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l203rl
  • 浏览: 20757 次
最近访客 更多访客>>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关于文件的一些总结

 
阅读更多

关于文件的一些总结
2010年08月29日
  CreateFile  目录[隐藏]
  VB声明
  说明
  返回值
  参数表
  注解
  VC声明
  返回值
  误区 
  [编辑本段]
  VB声明
  Declare Function CreateFile Lib "kernel32" Alias "CreateFileA" (ByVal lpFileName As String, ByVal dwDesiredAccess As Long, ByVal dwShareMode As Long, lpSecurityAttributes As SECURITY_ATTRIBUTES, ByVal dwCreationDisposition As Long, ByVal dwFlagsAndAttributes As Long, ByVal hTemplateFile As Long) As Long
  [编辑本段]
  说明
  这是一个全功能的例程,可打开和创建文件、管道、邮槽、通信服务、设备以及控制台缓冲区
  [编辑本段]
  返回值
  Long,如执行成功,则返回文件句柄。INVALID_HANDLE_VALUE表示出错,会设置GetLastError。即使函数成功,但若文件存在,且指定了CREATE_ALWAYS 或 OPEN_ALWAYS,GetLastError也会设为ERROR_ALREADY_EXISTS
  [编辑本段]
  参数表
  参数类型及说明 
  lpFileName String,要打开的文件的名字 
  dwDesiredAccess Long,如果为 GENERIC_READ 表示允许对设备进行读访问;如果为 GENERIC_WRITE 表示允许对设备进行写访问(可组合使用);如果为零,表示只允许获取与一个设备有关的信息 
  dwShareMode Long,零表示不共享; FILE_SHARE_READ 和/或 FILE_SHARE_WRITE 表示允许对文件进行共享访问 
  lpSecurityAttributes SECURITY_ATTRIBUTES,指向一个SECURITY_ATTRIBUTES结构的指针,定义了文件的安全特性(如果操作系统支持的话) 
  dwCreationDisposition Long,下述常数之一: 
  CREATE_NEW 创建文件;如文件存在则会出错 
  CREATE_ALWAYS 创建文件,会改写前一个文件 
  OPEN_EXISTING 文件必须已经存在。由设备提出要求 
  OPEN_ALWAYS 如文件不存在则创建它 
  TRUNCATE_EXISTING 讲现有文件缩短为零长度 
  dwFlagsAndAttributes Long,一个或多个下述常数 
  FILE_ATTRIBUTE_ARCHIVE 标记归档属性 
  FILE_ATTRIBUTE_COMPRESSED 将文件标记为已压缩,或者标记为文件在目录中的默认压缩方式 
  FILE_ATTRIBUTE_NORMAL 默认属性 
  FILE_ATTRIBUTE_HIDDEN 隐藏文件或目录 
  FILE_ATTRIBUTE_READONLY 文件为只读 
  FILE_ATTRIBUTE_SYSTEM 文件为系统文件 
  FILE_FLAG_WRITE_THROUGH 操作系统不得推迟对文件的写操作 
  FILE_FLAG_OVERLAPPED 允许对文件进行重叠操作 
  FILE_FLAG_NO_BUFFERING 禁止对文件进行缓冲处理。文件只能写入磁盘卷的扇区块 
  FILE_FLAG_RANDOM_ACCESS 针对随机访问对文件缓冲进行优化 
  FILE_FLAG_SEQUENTIAL_SCAN 针对连续访问对文件缓冲进行优化 
  FILE_FLAG_DELETE_ON_CLOSE 关闭了上一次打开的句柄后,将文件删除。特别适合临时文件 
  也可在Windows NT下组合使用下述常数标记: 
  SECURITY_ANONYMOUS, SECURITY_IDENTIFICATION, SECURITY_IMPERSONATION, SECURITY_DELEGATION, SECURITY_CONTEXT_TRACKING, SECURITY_EFFECTIVE_ONLY 
  hTemplateFile Long,如果不为零,则指定一个文件句柄。新文件将从这个文件中复制扩展属性
  [编辑本段]
  注解
  打开一个通信端口时(如COM1),无论如何都要设置成 OPEN_EXISTING 
  这个函数代替了lOpen 和 lCreate函数,应该是我们的首选 
  打开一个通信端口的例程(COM1) 
  HANDLE hCom; 
  hCom = CreateFile("COM1", 
  GENERIC_READ|GENERIC_WRITE, 
  0, 
  NULL, 
  OPEN_EXISTING, 
  FILE_ATTRIBUTE_NORMAL|FILE_FLAG_OVERLAPPED, 
  NULL);   if(hCom == INVALID_HANDLE_VALUE)   {   MessageBox("端口打开失败。"); 
  }
  [编辑本段]
  VC声明
  HANDLE CreateFile( 
  LPCTSTR lpFileName, //指向文件名的指针 
  DWORD dwDesiredAccess, //访问模式(写/读) 
  DWORD dwShareMode, //共享模式 
  LPSECURITY_ATTRIBUTES lpSecurityAttributes, //指向安全属性的指针 
  DWORD dwCreationDisposition, //如何创建 
  DWORD dwFlagsAndAttributes, //文件属性 
  HANDLE hTemplateFile //用于复制文件句柄 
  ); 
  参数列表 
  lpFileName String 要打开的文件的名字 
  dwDesiredAccess Long 如果为 GENERIC_READ 表示允许对设备进行读访问;如果为 GENERIC_WRITE 表示允许对设备进行写访问(可组合使用);如果为零,表示只允许获取与一个设备有关的信息 
  dwShareMode Long, 零表示不共享; FILE_SHARE_READ 和/或 FILE_SHARE_WRITE 表示允许对文件进行共享访问 
  lpSecurityAttributes SECURITY_ATTRIBUTES, 指向一个SECURITY_ATTRIBUTES结构的指针,定义了文件的安全特性(如果操作系统支持的话) 
  dwCreationDisposition Long,下述常数之一: 
  CREATE_NEW 创建文件;如文件存在则会出错 
  CREATE_ALWAYS 创建文件,会改写前一个文件 
  OPEN_EXISTING 文件必须已经存在。由设备提出要求 
  OPEN_ALWAYS 如文件不存在则创建它 
  TRUNCATE_EXISTING 讲现有文件缩短为零长度 
  dwFlagsAndAttributes Long, 一个或多个下述常数 
  FILE_ATTRIBUTE_ARCHIVE 标记归档属性 
  FILE_ATTRIBUTE_COMPRESSED 将文件标记为已压缩,或者标记为文件在目录中的默认压缩方式 
  FILE_ATTRIBUTE_NORMAL 默认属性 
  FILE_ATTRIBUTE_HIDDEN 隐藏文件或目录 
  FILE_ATTRIBUTE_READONLY 文件为只读 
  FILE_ATTRIBUTE_SYSTEM 文件为系统文件 
  FILE_FLAG_WRITE_THROUGH 操作系统不得推迟对文件的写操作 
  FILE_FLAG_OVERLAPPED 允许对文件进行重叠操作 
  FILE_FLAG_NO_BUFFERING 禁止对文件进行缓冲处理。文件只能写入磁盘卷的扇区块 
  FILE_FLAG_RANDOM_ACCESS 针对随机访问对文件缓冲进行优化 
  FILE_FLAG_SEQUENTIAL_SCAN 针对连续访问对文件缓冲进行优化 
  FILE_FLAG_DELETE_ON_CLOSE 关闭了上一次打开的句柄后,将文件删除。特别适合临时文件 
  也可在Windows NT下组合使用下述常数标记: 
  SECURITY_ANONYMOUS, SECURITY_IDENTIFICATION, SECURITY_IMPERSONATION, SECURITY_DELEGATION, SECURITY_CONTEXT_TRACKING, SECURITY_EFFECTIVE_ONLY 
  hTemplateFile Long, 如果不为零,则指定一个文件句柄。新文件将从这个文件中复制扩展属性
  [编辑本段]
  返回值
  如执行成功,则返回文件句柄。 
  INVALID_HANDLE_VALUE表示出错,会设置GetLastError。即使函数成功,但若文件存在,且指定了CREATE_ALWAYS 或 OPEN_ALWAYS,GetLastError也会设为ERROR_ALREADY_EXISTS
  [编辑本段]
  误区
  CreateFile的涵义是创建File这个内核对象,而不是创建物理磁盘上的"文件"。在Win32 API中有一系列操作内核对象的函数,创建内核对象的函数大多命名为CreateXxxx型。
  调用示例:
  BOOL WriteOwnFile(TCHAR* pFileName, TCHAR* pBuffer)
  {
  HANDLE hFile = CreateFile(pFileName,GENERIC_WRITE,
  FILE_SHARE_WRITE,
  NULL,
  CREATE_ALWAYS,
  FILE_ATTRIBUTE_NORMAL,
  NULL);
  if (INVALID_HANDLE_VALUE != hFile)
  {
  DWORD dwSize = 0;
  DWORD dwLen = WideCharToMultiByte(CP_ACP, NULL, pBuffer, -1, NULL, NULL, NULL, FALSE );
  char* pchBuffer = new char[dwLen]; WideCharToMultiByte(CP_ACP, NULL, pBuffer, -1, pchBuffer, dwLen, NULL, FALSE ); WriteFile(hFile, pBuffer, dwLen+1, &dwSize, NULL ); delete[] pchBuffer; CloseHandle(hFile);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将文件指针移至文件尾端
  HANDLE hFile = 0;
  hFile = CreateFile("C:\\MYFILE.TXT",
  GENERIC_WRITE,
  FILE_SHARE_READ,
  NULL,
  OPEN_EXISTING,
  FILE_ATTRIBUTE_NORMAL,
  NULL);
  if ( INVALID_HANDLE_VALUE == hFile )
  {
  printf("Could not open file.\n");
  return -1;
  }
  char pCh[100] = {0};
  DWORD dwSize;
  ///将文件指针移至文件尾端
  LONG lDistance = 0;
  DWORD dwPtr = SetFilePointer(hFile, 0, 0, FILE_END);
  ////////////////////////////////////////////////// //
  strcpy(pCh, "\r\n-->Hello!");
  WriteFile(hFile, pCh, strlen(pCh), &dwSize,NULL);
  CloseHandle(hFile);
  //浏览文件夹
  BOOL CEBoxPackToolDlg::CEBoxGetFolderPath(CString& _strOut)
  {
  TCHAR Buffer[MAX_PATH] = {0};
  BROWSEINFO bi;
  bi.hwndOwner = NULL; //初始化入口参数bi开始
  bi.pidlRoot = NULL; //初始化制定的root目录很不容易,
  bi.pszDisplayName = Buffer; //此参数如为NULL则不能显示对话框
  bi.lpszTitle = _T("打开路径");
  bi.ulFlags = BIF_BROWSEINCLUDEFILES; //包括文件
  bi.lpfn = NULL;
  bi.iImage = IDR_MAINFRAME;
  //初始化入口参数bi结束
  LPITEMIDLIST pIDList = SHBrowseForFolder(&bi);//调用显示选择对话框
  if (pIDList)
  {
  SHGetPathFromIDList(pIDList, Buffer);
  //取得文件夹路径到Buffer里
  _strOut = Buffer;//将路径保存在一个CString对象里
  }
  LPMALLOC lpMalloc;
  if (FAILED(SHGetMalloc(&lpMalloc))) 
  {
  return FALSE;
  }
  //释放内存
  lpMalloc->Free(pIDList);
  lpMalloc->Release();
  return TRUE;
  }
  //一下引用网上的一些文章。关于内存映射文件。 前面已经提到:内存映射文件是拿文件直接当作系统的内存使用,那么它主要
  的用途是什么呢?主要有以下两点:
  1. 直接用内存映射文件来访问磁盘上的数据文件,无需再进行文件
  的I/0操作.
  2. 用来在多个进程之间共享数据.进程间共享数据有很多种方法,比如
  发送消息WM_COPYDATA,匿名管道等等,但他们的低层都毫无例外
  的使用到了Mapping File.然而因为WM_COPYDATA一定需要使用
  同步函数SendMessage,所以在实时性方面表现的不是很好.
  (至于同步和异步的区别可以参考笔者的另一篇文章:
  http://www.csdn.net/Develop/read_article.asp?id=14 204)
  内存映射文件
  前面已经提到过,内存映射文件的位置在3G-4G的空间中,这部分是Win32
  所有进程都看的到并且共享的,自然可以用来传输数据,另外各个进程所
  共享的DLL等也是映射在这个空间范围.
  内存映射文件的使用可以分为以下三步:
  1.CreateFileMapping 创建一个文件映射内核对象
  2.MapViewOfFile 将文件数据映射进进程地址空间
  3.UnmapViewOfFile 从进程地址空间解除这个映射
  下面以Mapping File的两个主要作用分别给出两个简单的例子:
  A 直接用内存映射文件访问文件.
  首先在C盘下创建一个Mapping.txt里面输入1234567
  HANDLE hFile=CreateFile("c:mapping.txt",
  GENERIC_READ|GENERIC_WRITE,
  FILE_SHARE_READ|FILE_SHARE_WRITE,
  NULL,
  OPEN_EXISTING,
  FILE_ATTRIBUTE_NORMAL,
  NULL);
  HANDLE hFilemap = CreateFileMapping(hFile..);
  NULL,
  PAGE_READWRITE,
  0,
  100, // 只是开辟100个
  NULL);
  LPVOID pVoid = MapViewOfFile(hFilemap,FILE_MAP_ALL_ACCESS,0,0,0);
  Char *Buf = (char *)pVoid;
  Buf[0] = "T"
  CloseHandle(hFile);
  CloseHandle(hFilemap);
  UnmapViewOfFile(pVoid);
  (注意:没有考虑异常情况)
  这样,当我们再打开Mapping.txt的文件的时候,就发现第一个字节"1"
  已经被改为了'T'.
  也许有些读者会提问:干吗这么麻烦呢?直接用fopen或者CreateFile
  不就OK了?是的,小文件是,可是如果这个文件有上百兆呢?Mapping
  File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直接映射存取的方便之道.
  这里有个小小的地方要注意,创建映射对象的时候有个保护属性
  fdwProtect可以选择PAGE_WRITECOPY,顾名思义是用来写拷贝的,
  系统在收到这个参数后,将会从页面文件中额外的提交物理内存
  (前面已经提到过,映射对象不使用页面文件).当发生读操作的时候,系统 仍旧使用映射文件,当发生写操作的时候,系统从页面文件中分配页面,
  从映射文件中拷贝到该页进行访问,这样使得原先的写操作被丢弃.
  读者可以试着照上面的例子把CreateFileMapping和MapViewOfFile
  里面的两个对应字节改为PAGE_WRITECOPY和FILE_MAP_COPY,
  这样原文件即使有写操作也不会被改动.
  B 在不同的进程间共享数据
  要进行共享如果每次都要在硬盘上创建一个文件该是多么的麻烦啊,
  Windows提供了这样一种机制:当在创建映射对象的时候如果hFile
  填上(HANDLE)0xFFFFFFFF,系统会自动从页面文件中创建文件对象.
  另外有书上提到共享方式是以p2p的方式还是c/s的架构来进行,
  我想不过是打开的方式不同吧,没有别的差别,(一个用CreateFileMapping
  打开看是否为已经存在,另一个用OpenFileMapping打开)
  来看个例子;
  # define WM_DATACOMING WM_USER+100
  进程A:
  HANDLE hFilemap=CreateFileMapping((HANDLE)0xFFFFFFFF,
  NULL,
  PAGE_READWRITE,
  0,
  100,
  "SHARED");
  LPVOID pVoid = MapViewOfFile(hFilemap,FILE_MAP_ALL_ACCESS,0,0,0);
  memset(pVoid,0,100);
  strcpy((char *)pVoid,"this is a mapping file test");
  HANDLE hDes=FindWindow(NULL,"MAPPING"); // 对象窗口的名称
  SendMessage(hDes, WM_DATACOMING,0,0);
  CloseHandle(hFilemap);
  UnmapViewOfFile(pVoid);
  进程B(拥有窗口名称为MAPPING)
  // WM_DATACOMING消息捕捉函数
  HANDLE hFilemap=OpenFileMapping(NULL,NULL,"SHARED");
  LPVOID pVoid=MapViewOfFile(hFilemap,FILE_MAP_ALL_ACCESS,0 ,0,0);
  Label1->Caption=(char *)pVoid;
  可以看到数据已经被正确的传送过来.
  可能有些读者已经注意到,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给映射对象取个名字(例子
  中为SHARED),是的,在这种用途下需要给它取个名字,而在第一种应用
  中这个地方可以被忽略.这里可能会引起打架的地方就是这个名字了,
  如果多个进程创建了多个映射对象,根据名字来不是比较容易冲突了吗?
  是的,这是个问题,笔者建议可以采用窗体的名称(MAPPING)或者别的
  唯一的ID来使得不引起混淆.
  请注意这个函数:MapViewOfFile,注意到里面有个单词:Viewà视
  这个函数是把创建好的映射对象真正提交到地址空间去,这就产生了
  一个视.Windows中允许映射统一数据文件的多个视,比如说可以将
  一个文件的全部映射到一个视,然后将他的前10K单独映射为一个视.
  那么系统是不是真正区别这多个视呢?答案是要看是什么系统,
  如果是Win9x,系统并没有额外再映射一个新的地址给它,而只是
  把原先的基地址加上一个偏移量做为新的视的地址而返回,换句话
  说地址空间只有一份,而WinNT则是真正的新产生了一个地址空间
  返回来. 看看下面这个小例子:
  HANDLE hFilemap=CreateFileMapping((HANDLE)0xFFFFFFFF,
  NULL,
  PAGE_READWRITE,
  0,
  100,
  "SHARED");
  // 提交整个地址给空间
  LPVOID pVoid1=MapViewOfFile(hFilemap,FILE_MAP_ALL_ACCESS, 0,0,0);
  // 从偏移40产生一个新视
  LPVOID pVoid2= MapViewOfFile(hFilemap,FILE_MAP_ALL_ACCESS,0,40,0) ;
  If(pVoid1+40==pVoid2)
  MessageBox("Run On Win95");
  else
  MessageBox("Run On NT");
  可以注意到返回的值为0x8…这符合地址列表中MappingFile的位置.必然在
  "Server"中开启的映射对象的地址和"Client"中利用MapViewOfFile返回的地址
  是一致的(9x环境).这也是因为这个部分的地址空间是大家共享的.
  那么既然是一样的,能不能直接使用这个值呢?比如上面的进程间共享数据
  的例子:如果进程A的发送语句改为:
  // 把指针值作为参数传递
  SendMessage(hDes, WM_DATACOMING,(WPARAM) pVoid,0);
  进程B的接受消息部分改为:
  LPVOID pVoid=(LPVOID)MSG.WPARAM;
  Label1->Caption=(char *)pVoid;
  可以看到可以正确的显示出来,因为指针所指的地方的确是有这么一笔数据,
  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就能这么使用呢?答案是否定的,首先这个值相等
  只是在Win9x的环境下,在NT环境下是不相等的,另外NT下访问这个地址
  空间的时候要求一定要先使用MapViewOfFile函数.这是第一个原因,更加
  重要的是内存映射对象属于内核对象(Kernal Object),这种对象的最大不同就
  在于它是系统维护的一块数据结构,用户只能通过相应的接口函数进行间接
  的访问.每访问一次就增加一个引用记数(reference count),当计数器变为0的
  时候,系统自动释放这个内核对象.在上面的例子中,尽管Server端和Client
  的值是一样的,但是如果Server端执行UnmapViewOfFile释放内核对象的时候,
  这部分数据将会被系统释放掉,因为它的引用计数只是1,只有我们在Client
  端使用MapViewOfFile增加这个对象的计数的时候,才不会被系统释放掉.
  堆
  Win32的堆位于进程私有空间内,属于自由分配区,比如大家在C++中常
  使用的new操作符就是在这个地方分配的,关于堆的操作有HeapCreate
  和HeapAlloc等,这里就不再继续讨论了.
  后记
  Mapping File一直是个比较难以讨论的问题,在CSDN上也看到不少网友
  讨论的比较模糊,最后不了了之.笔者对这个问题也一直想搞个明白,在看
  Richter的大作的时候,因为内存这个部分是连在一起
  的好几章,理论也比较抽象和繁杂,看的很是头痛.写出这篇文章也是希望
  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这个部分,对内存有着进一步的了解以便更好的开发程序.
  有兴趣进一步研究者可联系 QQ:33854303
  xrbeck写于2002/7/3
  参考资料:
  1. Windows 高级编程指南 Jeffery Richter
  2. Windows程序设计 Charles Petzold 3. Win32多线程程序设计 侯捷译 Trackback: http://blog.csdn.net/xrbeck/archive/2002/07/04/705 6.aspx  (需要引用, 请注明出处: http://herosoft.itpub.net)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文件包含知识点总结.pdf

    文件包含知识点总结 一、文件包含简介 在程序开发中,为了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重用性,开发人员往往会把具有特定功能的代码块编写到独立的文件中。当需要使用这些功能时,通过一个特殊的调用过程来引用这些代码...

    关于PHP操作文件的一些FAQ总结

    ### 关于PHP操作文件的一些FAQ总结 #### 一、引言 PHP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服务器端脚本语言,提供了丰富的文件处理功能。对于开发者而言,在实际项目中熟练掌握这些功能至关重要。本文将根据日常开发经验和社区反馈...

    C++文件读写总结 !!!

    除了基本的读写操作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文件操作方法,如: - `get()`:读取单个字符。 - `ignore()`:忽略一定数量的字符,直到遇到特定字符为止。 - `peek()`:查看下一个字符而不移除它。 - `putback()`:将字符...

    dump文件生成使用的总结

    **dump文件生成使用的总结** Dump文件,全称是Memory Dump File,是系统或应用程序在运行过程中,为了诊断和排查问题,将内存中的状态保存到硬盘上的文件。它包含了进程的内存映像,包括堆栈信息、全局变量、线程...

    C++ 的各种文件读写操作总结

    总结来说,C++提供了从简单到复杂的多种文件操作手段,适应不同的需求。选择哪种方式取决于项目的需求,例如,对于简单的文本文件处理,C++的fstream库可能更为方便;而对于需要更底层控制或者跨平台的项目,可能...

    FAT32文件系统学习总结

    "FAT32文件系统学习总结" FAT32 文件系统是一种文件系统,核心是文件分配表(FAT),它记录数据在磁盘中的关系。FAT32 指的是文件分配表采用 32 位二进制数记录管理的磁盘文件管理方式。它是从 FAT 和 FAT16 发展而...

    这是硅谷的一些fire的一个总结,包含2个文件,但是其中一个文件比较大一些

    这是硅谷的一些fire的一个总结,包含2个文件,但是其中一个文件比较大一些

    android根文件系统分析总结

    ### Android根文件系统分析总结 #### 一、Android源代码文件系统部分介绍 在深入了解Android根文件系统的构建之前,我们先来简要回顾一下Android源代码的组织结构。当从Google获取到完整的Android源代码后,经过在...

    150-PHP文件包含小总结.pdf

    在描述部分也强调了这是一个关于文件包含漏洞、getshell方法以及如何利用日志getshell等内容的总结。 在PHP开发中,文件包含漏洞是一种常见的安全问题,攻击者可以利用这种漏洞来执行未授权的代码或访问敏感文件。...

    总结了一些电脑销售技巧供大家分享教程文件.pdf

    总结了一些电脑销售技巧供大家分享教程文件.pdf

    监听文件下文件发生变化时复制文件到另一个文件夹

    总结起来,这个任务的核心在于使用文件系统监听器来检测文件变化,并通过多线程技术在变化发生时安全、有效地复制文件。通过编程实现这样的功能,我们可以创建一个实用的工具,用于自动化文件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一些常用代码的总结,如分页等等,文件下载上传等

    在编程世界中,掌握一些常用代码片段是提升开发效率的关键。本资料集合涵盖了"分页"、"文件下载"和"文件上传"等常见的编程任务,这些都是web开发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些主题。 **分页** ...

    h5一些常用总结【xMind文件】

    刚刚学完H5不久,用xMind软件瞎总结了一下,感觉H5还是蛮强大的,比较喜欢拖拽和文件上传,初入行,把自己学的拿出来分享下,很适合新手,加油~~~

    excel文件转换为pdf文件的问题总结

    在这个问题的总结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进行Excel到PDF的转换,以及可能遇到的一些技术和工具上的挑战。 首先,Excel文件是Microsoft Office套件的一部分,主要用于处理表格数据,具有强大的计算、图表和数据分析...

    文件操作-JSR75包使用总结

    本文主要聚焦于JSR75中的文件操作部分,总结了一些核心知识点。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设备是否支持文件系统。通过检查`System.getProperty("microedition.io.file.FileConnection.version")`是否存在,可以判断手机...

    Java文件操作方法总结

    Java文件操作中的一些常用方法的总结,可以参考参考啦!

    关于C语言中return的一些总结

    关于 C 语言中 return 的一些总结 在 C 语言中,return 语句是一种预定义的语句,提供了种植函数执行的一种放大。当 return 语句提供了一个值时,这个值就成为函数的返回值。 1. 主函数的定义 在 C 语言中,...

    C&C++文件读写操作总结

    本篇文章将总结C和C++中的文件读写操作,包括基础的C语言文件操作、C++的文件流操作、WINAPI API调用以及BCB库(Borland C++ Builder)提供的文件操作方法,最后还会提及特殊文件的操作。 首先,基于C的文件操作...

    Web 发布 cab文件 打包ActiveX控件总结

    1. 首先,开发者需要创建一个OCX文件,这是一个ActiveX控件,用于客户端执行任务,可能需要依赖一些第三方DLL文件。 2. 接下来,利用Windows自带的iexpress.exe工具,将OCX文件及其依赖的DLL文件打包成 CAB( ...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