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羞花闭月容颜?
佛曰∶那只是昙花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
没有什麽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
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可有人让她蒙上了灰。
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麽多遗憾?
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既遗憾,
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我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
佛曰∶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
多数带著这种残缺度过一生,
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
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拥有它的资格。
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
却又怕不能把握怎麽办?
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
和有情人,做快乐事,
别问是劫是缘。
我问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
佛曰∶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
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我问佛:为什么总是在我悲伤的时候下雪 ?
佛说:冬天就要过去,留点记忆。
我问佛:为什么每次下雪都是我不在意的夜晚 ?
佛说:不经意的时候人们总会错过很多真正的美丽。
我问佛:那过几天还下不下雪 ?
佛说:不要只盯着这个季节,错过了今冬,
明年才懂得珍惜。
我问佛:你多大?
佛说:我就算一岁,我也是佛
你就算100岁,如果固守自己的心灵那也是人。
我问佛:世事本无常是什么意思 ?
佛说:无常便是有常,无知所以无畏。
我问佛:我的感情总是起起落落 .
佛说:一切自知,一切心知,月有盈缺,
潮有涨落浮浮沉沉方为太平。
佛曰:执著如渊,是渐入死亡的沿线
佛曰:执著如尘,是徒劳的无功而返
佛曰:执著如泪,是滴入心中的破碎,
破碎而飞散。
佛曰:不要再求五百年,入我空门,早已超脱涅(磐)。
我再拜无言,飘落,坠入地狱人间。
佛曰:缘为冰,我将冰拥在怀中;
冰化了,我才发现缘没了。
我信缘,不信佛 。
缘信佛,不信我 。
佛把世间万物分为十界:佛,菩萨,声闻,缘觉,
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
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为六道众生;
六道众生要经历因果轮回,从中体验痛苦。
在体验痛苦的过程中,只有参透生命的真谛,
才能得到永生。凤凰,涅槃。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
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
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
语默动静体自然。
佛曰:万法皆生,皆系缘份,偶然的相遇,
暮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一生,
只为眼光交汇的刹那。
缘起即灭,缘生已空。
佛门中说一个人悟道有三阶段:“勘破、放下、自在。”
分享到:
相关推荐
第15课《短文两篇》精选了英国哲学家培根的散文《谈读书》,这不仅是一篇关于读书艺术的论说文,更是一堂关于智慧和修养的课程。本篇课件以精美的PPT形式,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理解读书的价值和方法,旨在培养学生...
此篇文章深入探讨了战国末期六国相继被秦国所灭的原因,特别是对各诸侯国行贿秦国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进行了犀利的批判。试题要求学生不仅要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还要求他们能深刻领会“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
作者通过“春是希望,夏是发展,秋是结实,冬是积蓄”这一精辟的总结,将自然界的四季转换与人生的不同阶段相对应,促使学生思考自然规律与人生阶段之间的联系。这种哲学性思考能够引导青少年形成辩证的世界观,理解...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十总11-1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语文),是一份专门针对七年级学生而设计的综合性语文试卷。它不仅仅是一场对学生语文知识的检测,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经典文学的一次回顾和致敬。通过...
以上这些成语,每一个都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丰富的生活智慧。通过成语的学习,小学生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能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去探究...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们逐渐领悟到《劝学》不仅仅是一篇鼓励人们学习的文章,更是一份人生智慧的指引。它教会我们在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时,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要有不断进取的态度。《劝学》让我们认识到,学习...
它们以简短精辟的语言,传承了悠久的历史文化,蕴含了深刻的道德哲理,成为人们教育子女、启迪心智的珍贵素材。本篇文章将通过分析“守株待兔”与“浪子回头”两个成语故事的内涵,探讨它们在教育与写作中的应用与...
梁启超先生的《论毅力》是一篇充满哲理的文章,通过简短而精辟的文字,深入剖析了毅力这一心理品质在个人成功道路上的重要性。文章提到,成功的秘诀在于有毅力者成,这是对“祸兮福之所倚”这一老子思想的深刻诠释,...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章,文章通过对比不同的生活状态,揭示了困境可以磨炼意志,而安逸的环境可能会使人堕落的道理。这一观点不仅适用于个人成长,也适用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提醒我们...
在众多的家书之中,《诫子书》占据了特殊的地位,其作者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诸葛亮,他以深邃的智慧和崇高的德行,为后世留下了这篇充满哲理与教育意义的经典文献。该作品不仅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更是培养青...
在九年级语文下册的学习中,《孟子两章》作为一篇文言文选篇,不仅承载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精华,还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治国智慧。本篇章由《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部分组成,分别从...
在人际交往的舞台上,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主角,每天上演着各式各样的互动与沟通。然而,你是否曾经思考过:是什么在...通过这篇满分作文,我们不仅学到了作文技巧,更领悟到了人生的哲理,这正是它的价值所在。
首先,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是一篇描写作者简朴生活和精神追求的佳作。文章虽短,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在注释中,我们应当注意“鸿儒”和“白丁”这两个词汇,它们分别代表了博学之人和普通平民,反映了作者对不同...
8. **创造亮点**:无论是记叙文的生动情节,还是议论文的独特论据,都要有吸引人的亮点,可以是一句富有哲理的句子,一个巧妙的比喻,或独特的构思。 9. **多次扣题**:文章中应多次提及话题,使内容与题目紧密相连...
《谏太宗十思疏》是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魏征写给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篇奏疏。...总的来说,《谏太宗十思疏》是一篇富含哲理和治国智慧的名篇,通过魏征的精辟分析和深刻建议,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政治思想遗产。
在文章中,作者用“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开篇明义,这句话精辟地总结了唯有通过亲身实践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和体验艰辛的哲理。在此基础上,作者通过对比提出了三个生动的例子:登山、航海和品尝美食,分别从不同...
成语作为汉语中的瑰宝,它凝练精辟、富含哲理。测试题中的成语填充与应用题目,如“大惊失色”、“千呼万唤”、“翩翩起舞”、“半信半疑”、“垂头丧气”、“无可奈何”,不仅要求学生理解每个成语的含义,更要求...
本篇文章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详细探讨这份大全的内容以及如何使用它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首先,我们来谈谈近义词的学习。近义词是指那些意义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的词语。例如“快乐”与“愉快”、“勇敢”与...
这一经典故事,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更蕴含着深刻的道德和哲理,对于青少年的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 首先,通过扁鹊的四次见蔡桓公,文章生动描绘了讳疾忌医的心理。蔡桓公对自身病态的无知和自满,让他...