping>
注意二者<one-to-one>配置时的属性是不同的,因为主动的一方是User,被动的一方是Profile,才会要求一个配置cascade,cascade为all表示表示主动一方无论执行任何操作,其关联对象执行同样的操作。一个配置constrained,constrained为true表示约束Profile对象的标识符属性必须与User对象的标识符属性相同。测试类如下:
package demo; import org.hibernate.*; import org.hibernate.cfg.Configuration; import demo.domain.*;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nfiguration config = new Configuration(); config.configure(); SessionFactory sessionFactory = config.buildSessionFactory(); Session session = sessionFactory.getCurrentSession(); Transaction tx = session.beginTransaction(); User user = new User(); user.setName("Tom"); user.setPassword("123456"); Profile profile = new Profile(); profile.setInfo("Information"); //双向关联 user.setProfile(profile); profile.setUser(user); session.save(user); tx.commit(); } }
执行程序,我们得到如下结果:
Hibernate: select hibernate_sequence.nextval from dual Hibernate: insert into USERS (NAME, PASSWORD, ID) values (?, ?, ?) Hibernate: insert into PROFILES (INFO, ID) values (?, ?)
我们为User对象设置的标识符属性生成策略是native,则在Oracle数据库中使用序列生成。为Profie对象设置的标识符属性生成策略是foreign,它就按照主体对象的标识符属性获取。其实这种一对一关系完全可以合并到一个表中,只是为了说明,分开来演示例子而已。而实际情况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主要在业务层面考虑而不是具体的技术实现。
最后来说一下标识符属性生成策略的选择方式。应用不需要分布式时,在数据库支持的sequence,identity,hilo,seqhilo和uuid中选择比较好。而分布式数据库应用中uuid是最佳选择。若是改造遗留系统,那么使用assigned是最合适的了。
欢迎交流,希望对使用者有用。
评论
4 楼
gudong2945
2012-03-01
sarin 写道
gudong2945 写道
文章很全面,说明楼主都是一个一个测试过的。严谨的精神令人敬佩!
有个问题需要和楼主交流一下。
hibernate虽然提供了如此多的主键生成策略,可以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assigned,也就是说,hibernate不管理你的主键了,你自己搞,冲突了数据库就报错。
第二类:hibernate生成的主键,如uuid,它在生成主键时,不需要与数据库交换,
第三类:数据库生成,如sequence。
我目前的系统是使用assigned,然后我自己管理这个主键生成。
例如:我要新建一个对象,然后转向到我的edit.jsp页面。jstl表达式判断是否有id,如果有method=update(跟新)否则method=save,并且在jsp页面生成id,填写业务数据,然后提交保存。
这样我避免了与数据库的访问。
如果使用第三类主键生成策略
就会出现
1、无法通过id来判断是新建还是修改
2、部分js依赖于新建对象的id,如文件上传
不知道你的系统是如何处理的。
有个问题需要和楼主交流一下。
hibernate虽然提供了如此多的主键生成策略,可以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assigned,也就是说,hibernate不管理你的主键了,你自己搞,冲突了数据库就报错。
第二类:hibernate生成的主键,如uuid,它在生成主键时,不需要与数据库交换,
第三类:数据库生成,如sequence。
我目前的系统是使用assigned,然后我自己管理这个主键生成。
例如:我要新建一个对象,然后转向到我的edit.jsp页面。jstl表达式判断是否有id,如果有method=update(跟新)否则method=save,并且在jsp页面生成id,填写业务数据,然后提交保存。
这样我避免了与数据库的访问。
如果使用第三类主键生成策略
就会出现
1、无法通过id来判断是新建还是修改
2、部分js依赖于新建对象的id,如文件上传
不知道你的系统是如何处理的。
我认为主键策略和业务是直接相关的。也是和所用的DBMS有关。比如Oracle一般使用SEQ,MySQL和SQL Server喜欢用Identity,当然并不绝对。
那么在使用第三类时,如果是Oracle的序列,可以先select seq.netval from dual,这样的话拿到一个值,做插入和后续处理都可以使用这个值,也就是主键。
使用identity时,也是可以获取到数据库生成的主键值,Spring的KeyHolder就很容易做到,请参考相关介绍。
有问题,可以继续交流。
看了你的文章,我发表在bbs上发起了关于主键id的议论,希望可以看一下。
http://www.iteye.com/topic/1121025
3 楼
sarin
2012-02-27
gudong2945 写道
文章很全面,说明楼主都是一个一个测试过的。严谨的精神令人敬佩!
有个问题需要和楼主交流一下。
hibernate虽然提供了如此多的主键生成策略,可以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assigned,也就是说,hibernate不管理你的主键了,你自己搞,冲突了数据库就报错。
第二类:hibernate生成的主键,如uuid,它在生成主键时,不需要与数据库交换,
第三类:数据库生成,如sequence。
我目前的系统是使用assigned,然后我自己管理这个主键生成。
例如:我要新建一个对象,然后转向到我的edit.jsp页面。jstl表达式判断是否有id,如果有method=update(跟新)否则method=save,并且在jsp页面生成id,填写业务数据,然后提交保存。
这样我避免了与数据库的访问。
如果使用第三类主键生成策略
就会出现
1、无法通过id来判断是新建还是修改
2、部分js依赖于新建对象的id,如文件上传
不知道你的系统是如何处理的。
有个问题需要和楼主交流一下。
hibernate虽然提供了如此多的主键生成策略,可以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assigned,也就是说,hibernate不管理你的主键了,你自己搞,冲突了数据库就报错。
第二类:hibernate生成的主键,如uuid,它在生成主键时,不需要与数据库交换,
第三类:数据库生成,如sequence。
我目前的系统是使用assigned,然后我自己管理这个主键生成。
例如:我要新建一个对象,然后转向到我的edit.jsp页面。jstl表达式判断是否有id,如果有method=update(跟新)否则method=save,并且在jsp页面生成id,填写业务数据,然后提交保存。
这样我避免了与数据库的访问。
如果使用第三类主键生成策略
就会出现
1、无法通过id来判断是新建还是修改
2、部分js依赖于新建对象的id,如文件上传
不知道你的系统是如何处理的。
我认为主键策略和业务是直接相关的。也是和所用的DBMS有关。比如Oracle一般使用SEQ,MySQL和SQL Server喜欢用Identity,当然并不绝对。
那么在使用第三类时,如果是Oracle的序列,可以先select seq.netval from dual,这样的话拿到一个值,做插入和后续处理都可以使用这个值,也就是主键。
使用identity时,也是可以获取到数据库生成的主键值,Spring的KeyHolder就很容易做到,请参考相关介绍。
有问题,可以继续交流。
2 楼
gudong2945
2012-02-27
文章很全面,说明楼主都是一个一个测试过的。严谨的精神令人敬佩!
有个问题需要和楼主交流一下。
hibernate虽然提供了如此多的主键生成策略,可以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assigned,也就是说,hibernate不管理你的主键了,你自己搞,冲突了数据库就报错。
第二类:hibernate生成的主键,如uuid,它在生成主键时,不需要与数据库交换,
第三类:数据库生成,如sequence。
我目前的系统是使用assigned,然后我自己管理这个主键生成。
例如:我要新建一个对象,然后转向到我的edit.jsp页面。jstl表达式判断是否有id,如果有method=update(跟新)否则method=save,并且在jsp页面生成id,填写业务数据,然后提交保存。
这样我避免了与数据库的访问。
如果使用第三类主键生成策略
就会出现
1、无法通过id来判断是新建还是修改
2、部分js依赖于新建对象的id,如文件上传
不知道你的系统是如何处理的。
有个问题需要和楼主交流一下。
hibernate虽然提供了如此多的主键生成策略,可以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assigned,也就是说,hibernate不管理你的主键了,你自己搞,冲突了数据库就报错。
第二类:hibernate生成的主键,如uuid,它在生成主键时,不需要与数据库交换,
第三类:数据库生成,如sequence。
我目前的系统是使用assigned,然后我自己管理这个主键生成。
例如:我要新建一个对象,然后转向到我的edit.jsp页面。jstl表达式判断是否有id,如果有method=update(跟新)否则method=save,并且在jsp页面生成id,填写业务数据,然后提交保存。
这样我避免了与数据库的访问。
如果使用第三类主键生成策略
就会出现
1、无法通过id来判断是新建还是修改
2、部分js依赖于新建对象的id,如文件上传
不知道你的系统是如何处理的。
1 楼
javaxhw
2011-01-08
好文章 ,介绍的比较全面

发表评论
-
iBatis操作DDL和映射继承
2012-09-09 21:46 9289本文系iBatis开发详解系列文章之iBatis操作D ... -
iBatis查询复杂集合
2012-09-04 20:23 15804本文系iBatis开发详解系列文章之在iBatis查询 ... -
iBatis中使用XML
2012-08-29 19:57 7726本文系iBatis开发详解系列文章之在iBatis中使 ... -
iBatis执行非查询语句(CRUD,函数和过程)
2012-08-26 21:40 9354CRUD操作中除了查询操作,其他都统一称为更新操作,因 ... -
Spring数据库访问之iBatis(二)
2012-06-10 13:56 5831接上文,我们继续来研究Spring和iBatis的整合 ... -
Spring数据库访问之iBatis(一)
2012-01-02 18:45 16023为了丰富博客专栏【Spring数据库访问系列】的内容, ... -
我的视频教程《中小企业OA系统》
2011-07-29 22:27 7761经过5个月的制作,和华章合作的《中小企业OA系统》Ja ... -
iBatis分页(基于Struts2和Freemarker)
2011-05-02 10:05 13140之前介绍过基于Hibernate分页的原理和设计,这里 ... -
Spring数据库访问之ORM(三)
2011-03-02 20:35 17631本文接上一篇继续研究。 之前我们使用的是Hib ... -
Spring数据库访问之ORM(二)
2011-02-16 13:19 23415本文接上一篇继续来研究Spring的ORM模块。 ... -
Spring数据库访问之ORM(一)
2011-01-27 10:54 30866Spring数据库访问中另外一大模块就是ORM,ORM ... -
Spring数据库访问之异常处理
2011-01-19 10:29 27536使用JDBC API时,很 ... -
Spring数据库访问(HSQL)(四)
2011-01-16 21:49 14629本文接上一篇继续研究Spring的JDBC模板。 ... -
Spring数据库访问(HSQL)(三)
2011-01-13 10:07 13486本文接上一篇继续研究JDBC模板。 之前说的都 ... -
Spring数据库访问(HSQL)(二)
2011-01-11 11:27 10752上一篇我们介绍了 ... -
Spring数据库访问(HSQL)(一)
2011-01-09 23:34 13855本部分主要介绍Spring的JDBC模板,JDBC模板 ... -
Spring 3之MVC & Security简单整合开发(三)
2010-12-03 19:04 22119本文接上一篇继续深入研究Security框架。 ... -
Spring 3之MVC & Security简单整合开发(二)
2010-12-01 20:29 60151本文接上一篇继续 ... -
Spring 3之MVC & Security简单整合开发(一)
2010-11-30 22:00 42764Spring的MVC模块是一种简洁的Web应用框架,实 ... -
iBatis查询select详解
2010-08-07 12:19 40541<select>是iBatis已经映射的语 ...
相关推荐
1.版本:matlab2014/2019a/2024a 2.附赠案例数据可直接运行matlab程序。 3.代码特点:参数化编程、参数可方便更改、代码编程思路清晰、注释明细。 4.适用对象: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数学等专业的大学生课程设计、期末大作业和毕业设计。
MMC整流器技术解析:基于Matlab的双闭环控制策略与环流抑制性能研究,Matlab下的MMC整流器技术文档:18个子模块,双闭环控制稳定直流电压,环流抑制与最近电平逼近调制,优化桥臂电流波形,高效并网运行。,MMC整流器(Matlab),技术文档 1.MMC工作在整流侧,子模块个数N=18,直流侧电压Udc=25.2kV,交流侧电压6.6kV 2.控制器采用双闭环控制,外环控制直流电压,采用PI调节器,电流内环采用PI+前馈解耦; 3.环流抑制采用PI控制,能够抑制环流二倍频分量; 4.采用最近电平逼近调制(NLM), 5.均压排序:电容电压排序采用冒泡排序,判断桥臂电流方向确定投入切除; 结果: 1.输出的直流电压能够稳定在25.2kV; 2.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稳态时波形稳定,有功功率为3.2MW,无功稳定在0Var; 3.网侧电压电流波形均为对称的三相电压和三相电流波形,网侧电流THD=1.47%<2%,符合并网要求; 4.环流抑制后桥臂电流的波形得到改善,桥臂电流THD由9.57%降至1.93%,环流波形也可以看到得到抑制; 5.电容电压能够稳定变化 ,工作点关键词:MMC
Boost二级升压光伏并网结构的Simulink建模与MPPT最大功率点追踪:基于功率反馈的扰动观察法调整电压方向研究,Boost二级升压光伏并网结构的Simulink建模与MPPT最大功率点追踪:基于功率反馈的扰动观察法调整电压方向研究,Boost二级升压光伏并网结构,Simulink建模,MPPT最大功率点追踪,扰动观察法采用功率反馈方式,若ΔP>0,说明电压调整的方向正确,可以继续按原方向进行“干扰”;若ΔP<0,说明电压调整的方向错误,需要对“干扰”的方向进行改变。 ,Boost升压;光伏并网结构;Simulink建模;MPPT最大功率点追踪;扰动观察法;功率反馈;电压调整方向。,光伏并网结构中Boost升压MPPT控制策略的Simulink建模与功率反馈扰动观察法
STM32F103C8T6 USB寄存器开发详解(12)-键盘设备
科技活动人员数专指直接从事科技活动以及专门从事科技活动管理和为科技活动提供直接服务的人员数量
Matlab Simulink仿真探究Flyback反激式开关电源性能表现与优化策略,Matlab Simulink仿真探究Flyback反激式开关电源的工作机制,Matlab Simulimk仿真,Flyback反激式开关电源仿真 ,Matlab; Simulink仿真; Flyback反激式; 开关电源仿真,Matlab Simulink在Flyback反激式开关电源仿真中的应用
基于Comsol的埋地电缆电磁加热计算模型:深度解析温度场与电磁场分布学习资料与服务,COMSOL埋地电缆电磁加热计算模型:温度场与电磁场分布的解析与学习资源,comsol 埋地电缆电磁加热计算模型,可以得到埋地电缆温度场及电磁场分布,提供学习资料和服务, ,comsol;埋地电缆电磁加热计算模型;温度场分布;电磁场分布;学习资料;服务,Comsol埋地电缆电磁加热模型:温度场与电磁场分布学习资料及服务
1、文件内容:ibus-table-chinese-yong-1.4.6-3.el7.rpm以及相关依赖 2、文件形式:tar.gz压缩包 3、安装指令: #Step1、解压 tar -zxvf /mnt/data/output/ibus-table-chinese-yong-1.4.6-3.el7.tar.gz #Step2、进入解压后的目录,执行安装 sudo rpm -ivh *.rpm 4、更多资源/技术支持:公众号禅静编程坊
基于51单片机protues仿真的汽车智能灯光控制系统设计(仿真图、源代码) 一、设计项目 根据本次设计的要求,设计出一款基于51单片机的自动切换远近光灯的设计。 技术条件与说明: 1. 设计硬件部分,中央处理器采用了STC89C51RC单片机; 2. 使用两个灯珠代表远近光灯,感光部分采用了光敏电阻,因为光敏电阻输出的是电压模拟信号,单片机不能直接处理模拟信号,所以经过ADC0832进行转化成数字信号; 3. 显示部分采用了LCD1602液晶,还增加按键部分电路,可以选择手自动切换远近光灯; 4. 用超声模块进行检测距离;
altermanager的企业微信告警服务
MyAgent测试版本在线下载
Comsol技术:可调BIC应用的二氧化钒VO2材料探索,Comsol模拟二氧化钒VO2的可调BIC特性研究,Comsol二氧化钒VO2可调BIC。 ,Comsol; 二氧化钒VO2; 可调BIC,Comsol二氧化钒VO2材料:可调BIC技术的关键应用
C++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源码
基于Matlab与Cplex的激励型需求响应模式:负荷转移与电价响应的差异化目标函数解析,基于Matlab与CPLEX的激励型需求响应负荷转移策略探索,激励型需求响应 matlab +cplex 激励型需求响应采用激励型需求响应方式对负荷进行转移,和电价响应模式不同,具体的目标函数如下 ,激励型需求响应; matlab + cplex; 负荷转移; 目标函数。,Matlab与Cplex结合的激励型需求响应模型及其负荷转移策略
scratch介绍(scratch说明).zip
内容概要:本文全面介绍了深度学习模型的概念、工作机制和发展历程,详细探讨了神经网络的构建和训练过程,包括反向传播算法和梯度下降方法。文中还列举了深度学习在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医疗和金融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实例,并讨论了当前面临的挑战,如数据依赖、计算资源需求、可解释性和对抗攻击等问题。最后,文章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与量子计算和区块链的融合,以及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前景。 适合人群:对该领域有兴趣的技术人员、研究人员和学者,尤其适合那些希望深入了解深度学习原理和技术细节的读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深度学习模型的基本原理和结构;②了解深度学习模型的具体应用案例;③掌握应对当前技术挑战的方向。 阅读建议:文章内容详尽丰富,读者应在阅读过程中注意理解各个关键技术的概念和原理,尤其是神经网络的构成及训练过程。同时也建议对比不同模型的特点及其在具体应用中的表现。
该文档提供了一个关于供应链管理系统开发的详细指南,重点介绍了项目安排、技术实现和框架搭建的相关内容。 文档分为以下几个关键部分: 项目安排:主要步骤包括搭建框架(1天),基础数据模块和权限管理(4天),以及应收应付和销售管理(5天)。 供应链概念:供应链系统的核心流程是通过采购商品放入仓库,并在销售时从仓库提取商品,涉及三个主要订单:采购订单、销售订单和调拨订单。 大数据的应用:介绍了数据挖掘、ETL(数据抽取)和BI(商业智能)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讲述了DAO(数据访问对象)的重用、服务层的重用、以及前端JS的继承机制、jQuery插件开发等技术细节。 系统框架搭建:包括Maven环境的配置、Web工程的创建、持久化类和映射文件的编写,以及Spring配置文件的实现。 DAO的需求和功能: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各个模块都涉及分页查询、条件查询、删除、增加、修改操作等需求。 泛型的应用:通过示例说明了在Java语言中如何使用泛型来实现模块化和可扩展性。 文档非常技术导向,适合开发人员参考,用于构建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架构和功能模块。
这份长达104页的手册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元宇宙文化实验室的余梦珑博士后及其团队精心编撰,内容详尽,覆盖了从基础概念、技术原理到实战案例的全方位指导。它不仅适合初学者快速了解DeepSeek的基本操作,也为有经验的用户提供了高级技巧和优化策略。
主题说明: 1、将mxtheme目录放置根目录 | 将mxpro目录放置template文件夹中 2、苹果cms后台-系统-网站参数配置-网站模板-选择mxpro 模板目录填写html 3、网站模板选择好之后一定要先访问前台,然后再进入后台设置 4、主题后台地址: MXTU MAX图图主题,/admin.php/admin/mxpro/mxproset admin.php改成你登录后台的xxx.php 5、首页幻灯片设置视频推荐9,自行后台设置 6、追剧周表在视频数据中,节目周期添加周一至周日自行添加,格式:一,二,三,四,五,六,日
运行GUI版本,可二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