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 462499 次
- 性别:
- 来自: 广州
最新评论
-
lhgyy00:
很好,回去好好研究下,3Q
博客资源与博客工具大全 -
ljl.java:
♦
你会遇到几段恋情?很准的哦~ -
ljl.java:
♦
你会遇到几段恋情?很准的哦~ -
jzzwy:
你这个red5是什么版本 Iterator<IConne ...
red5获取在线用户列表 -
81365341:
看着标题“red5配置详解”点进来的,结果没看到一句和配置有关 ...
red5配置详解
【原文】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4。知止而后有定5,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6。物有本末7,事有终始,知所先后8,则近道矣。
【译文】
大学的道理,在于使人们的美德 得以显明,在于使天下的人革旧更新,在于使人们达到最好的理想境界。知道所应达到的理想是“至善”,而后才能有确定的志向,有了确定的志向,而后才能内心 宁静,内心宁静而后才能泰然安稳,泰然安稳而后才能行事思虑周详,行事思虑周详才能达到最好的理想境界。世上万物都有根柢和末梢,天下万事都有结局和发 端,能够明白它们的先后次序,那么,就能够接近这《大学》的原理了。
【注】
1、道:指道理、原理、原则、纲领,含有人生观、世界观、政治主张和思想体现。
2、明明德:前一个“明”为动词,即使……显明。后一个“明”为形容词,清明的、光明的之意。
3、亲民:亲民,亲,当作“新”,为动词,即使……革新。
4、至善:最好的思想境界,善的最高的地步。
5、知止:能够知道所当止的地步。指上文所说的“止于至善”。
6、得:获得(至善)。《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7、本末:指树的根本与树梢。
8、知所先后:意指能够知道和把握道德修养的先后次序。
【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1;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2;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3;致知在格物4。
【译文】
古时候,想要使美德显明于天下的人,先要治理好他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治国)的人,一定要先治理好自己的家族;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家族的人, 一定要先努力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想要提高自身品德修养的人,必须先端正自己的内心;想要端正自己的内心,必先使自己的意念诚实;想要使自己的意念诚实, 必先达到认识明确;而达到认识明确的方法就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
【注】
1、先齐其家:齐,有治理之意。家,指家族。意为使家族齐心协力、和睦平安。
2、修其身:指修养好自身的品德。
3、先致其知:致,至。知,认识。先使认识达到明确。
4、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据朱熹解释:“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四书注集》)
【原文】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1,壹是皆以修身为本2。其本乱3,而末治者4,否矣。其所厚者薄5,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6。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译文】
只有推究事物的原理,而后才能达到认识明确;只有达到认识明确,而后才能意念诚实;只有意念诚实,而后才能心思端正;只有心思端正,而后才能提高自身 的品德修养;只有提高了自身的品德修养,而后才能整治好家族;只有整治好家族,而后才能治理好邦国;只有治理好邦国,而后才能使天下太平。从天子开始,一 直到下面老百姓,一律都要搞好自身的品德修养作为根本。一个人,他自身的品德修养这个根本败坏了,却要做到家齐、国治、天下平,那是不可能的。正如他所尊 重的人反而轻蔑他,他所轻蔑的人反而尊重他,这样的事情是从来不会有的。这就叫做认识根本的道理。这就叫做认识的彻底,即是进入“知”的最高境界。
【注】
1、庶人:西周起称农业生产者。春秋时,其他位在士以下,工商皂隶之上。秦汉以后泛指没有官爵的平民。
2、壹是:一。一切、一律、一概。
3、本乱:乱,紊乱,破坏。本乱,意为本性败坏
4、末治:意指家齐、国治、天下平。
5、其所厚者薄:厚,重视,尊重。薄,轻视,轻蔑。
6、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之,代词。
【原文】
康诰1曰:“克明德2。” 大甲3曰:“顾是天之明命4。” 帝典5曰:“克明峻德6。”皆自明也。
【译文】
《康诰》里说:“能够有崇尚光明的德性。”《太甲》里说:“经常思念上天赋予的阐明美德的使命。”《帝典》里也说:“能够使伟大崇高的德性显明。”这些书上说的都是要使自己的美德得以发扬和弘扬美德的意思。
【注】
1、康诰:《尚书?周书》中的篇名。《尚书》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 《康诰》是周公封康叔时所作的文告。周公在平定三监(管叔、蔡叔、霍叔)武庚所发动的叛乱后,便封康叔于殷地。这个文告就是康叔上任之前,周公对他所作的 训辞。
2、克明德:克,能够。明,崇尚。《康诰》篇原句为:“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是赞扬文王的话。
3、《太甲》:《尚书?商书》中的篇名。太甲,商代国王,商汤的嫡长孙,太丁之子。传说太甲即位后,因破坏汤法,不理国政而被伊尹放逐。后回国复位。太甲被放逐期间,生活在民间,了解人民疾苦。复位后,励精图治,做到“诸候归殷,百姓以宁”。
4、顾?天之明命:这是伊尹告诫太甲的话。顾:回顾、想念、思念。?:是,此。明命:光辉的命令,即明德。古人认为是天所赋予的,故称为“天之明命 ”。据《太甲》篇原句为“伊尹作书曰,先王顾?天之明命,以承上下神?”。伊尹是商朝初年的大臣。曾放逐仲任的侄子太甲,自立为王,后又让太甲复位。
5、《帝典》:即《尧典》,是《尚书?虞书》中的篇名。主要记叙尧、舜二帝的事迹。
6、峻:《尧典》中原作“俊”,是“大”的意思。据《尧典》原句为“帝典曰若稽古帝尧……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原文】
汤之《盘铭》1曰:“苟日新2,日日新,又日新。” 《康诰》曰:“作新民3。”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4。” 是故,君子5无所不用其极6。
【译文】
商汤时的青铜器盘上缕刻警辞说:“如果能在一天内洗净自己身上的污垢,焕然一新,那么就应当天天洗清,弃旧图新。每日不间断,永远保持,做到天天新, 每天新。” 《康诰》里说:“振作商的遗民,使他们悔过自新。” 《诗经》里说:“周国虽是一个古老的诸候国,但由于文王秉承天命除旧布新,所以它终能自我更新。” 因此,那些执政者在新民方面,总是时时处处用尽心力,追求达到美好完善的最高境界。
【注】
1、汤之《盘铭》:汤,指汤商。商朝的开国君主叫成汤。盘:青铜制的沐浴用的器具。铭:是缕刻在器皿用以称颂功德或申明鉴戒的文辞,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2、苟日新:苟,假如,如果。新:指身体上洗涤污垢,焕然一新。引申为品德修养上的弃旧图新。
3、作新民:作,振作,鼓励。新民,使民自新。原句为:“己,汝为小子,乃服惟弘王,应保殷民。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此句证明“经”一章里的“在亲民”应为“在新民”。
4、《诗》曰句:《诗》,指《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此处所引的两句诗,出自《诗经?大雅?文王》,这是一首歌颂周文王的诗。周,指周 国,自从后稷开国,经历夏、商两朝,都是诸候国。到文王时,国力强大,武王时灭掉商朝,建立周朝。邦,古代诸候封国之称。旧邦,古老的国家。其命,指周朝 承受的天命。维,助词。
5、君子:此指统治者。
6、其极:尽头,顶点。其极指“至善”。
【原文】
《诗》云1:“邦畿千里,唯民所止2。” 《诗》云:“绵蛮黄鸟,止于丘隅3。”子4曰:“于5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诗》云6:“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译文】
《诗经》里讲:“京都幅员广阔方圆千里,许多百姓都愿在那里居住。” 《诗经》里讲:“黄鸟鸣叫着‘缗蛮’,栖息在那多树的丘冈。”孔子读了这两句诗感慨地说:“唉,黄鸟起居时,都知道栖在它所应当栖息的地方,难道人反而不 如鸟吗?” 《诗经》里讲:“仪表堂堂端庄谦恭的周文王,他光明的美德使人们无不崇敬。”作为国君,他的言行要做到仁政,作为属臣,他的言行要做到恭敬;作为儿女,他 的言行要符合孝道;作为父亲,他的言行要体现慈爱,与国人交往要做到坚守信义。
【注】
1、《诗》云句:见《诗经?商颂?玄鸟》。邦畿,古代指直属于天子的疆域。即君王居住的京城及其管辖的周围地区。千里,方圆千里。
2、维:犹“为”。止:居住。这两句诗引自《诗经》。原是一首祭祀时所唱的歌,也是一首简短的史诗,诗中叙述了殷商始祖契诞生的传说,以及成汤建立王业,武丁中兴的功绩。这里引这两句诗,是想说明,一切事物都应有个着落。
3、缗蛮:鸟叫声。缗,原诗为“绵”字。见《诗经?小雅?绵蛮》。止,栖息。丘隅,多树的土山丘陵。
4、子:孔子。孔子这段话的意思为,鸟都知道在应该栖息的地方栖息,那么人更应当努力达到美好最高的境地。
5、于:同於,乌的古字,叹词。
6、诗云句:文王,周文王。穆穆,仪表堂堂,端庄恭敬的样子。缉,继续。熙,光明。止,语气助词。这两句引自《诗经?大雅?文王》篇。
【原文】
诗云1:“赡彼淇澳,绿竹猗猗2,有斐君子3,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煊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 者,自修也;“瑟兮?兮”者,恂溧也4;“赫兮喧兮”则,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煊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译文】
《诗经》里说:“望那淇水岸边弯曲的地方,青绿色的竹子茂盛润泽。那富有文采的君子卫武公,他治学就像切锉骨器那样严谨、一丝不苟;他修身就像琢磨玉 器那样精细,精进不休。他的仪表庄重威严,他的品德光明显扬。那富有文采的君子卫武公,教人终身不能忘怀啊!” 诗中“如切如磋”,比喻精心求学;“如琢如磨”,比喻修养德性;“瑟兮?兮”,是讲内心谨慎;“赫兮喧兮”,是讲仪表威严;“有斐君子,终不可?兮”,是 讲卫武公具有君子的美好品德,德性达到完善的境界,老百姓当然不会忘记他了。
【注】
1、《诗》云句:见《诗经?卫风?淇澳》。这段引诗的前段,是把他看作对卫武公的赞颂,所以此处译注取《大学》之意。
2、淇澳:淇,指淇水,在今河南省的北部,古属卫国。澳:指河岸弯曲的地方。猗猗,植物长得光泽茂盛的样子。
3、斐:有文采的样子。斐然成章,才华卓绝之意。君子:指卫武公。如切如磋:切,用刀切断,磋,用锉锉平。如琢如磨:琢,用刀雕刻。磨,用沙磨光。以 上“切、磋、琢、磨”本是古代冶玉石器、骨象器的不同工艺方法。《尔雅?释器》里讲:“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磨。”这里《大学》引申含意 是指治学应如切锉骨器那样严谨,一丝不苟。指修身应如琢磨玉器那样精细,精进不休。
4、瑟:这里为庄重的意思。瑟,?的假借字,原形容鲜洁的样子。据《说文?玉部》引瑟作?。?:形容胸襟开阔的样子,此处为威武、威严的样子。赫:光 明、显耀。喧:通“煊”,盛大、显扬。?:《诗经》中作“谖”,遗忘、忘记。恂?:惶恐、惧怯。这里为谦恭谨慎的样子。
【原文】
诗云1:“于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2,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3。
【译文】
《诗经》里讲:“唉,前代贤王的品德永不被人遗忘。”那是因为后世的君王崇敬品德高尚的前代贤王,热爱创立基业的前代亲人,平民也享受到遗留给的利益。因此,这就是前代贤王永垂千秋而不被人们遗忘的道理。
【注】
1、《诗》云句:见《诗经?周颂?烈文》篇。于戏:即:“於戏”,音义同“呜呼”,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哎呀”。前王:指周文王。这里泛指古代贤王。
2、贤其贤:前一个“贤”字用作动词,意为尊敬之意。后一个“贤”字用作名词,指贤明君子。亲其亲:前一个“亲”字意为亲爱,后一个“亲”字,意为亲族。
3、乐其乐:两“乐”字,都是快乐的意思。前“乐”字用作动词,意为以小人之乐为乐。利其利:前一个“利”字,用作动词,意为让百姓获得利益。后一个“利”字,意为利益。此以:因此。没世:终身、一辈子。
【原文】
子曰1:“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2者不得尽其辞3,大畏民志4,此谓知本5。
【译文】
孔子讲:“审理诉讼(打官司),我与其他人一样,能做到将案情断得曲直分明,但我和其他 人不同的是,必须使诉讼这类事件根本不发生,达到绝迹才好。 ”从孔子讲的这段话里,我们可以领悟到:圣人能使那些心中奸诈不实之徒不敢随便说尽他们那狡辩的厥词,并且引导他们搞好自身修养,从而使民众敬服盛德,没 有争讼打官司的。这就叫做认识根本的道理。
【注】
1、子曰:这段话见《论语?颜渊》篇。子,孔子。听:听取,判断。此处指审理。讼:诉讼,争讼。犹人:与其他人一样。人,别人。
2、无情:不是真实情况。
3、尽:竭尽。辞:指狡辩的厥词。
4、畏:作动词用,意为“让……敬服”。民志:民心。
5、本:根本的道理。
【原文】
所谓诚其意者1,毋自欺也2。如恶恶臭3,如好好色4;此之谓自谦5。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译文】
所谓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如同厌恶污秽的气味那样厌恶邪恶,就如同喜爱美丽的女子那样喜爱善良。只有这样,才能说自己的意念诚实,心安理得。所以道德修养高尚的人必须谨慎地对待独处的时候,使自己规行矩?。
【注】
1、诚其意:意,指意念。使意念诚实。诚,动词。
2、毋:不要。
3、恶恶臭:前一个“恶”字,意为讨厌、厌恶。恶臭,指污秽的气味。
4、好好色:前一个“好”字,意为喜好、喜爱。后一个“好”字,意为美丽的。色,指女色、女子。好好色,喜好美丽的女子。
5、谦:同“慊”,满足、惬意。
【原文】
小人闲居为不善1,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2,?其不善3,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4。故君子必慎独也5。
【译文】
那些没有道德修养的人,在闲居独处的时候,无论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当他们见到那些有道德修养的人,却又躲躲藏藏企图掩盖他们所做的坏事。而装出一付 似乎做过好事的模样,设法显示自己的美德。其实别人的眼睛是雪亮的,看透这些坏人坏事,就像是见到他们的五脏六腑一样,那么这种隐恶扬善的做法,又有什么 益处呢。这就是说,人心里有什么样的实际德性,外表就必然会有什么样的言行表现。所以有道德修养的人必须谨慎地对待独处的时候,即使独处之时,也要使自己 规行矩?。
【注】
1、闲居:独居,独处。
2、厌然:厌,掩藏。
3、?:同掩,遮蔽。
4、著:显明。诚:实际。中:心中。形:动词用法,暴露,显露。
5、慎其独:独,指独处。在独自一个人的时候要谨慎不苟,规行矩?。
【原文】
曾子曰1:“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2!” 富润屋,德润身3,心广体胖4,故君子必诚其意。
【译文】
曾参说:“一个人若是被许多双眼睛注视着,被许多只手指点着,这难道不是严肃可怕的嘛!”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使房屋华丽;道德可以修养人的身心,使人思想高尚。心胸宽广开朗,身体自然安适舒坦,所以有道德修养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诚实。
【注】
1、曾子:曾参,孔子的弟子。
2、其:通“岂”,难道不。
3、富润屋,德润身:润,滋润,引申意为修饰、装饰。谓具有富贵可以使房屋华丽,具有道德足以修养身心。
4、心广体胖:胖,舒坦。安适舒泰。
【原文】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1,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2,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译文】
所强调说的:如要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关键在于须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思想)。这是什么道理呢?如果心有愤怒,那就不能端正;如果心有恐惧,那就不能 端正;如果心有逸乐,那就不能端正;如果心有忧患,那就不能端正。心思没有端正、思想不集中,看到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听到了却像没有听见一样,吃了东西 却不知道食物的味道,以上都是由于心思不正而造成的。这就是说,如果要提高自身品德修养,关键在于须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思想)的道理。
【注】
1、身有所忿?:身,应作“心”字,指内心。忿?(音之),愤怒。
2、焉:兼词用法,犹言“于此”,意即“在这里”。
【原文】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1焉,之其所贱恶2而辟焉,之其所敬畏而辟焉,之其所哀矜3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4,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之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5。” 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译文】
所讲的如要治好家族,关键就在于须先修养自身之品德。这是什么道理呢?人们对于所亲近相爱的人往往多有偏爱;对于自己所鄙视厌恶的人往往多存偏见;对 于自己所敬畏的人往往多有偏颇;对于自己哀悯同情的人往往多有偏私;对于自己所认为是骄傲懒惰的人往往多持偏见。因此,喜爱某人的同时,却又能认识他的不 足;厌恶某人的同时,却又能了解他的长处,能做到这样的人天下少有啊!所以有句谚语这么讲:“溺爱自己子女的人认识不到他孩子的缺点错误,贪得无厌的人不 会满足他那长势十分茁壮的禾苗。” 这就是不修养好自身的品德,就不能够治好本家族的道理。
【注】
1、之:同“于”的用法,意为“对于”。辟:偏见。
2、贱恶:指所鄙视与厌恶的人。
3、哀矜:同情,怜惜。
4、敖惰:敖,通“傲”,傲慢。惰,懈怠。
5、硕:原意是头大,引申为大。这里是茁壮的意思。
【原文】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1。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2,所以事长也3;慈者4,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5。”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6。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译文】
所说的要治理好国家,关键须先治理好家族。这是什么道理呢?如果不能治理好本家族,而却能治理好本邦国的人,那是从来不会有的。所以有道德修养的君 子,他就是不离开自己的家族,也能够收到治理邦国教化人们的成效。因为在家孝顺父母的道德,就是侍奉国君的道德;在家尊敬兄长的道德,就是服侍长官的道 德;在家慈爱子女的道德,也就是父母官慈爱平民百姓的道德。 古书《康诰》里说:“保护平民百姓就要像保护初生的婴儿一样。”这就是要求诚心实意去努力 保护,虽然不能完全符合,但也不会相差太远,生活中谁也没有见过,先学会养育孩子,然后再去出嫁的女人。
【注】
1、成教:实行教化成功。教,指教化,即精神感化。
2、弟:封建社会道德之一,指弟弟应绝对敬爱兄长。弟,同“悌”。
3、长:兄长。引申为上司,长官。
4、慈:封建社会道德之一,指上对下的爱,主要指父母子女,也指君王所谓的爱平民。
5、如保赤子:据《尚书?周书?康诰》篇作“若保赤子”。是周成王告诫康叔的话,意思是要他保护平民如同母亲养育保护婴儿一样。赤子,初生的婴儿。孔颖达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
6、虽不中:中(音种),“符合”的意思。
【原文】
一家仁,一国兴仁1;一家让2,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3。此谓一言贲事4,一人定国。尧、舜率天下以仁5,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 6,而民从之;其所令7,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8,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9,而能喻诸人者10,未之有也。故治国,在 齐其家。
【译文】一个家族仁爱相亲,整个邦国都会兴起仁爱之风;一个家族实行谦让,整个邦国都会兴起谦让之风;一个君王如果贪婪暴虐,整个邦国就会群起作乱; 关键在于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竟是这样地重要。这就叫做:一句话能败坏整个事情,一个人能安定整个国家。尧、舜用仁政来统率天下,于是民众就跟着实行仁爱; 桀、纣用暴政来统治天下,于是民众就跟着凶暴。号令民众实行仁爱而自己嗜好凶暴,民众是不会服从的。因此,有道德修养的君子,先应该要求自己,然后才能要 求别人。应该先去掉自身的恶习,而后才能去批评别人,使之改恶从善。如果本身藏有不合怒道的品性,却去开道别人明白善恶之道理,那是完全不可能办到的事 情。所以说要治理好邦国,首先要治理好家族。
【注】
1、 兴:兴盛、兴起。
2、 让:谦逊、谦让。
3、 机:指古代弩箭上的发动机关,引申意为关键。
4、 偾事:犹言败事。偾(音奋):复败。
5、 尧、舜: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两位领袖。一位是陶唐氏,名放勋,史称唐尧。另一位舜,是尧的接班人,姚姓,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尧、舜是古代传说中圣明仁慈的领袖,历代被尊为圣君。帅:同“率”,率领,统帅。
6、 桀、纣:桀,夏代最后一个君主,名履癸。为人残酷暴虐,荒淫无度,后被商汤所败。纣,商代最后的君主,生性残暴,后为周武王所灭。桀、纣历来被认为是两个暴君。
7、 令:号令、命令、政令。
8、 有诸己:为自己所具有的,这里指自己具有了美德。诸,兼词用法,是“之于”的合音,有“对于”之意。 %@���X�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4。知止而后有定5,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6。物有本末7,事有终始,知所先后8,则近道矣。
【译文】
大学的道理,在于使人们的美德 得以显明,在于使天下的人革旧更新,在于使人们达到最好的理想境界。知道所应达到的理想是“至善”,而后才能有确定的志向,有了确定的志向,而后才能内心 宁静,内心宁静而后才能泰然安稳,泰然安稳而后才能行事思虑周详,行事思虑周详才能达到最好的理想境界。世上万物都有根柢和末梢,天下万事都有结局和发 端,能够明白它们的先后次序,那么,就能够接近这《大学》的原理了。
【注】
1、道:指道理、原理、原则、纲领,含有人生观、世界观、政治主张和思想体现。
2、明明德:前一个“明”为动词,即使……显明。后一个“明”为形容词,清明的、光明的之意。
3、亲民:亲民,亲,当作“新”,为动词,即使……革新。
4、至善:最好的思想境界,善的最高的地步。
5、知止:能够知道所当止的地步。指上文所说的“止于至善”。
6、得:获得(至善)。《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7、本末:指树的根本与树梢。
8、知所先后:意指能够知道和把握道德修养的先后次序。
【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1;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2;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3;致知在格物4。
【译文】
古时候,想要使美德显明于天下的人,先要治理好他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治国)的人,一定要先治理好自己的家族;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家族的人, 一定要先努力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想要提高自身品德修养的人,必须先端正自己的内心;想要端正自己的内心,必先使自己的意念诚实;想要使自己的意念诚实, 必先达到认识明确;而达到认识明确的方法就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
【注】
1、先齐其家:齐,有治理之意。家,指家族。意为使家族齐心协力、和睦平安。
2、修其身:指修养好自身的品德。
3、先致其知:致,至。知,认识。先使认识达到明确。
4、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据朱熹解释:“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四书注集》)
【原文】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1,壹是皆以修身为本2。其本乱3,而末治者4,否矣。其所厚者薄5,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6。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译文】
只有推究事物的原理,而后才能达到认识明确;只有达到认识明确,而后才能意念诚实;只有意念诚实,而后才能心思端正;只有心思端正,而后才能提高自身 的品德修养;只有提高了自身的品德修养,而后才能整治好家族;只有整治好家族,而后才能治理好邦国;只有治理好邦国,而后才能使天下太平。从天子开始,一 直到下面老百姓,一律都要搞好自身的品德修养作为根本。一个人,他自身的品德修养这个根本败坏了,却要做到家齐、国治、天下平,那是不可能的。正如他所尊 重的人反而轻蔑他,他所轻蔑的人反而尊重他,这样的事情是从来不会有的。这就叫做认识根本的道理。这就叫做认识的彻底,即是进入“知”的最高境界。
【注】
1、庶人:西周起称农业生产者。春秋时,其他位在士以下,工商皂隶之上。秦汉以后泛指没有官爵的平民。
2、壹是:一。一切、一律、一概。
3、本乱:乱,紊乱,破坏。本乱,意为本性败坏
4、末治:意指家齐、国治、天下平。
5、其所厚者薄:厚,重视,尊重。薄,轻视,轻蔑。
6、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之,代词。
【原文】
康诰1曰:“克明德2。” 大甲3曰:“顾是天之明命4。” 帝典5曰:“克明峻德6。”皆自明也。
【译文】
《康诰》里说:“能够有崇尚光明的德性。”《太甲》里说:“经常思念上天赋予的阐明美德的使命。”《帝典》里也说:“能够使伟大崇高的德性显明。”这些书上说的都是要使自己的美德得以发扬和弘扬美德的意思。
【注】
1、康诰:《尚书?周书》中的篇名。《尚书》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 《康诰》是周公封康叔时所作的文告。周公在平定三监(管叔、蔡叔、霍叔)武庚所发动的叛乱后,便封康叔于殷地。这个文告就是康叔上任之前,周公对他所作的 训辞。
2、克明德:克,能够。明,崇尚。《康诰》篇原句为:“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是赞扬文王的话。
3、《太甲》:《尚书?商书》中的篇名。太甲,商代国王,商汤的嫡长孙,太丁之子。传说太甲即位后,因破坏汤法,不理国政而被伊尹放逐。后回国复位。太甲被放逐期间,生活在民间,了解人民疾苦。复位后,励精图治,做到“诸候归殷,百姓以宁”。
4、顾?天之明命:这是伊尹告诫太甲的话。顾:回顾、想念、思念。?:是,此。明命:光辉的命令,即明德。古人认为是天所赋予的,故称为“天之明命 ”。据《太甲》篇原句为“伊尹作书曰,先王顾?天之明命,以承上下神?”。伊尹是商朝初年的大臣。曾放逐仲任的侄子太甲,自立为王,后又让太甲复位。
5、《帝典》:即《尧典》,是《尚书?虞书》中的篇名。主要记叙尧、舜二帝的事迹。
6、峻:《尧典》中原作“俊”,是“大”的意思。据《尧典》原句为“帝典曰若稽古帝尧……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原文】
汤之《盘铭》1曰:“苟日新2,日日新,又日新。” 《康诰》曰:“作新民3。”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4。” 是故,君子5无所不用其极6。
【译文】
商汤时的青铜器盘上缕刻警辞说:“如果能在一天内洗净自己身上的污垢,焕然一新,那么就应当天天洗清,弃旧图新。每日不间断,永远保持,做到天天新, 每天新。” 《康诰》里说:“振作商的遗民,使他们悔过自新。” 《诗经》里说:“周国虽是一个古老的诸候国,但由于文王秉承天命除旧布新,所以它终能自我更新。” 因此,那些执政者在新民方面,总是时时处处用尽心力,追求达到美好完善的最高境界。
【注】
1、汤之《盘铭》:汤,指汤商。商朝的开国君主叫成汤。盘:青铜制的沐浴用的器具。铭:是缕刻在器皿用以称颂功德或申明鉴戒的文辞,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2、苟日新:苟,假如,如果。新:指身体上洗涤污垢,焕然一新。引申为品德修养上的弃旧图新。
3、作新民:作,振作,鼓励。新民,使民自新。原句为:“己,汝为小子,乃服惟弘王,应保殷民。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此句证明“经”一章里的“在亲民”应为“在新民”。
4、《诗》曰句:《诗》,指《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此处所引的两句诗,出自《诗经?大雅?文王》,这是一首歌颂周文王的诗。周,指周 国,自从后稷开国,经历夏、商两朝,都是诸候国。到文王时,国力强大,武王时灭掉商朝,建立周朝。邦,古代诸候封国之称。旧邦,古老的国家。其命,指周朝 承受的天命。维,助词。
5、君子:此指统治者。
6、其极:尽头,顶点。其极指“至善”。
【原文】
《诗》云1:“邦畿千里,唯民所止2。” 《诗》云:“绵蛮黄鸟,止于丘隅3。”子4曰:“于5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诗》云6:“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译文】
《诗经》里讲:“京都幅员广阔方圆千里,许多百姓都愿在那里居住。” 《诗经》里讲:“黄鸟鸣叫着‘缗蛮’,栖息在那多树的丘冈。”孔子读了这两句诗感慨地说:“唉,黄鸟起居时,都知道栖在它所应当栖息的地方,难道人反而不 如鸟吗?” 《诗经》里讲:“仪表堂堂端庄谦恭的周文王,他光明的美德使人们无不崇敬。”作为国君,他的言行要做到仁政,作为属臣,他的言行要做到恭敬;作为儿女,他 的言行要符合孝道;作为父亲,他的言行要体现慈爱,与国人交往要做到坚守信义。
【注】
1、《诗》云句:见《诗经?商颂?玄鸟》。邦畿,古代指直属于天子的疆域。即君王居住的京城及其管辖的周围地区。千里,方圆千里。
2、维:犹“为”。止:居住。这两句诗引自《诗经》。原是一首祭祀时所唱的歌,也是一首简短的史诗,诗中叙述了殷商始祖契诞生的传说,以及成汤建立王业,武丁中兴的功绩。这里引这两句诗,是想说明,一切事物都应有个着落。
3、缗蛮:鸟叫声。缗,原诗为“绵”字。见《诗经?小雅?绵蛮》。止,栖息。丘隅,多树的土山丘陵。
4、子:孔子。孔子这段话的意思为,鸟都知道在应该栖息的地方栖息,那么人更应当努力达到美好最高的境地。
5、于:同於,乌的古字,叹词。
6、诗云句:文王,周文王。穆穆,仪表堂堂,端庄恭敬的样子。缉,继续。熙,光明。止,语气助词。这两句引自《诗经?大雅?文王》篇。
【原文】
诗云1:“赡彼淇澳,绿竹猗猗2,有斐君子3,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煊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 者,自修也;“瑟兮?兮”者,恂溧也4;“赫兮喧兮”则,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煊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译文】
《诗经》里说:“望那淇水岸边弯曲的地方,青绿色的竹子茂盛润泽。那富有文采的君子卫武公,他治学就像切锉骨器那样严谨、一丝不苟;他修身就像琢磨玉 器那样精细,精进不休。他的仪表庄重威严,他的品德光明显扬。那富有文采的君子卫武公,教人终身不能忘怀啊!” 诗中“如切如磋”,比喻精心求学;“如琢如磨”,比喻修养德性;“瑟兮?兮”,是讲内心谨慎;“赫兮喧兮”,是讲仪表威严;“有斐君子,终不可?兮”,是 讲卫武公具有君子的美好品德,德性达到完善的境界,老百姓当然不会忘记他了。
【注】
1、《诗》云句:见《诗经?卫风?淇澳》。这段引诗的前段,是把他看作对卫武公的赞颂,所以此处译注取《大学》之意。
2、淇澳:淇,指淇水,在今河南省的北部,古属卫国。澳:指河岸弯曲的地方。猗猗,植物长得光泽茂盛的样子。
3、斐:有文采的样子。斐然成章,才华卓绝之意。君子:指卫武公。如切如磋:切,用刀切断,磋,用锉锉平。如琢如磨:琢,用刀雕刻。磨,用沙磨光。以 上“切、磋、琢、磨”本是古代冶玉石器、骨象器的不同工艺方法。《尔雅?释器》里讲:“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磨。”这里《大学》引申含意 是指治学应如切锉骨器那样严谨,一丝不苟。指修身应如琢磨玉器那样精细,精进不休。
4、瑟:这里为庄重的意思。瑟,?的假借字,原形容鲜洁的样子。据《说文?玉部》引瑟作?。?:形容胸襟开阔的样子,此处为威武、威严的样子。赫:光 明、显耀。喧:通“煊”,盛大、显扬。?:《诗经》中作“谖”,遗忘、忘记。恂?:惶恐、惧怯。这里为谦恭谨慎的样子。
【原文】
诗云1:“于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2,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3。
【译文】
《诗经》里讲:“唉,前代贤王的品德永不被人遗忘。”那是因为后世的君王崇敬品德高尚的前代贤王,热爱创立基业的前代亲人,平民也享受到遗留给的利益。因此,这就是前代贤王永垂千秋而不被人们遗忘的道理。
【注】
1、《诗》云句:见《诗经?周颂?烈文》篇。于戏:即:“於戏”,音义同“呜呼”,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哎呀”。前王:指周文王。这里泛指古代贤王。
2、贤其贤:前一个“贤”字用作动词,意为尊敬之意。后一个“贤”字用作名词,指贤明君子。亲其亲:前一个“亲”字意为亲爱,后一个“亲”字,意为亲族。
3、乐其乐:两“乐”字,都是快乐的意思。前“乐”字用作动词,意为以小人之乐为乐。利其利:前一个“利”字,用作动词,意为让百姓获得利益。后一个“利”字,意为利益。此以:因此。没世:终身、一辈子。
【原文】
子曰1:“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2者不得尽其辞3,大畏民志4,此谓知本5。
【译文】
孔子讲:“审理诉讼(打官司),我与其他人一样,能做到将案情断得曲直分明,但我和其他 人不同的是,必须使诉讼这类事件根本不发生,达到绝迹才好。 ”从孔子讲的这段话里,我们可以领悟到:圣人能使那些心中奸诈不实之徒不敢随便说尽他们那狡辩的厥词,并且引导他们搞好自身修养,从而使民众敬服盛德,没 有争讼打官司的。这就叫做认识根本的道理。
【注】
1、子曰:这段话见《论语?颜渊》篇。子,孔子。听:听取,判断。此处指审理。讼:诉讼,争讼。犹人:与其他人一样。人,别人。
2、无情:不是真实情况。
3、尽:竭尽。辞:指狡辩的厥词。
4、畏:作动词用,意为“让……敬服”。民志:民心。
5、本:根本的道理。
【原文】
所谓诚其意者1,毋自欺也2。如恶恶臭3,如好好色4;此之谓自谦5。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译文】
所谓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如同厌恶污秽的气味那样厌恶邪恶,就如同喜爱美丽的女子那样喜爱善良。只有这样,才能说自己的意念诚实,心安理得。所以道德修养高尚的人必须谨慎地对待独处的时候,使自己规行矩?。
【注】
1、诚其意:意,指意念。使意念诚实。诚,动词。
2、毋:不要。
3、恶恶臭:前一个“恶”字,意为讨厌、厌恶。恶臭,指污秽的气味。
4、好好色:前一个“好”字,意为喜好、喜爱。后一个“好”字,意为美丽的。色,指女色、女子。好好色,喜好美丽的女子。
5、谦:同“慊”,满足、惬意。
【原文】
小人闲居为不善1,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2,?其不善3,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4。故君子必慎独也5。
【译文】
那些没有道德修养的人,在闲居独处的时候,无论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当他们见到那些有道德修养的人,却又躲躲藏藏企图掩盖他们所做的坏事。而装出一付 似乎做过好事的模样,设法显示自己的美德。其实别人的眼睛是雪亮的,看透这些坏人坏事,就像是见到他们的五脏六腑一样,那么这种隐恶扬善的做法,又有什么 益处呢。这就是说,人心里有什么样的实际德性,外表就必然会有什么样的言行表现。所以有道德修养的人必须谨慎地对待独处的时候,即使独处之时,也要使自己 规行矩?。
【注】
1、闲居:独居,独处。
2、厌然:厌,掩藏。
3、?:同掩,遮蔽。
4、著:显明。诚:实际。中:心中。形:动词用法,暴露,显露。
5、慎其独:独,指独处。在独自一个人的时候要谨慎不苟,规行矩?。
【原文】
曾子曰1:“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2!” 富润屋,德润身3,心广体胖4,故君子必诚其意。
【译文】
曾参说:“一个人若是被许多双眼睛注视着,被许多只手指点着,这难道不是严肃可怕的嘛!”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使房屋华丽;道德可以修养人的身心,使人思想高尚。心胸宽广开朗,身体自然安适舒坦,所以有道德修养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诚实。
【注】
1、曾子:曾参,孔子的弟子。
2、其:通“岂”,难道不。
3、富润屋,德润身:润,滋润,引申意为修饰、装饰。谓具有富贵可以使房屋华丽,具有道德足以修养身心。
4、心广体胖:胖,舒坦。安适舒泰。
【原文】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1,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2,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译文】
所强调说的:如要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关键在于须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思想)。这是什么道理呢?如果心有愤怒,那就不能端正;如果心有恐惧,那就不能 端正;如果心有逸乐,那就不能端正;如果心有忧患,那就不能端正。心思没有端正、思想不集中,看到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听到了却像没有听见一样,吃了东西 却不知道食物的味道,以上都是由于心思不正而造成的。这就是说,如果要提高自身品德修养,关键在于须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思想)的道理。
【注】
1、身有所忿?:身,应作“心”字,指内心。忿?(音之),愤怒。
2、焉:兼词用法,犹言“于此”,意即“在这里”。
【原文】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1焉,之其所贱恶2而辟焉,之其所敬畏而辟焉,之其所哀矜3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4,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之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5。” 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译文】
所讲的如要治好家族,关键就在于须先修养自身之品德。这是什么道理呢?人们对于所亲近相爱的人往往多有偏爱;对于自己所鄙视厌恶的人往往多存偏见;对 于自己所敬畏的人往往多有偏颇;对于自己哀悯同情的人往往多有偏私;对于自己所认为是骄傲懒惰的人往往多持偏见。因此,喜爱某人的同时,却又能认识他的不 足;厌恶某人的同时,却又能了解他的长处,能做到这样的人天下少有啊!所以有句谚语这么讲:“溺爱自己子女的人认识不到他孩子的缺点错误,贪得无厌的人不 会满足他那长势十分茁壮的禾苗。” 这就是不修养好自身的品德,就不能够治好本家族的道理。
【注】
1、之:同“于”的用法,意为“对于”。辟:偏见。
2、贱恶:指所鄙视与厌恶的人。
3、哀矜:同情,怜惜。
4、敖惰:敖,通“傲”,傲慢。惰,懈怠。
5、硕:原意是头大,引申为大。这里是茁壮的意思。
【原文】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1。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2,所以事长也3;慈者4,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5。”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6。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译文】
所说的要治理好国家,关键须先治理好家族。这是什么道理呢?如果不能治理好本家族,而却能治理好本邦国的人,那是从来不会有的。所以有道德修养的君 子,他就是不离开自己的家族,也能够收到治理邦国教化人们的成效。因为在家孝顺父母的道德,就是侍奉国君的道德;在家尊敬兄长的道德,就是服侍长官的道 德;在家慈爱子女的道德,也就是父母官慈爱平民百姓的道德。 古书《康诰》里说:“保护平民百姓就要像保护初生的婴儿一样。”这就是要求诚心实意去努力 保护,虽然不能完全符合,但也不会相差太远,生活中谁也没有见过,先学会养育孩子,然后再去出嫁的女人。
【注】
1、成教:实行教化成功。教,指教化,即精神感化。
2、弟:封建社会道德之一,指弟弟应绝对敬爱兄长。弟,同“悌”。
3、长:兄长。引申为上司,长官。
4、慈:封建社会道德之一,指上对下的爱,主要指父母子女,也指君王所谓的爱平民。
5、如保赤子:据《尚书?周书?康诰》篇作“若保赤子”。是周成王告诫康叔的话,意思是要他保护平民如同母亲养育保护婴儿一样。赤子,初生的婴儿。孔颖达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
6、虽不中:中(音种),“符合”的意思。
【原文】
一家仁,一国兴仁1;一家让2,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3。此谓一言贲事4,一人定国。尧、舜率天下以仁5,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 6,而民从之;其所令7,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8,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9,而能喻诸人者10,未之有也。故治国,在 齐其家。
【译文】一个家族仁爱相亲,整个邦国都会兴起仁爱之风;一个家族实行谦让,整个邦国都会兴起谦让之风;一个君王如果贪婪暴虐,整个邦国就会群起作乱; 关键在于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竟是这样地重要。这就叫做:一句话能败坏整个事情,一个人能安定整个国家。尧、舜用仁政来统率天下,于是民众就跟着实行仁爱; 桀、纣用暴政来统治天下,于是民众就跟着凶暴。号令民众实行仁爱而自己嗜好凶暴,民众是不会服从的。因此,有道德修养的君子,先应该要求自己,然后才能要 求别人。应该先去掉自身的恶习,而后才能去批评别人,使之改恶从善。如果本身藏有不合怒道的品性,却去开道别人明白善恶之道理,那是完全不可能办到的事 情。所以说要治理好邦国,首先要治理好家族。
【注】
1、 兴:兴盛、兴起。
2、 让:谦逊、谦让。
3、 机:指古代弩箭上的发动机关,引申意为关键。
4、 偾事:犹言败事。偾(音奋):复败。
5、 尧、舜: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两位领袖。一位是陶唐氏,名放勋,史称唐尧。另一位舜,是尧的接班人,姚姓,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尧、舜是古代传说中圣明仁慈的领袖,历代被尊为圣君。帅:同“率”,率领,统帅。
6、 桀、纣:桀,夏代最后一个君主,名履癸。为人残酷暴虐,荒淫无度,后被商汤所败。纣,商代最后的君主,生性残暴,后为周武王所灭。桀、纣历来被认为是两个暴君。
7、 令:号令、命令、政令。
8、 有诸己:为自己所具有的,这里指自己具有了美德。诸,兼词用法,是“之于”的合音,有“对于”之意。 %@���X�
发表评论
-
我收藏的网址3
2012-03-09 09:11 7www.xt-home.com 稀土知识网 www.t ... -
我收藏的网址2
2012-03-04 22:28 9模具知识网:cn-molds.com 好孕网:cn-haoy ... -
我收藏的网址
2012-02-23 12:07 8吸塑知识网数控知识网护理知识网鼻炎知识网 -
某网络专业人士笔记(超级珍藏)
2008-12-26 09:38 1050第1章 故障处理方法 一 ... -
为大家每个月省6元钱技巧
2008-12-26 09:30 962◆不开来电显示,我照样看来电,绝不便宜移动◆(转) 教 ... -
天很冷了,我在你的博客里取暖
2008-12-25 09:12 809天真的冷了,我在屋子 ... -
如果捡到钱怎么办?
2008-12-23 16:04 1309那天孩子突然问我:如 ... -
亲爱的好友,有你,这个冬天份外温暖
2008-12-23 16:03 902曾经,耳朵以为世上最 ... -
希特勒名言集锦!
2008-12-22 14:04 173“我们的斗争只可能有 ... -
像风尘女一样陪酒:女生报社第一天
2008-12-22 12:48 728这个大型的报业集团是 ... -
男人本质
2008-12-19 16:32 1108男人本质 这个世界是男人的世界,男人主宰着世界,这个世 ... -
二十几岁的女孩应该有这几点思想
2008-12-19 16:31 924一:拥有品位 ... -
富人和穷人的十二种经典差异
2008-12-19 15:26 6391. 自我认知 ... -
也说倪才子与周美女闪婚: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
2008-12-19 15:11 863下午在家休息,忽 ... -
最爱的男人,竟然送我这样的礼物
2008-12-19 13:12 789七夕节前几天,男友就一直神神秘秘的。我一猜就知道他在准备礼物呢 ... -
昨晚和亲哥哥发生了关系!怎么办?
2008-12-19 10:05 9162××××××××××××××××××××××××××××××× ... -
祝福你女孩!(为我曾经深爱的)
2008-12-19 10:04 885我们曾经彼此相爱!并 ... -
《从良小姐性爱回忆录》
2008-12-19 10:02 5173好久没有打理博客了,今天有点闲暇时间,忍不住回来看看。呵,访问 ... -
博客资源与博客工具大全
2008-12-19 10:00 1853对于广大博客作者来讲,网上有太多的博客资源和博客工具,以及各种 ...
相关推荐
大学全文及注释.doc
本篇将深入探讨“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解释器构造作业二——JAVACC的研究和应用”这一主题,该作业是国软06级解释器构造课程中的一份优秀作品,获得了96分的高分,并且是完全原创的成果。作者不仅实现了基础的解释器...
【大学之道】 《大学》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它阐述了个人修养与社会治理之间的紧密关系,强调了自我提升和道德实践的重要性。"大学之道"指的是通过教育和自我修养达到理想人格和社会和谐的道路。 1. **明明德**...
《大学》是一篇重要的儒家经典文献,源自《礼记》,主要阐述了个人修养与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以及儒家的道德教育理念。以下是其中的核心知识点: 1. 大学之道:大学之道强调的是个体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大学之...
新视野大学英语3bankedcloze全文翻译.doc 本文档旨在强调拥有坚强的意志对于实现目标的重要性。通过对"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谚语的解释,文章指出,如果一个人真的下定决心去做某件事,不管它有...
**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的“解释器构造”课程是一门深入探讨编译原理与实践的高级课程,专注于创建解释器的技术。在这个作业中,学生被要求设计并实现一个CMM(一种教学用的中间语言)解释器。这个作业成果获得了96...
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是光学的重点,同时,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的统一解释——量子力学的光子概念也属于这一范畴。 4. 机械波:机械波是物质中的能量传递形式,如声波。波的传播速度、频率、波长、...
解题时,学生应理解光的直线传播、反射与折射定律,掌握菲涅尔公式,了解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理解干涉、衍射现象,以及应用这些原理解释自然光的种种奇特现象。 量子物理作为20世纪物理学的重大突破,题库将引入...
【标题】"北京理工大学全套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涵盖了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重要内容,这份资源是北京理工大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完成的实验报告集合。大学物理实验是物理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
《福州大学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历年卷》是一个包含丰富学习资源的压缩文件,主要针对福州大学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这个压缩包内含两大部分内容:实验报告和历年期末考试试卷,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理实验原理,掌握...
【大学物理】是高等教育中一门基础且重要的课程,它涵盖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学等多个领域,旨在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和实验技能。"西南交通大学大学物理作业答案(下)"可能包含了下学期或下半...
良好的代码结构和注释有利于未来功能的添加和bug修复,源代码应遵循一定的编码规范,便于团队协作和代码审查。 通过研究这个“college_concise”压缩包中的源代码,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大学网站系统的实现细节,为...
广东海洋大学《工程热力学》期末名词解释和思考题
《南昌大学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是一份综合性的学习资料,主要涵盖了南昌大学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各项内容。这个压缩包文件包含了一系列的实验报告,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以下是对这...
【华南理工大学大学物理2期末考试(03-07级)+08级复习提纲】这个资源包,主要包含了华南理工大学针对03年至07级学生的大学物理2科目的期末考试试卷,以及可能涵盖08级复习用的提纲。这些资料对于正在学习大学物理的...
大学生计算机组成原理名词解释
复旦大学出版社的《大学物理》答案可能包括了详尽的解题步骤和关键知识点的解释,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理原理,避免在解题时陷入误区。 力学部分可能涉及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守恒、能量守恒、振动与波动等内容。学生...
全文的核心思想可以用“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来概括,这三者构成了一种逐步提升的过程。 “明明德”意味着首先要在个人层面上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通过学习和自我反省,人们可以了解自己的本性和道德标准,从而...
《中南大学大学物理试卷》是一份集合了中南大学物理学课程考试的资源,旨在为学生提供备考指导和学习参考。这份压缩包包含了多份试卷,涵盖了大学物理课程的各个重要知识点,对于深入理解和掌握物理原理具有极大的...
华中科技大学的大学物理课件PPT是一份非常宝贵的教育资源,它涵盖了物理学的基础理论和重要概念,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理学的核心原理。在这些精心制作的PPT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关键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